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張坤買基金怎麼樣

張坤買基金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5-09-19 03:26:22

❶ 最好基金經理排名前十名

最好基金經理排名前十名
一、
以下是最好基金經理排名前十名:
1. 王亞偉
2. 張坤
3. 劉格菘
4. 胡劍
5. 傅鵬博
6. 馮柳
7. 陳明遠
8. 劉曉東
9. 洪磊
10. 王健雄
二、
1. 王亞偉:知名基金經理,以其獨特的投資策略和出色的業績贏得了投資者的信任。在基金管理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知識。
2. 張坤:長期擔任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業績優異,多次獲得行業獎項。擅長發現並長期持有具有成長潛力的企業。
3. 劉格菘:以其穩健的投資風格和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著稱,深受投資者信賴。在基金管理領域有著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
4. 胡劍:長期在基金行業工作,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善於捕捉市場機會,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的回報。
5. 傅鵬博:在基金管理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投資能力。曾多次獲得行業大獎,深受投資者歡迎。
6. 馮柳:以其長期的投資視野和獨特的投資策略著稱,能夠准確把握市場趨勢,為投資者創造良好收益。
7-10名:陳明遠、劉曉東、洪磊和王健雄等基金經理,也在基金管理領域表現出色,以其專業的知識和經驗為投資者創造穩定的回報。他們在行業內的聲譽和投資者的信任度都很高。
這些基金經理以其卓越的投資能力、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風險控制,贏得了投資者的信任和行業的認可。他們的業績和排名反映了他們在基金管理領域的專業水平和能力。

❷ 100萬買了40隻基金,會不會有點多了

都說投資需要叢閉梁分散風險,雞蛋不能往一個籃子放,可是本來雞蛋不是很多卻用多個籃子去裝實屬很累的,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100萬買40隻基金確實太多了,正常這個金滲運額控制在5隻基金最為好!

如何選擇基金?

基金選擇並不是隨便聽身邊的朋友說哪只賺錢了就買哪只,或者在支付寶推薦頁面購買,要想買基金並且賺到錢你按照以下這幾個步驟去操作,你是不會虧錢的!

1看基金經理

買基金其實就是選擇基金經理,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去看,比如基金經理履歷,從業年限,基金經理最好經歷一輪的牛熊轉換,還有就是基金經理最近的收益率1年3年都要看,收益越高越好!最後看基金經理的持倉情況,看看基金經理持倉是否是你喜歡的口味。

第二基金最大回撤率

每個基金經理都有自己不同的投資風格,有的基金經理喜歡穩健風格,有的基金經理喜歡激進風格,基金最大回撤指的就是你能夠承受該基金最大跌幅多少,我個人承受回撤率在30%。

第三保持良好的個人心態

基金投資是有一定波動的,很多人在買基金的時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心態,喜歡追漲殺跌或者像短線炒股一樣去買基金,這是基金投資中最忌諱的,當你選擇了一隻基金後一定要相信該基金經理的能力並且長期持有,待收益達到自己理想狀態後再選擇賣出。

綜上:基金投資不能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但也不能太分散,畢竟個人精力有限,一百萬資金最好控制在5隻基金左右最為好,若是你手裡有100萬,你會買幾只基金呢?

不知道你們做投資有沒有一個想法,把有實力的基金經理都給打包。

兩萬塊買二十隻基金,每隻基金投一千塊。

張坤,劉彥春,朱少醒,曲揚,葛蘭,袁芳,王崇,謝治宇,董承非等等一網打盡。

讓他們給我打工,美滋滋。

其實吧,做投資開基金超市的小夥伴不在少數。

一方面有選擇困難症,讓他們在幾十隻優秀的基金中就選擇幾只。

太難。

全買就完美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還分散了風險。

另一方面就是怕上漲的板塊自己沒有,消費,醫葯,軍工,半導體,各個板塊雨露均沾。

小了,格局小了。

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基金越多,風險真的越分散嗎?

