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同板塊基金為什麼凈值一高一低

同板塊基金為什麼凈值一高一低

發布時間: 2025-05-04 11:13:08

㈠ 新手如何正確地選擇贖回時機

新手如何正確地選擇贖回時機

如果市場一旦出現回調或者大幅下跌,資產將面臨大幅度縮水。所以落袋為安,學會適時贖回,止盈後的收益繼續開始下一輪的定投,才能實現更大的復利增長。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如何正確地選擇贖回時機,僅供大家參考!

如何正確地選擇贖回時機

實際的基金交易中,基金買入和贖回是最基本的操作,很多人認為簡單就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其實,基金贖回是有許多限制條件的,如成本、時間等,所以我們在贖回前是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從而最大概率的達到最大收益。

當你產生贖回基金的想法的時候,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市場發生了什麼變化?

看市場是否發生了重大變化,市場估值是不是處於高位?市場長期趨勢變壞?如果是,那麼可能需要贖迴避險。如果市場只是受到短期事件性沖擊,則沒有必要驚慌。

2、你持有的基金產品發生了什麼變化?

檢查自己持倉的基金產品,是否發生重大事件,讓基金原本的運作出現變化,是否值得繼續持有。如基金經理是否換人、基金投資策略是否有變、基金的規模是否增長過快等會實質上影響產品未來表現的重大變化。如果改變了預期,這時候也是需要找合適時機贖回了。

3、你自身的資產配置組合發生了什麼變化?

對於投資基金而言,市場怎麼走確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自身的情況。

如果你的偏股倉位真的很高,即使我們認為之後股市會走強,也應該考慮贖回部分股基。因為我們對股市的預判有可能錯,而大類資產配置、各個資產的佔比健康才是做投資最重要的事,「你」自身的情況才是最核心的。

投資基金一定是要用閑錢的,長期可以不用的錢才拿來投資基金,因為基金相對來說,可能偏向於中長期投資,如果不能保證資金的固定,非常有可能導致基金投資失敗。如果需要收回資金他用,比如找到了更好的基金需要更換基金,或者有了其他更好的投資項目,或者一段時間無法關注基金,先回收資金等,都是需要贖回的。

4、想清楚贖回之後,你有更好的投資方式么?

如果您贖回基金的資金,沒有更好的去處且最終還是要回到市場中的話,建議最好是做好長期投資的計劃。

也許有人會問,對於已知的短期風險,既然已經有預期,為什麼不暫時撤出來等恢復後再進場呢?其實,當你准備撤出時,市場大概率已經在下跌當中了,而當你再次進入市場,市場大概率也已經企穩並在上漲中。這其實就是典型的「追漲殺跌」。更重要的是,市場不會按照我們預期的方式行進,當你為了逃避市場波動而選擇離開時,那你必然會為了下一次何時進場而猶豫不決。

而根據基金分類來看,如果你投資的是指數基金或者指數增強基金,可以用定投策略來作為長期投資的工具;但如果你投資的是主動管理型基金,基金經理會自主根據市場環境做倉位調整,每一次下跌,對於他們可能都是一次布局機會。

股票市場的短期擾動不可避免。其實投資者也不該太過在意短期的盈虧,面對市場突發的風險,如果您沒有短期用錢的壓力,不妨做一個有耐心的人,甚至可以在市場出現非理性回調時,適當逆向布局。

贖回有哪些方法

一次贖回:在基金定投前,設置好自己的收益目標,可以是收益率也可以是收益金額。當基金定投到達收益目標後,將基金定投的所有份額贖回,一次性落袋為安。

分批次贖回:基金定投是分批次購買基金份額的一種方式,贖回也可以選擇分批次贖回。在進行基金贖回時,可以把份額分成n份,當達到目標收益1時,贖回第一份,當達到目標收益2時,贖回第二份,以此類推。

