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定基金
Ⅰ 基金評價業務原則有哪些
為規范基金評價業務,中國證監會於2009年11月頒布了《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要求以公開形式發布基金評價結果的機構在從事基金評價業務的過程中應遵循下列原則:
1.長期性原則,即注重對基金的長期評價,培育和引導投資人的長期投資理念,不得以短期、頻繁的基金評價結果誤導投資人。
2.公正性原則,即保持中立地位,公平對待所有評價對象,不得歪曲、詆毀評價對象,防範可能發生的利益沖突。
3.全面性原則,即全面綜合評價基金的投資收益和風險或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不得將單一指標作為基金評級的唯一標准。
4.客觀性原則,即基金評價過程和結果客觀准確,不得使用虛假信息作為基金評價的依據,不得發布虛假的基金評價結果。
5.一致性原則,即基金評價標准、方法和程序保持一致,不得使用未經公開披露的評價標准、方法和程序。
6.公開性原則,即使用市場公開披露的信息,不得使用公開披露信息以外的數據。
Ⅱ 基金規模多少合適如何評價
我個人覺得基金規模至少需要達到1億元以上,但也不是越高越好。
當我們選擇一款基金產品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看這款基金產品的基金經理,同時也需要看這款基金產品的持倉,更需要看這款基金產品的詳細信息。選基金產品是一門學問,因為投資人在選擇基金產品的時候能做的事情不多,相對也比較被動,所以我們更需要提前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關於基金規模這個問題,我會嘗試從以下幾點做詳細解釋。
一、我覺得基金的規模需要大於1億以上。
對於那些基金規模過小的基金產品來說,這一類產品首先沒有太多人關注,也側面說明了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存在問題,或者需要檢驗。即便這款基金產品本身沒有問題,投資人也需要擔心基金被清盤的風險。如果我們不想每天提心吊膽,我覺得最好一開始就不要選擇那些規模小於1億元的基金產品。
Ⅲ 如何評定一隻基金的好與壞從哪幾方面考慮
一是要注意選擇基金公司和優秀基金經理。並非大公司就是好公司,有些小公司同樣有優異的業績表現。應該選擇產品風格比較穩定、持股集中度和換手率較低、信息透明度較高、注重投資者教育的基金管理公司的產品。
二是掌握優秀基金挑選方法。
第一個原則是:看整體表現。單個基金業績的漲跌有很多偶然因素,而只要其中一個因素發生重大變化,不可避免導致業績起伏。但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所有的基金如果表現出較強的協同性和一致性,就說明這家公司整體的投資研究水平較高,不會因為偶然因素造成業績波動。
第二個原則是:看長期表現。為了更好地了解基金經理的操盤能力,通常我們應該看3年以上的時段。因為3年以上的業績通常不會只有上升或只有下跌波段,從而更能看出基金經理在不同大勢下的表現。一般說來,短(1年左右)、中(1至3年)、長(3年以上)各期的報酬率都維持在同類基金排名前三分之一的,才能算是績效表現不錯的基金。
第三個原則是:看風險調整後的基金收益水平。國內有一些排名靠前的基金,其風險指標也很高,如果按風險調整後收益來比較,排名就會下降。對投資者來說,高收益、低風險是最好的選擇。有時候,風險控制的重要程度也許比獲得高收益更加重要。因此,風險調整後的收益是投資者應該更加重視的指標。
Ⅳ 如何看基金各項指標去評價該基金投資風險
買基金,不外乎是關心收益和風險如何?風險我們要怎麼判斷呢?