大家看看張坤的易方達中小盤,劉彥春的景順長城鼎益和曲揚的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三隻基金的前十大持倉。

他們近三年的凈值走勢,不能說一模一樣,也十分趨同。

背後原因就是他們的投資都集中在消費,醫葯板塊。

你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籃子卻放在消費和醫葯這兩個板塊的桌子上。

結果桌子塌了。

基金本身就是股票的集合,基金經理本身就做到了分散。

買多隻同種投資風格的基金,並不能做到風險的分散。

而持有基金過多還有個問題,太耗精力。

遇到大漲或大跌,你減倉或加倉都頭大,整天惦記著坤坤,春春和蘭蘭,哪還有心情搞工作。

所以,投資組合一般需要幾只基金呢?又該如何配置?

其實四五隻就好,多了也可以,但沒必要。

投資在精不在多,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啥都想要最後啥都沒有。態念

可以按照基金的投資板塊和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結合自己投資偏好進行配置。

基金有偏向醫葯,消費, 科技 ,軍工等板塊,看好的板塊選一隻就好。

基金經理的風格有激進,平衡,保守。

有最鋒利的矛也有最堅實的盾。

如果自身投資風格比較激進,那就可以搭配 科技 主題 消費醫葯 穩定混合類的基金。

自身比較均衡那就精選一些投資風格穩健的混合基金 債券基金。

明白了嗎?

我是 財經 段子君,一名券商客戶經理,有投資興趣歡迎交流。

不是有點多,而是太多了。買這么多,自己能有精力觀察其走勢和基金經理的調倉換股么?選幾個領域的頭部基金逢低買入或定投,每個基金投入20-30萬,設定止盈點,到期自動贖回即可。

多,確實多了。正常關注四五隻基金就夠了。

也可以,買了後長期持有。

買這么多你還不如買一個滬深300

不多,確定不多。需然有重復的持倉,但還有不重復的。100萬可買100支,每支1萬,分十次逢低點買入

不多

放心地把會不會和 去掉,重新讀一遍[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這個那是有點多呀,實在是太多了,更佩服的是你有那個資本厲害

❸ 張坤、葛蘭、朱少醒,最多的一次虧了多少

01

吃個大瓜


前兩天有個大瓜,說某衛視要邀請頂流基金經理上某知名綜藝節目,相信大家都吃過了。


傳得有鼻子有眼,據說邀請完了還要再篩,選四位組成基金經理團,畫風有點像集體出道。


我有點擔心,這樣真的好嗎?


基民里有個說法是「誰敢上就贖回誰」,我覺得還是挺有道理的。


大家把錢給基金經理,是希望他們能理好財,保值增值的。


不是看他們唱、跳、rap的。


展示風采可以理解,但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我理想中的基金經理畫像,應該是:


沉穩老練不浮誇,最好是除了投資茶飯不想,每天早到晚退。


每天不是全國各地跑,調研上市公司,就是一個人在辦公室發呆,因思考如何提高凈值而愁眉苦臉。


還有一點,最好不修邊幅,發際線不能太低,白頭發多少有一點,很重要。


如果打扮像個精神小伙,我總感覺我的錢不安全。


還好,昨天基金業協會發了個倡議:


「嚴禁 娛樂 化,不得與國家相關精神、 社會 公序良俗相違背,各機構不得開展、參與 娛樂 性質的相關活動。」


這事就算是結了。


不過,基金經理的飯圈化跡象,最近還是挺明顯的。


我覺得吧,粉一個人,最好先了解他最慘的時候,考慮清楚再做決定,免得到時候粉轉黑。


賠了感情,又賠錢。


對基金經理來說,最大回撤就算是他們的「黑 歷史 」了,也是他們的至暗時刻。


先了解一下,他們最多的一次虧了多少,是很有必要的。


面對大回撤時,也有個准備。


02

寫在前面


首先,明確一點,在不同的熊市裡,控制回撤的難度是不同的。


就像判斷抗凍能力,也要結合每年冬天的寒冷情況,夏天裡做判斷,是不靠譜的。


對基金經理來說,一般在2008年前從業的, 歷史 最大回撤都很大,而從業一兩年的,都很小,但這能說明後者比前者回撤控製得更好嗎?


