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美基金怎麼樣
1. 私募大佬排名
私募大佬的排名?
Carlyle:全球前5 PE,Buyout (「控股收購型」)和 Growth(「成長型」)都做,各個行業也基本都覆蓋。
淡馬錫:新加坡國企,錢多,一二級市場都看,一級市場主要做成長型,TMT行業看得比較多。
MBK:韓國起家PE,之前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的中國區老大走了,自己去開了fund,加做Nexus Point Capital。目前應該是韓國項目多一些,當然中國也會看。主要做控股收購型,大部分行業都看,但是由於是並購導向,互聯網之類的企業不太看。
中信資本:中國本土PE,錢多,資源多,控股收購型為主,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在大陸地區投資非常活躍,屬於國內做得比較好的本土PE。最近投過的項目包括順豐、麥當勞等。
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專注於亞洲市場,主要做控股收購型,看的行業也是除了純互聯網之外基本都覆蓋。
華平:全球前10 PE,主要專注於成長型,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不過最出名的應該是他們在互聯網、新消費領域的投資案例,比如最近在進行的58同城的私有化、前段時間接盤神州租車等。
軟銀:起源日本,孫正義嘛,大家肯定都知道,阿里巴巴是他最出名的項目之一了。成長型為主,行業的話,互聯網和高科技行業為主,而且他的打法是搭建一個大平台,裡麵包含了各種他們投資的科技企業,最終遠景估計是要引領世界科技發展了。當然最近的wework,uber,OYO等,讓很多LP對孫正義的投資邏輯產生了懷疑。接下來如何發展就拭目以待了。
PAG:專注於亞洲,控股收購型和成長型都做,並購型稍微做得多一些,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了。最近做的項目包括樂信、珍愛網、盈德氣體等。
L Catterton:主要是做消費品行業,比如飲料、啤酒、食品之類的。
Blackstone:全球排名第一的PE,在全球市場非常活躍,但是過去幾年在中國活躍度一般。以控股收購型為主,投的行業偏傳統一些,過去2-3年在中國應該是收購了一家包裝公司和一家物流倉儲公司。
KKR:全球前5 PE。青島海爾、現代牧業等經典案例就是私募大佬劉海峰之前在KKR時期投的,後來劉大佬自己去開fund了,叫做德弘資本 / DCP Capital。類型上控股收購型和成長型都做,並購型做得多一些,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了。
高瓴資本:從AUM來講,現在是亞洲最大的PE。一級和二級市場都看,一級市場以成長型為主,但是也會做控股收購型,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最出名的應該是他們的TMT組和消費組,投過京東、格力、百麗、喜茶等大家熟知的公司。
方源資本:本土美元基金,創始人唐葵也是私募界的出名的大佬之一,做成長型比較多,投過很多互聯網行業,比如360金融、貓眼、老百姓、房多多等。
春華資本:本土美元基金,創始人胡祖六博士,應該很多人聽過這個名字。他們也是投互聯網行業比較多,和阿里巴巴關系極好,經常一起做項目,和阿里一起投過的項目比如哈啰單車、大搜車、百勝中國等,春華資本也投資了螞蟻金服。
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國際大投行旗下的私募業務,劉海峰大佬在加入KKR之前,曾在這里待過。主要做成長型項目為主,行業上除了互聯網之外,基本都覆蓋,近期比較出名的項目應該是飛鶴。
Goldman Sachs PIA:也是國際大投行旗下的私募業務,比較低調,不太經常看到他們的新聞或者碰到他們的人,不過高盛在金融圈的名聲足以讓他們在私募領域里也有超強的deal sourcing能力。他們做的項目也是以成長型為主,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聚水潭、口子窖等。
CVC Capital Partners:全球前10 PE,在亞太區域主要做控股收購型項目,各個行業基本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俏江南、大娘水餃等。
Silver Lake:全球前20 PE,在亞洲貌似做東南亞項目和印度項目比較多,沒太聽說他們做了什麼中國地區的項目。經評論知友提醒,他們曾投資過阿里巴巴的Pre-IPO。
Bain Capital:全球前20 PE,基本只做控股收購型項目,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比較出名的是他們的醫療行業組。