贖回後再定投:當一次性贖回後,基金定投可以不終止,將贖回的錢作為本金再次定投。這樣既能鎖定部分收益,也避免了擔心市場上揚自己踏空的現象。

基金贖回方法實際操作中可能有很多種,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習慣的基金贖回方法,對於一般基金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以下這三種方法。

1、目標贖回法

即設定一個「目標收益率」,達到這個收益率時就果斷贖回。至於該將收益率設為多少?這個問題沒有標准答案,而是取決於每個人對投資收益的期望。

通常狀況下,短期的話建議稍微低一點,中長期的話可以適當高一點;寬基指數的話可以適當的低一點,行業或者偏股主動基金的話可以稍微高一點。

不過要提醒的是,這個止盈目標不要設定的太高。因為如果設定的太高(比如年化40%、50%),那麼估計只有牛市中,才能達到你的目標。A股向來是牛短熊長,中間還有很長時間都是震盪市。

這種贖回法的難點,就是對基金個體的認知程度,如果了解不夠,那麼止盈點設置會不合理。高了可能長時間達不到,低了可能會錯過後面的大波行情。

2、回撤贖回法

單純用目標收益率法止盈,最大的問題是可能會錯失後期更大的收益。比如你的半導體基金掙了15%時就賣出,結果1個月後又漲了10%,想必你的內心是崩潰的。回撤止盈法可以輕松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設置一個基金目標收益率,假設是20%;其次,設置一個回撤止盈的回撤比例,假設是5%;最終,當達到20%的收益率後,先不馬上贖回,而是等後期基金凈值出現5%的回撤時,才進行賣出。等市場明顯回調後,逐漸企穩,再考慮是否再度進場投資。

當然,這種贖回方法看似完美,但也是有不足的,比如設置目標太高達不到,或者回撤設置過小還是有可能錯過大的行情。

3、估值贖回法

估值贖回法的前提是:要能大體了解基金估值,能夠至少懂得相關行情分析。

估值止盈法的優勢是:規則清晰,操作有原理參照,偏差較小,可爭取比較高的收益。

估值贖回的操作原理是:低估買入、高估賣出,適用於指數基金。當買的基金處於歷史相對估值低位時買入,當基金處於歷史相對估值低位時贖回。當然不能機械的看估值,估值要動態的結合大盤、行業、政策面、消息面和資金面等眾多維度,才能更加准確。

對於指數基金,其跟蹤、比較的指數主要有兩類:

跟蹤滬深300、創業板這類股指的指數或者作對比的;跟蹤醫葯、食品、銀行、地產等行業指數。

這樣我們就可以查看對應指數的估值情況,來判斷投資性價比高不高。提醒一句,這里不是只看估值數據的高低,而要看在歷史中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如果當前估值數據在歷史中處於較高位置,比如說估值已經超過歷史80%的時候了,那就得引起警惕,大家要賣出相關的指數或是主題基金;但如果從歷史估值看,當下估值還處於低位,比如處於歷史後20%的位置,只要沒有遇上「黑天鵝」事件,不用急著賣基金。

現在一些機構、自媒體會整理市場主要指數的估值情況。不過話說回來,股市後面漲還是跌,不能只看估值高低,畢竟政策面、消息面和資金面都會對股市產生影響。多看多學多思,對你的投資只會更有利。

三種止盈方法各有優缺點,大家可以挑選最適合自己的一款來運用,若相結合,那自然是最好的。

基金贖回錢多長時間到賬

不同的基金贖回到賬時間不一樣噠!天天基金交易平台贖回基金到賬時間如下:貨幣基金:1-2個工作日;債券基金:2-4個工作日;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2-4個工作日;QDII:4-13個工作日(具體以產品為准)。

部分特殊產品可能會延後一到兩個工作日。對於中港互認基金的贖回情況,T日申請贖回,T+2日予以確認,T+3日可查詢贖回是否成功,贖回資金的到賬時間為T+10個工作日內。注意,中港互認基金的交易日為大陸和香港的共同交易日。

以上很容易看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流動性都比較好,海外的基金贖回都較慢,畢竟海外走流程還是不太方便的。

