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一隻基金的好壞
㈠ 定投一隻基金多長時間可以知道好壞
基金的好壞很大程度取決於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他們對行業的研判,對股票的分析,甚至對國際形勢的解讀,對倉位的管理都體現了一個基金經理的水平。甚至基金經理也要講點運氣,比如再厲害的經理基金也很難規避黑天鵝事件。或者有時建倉以後,突然有了對持倉股的傾斜政策,那這只基金妥妥的一騎絕塵啊。
但基金經理是會流動的,而且流動性很強,所以昨日的明星基金,未必還是明日的明星基金。我就曾經試過在2015年根據五星評級買入過幾只基金,但因為2015年是第二波牛市的頂點,所以買入的基金開始了進入了漫長熊途之路,眼看著這幾只昔日的明星基金開始掉星星,一顆一顆地被摘掉了。但實際上,股市不好的時候很難有一枝獨秀的基金,但今年這幾只基金也還是跑得不錯的。
綜上:交學費也不是這么個交法,在定投的時候直接選擇一隻優質的基金就行了,為什麼非要蠻選看運氣呢?
㈡ 如何判斷一隻基金的好壞
1、基金評級:5星為最佳。晨星評級、銀河評級、海通評級、濟安金信評級、招商評級。每家都有自己星級的演算法,共同點就是都以基金過去的表現為基礎計算的,不能預示未來。2. 歷史業績:剛剛已經講過了,不多言了。因為要參考歷史業績,所以我才一直建議大家買老基金,不是說老基金都好,又老又爛的基金可能還不如新基金。
2、另外,看歷史業績時也要注意一下基金有沒有更換基金經理,如果換過基金經理,記住只能看各自任職那段時間的基金歷史業績。
3、基金經理:看基金經理管理過的所有基金的大致業績和排名,優秀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大都不錯。
4、風險數據:夏普比率、標准差。多的我就不解釋了,大家記住「夏普比率越大越好,標准差越小越好」。
拓展資料:
1、在評價一隻基金的時候,你先問自己兩個問題,你投資基金的期限與風險承受能力。
投資期限意味著你的投資風格是激進的,還是穩健的;風險承受能力,影響著你對波動的預期,尤其是短期波動。
2、對於投資者來說,合適永遠是最重要的。在投資之前,明確自己的投資目標,以及風險承受能力,而不是盯著高收益,收益往往伴隨著風險。
網路-基金
㈢ 如何判斷一隻基金是否值得買
都說買基金能賺錢,等你真正去操作就會遇到這些問題:
選不好——幾千隻基金,到底哪只好?
很糾結——選出的基金,已經漲了很多了,還能不能買?
其實,我們只需要搞懂一隻基金值不值得買的2個核心指標,你就可以跑贏市場上80%的人。
三分鍾包教包學會啊。記得先點贊+收藏,不然怕到時候找不到了。
現在市場上有些理財博主教你買基金要看指標,看這看那,好像不看夠十幾個指標就不能買基金似的。結果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虧損5%。
不是基金不賺錢,而是你的方法有問題。
今天教你判斷基金的兩招,1看基金潛力,2看基金估值。你學會了嗎?