EQT:歐洲起源PE,做控股收購型項目為主,但是在中國不太活躍,比較出名的項目是老百姓。
Affinity:和PAG、Baring有點類似,屬於專注於亞太區域的PE,但是somehow沒有看到過太多他們近期投資的項目,經評論知友分享,Affinity曾在2016年的時候投過今麥郎。
弘毅資本:聯想旗下的PE,曾經一度引領風騷,在中國本土PE中大放異彩,但是後來據說表現沒以前好了,比較出名的項目,像途牛和pizza express好像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厚朴投資:中國本土PE,創始人方風雷也是中國投行界的元老之一。主要以成長型項目為主,各個行業基本覆蓋,科技、消費、地產等行業關注較多。出手非常大,之前投過蒙牛、中國銀行等大項目,前段時間還跟上面提到的高瓴資本在搶格力。
博裕資本:目前來講,應該是中國本土表現最優異的私募基金了,近期比較出名的投資是猿輔導、KLOOK、完美日記、網易雲音樂和快手等,歷史上也投過中糧肉食和同程旅遊這樣的典型案例,他們投的消費品、互聯網和醫療行業多一些,以growth為主。
中金資本:也是券商系基金,在國內非常活躍,所有行業都覆蓋,以growth為主,最近投了聚水潭、比亞迪半導體、凱樂士、小鵬汽車等。
鼎暉投資/CDH:中國本土PE,前身是中金/CICC的直接投資部,從fund類型上來講已經非常完整,包括PE、VC、地產、夾層資本等等,比如他們最近剛完成了第五個夾層資本基金的募資,達到了80億人民幣的規模,這也是中國截至目前為止最大的夾層資本了。PE方面的話,以成長型機會為主,覆蓋的行業包括消費品、工業製造業、現代服務、醫療、金融、能源等,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蒙牛、雙匯、鏈家、分眾傳媒以及奇虎360等。
德弘資本 / DCP Capital:上面提到私募大佬劉海峰後來自己出來開fund了,就是指DCP,首期基金規模就募到了25億美元。從項目類型上來說,既看控股收購型項目,也看成長型項目,行業上來說主要包括消費品、工業技術、醫療健康、農業/食品安全、商業服務、金融服務和TMT等。雖然成立時間不長,2年多左右,但是已經投出了多個項目,包括啟明醫療,MFS Technology,遠東宏信,中糧肉食等。
CMC資本:中國本土PE,創始人黎瑞剛,江湖人稱黎叔,大家應該多多少少聽過他的名字,屬於政界+傳媒界兩邊都吃透的大佬。CMC Capital剛成立的時候,應該是專注於黎叔本身最擅長的文娛領域,不過後來看的行業也慢慢拓展,現在基本文娛,科技和消費品都看。專注於成長型機會。在中國投資界非常活躍,經常能看到他們投資的新聞,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完美日記、猿輔導、樂其電商、快看漫畫等等。
TPG:全球前10 PE,但是在中國並沒有很活躍。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中金、摩拜單車、維金信科、深圳發展銀行、和睦家醫療等。
GIC /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新加坡的國際投資機構,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瓜子二手車、點融網、微盟、菜鳥網路、以及「著名的」瑞幸咖啡。
General Atlantic / GA / 泛大西洋投資:全球前20 PE,過去兩年在中國比較活躍,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但是以高科技和消費品為主,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最近正在進行的58同城私有化、自如、西瓜製造商等。
Nexus Point Capital:提到之前MBK的中國區聯合創始人出來開的一個Fund,就是這個。在香港和上海都有辦公室,只做並購型項目,專注於mid-market,最近做過的項目包括台灣的漢堡王和幾家醫療領域的公司。
2. 鼎暉,弘毅,中信資本這些收入大概多少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新近成立的以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主導的地產基金已超過100家。目前市場上眾多的房地產投資基金,主要分兩類:一以金融投資機構為主要發起者的戰略型投資基金;二為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主要發起人及募資設立,以此可彌補銀行開發貸款收緊留下的資金缺口。
目前,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集團、德意志銀行等各大國際投行在國內均有這類項目正在運作,募資額均在10億美元左右。此外,鼎暉投資、中信資本等PE目前也已經或有意涉足該領域。