基金贖回確實需要一定的流程與時間。如果資金短期無急用,在基金贖回時也可以選擇贖回到活期寶(最快T+1日即可確認)。

基金贖回相關文章:

★2021年買基金會不會血本無歸

★支付寶基金怎麼取出來

★基金投入存在哪些緊要特徵

★購買基金常見四種方式

★基金周五買入怎麼算的

★2021基金為什麼會下跌

★2021年新手如何選到對的基金

★2021基金怎麼樣進行補倉

★基金投資存在哪些方式

★2021場外基金買入是實時價還是收盤價

㈡ 為什麼醫葯板塊的基金錶現一般都不太好

吃不起葯將成為歷史,政府集中采購導致葯費暴跌

「醫保局動真格了,這一次真的要砍掉企業的銷售費用了。」一家中標的葯企人士向記者感嘆,還有一位葯企人士向記者表示:「中標難受,不中標更難受。」
前幾天,國家首次「4 7」城市葯品集中采購的投標談判在上海舉行,集中采購的結果是葯價暴跌,正大天晴葯企的恩替卡韋降幅超90%。恩替卡韋被譽為乙肝用葯霸主;阿斯利康公司旗下的肺癌靶向葯吉非替尼降價75%。
這次參與集中采購試點的共有31種葯品,7個品種降價幅度超70%,降幅在40%-70%之間的有12個,降幅0-40%之間的有8個。平均降幅高達52%,遠遠超過市場預期。
這次的試點大獲成功,4 7總共11個城市的31種葯品采購價直接被腰斬了,而采購價的降低,必然導致葯品銷售價的降低,而試點的開門紅也會導致國家迅速大范圍推進采購葯品的范圍,換句話說,困擾中國人很多年的高葯價問題,有望得到徹底的根除。
中國葯價有多虛
中國的葯價不僅高,而且很虛,虛到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多家上市公司葯企,列支的營銷費用,居然佔到營收的60%,遠遠超過國際葯企10%的標准。
換句話說,葯廠賣出去100億的葯,銷售成本就佔了60億,而國際通用標准大概是10億左右,與此同時,中國葯企的研發費用卻是出了名的低,遠遠低於國際標准。重營銷輕研發導致中國醫葯界回扣橫行,而新葯研發能力極低。
僅僅被央視公開報道點名的醫葯回扣亂象,包括但不限於:
2010年,葯價虛高1300%的「蘆筍片事件」,湖南湘雅醫院醫生回扣佔到中標價43.5%;
2011年,虛高達2000%的克林黴素磷酸酯注射液丑聞,北京公立醫院醫生回扣佔到中標價40%;
2013年,漳州醫療腐敗案,全市公立醫療機構100%涉案,葯價的50%用於回扣;
2013年,「葛蘭素史克行賄門」,其副總裁梁宏在供述中稱,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為打開銷路投入的行賄費用佔到葯價的30%,每年的總金額高達數億元人民幣;
2016年平安夜曝光上海、湖南兩地葯價虛高近10倍,醫生回扣佔到葯價40%
這動不動就10~20倍的利潤,意味著成本價只有零售價的10%,甚至只有5%,中間的巨額利潤,都被層層剝削了,最後讓患者來買單,導致中國的葯價高企,但是葯廠實際利潤並不高,研發能力薄弱且極其重視營銷,不給回扣而重視研發的葯廠根本活不下去,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集中采購曾讓葯價暴漲
實際上,中國葯價高是個老大難問題了,如何解決高葯價問題成了政府的心頭病,提出的解決方案千千萬,通過政府集合公立醫院的需求進行集中采購、集中招標,通過巨大的采購量來壓低價格,讓患者得到實惠。
聽起來似乎沒問題,政府手底下有那麼多公立醫院,全部聽政府號令,而公立醫院就診患者的數量佔到總就診量的90%,換句話說消耗的葯品,也是90%,把這些需求全部集中起來和葯廠談判,不可能拿不到好價格。而政府出面帶量集中采購來降低價格,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所以,早在2000年左右,有關部門就開始推行以量換價」,讓葯物進行集中采購,帶量招標,試圖取得價格上的優惠,降低葯價。在外國,這一手段可以降低10~15%價格,雖然不多,但是考慮到外國市場競爭激烈,葯價透明,本來就很低,在這個基礎上還能降低實屬難得。引入中國後,一定能大幅度降低葯價。
