如何管理財富工作
❶ 創富以及如何守富
hello ,小夥伴們,這期的話題是如何實現「創富和守富的平衡」,
作為銷售工作者/創業者,最關心的3個問題,或許是:
1:如何創造財富。
2:如何穩定財富。
3:如何傳承財富。
那麼小松鼠接下來針對這三個點逐一剖析。
一:如何創造財富
針對「創富」,小夥伴可以思考下自己的方式和周圍人的方式。
嗯,小松鼠是總結了如下6種形式:
以上6種形式,可拆分為2類,一類是不可控因素,一類是可控因素。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不可控因素:
家庭背景,天賦(寫作天賦),所在行業所在的階段(導入期/發展期/成熟期/衰退期)
可控的因素:
提高學歷/工作技能,去一個上升的城市選擇一個處於上升期的公司加入。
那麼,屏幕前的你,擁有哪種創富方式,會選擇哪種創富方式?
接下來,就到了創富完成後,如何穩定財富的階段
二:如何穩定財富
2.1財富穩定的因素
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如何讓它保持一個安全的狀態,什麼情況下會出現不安全的狀況?
行業不景氣造成失業,車禍,癌症,天災人禍,婚姻財產分割... ...
一旦發生以上事件,對我們創造財富產生很大對干擾呢,甚至會將我們積累的財富用來彌補損失
以上事情都是概率,不確定性的,那我們如何用金融工具 鎖定不確定的概率呢?
首先得明白,人生分為哪些階段,每個階段會出現什麼風險,然後在 決定用什麼金融產品去控制。
從人生階段分類 ,會包含:學習,工作,成家,育養小孩,2人世界,養老。
從風險管理分類 :分為3個等級
從 最基本的社保
到基礎保險配置 :重疾/醫療/意外
到高一等級的風險配置 :教育金/養老金
最高等級涉及到 :物權保險,這更多跟企業保險相關。
簡述了人一生不同階段的風險點以及保險配置方案,以及風險管理分類,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個案例,進行分析。
舉例如下:
張先生,35歲,年收入40萬,從事中層管理,已婚,有1個2歲的小孩,妻子在家帶小孩。存款50萬,有1套住宅(房貸每月8000),1套商鋪(每月租金1萬),股票/基金30萬,每年固定出國旅遊一次。工作方面,張先生工作壓力大,經常出差坐飛機。
1:家庭財務分析
收入:
1:工資 40萬/年
支出:
1:生活費 20萬/年
2:小孩教育費
3:房貸 9.6萬/年
4:贍養費 5萬/年
5:旅遊費 5萬/年
投資:
1:股票/基金 5萬/年
2:商鋪 12萬/年
保障:(風險控制+養老金規劃)
年結余=收入+投資-支出=57w-39.6w=17.4w
活動存款:100萬;房貸200萬未還。
2:個人風險分析
在張先生的案例中,每年固定支出:39.6萬/年,被動收入:17萬/年,主動(工資)收入:40萬/年
問一個問題,如果風險(包含行業波動,意外,重疾等等)發生,張先生家庭經濟結構會發生什麼改變呢?
被動收入-支出=-22.6萬,也就是每年虧損22.6萬,虧損的22.6萬/年,是用存款去彌補還是用風險工具去控制呢?
3:風險配置
如果採用風險工具,那麼建議,張先生在 保障這欄目 設定一個賬戶進行風險控制,年費用控制在年節余的10%,針對張先生,費用在1.7w左右。
主要側重點包含:
逆向風險控制
1:經常坐飛機的意外險
2:經常加班的重疾險
3:30-60歲之間疾病/意外導致的身故
正向風險控制
1:小孩上學費用,創業費用
2:家族財富傳承
參考結果如下:
為什麼這樣配置呢?
22-60歲:「醫療險」實現疾病實報實銷,「重疾險」實現康復期間的工資損失, 因為張先生年收入40萬,重疾康復期在3-5年,意味著3年內的工資損失在120萬 ,所以張先生的重疾險賬戶額度應該至少設置為120萬.
為何在30-60歲之間,附加意外險+定壽險呢?
因為在這個階段,張先生作為經濟支柱,一旦張先生出現了概率性風險,整個家庭經濟面臨很大的創傷,
所以用意外險+定壽鎖定家庭支柱,額度設置為多少合適呢?
意外險:設置為為年支出的10倍,40x10=400萬,意外險額度,應該 設置為400萬,可以覆蓋未來10年的生活支出。
定壽險:控制的是30-60歲之間,因為小孩的教育費用支出和剩餘房貸, 所以設置為:房貸200萬的額度。
那麼除了給小孩配置教育金,張先生也得考慮自己60歲以後的養老金配置。
60歲之後,伴隨人生頂峰期已經結束,接下來的日子,就是使用年金險作為每年的養老金收入。
年金的一大特點是「沒有風險」+「收益寫在合同里」,實現60歲以後每月1萬的凈收入。
定壽,包括年金,可以實現 定向傳承,並具有一定的隱秘性 ,若有大量的財富積累,擔心身故之後,引起後代紛爭,便可以作為壽險,或給子孫輩購買年金產品,定點定量給子孫輩發錢, 避免出現富不過三代或者後代亂花錢的情況出現。
至於第三點,如何實現財富傳承,迫於篇幅有限,只能放在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