另外,中國海外、華潤地產、金地集團(7.26,0.05,0.69%)等,均已試水房地產私募投資基金。其中,中海與工銀國際成立規模約為2.5億美元至5億美元的房地產基金;金地與瑞銀發起房地產基金首期募資約1億美元;去年復地與諾亞財富發起資產管理規模在6.3億景業基金。
你自己看下參考鏈接。
3. 貨幣基金穩賺嗎
不是。
沒有穩賺不賠的基金,若是非要說有的話,那就是貨幣基金了,這是基金市場上堪稱保本的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具有「准儲蓄」的特徵,比如支付寶的余額寶,微信的零錢通等等。
貨幣基金是聚集社會閑散資金,由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託管人保管資金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專門投向風險小的貨幣市場工具,區別於其他類型的開放式基金,這是保本的基金。
開放式基金分為四種基本類型:即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前兩類屬於資本市場,後一類為貨幣市場。貨幣基金主要特徵是「本金無憂、活期便利、定期收益、每日記收益、按月分紅利」。
貨幣性基金每天計算收益,一般一個月把收益結轉成基金份額,但是在基金市場上,貨幣性基金是很少的,收益也不高,甚至沒有銀行定期存款的利息高。其實基金沒有想的那麼恐怖的,因為很少會暴跌,大家可以先學習下怎麼選擇好的基金,然後再去買基金。
【拓展資料】
投資貨基的五大誤區,看看你中槍了沒?
誤區一:貨基就是高息活期存款,穩賺不賠。
作為普及度最高的一類基金產品,貨基在很多朋友們心中的定位和作用已經跟銀行活期存款差不多了,隨存隨取,不會虧損,收益還更高,隨著時間拉長,自己的小金庫也能夠一點點豐厚起來。
點評: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貨幣基金從來就不是保本的產品,合同里沒有這個約定,跟銀行存款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出現過貨基虧損的例子喲!
比如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的次日,美國的一隻貨幣基金「首要基金」就因為重倉持有雷曼的商業票據,凈值跌至97美分,虧損3%。
在國內,貨基虧損的事件也發生過多次,早到2005年、2006年,近到2016年,都出現過貨幣基金收益為負的情況。
貨基為啥會虧?一般說來,貨幣基金所投資的底層資產都是比較安全的,但如果遇到極端情況,也會出現價格下跌。或者因為突發的大規模贖回,導致管理人被迫要提前拋售還沒到期的資產,也可能導致虧損。
但念念要特別指出,大家也不用因此擔心到睡不著覺。貨幣基金的風險還是非常低的,極少發生虧損。貨基大規模普及至今,投資者也幾乎沒有遇到過買貨基虧錢的情況。相對於其他類型的基金,確實是安全系數較高的。
誤區二:看7日年化收益率呀,高的就上!
很多人在選擇貨幣基金時,首先看重的就是貨幣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還有日萬份收益。
念念之前見到過特別「勤快」的朋友,每天一早就去比較各只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如果發現自己買的那隻7日年化收益不是最高的,就立馬把錢挪到最高的那隻上,以為這樣就能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點評:貨基7日年化收益率是過往收益,不代表未來。而且,大家看到的高收益可能是「特殊時間」的收益表現。
念念的朋友——木爺,就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過,一般年末、年中資金面緊張的時候,或者基金公司想沖規模的時候,會出現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和萬份收益突然上升。除此之外,也出現過部分貨幣基金賣掉債券兌現浮盈(攤余成本估值價格與市價之間的差價),來拉高短期七日年化和萬份收益的情況。
所以,我們一定多留個心眼,在買入之前看一下對應貨基的詳情頁面,就可以找到更長周期的歷史七日年化收益率(比如3個月或者半年),看看收益率是不是被「美化」過了。
最後,念念要給「頻繁換手不同貨基、來實現收益最大化」的朋友一個提醒:「換手」重新申購時要重新確認份額,這一天是沒有收益的哦,小心別貪小失大。
誤區三:買貨基就要長長久久
有朋友把貨基當做長期投資工具,家裡的小金庫全部轉入貨基中,想要與心愛的從未虧錢的貨基「長長久久,白首不相離」。 點評:首先念念很佩服這位朋友的毅力,但這種投資方法不一定科學哦!
