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和基金到底哪個更能幫你賺錢
① 房產和基金買哪個流動性強
投資基金門檻更低
在眾多的理財產品中,今年最吸引眼球的恐怕就要數基金和地產了。很多投資者對地產投資的前景依然看好,與此同時,基金的表現也讓投資者"喜笑顏開"。截至目前,已有華夏、廣發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共計十幾只基金凈值增長率超過100%,引人注目的賺錢效應驅使投資者排隊買基金。兩種理財方式哪種更好?理財專家建議投資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選擇。
對資金要求差別大
首先,對資金實力要求不同。在進入門檻上,房地產前期一次性資金投入明顯高於基金投資。以某新開盤的樓盤為例,該樓盤起價是9500元/平米,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總房款是76萬,首付兩成為15.2萬。而基金的進入門檻較房地產而言要低很多,例如目前正在發行的某增長混合型基金,其單筆申購金額下限僅為100元。因此,資金實力較強的投資者可選擇房產,而那些資金量不大的投資者應將基金投資作為首選。
基金投資期限靈活
其次,看投資期限。房地產投資與基金投資在投資期限上的靈活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情況下,投資者投資房產通常採用"以租養貸,擇機出售"的投資方式,投資周期可能會持續若干年,所以,它比較適合資金長期不會動用的投資者。基金投資在投資期限上則比較靈活,不同的基金品種可滿足投資者長短期資金的各種需求,如貨幣市場基金可滿足短期資金求安全求流動的需求,股票基金可滿足長期資金增值的需求等等。因此,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安排進行選擇。
再次,看風險規避。投資房地產和基金的風險有所不同。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流動性風險,房地產一旦購置,不易變現。所以,房地產投資者對流動性的要求不能過高。基金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投資者在進行基金交易時,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隨時申購、贖回,既可以選擇長期投資,也可以選擇短期操作,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另外,基金投資可選擇的交易種類和交易方式也是多種多樣,且大多都為普通投資者量身定做。例如目前基金定投就是一種,它具有起點低、積少成多、風險分散等特點,且操作手續非常簡便。
② 手上有200萬,買房投資和買理財哪個更好
我們做理財的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財富在保值的基礎上,實現增值,所以,選對投資品種就很關鍵,因為不同的投資理財品種,最後帶來的收益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手上有200萬,你會選擇用來買房,還是買理財產品呢?
從收益的角度來說,回看過去十幾年,我國的房價走勢,幾乎是連年上漲,所以在過去只要大家手裡有點閑錢,相信很多人都會有買房的慾望,不過今非昔比了,現在一些城市,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已經被打破了,從官方公布的數據看,即便是房價仍然在上漲的城市,上漲速度也明顯放慢了,很少有每年漲幅超過10%的城市了。甚至大部分城市漲幅都沒有超過6%。而如果買房是用來出租的,依靠出租的收入,收益還要低一些。每年只有3%到4%左右,如果是買的理財,收益是無上限的。比如股票基金,遇到行情好的時候,收益率超過100%都是正常的。穩健的銀行存款,每年的收益率也能達到4%左右。
從流動性的角度來說,房子想要變現,一般來說需要掛中介公司進行銷售想,尋找買家,議價,到最後交易都需要話不少時間,如果是開放式的理財產品,有的當天就能變現,大多數基金產品也是,兩三天之內就能變現,所以,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更好,如果是有封閉期的理財產品,在封閉期內是不能交易的,這種流動性就不一定強於房產。
從風險的角度來說,買房投資最大的風險是房價下跌,不過,就算要跌,要不會出現暴跌,因為房價暴跌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是社會問題。理財產品的風險取決於產品本身,穩健的理財收益不會太高,收益越高的產品風險越高。
綜上,兩者各有優劣。
③ 手裡面有閑錢是買房好還是理財好
如果你是土豪,買房、理財都能賺不少。關鍵是對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有限的錢想要發揮最大的作用,所以這個問題就值得考慮了。
1 先來幫大家算一筆賬:
假設你現在有100萬用來理財或者買房,長了不說,以5年作為一個結算時間。
(1)理財
拿100萬來理財,投資理財也有收益,假設投資的是風險較低的余額寶4%一年。那麼5年之後的投資收益就是20萬。
也就是說如果,這100萬不買房,首付資金在5年內的佔用成本是20萬。
(2)買房
假設一套房單價是2萬一平的毛坯房(取熱門二線城市較高均價值),總面積100平,總價則是200萬,首付100萬,貸款100萬,外加10萬裝修費,但是房子可以出租,也可以增值。
再來看利息成本,假設貸款30年,等額本息還款,那麼5年的利息是30-40萬元,加上購房成本,算契稅200萬*1.5%=3萬元。總成本加起來是:理財收益+貸款利息+契稅=20萬+40萬+3萬=63萬。
如果要保本,5年後房子的單價必須是263萬元/100平=2.63萬元一平,相當於每平米要漲價6300塊錢,才能保本。
而且5年時間也不算短,各項政策的變化以及通貨膨脹都會讓你的錢發生變化。
如果這套房子是在北上廣深買的話,那麼結果就有點糟糕了。近兩年,北上廣深的房價基本沒有變化。如果想要保本,未來2年內必須每年漲12%左右。
而二三線城市,或許近兩年的行情能夠滿足這個漲幅,但是再漲下去,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幾乎都快趕上一線城市的房價了,但是這樣的機會又有多少呢?
2 房價會漲多少?
上面給大家算了這么一大筆賬,說到底,理財和買房哪個更賺錢?還是要看房價到底會不會漲!