中國醫葯部門不僅實行了集中采購,以量換價,還對醫院葯價進行行政限制,不允許醫院以葯養醫,曾經只允許加價15%,後來乾脆實行零差率,一分錢都不允許加價,什麼價格采購的,就什麼價格出售,最大程度讓利給患者。
政府把所有采購量集中起來進行招標獲得最低價格,然後不加價賣給患者,葯價一定很便宜了吧,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但是實際上,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實行集中采購和零差率二個政策後,葯品的采購價年年增高,高葯價問題越演越烈。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震驚了,這怎麼可能,這套方案怎麼看都沒問題啊,降低葯費利國利民十拿九穩,怎麼最後居然導致葯費連年增高,這不科學啊。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為什麼外國行之有效的帶量集中采購降低葯價的辦法,到了中國不僅無效,反而導致葯價升高。
原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套方案里有一個最大的漏洞,就是招標是由政府集中組織的,但是采購量是由各大醫院自行決定的,用哪個葯,用多少,是由每個醫院自己定,或者說,是由每個開處方的醫生來決定。
所以這些葯廠們想出了一個新點子,高中標價高回扣,把中標采購價定的高高的,分出大量的利潤空間做成回扣給開處方的醫生,以及整個醫葯管理鏈條上的一系列人,瞬間打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銷量大增,所有的醫生都在瘋狂的開這家葯廠的葯。
而那些低價中標的葯品則陷入了一個很窘迫的情況,醫生不願意開這個葯,沒有銷量,下場和沒中標是一樣的。
同一款葯品,有人出低價,高價怎麼可能中標,當然不可能啦,競標的規則就是價低者得。要規避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不是同一款葯品就可以了,同樣的葯灌裝到另外一個包裝里,取另外一個名字,上報給葯監局拿一個批號,當新葯賣,既然是剛「研發」出來的「新葯」,那自然擁有自主定價權,你報多高,也沒有競爭者,因為這款葯全國只有你這一家有。
例如,傳統的青黴素,價格極低,不過你們已經基本看不到了,因為按照集中采購制度,根本賺不到錢,取而代之的是各大葯廠自行「研發」的XX黴素,號稱改良版的青黴素,實質上還是青黴素,不過中標價立刻暴漲十倍甚至幾十倍,然後就有利潤空間給回扣了。
所以,新葯的審批權立刻火了,醫生的處方權也立刻火了,帶來的問題是葯監局這些年被國家查處了一大批貪官,基本都是有審批權的那些人,而基層的醫生吃醫葯代表的回扣,已經從密布新聞,變成不算什麼新聞了。
所以,在央視曝光的克林黴素磷酸酯注射液丑聞丑聞中,葯價虛高2000%,出廠價0.6元,北京市中標價高達11元,醫生的回扣為每支4.4元,而山東一個街頭小診所,進貨價為0.64元,賣給患者為2元。所謂的集中采購降低葯價,完全形同虛設,整個北京的需求集中在一起進行采購,不僅沒有壓低價格,反而瘋狂攀升20倍。
新集中采購導致葯價大降
看完了中國葯價的歷史,只能感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這次的新集中采購導致中標價暴跌這么厲害呢,他們雙方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肯定是有的,否則中標價依然絲毫不會變,這次的新規最大的改變在於收回了公立醫院自定采購量的權利。
現行的集中采購制度,缺乏明確的用量要求,中標未必代表有銷量,醫院仍然具有極大的自主選擇權,因為葯企需要對醫院進行二次公關,醫院則進行二次議價,導致中標結果形同虛設。
為了堵住這個漏洞,新的采購制度實行招采統一,什麼意思呢,就是招標會上要明確采購量,由這些城市下屬的公立醫院,提前確認未來一段時間的某葯品的需求量,匯總給醫保局之後,由醫保局統一采購,然後下發給公立醫院,實現真正的帶量采購。