貨幣基金最根本的定位是現金管理工具,讓你的閑散資金在方便日常使用的同時,也能產生一定的收益。但由於以前貨基收益高,所以很多人把貨基當長期理財買,似乎也說得過去。
但現在,只靠買貨基一種產品就能安心躺賺高收益的好日子,已經不可能再回來了。
所以,1-3個月要用的閑錢,還是可以放入貨基中進行零錢管理,申贖靈活,十分便捷。
但如果你要想高收益率,還得靠綜合配置,並拉長自己的投資周期。
如果你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考慮固收、固收+的產品,如果風險承受能力更高,可以配置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都更高的混合基金或者股票基金。
誤區四:節假日前買入貨基,也能享受假日收益
節假日股票市場不交易,但貨幣基金在此期間仍有收益計提,有些朋友認為只要節前任何時點買入,都能享受貨基假日幫忙賺錢的滋味了。 點評:打住,節前買貨基也有技巧,交易日15點前申購的基金,要到下一個工作日起才享有基金分配權益哦。舉個例子,如果你在周五15點前申購貨幣基金,份額要到下周一才會確認,無法享受到周六、周日的收益;但是在周四15點前申購,周五確認份額,那麼就能享受周五、周末三天的收益了。
誤區五:單只貨幣基金投入太多金額
有些朋友覺得貨基穩,便把所有的短期不用的閑置資金都買了當時收益看起來最高的某隻貨基。等到急用錢時,卻發現「卡殼」了,無法一次性全部快速贖回。
4. 杭州毅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2016年07月06日,杭州毅美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更名為杭州毅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棟梁
成立時間:2015-06-01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8400036738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杭州市餘杭區南苑街道世紀大道168號1單元901室-1
5. 奶茶妹妹上清華說實話我真的不服
我來比較客觀地分析一下吧。1、章澤天成績還可以,但是和清華的總體標準是兩個世界的。 2、健美操一級其實真的沒什麼含金量,不需要任何基本功,健美操一級的同學也很多,每年有很多學生高考想憑借健美操這個特長,因為相比較其他運動不需要任何基本功,就可以很輕松得到個全國大獎,一級運動員什麼的。 3、說章澤天主持經歷,其實我們從視頻中可以看出章澤天語言貧乏,在語言上沒有任何天賦,所謂的主持就和其他學校元旦晚會選主持人一樣憑借著相貌,然後由別人寫好台詞,他們上去背背。章澤天以後想進行的專業是新聞傳媒,可憑她在語言上的極其貧乏和沒有任何天賦,若想在此專業學習,,還有學習成績和清華總體標準的巨大差距,恐怕要多多努力才是啊 4 還有一點就是章澤天每次都會宣傳自己低調低調,如何低調,等著自己被媒體淡忘的一刻,一邊說低調等著被淡忘一邊接受媒體采訪。還有最老早的第一批那麼多那麼多的照片,那時候還沒出名時當然不可能存在正規的新聞機構發她的圖片,那最老早的第一批那麼多那麼多的照片是怎麼到網上的,大家沒有想過嗎,當時如果不是她本人的意願的話怎麼會有那麼多照片流傳到網上。還有他的爸爸經常會僱人請人到網上刪網友對她的不好言論,同時在網上寫她的好話,章澤天本人也說過有一次網上有一張PS的惡搞版的章澤天,他爸爸僱人去刪了那張,大家想一想,既然他爸爸有能力請人做到這一步,其實網上的那些美照只要章澤天和他爸爸願意是可以刪掉的,至少最初剛發布的時候是絕對可以刪掉的。