如果放在10年前,甚至只是5年前,手裡有100萬的話都應該買房,升值三五倍都很正常。但是這是過來人回頭看得出的結論,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沒有這個超前的眼光的,說房價,還是要分不同的地方來看。
(1)一二線城市
如果你在一二線城市,房子動輒幾百萬,這100萬首付都不夠,就算你湊夠了首付,申請下公積金貸款,我估計你的生活基本也沒什麼質量了,這樣做實在得不償失。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再加上房貸利率上升,估計一二線城市的房子不太好賣了。
所以房價還會上漲的可能性也縮小了,畢竟再漲,誰還買得起啊!!
(2)三四線城市
三四線城市一般一百萬可以購買一套商品房了。公積金貸款利率是3.25%,如果第一套房已供完,第二套還可以繼續申請公積金貸款。
所以不管是首套還是二套,只要能申請公積金貸款,100萬的首付是可以買下的。
但是大家別忘了,我們的目的是賺的更多,雖說在三四線城市加點杠桿,可以買房,但是在現在的政策下,想房價大漲短期內可能希望不大了。
3 未來,這個選擇可能會更偏向哪個?
總結一下就是:如果有錢,又是剛需,那建議你趕緊買房。
但如果不是剛需,是投資的性質,而且還要貸款,你就要再認真考慮下了,以一年期銀行理財為例,平均收益在5%左右,如果一年前100萬的房子,一年後漲不到105萬以上,那你也沒必要買房子。
而且大家都可以感覺到,房價在政策的調控下可能會越來越穩定,但是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卻是越來越豐富了,大可做一些穩健的理財來讓財富增值。
那就說說,100萬要怎麼理財才收益最大化!
可以從收益屬性上去看,分為浮動收益、固定收益兩種理財產品。
浮動收益產品:比如基金和股票,雖然收益高,但是風險也高;
固定收益產品:比如互聯網金融(穩健的P2P/P2B)、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等,至少都有4%-10%的收益。
以自個兒為例,從2014年開始投P2B,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我投的平台叫無界,現在投資可得100紅包和500京東卡,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傳送門:100紅包+500京東卡
所以如果房價的漲幅在5%以內的話,顯然理財就更占優勢了。
④ 用數據說話,手裡的二百萬用來投資房子和買理財哪個劃算
200萬現金在手,不建議投資房產,因為靠房產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買理財產品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年化收益率6%-10%,即每年12萬到20萬收益。
200萬,當下更好的方式是進行投資理財。根據個人風險偏好不同,選擇不同的產品。若風險偏好低,建議選擇銀行類理財,收益可以達到5.5%左右。而具有一定理財知識的朋友,建議選擇信託、私募基金等風險相對較高,但可控的產品,收益在10%左右。現階段明顯比投資房產收益高。
總體而言,只要國家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樓市一定沒有大機會,平時可以多多關注國家政策。對於理財,收益越高,風險越大,要在自己承受范圍內進行投資理財。
⑤ 500萬買了一套一線房產的人,和800萬做理財的人,誰未來更有錢
這兩種方式,哪種方式都可以更有錢,也可以都沒錢。關鍵在於該怎麼去做,如果你現在拿500萬來一線城市買房,那麼未來房價不但不再上漲,還有可能大跌,當然錢肯定不可能虧沒了,畢竟房子還在,但你的錢已經少於500萬。而如果你拿800萬做理財,不懂理財的話虧得更快,錢可能都虧光。所以我們下面來分析看,這兩種方式,怎麼做才能更有錢,而不是虧錢。
買房如何保值增值現在投資房產,重點考慮回報率,如果回報率能夠有10%左右,可以考慮,如果達不到那就算了,還不如購買理財產品。下面我們來分析分析,現在哪種房產值得投資。
3、銀行定期存款
是定期存款,不是活期,將第三份資金用於購買銀行定期存款,做到年化4%左右收益就差不多了。這部分的資金主要是為了平時急於用錢,所以定存個三個月還是可以的,到期了再次定存。
三份資金每份多少錢,這個主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劃分,要是風險承受能力高,那股票和基金可以佔3/4,剩下的存定期;如果風險承受能力低,那就是股票1/5左右,基金也是1/5左右,剩下的3/5存定期。通過這種方式合理配置自己的資金,讓資金保值增值。
所以通過以上方式,我認為無論是買房還是理財,都可以讓你變得更有錢。
⑥ 房子和理財哪個升值快
目前國內的房子是有價無市,到底最後是升值還是貶值,不知道;銀行理財,一般五個點左右,相對穩定,這兩個到底誰能升值,我覺得你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另外我還知道除了銀行理財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可以讓你的資金更快升值!銀行不是唯一!
追問:
還有什麼方法?
追答:
70萬的話,可以做信託(做金融的都知道信託是非常安全的),9%左右,或者做P2P,12%左右,有人會說P2P不安全,但我知道的幾家從成立至今沒有一客戶收益受損!PS:收益超過15%的理財產品慎用!
到目前為止,大量的事實證明,對於普通個人而言,過去的這十幾年,買房比理財合算;
無論你是在一線城市,十年來房子漲了7-8倍了;
還是在3-4線城市,即便最近房價看著好像不動,但過去的7-8年,3-4線城市的房價也漲了一倍了。
過去這10多年,買房幾乎沒有賠的,而買理財產品,則有賺也有陪,即便是賺的,每年賺10%就不錯了。
當然,買房也得有個前提,資金至少得幾十萬,如果是1線城市,則要幾百萬以上。
所以,如果你資金達到這個數,且你對理財不是很精通,則我建議你買房;
如果你資金少,則沒辦法,你只能買理財產品,沒得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