這個創新之舉,等於沒收了醫生的處方權,因為醫院失去了采購權,院里就這么多存貨,你開完了就沒有了,如果你真的需要這么多,也可以,你提前報備,醫保局幫你買,你還是吃不到回扣。一家大型公立醫院,沒有特殊的疾病大爆發,對各項葯品的需求是非常穩定的,不會有大的波動。
福建省醫療保障局長詹積富在公開場合表示,醫保局的主要任務是讓醫務人員不能再有拿回扣的機會,讓醫務人員不敢再去拿回扣。通過這個制度,他們完全有希望做到這一點,廢除高葯價存在的基礎。
正是因為廢除了中間的回扣環節,讓回扣高低不再左右銷量,所以各葯企報出的中標價格立刻斷崖式下滑,中標平均價直接來了個腰斬,這就是好制度的威力。
葯企迎來長期利好
這次集中招標,讓葯企的中標價大幅度下降,導致醫葯股大幅暴跌,沒中標的幾個甚至跌停,市場看到價格降了,就解讀為利空。
按正常的思維來看,價格降這么多,不是利空是什麼,但是如果深究這件事可以發現,價格下降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省了回扣的那部分錢,對葯企本身的利潤沒有太大的影響。
幾十年來,中國醫葯市場一直重回扣,輕研發,是否能研發出新葯不重要,砸錢送回扣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回扣給的到位,哪怕就一直老葯換新瓶,也能躺著賺大錢。
這種風氣是典型劣幣驅逐良幣,缺乏研發能力會直接斷掉中國醫葯進步的根基,廣大基層患者還飽受其害,苦不堪言。
葯企喜歡給回扣嗎?不喜歡,但是如果別人都給自己不給,自己就被市場消滅了,有關部門從制度上杜絕給回扣的空間,不僅僅是對患者好,也是對葯企好,這樣才能讓葯企腳踏實地,把心思都放在研發上,消除市場競爭亂象,正本清源,我認為對葯企來說,是構成長期利好。
2018年11月15日,國家醫保局下發《4 7城市葯品集中采購文件》,按照這11個城市所有公立醫院2017年同品種采購量以60-70%核算,承諾用量進行集中采購,在12月6日進行了首批公開采購,導致了中標價格腰斬式暴跌。
目前只有11個城市作為試點,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進行采購的,也僅僅只有31種葯品。
但是鑒於首次試點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新辦法會迅速推廣到全國所有城市,而且會覆蓋到所有的葯品,那個時候,全國所有的患者會看到一個奇觀,所有葯品的平均價格暴跌一半以上,吃不起葯將成為歷史。
這一天不會太久,高價葯將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我們的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受益人,很快你們就會看到這一天的。
望採納

熱點內容
歷代帝王發行什麼貨幣 發布:2025-05-04 14:00:21 瀏覽:938
600127金健米業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5-04 13:54:25 瀏覽:16
期貨交易什麼段位最穩定 發布:2025-05-04 13:49:08 瀏覽:950
哪些金融市場合法 發布:2025-05-04 13:35:32 瀏覽:338
加實海外基金現在多少 發布:2025-05-04 13:17:29 瀏覽:743
如何選優質的基金定投 發布:2025-05-04 13:13:53 瀏覽:970
怎麼判斷股市匯市 發布:2025-05-04 13:13:49 瀏覽:199
期貨停盤期間為什麼盈利成了負數 發布:2025-05-04 12:51:36 瀏覽:395
南方基金元老有哪些 發布:2025-05-04 12:45:01 瀏覽:109
貨幣資金與本年利潤有什麼區別 發布:2025-05-04 12:39:27 瀏覽: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