但是她沒有,然後一邊說我低調低調等著被媒體淡忘,一邊接受采訪,一邊大量的照片流出去。5\大家請相信我,真正清純的人尤其是學生大多數是不會頻頻煩煩熱火朝天出現在媒體潮流中的,因為這個真的是可以自己決定的,就看你真正想怎樣了,不是靠嘴說的,真的……6\想想在邊遠山區的貧苦孩子吧,一邊寒窗苦讀,十年如一日,一邊肩負著生活與惡劣的生存環境帶給他們的巨大壓力,廣大農村艱辛學子在城市的嬌小姐、貴公子難以想像的艱辛中艱苦奮進,純潔這個字眼,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 什麼都不用操心 什麼都沒經歷過 然後長在一張粉嫩的小臉就可以得來的,如果讓我賦予純潔更高的含義,我會說歷經世事後依然保持著一顆真誠、善良的心,也許這是純潔的更高含義,否則純潔不就是無知嗎。廣大農村堅強奮然拼搏的寒窗學子應該更得我們的關注呀…… 7、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是社會的現實,且不論教學環境、資源、師資力量的巨大差異,就是按高招各省投放的比例也令人感到地區間的極大不公平了,好比北京本科比例55.29%,安徽高考本科比20%,江蘇高考本科錄取率41.1%為什麼那麼說錄取指標投放到富裕的省份和地區,第一,富裕的地方高校數量龐大,資源及其豐富,大家知道,本地的高校基本上招的都是本地的學生,第二,因為地區經濟水平的差異,富裕地區有的學校招自己本省的學生為二、三本 招別的相對貧窮的省份就按一本的來招,而相對貧窮的地區有的學校招自己本省的學生為一本,而 招別的相對貧窮的省份就按二三本的來招,第三、結果變成了相對貧窮地區的學生的成績比那個相對富裕地區的學生的成績優秀十萬八千里,貧窮地區的學生最後只能在本省一個普通普通的院校,那個富裕地區成績很爛的學生完全可以在自己富裕的省里上一所不錯的高校,如果他高興願意,還可以來相對貧窮的省上一所很優秀的大學,因為富裕地區有的學校招自己本省的學生為二、三本 招別的相對貧窮的省份就按一本的來招,而相對貧窮的地區有的學校招自己本省的學生為一本,而 招別的相對貧窮的省份就按二三本的來招。 8、既然我們知道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是社會的現實,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那就只能選擇接受,要讓自己學會適應環境,理解現實的基礎上,我們只有更努力,才能獲得屬於自己的那片晴天。但有一點是好的,這可以鞭策這我們更加奮然前行,激烈著我們變得更加優秀,無論在自身能力還是精神品質領域……
6. 什麼是最牛公募基金,業績可以到達多少
2020年「瘋狂的基金」終於告一段落。110隻基金凈值翻倍,股基平均狂賺近60%,收益最高的冠軍基金年回報超過166%,每個數字單拎出來都相當炸。
乘著2020年業績的東風,「十倍基」(Ten bagger)的隊伍也進一步完成了擴容。將時間拉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可以發現,在公募基金陣營中,雖然十倍基是一個相當珍稀的「品種」,但截至2020年底,整體漲幅超過10倍的基金達到了驚人的50隻(份額分開計算)。其中回報在20倍、30倍左右的亦不乏代表,甚至有基金成立以來的回報已經將近40倍了,堪稱「業績之王」。
這些不同類型的「十倍基」是否有共同點?它們的風格、業績爆發時點、基金管理人乃至基金經理,又有哪些比較突出的特徵?更重要的是,投資者怎樣才能識別「靈魂投手」,買到一隻真正的十倍基?