有六個輔助指標能幫助我們量化基金的風險,它們分別是平均回報、標准差、貝塔系數、阿爾法系數、R平方、夏普比率。
這幾個指標都代表啥意思呢?我們一個個來看看。
平均回報
平均回報反應的是基金收益高低的一個指標,代表的是基金在一定時間內的平均回報率的多少。
不用說,平均回報當然是越高越好,數值越大,說明收益就越高。
標准差
標准差反應的是基金回報率的波動幅度,指過去一段時期內,基金每個月的收益率相對於平均月收益率的偏差幅度的大小。
簡單點說就是,標准差體現的是基金的收益和平均收益值的偏離程度。
基金每月的收益波動越大,它的標准差就越大。投資回報就越不穩定,投資風險也就越大。
所以,我們當然是希望標准差是越小越好。
不同類型的基金,標准差的數值也會不一樣,比如股票基金波動大,標准差肯定偏大,貨幣基金波動小,標准差自然就偏小。
我們在比較標准差數值大小的時候,要跟同類型基金去對比。
貝塔系數(β)
貝塔系數體現的是基金相對於整個市場的波動情況,即基金相對於大盤的偏離程度。
貝塔系數是一個相對指標,β越高,波動越大,風險也就越大。
假設某隻基金的貝塔系數是1.1,說明上證指數漲10%,基金漲11%;上證指數跌10%,基金跌11%。
如果貝塔系數為1,則上證指數漲10%,基金漲10%;上證指數跌10%,基金相應跌10%。
如果貝塔系數為0.8,則上證指數漲10%,基金漲8%;上證指數跌 10%,基金相應跌8%。
大家可以看出,貝塔系數大於1,說明基金波動比大盤要大,代表著這只基金的風險比大盤大。如果貝塔系數小於1,說明基金波動比大盤小,風險比大盤小。
當處在牛市,市場處於上升階段,可以選高貝塔系數的基金;當處在熊市,市場在下跌階段,選低貝塔系數的基金。
阿爾法系數(α)
阿爾法系數是基金的實際收益和按照貝塔系數計算的期望收益之間的差額,即跑贏市場的部分。
公式:基金的收益=市場收益+超額收益。
貝塔系數代表市場收益,阿爾法則代表著超額收益。阿爾法系數越大,超額收益就越大。
阿爾法系數代表著基金有多大程度能跑贏預期收益率,這個數值,我們當然是傾向於越大越好。
R平方
R平方反映的是業績基準的變動對基金錶現的影響,數值按0-100進行衡量。
如果R平方為100,說明基金回報變動完全取決於業績基準變動;如果R平方為50,說明有50%的基金回報來自於業績基準變動。
此外,R平方還可以用來確定貝塔系數與阿爾法系數的准確性。一般來說,基金的R平方越大,β和α這兩個系數的准確性越高。
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是綜合了收益和風險的系數,用來衡量金融資產的績效表現。
公式:夏普比率=[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無風險利率]÷投資組合的標准差
若夏普比率為正值,代表基金報酬率高過波動風險;若為負值,代表基金操作風險大過報酬率。
夏普比率越高,表示在收益相同的情況下,基金的波動越低,基金承擔單位風險得到的超額回報率越高。
所以,在同等風險條件下,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上面介紹的這六個指標,可以幫助我們對基金風險進行評估。
大家在在辨險識財看風險評價報告挑選基金運用時要注意,不同類型的基金,數值肯定不出在一個水準上,我們要在同類型基金中去比較,才具備參考性。
Ⅳ 如何評估一支基金
評價一個基金肯定要確立評價基準。首先是外部標准,評級機構報告,與基金深度溝通,看看整體業績穩定性,分紅是否良好。然後是內部標准,激勵機制是否到位,幫投資者掙錢,而不是單純跑贏指數。
Ⅵ 如何正確選擇、評估一支基金
1、一般看過去幾年歷史,該基金年收益如何;
2、你可以倒和訊網/基金欄目下,有對基金評級的,這個可能對你有些幫助;
3、看基金公司怎麼樣,選擇一些好點的基金公司,比如說:華夏、博時等;
Ⅶ 單位凈值和累計凈值分別指什麼如何通過這兩個值來評定一個基金
基金資產凈值是在某一時點上,基金資產的總市值扣除負債後的余額,代表了基金持有人的權益。單位基金資產凈值,即每一基金單位代表的基金資產的凈值。
單位基金資產凈值=(總資產-總負債)/基金單位總數其中,總資產指基金擁有的所有資產,包括股票、債券、銀行存款和其他有價證券等;總負債指基金運作及融資時所形成的負債,包括應付給他人的各項費用、應付資金利息等;基金單位總數是指當時發行在外的基金單位的總量。
累計單位凈值=單位凈值+基金成立後累計單位派息金額基金凈值的高低並不是選擇基金的主要依據,基金凈值未來的成長性才是判斷投資價值的關鍵。凈值的高低除了受到基金經理管理能力的影響之外,還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
若是基金成立已經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或是自成立以來成長迅速,基金的凈值自然就會比較高;如果基金成立的時間較短,或是進場時點不佳,都可能使基金凈值相對較低。因此,如果只以現時基金凈值的高低作為是否要購買基金的標准,就常常會做出錯誤的決定。購買基金還是看基金凈值未來的成長性,這才是正確的投資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