要知道,2008年是2007年 史詩級牛市 後的 傳說級熊市 ,整個一冰河世紀,活下來就不錯。


而這兩年,沒風沒雨,即使去年三月的波動,放在 歷史 上,也只是小波浪。


所以,考察基金經理的抗凍能力之前,先回顧一下過去發生過的幾次嚴冬。



第一次是,2007.10-2008.10,瘋熊。難度 十八層地獄級 ,泥沙俱下,寸草不生。


上證指數從6124點一路俯沖到1664點, 縮水72.81% ,滬深300 縮水72.73%


第二次是,2009.07-2013.06,慢熊。難度 困難級 ,但對中小創是 普通級


原因是當時行情分化,新成立的創業板表現明顯好於大盤。


第三次是,2015.06-2016.02,瘋熊。難度 地獄級 ,尤其對中小創,要還債了。


上證指數從5178點一路俯沖到2638點, 縮水49.05% ,滬深300 縮水47.57%


第四次是,2018.01-2018.12,普通熊。難度 困難級 ,創業板從2015年一直還債到這里。


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持續一年,從業三年以上的基金經理都經歷了。


03

開始點名


那麼,在這些寒冬里,明星基金經理們表現如何呢?


以這五位熱門基金經理為例:


(1)朱少醒,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07-2008年, 回撤58.91% ,產品富國天惠成長混合(161005)。


「朱少醒曾經腰斬過」被不少基民記在小本本上,不過,有了前面的鋪墊,你是不是有所改觀了呢?


滬深300縮水近四分之三的時候,老朱表現還是可以的。


拿經歷過冰河世紀的倖存者跟沒經過風浪的小年輕比最大回撤,是不公平的。


除此以外:


2009-2013年, 最大回撤34.80% ,滬深300 最大回撤44.89%


2015-2016年, 最大回撤45.93% ,滬深300 最大回撤46.70%


2018年, 最大回撤33.28% ,滬深300 最大回撤32.46%


不難看出,朱少醒在控制回撤方面表現一般,近兩次大熊市表現跟指數差不多,馬馬虎虎,不算差但也不突出。


可以說是控制不住回撤,或者,不喜歡控制回撤的類型。


談專一、長期收益高,老朱算top,控制回撤方面,老朱實在排不上號。


(2)董承非,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07-2008年, 回撤53.06% ,產品興全全球視野股票(340006)。



同樣是老資格,老革命,從那輪十八層地獄級熊市中活下來的人,老董雖然也被腰斬了,但相比老朱略好一點。


除此以外:

2009-2013年, 最大回撤28.05% ,滬深300 最大回撤44.89%

2015-2016年, 最大回撤28.70% ,滬深300 最大回撤46.70%

2018年, 最大回撤24.80% ,滬深300 最大回撤32.46%


跟老朱我行我素,風格不改不同,老董應該是對「被腰斬」印象深刻,形成了肌肉記憶。


自那次以後,董承非非常注重回撤控制,近十年,最大回撤沒再上過30%。


相對滬深300,優勢不是一點半點。


而且,數據上的優秀也跟前些天他在內部交流中的觀點對上了。


「對我而言樸素的觀點是,當市場不被理解時,少賺點不是大的事情。這種牛熊轉換的時候是市場 最危險的時候,對我而言,寧願做在左邊,做在前面一些。」


「我這段時間比較輕松,路演也不聽,每天就賣點股票。」


「我不對泡沫破滅的時間做判斷,也很難判斷。我的觀點也很明確,心態較好,我寧 願少賺點,我已經做好這個准備了,反而虧的比較多我會比較難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


老董的興全趨勢 上漲10.47% 最大回撤4.41% ;滬深300 上漲4.62% 最大回撤8.11%


所以說,在控制回撤方面,老董確實有一手。


(3)張坤,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15-2016年, 回撤42.17% ,產品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118001)。


由於這只是港股基金,如果忽略掉,應該是這樣的: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15-2016年, 回撤30.66% ,產品易方達中小盤混合(110011)。



張坤是2012年開始從業的,最刺激的2008沒經歷過,除了這次,就是:


2018年, 最大回撤29.30% ,滬深300 最大回撤32.46%


兩次綜合來看,還不錯,起碼都比指數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老朱、老董屬於風格均衡型的,跟滬深300比就行。