為了解答這些疑問,記者拆解了全市場50隻十倍基,用數據和事實告訴您答案。
正是由於績優基金經理的不斷接力和傳承,才鍛造出了這些優秀的產品。
如果結合這3隻基金的業績爆發年度來看,還能發現一些別的規律,於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又作了一個統計。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和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這2隻基金,在2013年左右都迎來了一波業績爆發,年度凈值增幅為70%左右。在其後的幾年間,這2隻基金的整體表現並不算好,年度回報在-20%和20%之間來回波動,一直到劉彥春接手以後才重新起飛,收益扶搖直上。另一隻基金景順鼎益的情況與此類似,2015年劉彥春開始擔綱這只基金的基金經理,當年回報就達到了38%,而在2017、2019和2020年,其回報均超過了50%。一個字,穩。
對於另外一些基金,或許明星基金經理的作用更大。例如華夏大盤精選,王亞偉以一人之力貢獻了近12倍的任職總回報和49.77%的任職年化回報,在同類型基金中一騎絕塵。在他離開後,華夏大盤精選又經歷了7位基金經理,這些接棒「一哥」的基金經理頂著巨大的壓力,也創造了比較穩健的收益,共同成就了目前國內公募歷史上唯一的一隻「四十倍基」。
總的說來,一隻「十倍基」背後往往是多個基金經理和其投研團隊持續不斷的努力。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挑戰,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明星基金經理出走創業,行情下跌時巨大的壓力或者公司人事的變動也會影響基金經理的發揮,毀掉「一代名基」。要成就一隻「十倍基」,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也不能少。
怎樣才能買到「十倍基」?
最後來簡單講一講投資者最關注的話題,怎麼才能買到「十倍基」。
通過前面部分的統計,大家可以發現,即便是最年輕的「十倍基」,也誕生於2008年,到2021年已經邁入第13個年頭了。想要投中「十倍基」,首先要問問自己是否可以將一隻基金持有10年以上?相信能夠做到的只有極少數人。這個沒有對與錯,主客觀因素都有,大家並非生活在真空中,也不一定人人都具備這么長線的資金實力。
作業還是可以抄的。與其去抄基金的重倉股,也許不如認准這個基金經理,直接買這只基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已經歸納了不少「十倍基」的特點,比如選擇中長期業績佳的基金公司以及主動管理能力優秀、投資風格穩健的基金經理和投研團隊,深刻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同時避開一味炒熱點、做短線的產品。其實只要做到了這些,要選出一隻「潛力基」並不難。
這些已經成為「十倍基」的基金,基本都是各大基金公司的旗艦產品,是可以進入你的基金池而進行關注的。近兩年市場風格轉換很快,熱點賺錢效應非常高,即便是「十倍基」,你也可以結合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業績來挑選出眼下依然能夠適應新形勢、沒有落後於市場的好基金。
還有一個特點是,近兩年業績增長一倍、兩倍的「翻倍基」隊伍也日趨龐大,從這些「翻倍基」中尋找下一個「十倍基」,也許並非天方夜譚。
總的說來,業界一直以來強調的長期投資,並不是你要一直持有,而是你要一直投資,不間斷,不以錯過「十倍基」而懊惱,而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種長期持有,中間做做波段也是可以的。
7. 楊振寧及其家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提到楊振寧,我們第一時間想到可能是的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2004年82歲的楊振寧教授與28歲的翁帆的忘年戀。今天,我們主要是一起來看一看楊振寧及其家人的現狀。
現年,已經98歲高齡的楊振寧繼續著自己的傳奇,讓我們拭目以待……
8. 睿遠基金副總與兒子鬧上法庭要求返還59萬美元,父子二人為何會對簿公堂
睿遠基金明星經理傅鵬博和他兒子傅永瀟對簿公堂的消息,因為一則裁判書讓大家知曉了。想必大家看到消息時都非常的奇怪,老子找兒子要錢的很多,但是鬧上法院的比較少,再加上這位做父親的傅鵬博本身就很有錢。
我認為,這個父親過於喜歡掌控身邊人,這跟他的工作還有性格有極大的關聯,畢竟他的基金可以維持穩步上漲,就能看出這個父親,是喜歡盡可能多在手上掌控自己能掌控的東西。所以當他發現兒子不能被自己所掌控,甚至叛逆自己違背自己的意願時。他的第一想法是,不是和兒子好好談談,而是選擇用親情,金錢去綁架兒子。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兒子毅然決然選擇了愛情。所以他就想要用法律的途徑,證明兒子錯了,讓兒子因為金錢向他低頭。
9. 現在哪些私募基金比較好啊
一、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相對於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是就證券發行方法之差異,以是否向社會不特定公眾發行或公開發行證券的區別,界定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證券和私募證券。在我國近日,金融市場中常說的「私募基金」或「地下基金」,往往是指相對於受我國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人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而言,是 一種非公開宣傳的,私下向特定投資人募集資金進行的一種集合投資。其方式基本有兩種,一是基於簽訂委託投資合同的契約型集合投資基金,二是基於共同出資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資基金。基金按是否面向一般大眾募集資金分為公募與私募,按主投資標的又可分為證券投資基金(標的為股票),期貨投資基金(標的為期貨合約)、貨幣投資基金(標的為外匯)、黃金投資基金(標的為黃金)、FOF fund of fund(基金投資基金,標的為PE與VC基金),REIT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產投資基金,標的為房地產),TOT trust of trust (信託投資基金,標的為信託產品),對沖基金(又叫套利基金,標的為套利空間),以上這么多基金形態,很多都是西方國家有,在中國只有此類概念而並無實體(私募由於不受政策限制,投資標的靈活,所以私募是有的)。
中國所謂的基金准確應該叫證券投資基金,例如大成、華夏、嘉實、交銀施羅德等,這些公募基金受證監會嚴格監管,投資方向與投資比例有嚴格限制,它們大多管理數百億以上資金。私募在中國是受嚴格限制的,因為私募很容易成為「非法集資」,兩者的區別就是:是否面向一般大眾集資,資金所有權是否發生轉移,如果募集人數超過50人,並轉移至個人賬戶,則定為非法集資,非法集資是極嚴重經濟犯罪,可判死刑,如浙江吳英、德隆唐萬新、美國麥道夫。
目前中國的私募按投資標的分主要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經陽光化後又叫做陽光私募(投資於股票,如股勝資產管理公司,赤子之心、武當資產、星石等資產管理公司),私募房地產投資基金(目前較少,如星浩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即PE,投資於非上市公司股權,以IPO為目的,如鼎輝,弘毅、KKR、高盛、凱雷、漢紅)、私募風險投資基金(即VC,風險大,如聯想投資、軟銀、IDG) 公募基金如大成、嘉實、華夏等基金公司是證券投資基金,只能投資股票或債券,不能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不能投資房地產,不能投資有風險企業,而私募基金可以。至於那家私募基金比較好,樓上有列表可以進行比較。
二、私募基金公司比較著名的有哪些?
1、CVC為全球十大私募基金之一,管理資金逾230億美元。該公司是全球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1)的主要股東,過往較為注目的投資包括英國汽車協會(AA)及義大利黃頁(Italian YellowPages)。至於亞洲地區,CVC過去曾投資26個項目,企業價值逾162億美元,與其他著名私募基金如KKR及凱雷齊名。
2、黑石基金:華爾街是世界的金融中心,黑石集團更堪稱華爾街上最知名的私募基金。黑石的成功,離不開史蒂夫·施瓦茨曼的功勞,他靠著一系列眼花繚亂的交易以及破紀錄的並購,被稱作黑石集團的「精神教父」,他被《財富》雜志譽為「華爾街新一代的領軍人物」。
3、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
成立於1987年,創辦人:大衛魯賓斯坦因。現擁有39隻基金,管理資金總額390億美元,位列世界私募基金公司前茅。業務遍及世界各地。
凱雷號稱「總統俱樂部」。其經營思想是:「如果你把有錢人和有權人聚到一起,有權人能得到錢,有錢人能得到權」,也就是中國人熟知的「權錢交易」。