而老張,有明顯的行業偏好,那就是白酒。


對這樣的基金經理,他的產品波動,不僅取決於大盤,更取決於重倉的行業。


比如近一年,白酒明顯走牛,產品賺翻,年後,白酒發生踩踏,回撤速度很快。


張坤的中小盤今年來 最大回撤16.15% ,是滬深300的兩倍。


如今,白酒的整體估值依然要比除2007年以外的時間高。


而且,以他目前的基金體量,調倉很難,正所謂船大難掉頭。


假如他的一隻產品開始拋白酒,他的其他產品,甚至於同事的產品凈值都會被砸下來。


之前的停止申購加大額分紅,應該是張坤為數不多能做的了。


所以,對張坤來說,回撤控制能力的最大考驗就是這次。


(4)劉格菘,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15-2016年, 回撤62.89% ,產品融通領先成長混合A(161610)。


劉格菘的爭議性比較大,2013年從業,只經歷過兩輪大熊市。


2015年,劉格菘在牛市高位接手了幾只產品,表現不佳。


前面說過,那輪熊市對中小創是毀滅級的,而當時的劉就是這種風格。


那輪牛市在6月見頂,而劉格菘在4、5、6月分別接手產品,肉沒吃到,打一頓沒少挨。


尤其是融通新區域新經濟(001152)這只產品,牛市頂接手,兩年後離職,累計虧了49.50%,基本腰斬。


2018年那次,劉格菘到了廣發, 最大回撤45.10% ,滬深300 最大回撤32.46%


又一次做得不如指數,而且幅度還挺大,所以劉格菘在控制回撤方面真的很糟糕。


當然,不管是2015-2016年,還是2018年,都是中小創跌最慘的時候,也就是最不適合他風格的環境,這點要強調。


而且,這幾年劉格菘的風格也有變化,從中小盤往大盤風格偏移, 科技 底色不變。


(5)葛蘭,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15-2016年, 回撤64.70% ,產品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001000)。


在中歐醫療成名前,葛蘭還曾經做過混合型基金經理,以中小創的風格,在2015-2016年的熊市中被教育得不輕,比劉格菘的回撤還大。


不過,她在2016年開始專攻醫療,取得了輝煌成就,多數基民認識她,也是從中歐醫療開始。所以,我們重點說說她的第二次大回撤。


作為醫葯行業的基金經理,對2018年應該印象深刻。


那一年,長生生物暴雷,疫苗事件沸沸揚揚。華海葯業曝出產品問題,遭到美國市場消費者集體訴訟。


那一年,雲南白葯「牙膏門」纏身,同仁堂又爆出「蜂蜜門」。


年底,又來了致命一擊,帶量采購落地,葯品降價幅度超出預期,整個醫葯板塊閃崩。


再加上2018持續一年的熊市,葛蘭創下了她醫療投資以來的 最大回撤39.24%


跟當年滬深300 最大32.46%的回撤 比,雖然多了些,考慮到行業遍地是雷,也還能接受。


跟張坤一樣,葛蘭這種行業專攻型的基金經理,除了個人能力,行業的牛熊也跟業績息息相關。


2018年那次,醫葯行業情況特殊,整個一雷區,葛蘭回撤做得還能接受。


而現在她正面臨的考驗是,如何在行業整體高估、出現一定泡沫時控制回撤。


篇幅起見,本文挑了五個有代表性的基金經理,如果反饋好,後面可以陸續安排,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你想了解的基金經理哦~


最後,我精選了一份從業五年以上,年化20%以上,最大回撤30%以下的基金經理十人名單,是我們會員的專屬福利哦~


熱點內容
張坤買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9-19 03:26:22 瀏覽:939
股票交易走卓信寶配資友善 發布:2025-09-19 03:26:19 瀏覽:35
2000年股市入市門檻多少錢 發布:2025-09-19 01:50:59 瀏覽:262
孝感救助基金機構在哪裡 發布:2025-09-19 01:43:00 瀏覽:297
揭陽信管家外匯期貨如何開戶 發布:2025-09-19 01:41:40 瀏覽:553
北京銀行中加基金是什麼理財產品 發布:2025-09-19 01:03:42 瀏覽:964
現在入股什麼基金好 發布:2025-09-19 00:00:12 瀏覽:960
怎麼看大基金持股情況 發布:2025-09-18 23:55:31 瀏覽:362
敦煌種業股票到底會不會退市 發布:2025-09-18 23:54:18 瀏覽:269
股市275個交易日是多少天 發布:2025-09-18 23:16:44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