成員包括: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路西(助凱雷成為美國第11大軍火商);前總統老布希(助凱雷、摩根大通以4.3億美元收購韓國韓美銀行,再以27億美元賣給花旗集團);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助凱雷在歐洲設立11億美元的凱雷基金),以及菲律賓前總統、美國前國務卿、泰國前總理、德意志銀行前行長以及IBM、雀巢、波音、BMW、東芝等世界最大企業的高官。
2000年凱雷進入中國。到2006年6月,在中國投資21個項目。在中國的投資項目一般不超過5000萬美元,凱雷偏愛和別的投資機構聯合行動以降低風險,偏愛投資行業領先或者技術領先的公司,且有很強的控制欲。
2005年8月,凱雷和軟銀聯手注資順馳置業。2005年,凱雷和保德信以4.1億美元購入太平洋人壽的24.975%(非一次性投入),被質疑為賤賣;入股中國最大的實木地板生產企業安信地板;2006年用2.75億美元絕對控股中國工程機械龍頭徐工機械,遇到全社會抵制。從中獲得的基本經驗是:「項目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關系的搭建」。
4、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成立於1976年,是全球私募基金業的開創者。業務主要加拿大、歐洲等地。擅長管理層收購。其投資者包括企業及公共養老金、金融機構、保險公司以及大學基金。30年累計完成146項私募投資,交易總額2630億美元。至2006年9月投資270億美元,獲得700億美元回報。
2006年初,KKR在香港和東京設立了分支機構,投資重點日、中、韓。公司網站宣稱,投資原則是「控股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2006年,在山東濟南鍋爐集團改制並購案中失敗。濟南鍋爐集團為國家大一型企業,在循環流化床鍋爐(CFB)領域國內領先。2005年醞釀改制,在初選戰略合作夥伴名單中列入KKR。後外資公司全部出局,後一家國有企業參股。
在中國聘請的高管:
董事總經理劉海峰:曾任摩根士丹利亞洲部聯席主管,領導蒙牛、平保、南孚、海螺水泥、恆安國際、山水水泥等投案資。
董事總經理路明:曾任摩根大通亞洲投資部合夥人,常駐香港。
JohnBond:曾任匯豐控股主席,現沃達豐集團主席、上海市長國際商界領袖顧問委員會主席、中國發展論壇委員、香港行政長官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
中國區資深顧問:柳傳志(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田溯寧(中國網通前副董事長兼CEO)。
5、華平投資集團 (Warburg Pincus):
號稱美國歷史最久的私募資本之一。1995年至今,華平在20餘家中國公司投資超過5億美元,包括亞信科技、卡森實業、港灣網路、富力地產。2004年12月聯手中信等收購哈葯集團55%股權,創第一宗國際基金收購大型國企案例。2006年投資國美電器和銀泰百貨。2007年以3000萬美元,以股權投資的方式部分買下中凱開發,獲得了一個具備中國房地產開發資質的殼。進一步展開在華地產投資業務。
目前,華平集團在中國及全球范圍內的投資集中在醫葯及生命科學、通訊及高科技、金融服務、製造業、媒體及商業服務、能源和房地產等行業,用於投資的基金包括目前管理的100餘億美元及新近募集的80億美元。
6、德州太平洋集團:
在全球所管理的資金超過300億美元。
旗下的亞洲投資機構--新橋投資,命名為德州太平洋-新橋(TPG-Newbridge)。新橋集團成立於1994年。1999年出資5000億韓元收購南韓第一銀行51%的股權。中國網通收購亞洲環球電訊,新橋投資出過力。收購深發展銀行為中國上市銀行外資並購第一案。參與過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
7、漢鼎亞太:
總部在美國,1985年由徐大麟和Hambrecht &Quist合資成立,總規模約21億美元,管理過19隻基金,投資回報率超過30%,投資星巴克、希爾頓中國區酒店等。2007年初募集到5億美元,成立了亞太增長基金V,用於在大中華區、日本和韓國等北亞地區的私有股權和並購方面的投資活動。
8、貝恩資本:
成立於1984年,資產超過250億美元。已完成200多個股權投資,總值超過170億美元。2006年初以30億美元先進收購著名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旗下的感測器與控制器業務部門。
2006年12月,據傳正在募集10億美金的首隻亞洲基金,專注於投資中國與日本。參與海爾收購美泰克。
國內的話有有深國投、平安、鵬華私募基金有限公司、國信私募基金機構,這些都是深圳的,還有北京的傑思漢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肖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