下次想買基金的時候,記得看看。
內容創作不容易,喜歡記得點贊轉發。
㈣ 買基金要看什麼
對於剛接觸基金的同學來說,在選購不同類型的基金時,需要關注不同的指標,都說買基金要看數據,但是在網上說的看數據也沒有幾個人說明白到底要看哪些數據,今天,青青學姐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看基金數據的經驗,如果要判斷你選的基金是好還是壞,只需按照下面的步奏即可,簡單快捷判斷一隻基金的好壞。
一、基礎數據
1.先看一下基金的代碼和名稱(簡單了解一下就行,重點在後面)
2.再看基金的估值和凈值
由於基金的估值參考是按季度在報告中展示的,所以,對凈值的估算不一定準,如果我們是按長期投資來看,參考的意義不是很大。
3.基金的累計凈值:
基金凈值就是現在的的市價。就是你持有的市值。累計就是把以前分紅都加起來一起。沒有分紅過的基金這倆值是一樣的。
4.基金的基本情況:
基金類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評級、成立時間和規模等。可以大體了解一下基本情況。
二、其他數據
1.基金的基本概況:
通過這張圖,我們可以詳細的了解這只基金的各方面基礎信息,在選擇基金時,基金的資產規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在25~50億比較合適,當然也不可一概而論。很多大盤基金規模大於50億是正常的。
2.了解基金持倉結構:
主要是看下持倉的股票,了解下投資的方向。要注意的是,我們看到的持倉不是現在的,都是基金季度報告披露的,能看到,該基金的持倉數據截止到2018-12-31.同時也能發現持倉的佔比是多少。
3.了解該基金規模變動:
看一下當前基金的資產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業績有沒有受到影響。如下圖所示,該基金從2017-2019一直是在穩定增長的。
4.基金持有人結構:
我們應該關注機構持有人份額的變化。因為機構投資者更加專業,對基金也比散戶更有判斷力。
㈤ 如何分析一隻基金的好與壞
一、要抓好五個關鍵:1、優秀的公司:對比基金公司管理水平,整體業績,看牌子就明白。2、優秀的基金經理,看看他以前的履歷和管理基金業績。3、基金評級,看謀體公布,看網站上基金評級,數星星總是會的。4、合理的費用,不能太貴,除非物有所值。5、作好基金組合,降低風險(試著作好基金組合,它會降低你被基金爛掉的幾率)。 二、做好四個對比:1、對比凈值、凈值增長較快, 2、對比同一時間發行的、同時段間基金的表現。3、對比抗跌,抗跌性較強的基金收益比較穩健。4、對比規模、規模適中的,相對靈活。 三、還要看自已的風險承受能力、追求的收益高低、以及個人對基金了解和偏好程度。合適的基金就像合適的鞋子,再好看的鞋子,不合你的尺碼也走不好路的。 自選基,基金挑選平台 自選基,自選基,自選基
㈥ 如何判斷一個基金的好壞
挑選一隻牛基,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基金的過往業績
投資者了解基金以往的業績是非常必要的,就如同觀察考試成績來判斷一個學生的優秀程度一樣,基金以往的表現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基金的盈利能力。雖然考試成績不是最好的指標,但卻是最現實可用的指標,對於基金來講也是如此。需要注意的是,觀察基金過往業績的時候要與同類型的基金相比,否則「蘋果和梨子」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例如要將股票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相比,而不能把貨幣市場基金拿來與股票型基金比較。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僅僅比較基金的回報率,我們更要關注基金在為我們賺錢的同時讓我們承擔了多大的風險。如果有兩只基金的收益率比較接近,那麼我們一般會去選擇那隻波動相對較小風險不大的基金。
基金的持倉結構
基金實質上是基金公司提供給投資者的理財服務,但這一服務是通過證券組合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因為基金也要買股票、債券。那麼,我們通過基金的證券組合可以看到基金在投資風格上的很多特點,例如我們通過一些統計學上的方法,可以區分出一隻基金它所持有的股票到底是大盤價值類股票居多呢,還是更加青睞小盤成長類股票。從證券組合的變動情況,可以看出基金在日常運作中的特點,例如倉位的輕重、持股的集中度以及資產的周轉率等等,都可以反映出基金的投資風格。當然,更直接的方法,是把基金的十大重倉股列出來,一一加以評判,從這些股票的潛力來判斷近期基金的表現。
基金經理
投資者挑選基金時,不僅要了解基金的歷史回報與風險,基金由誰管理即基金經理在管理組合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基金經理手握投資大權,決定買賣的品種和時間,對業績的優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自身的投資理念和思路對基金的運作有著深遠的影響。
這么關鍵的一個人物,投資者該如何去關注呢?我們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從基金經理以往管理的業績表現入手,這是比較容易得到的數據,可以反映其整體實力和投資風格,這些數據越多、跨越的時間越久,越能夠說明問題。其次查看基金經理的從業經驗,如果基金經理曾經做過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從事投資之後又經歷過市場的牛熊轉變,這樣的經歷會使基金經理在管理基金時受益非淺。最後還要關心基金經理的職業操守。為什麼要關注這一點,是因為投資者購買基金實際上是購買了基金經理的投資服務,基金經理受我們之託來幫我們理財,在這種關系當中信任是最重要的。如果基金經理我們不能信任,談何託付?因此,投資者要關心自己所依靠的基金經理,有沒有被監管部門處罰的記錄等等。
基金公司
基金在運作當中不可避免地處於基金公司這個大環境之中,基金經理在管理思路和方法上或多或少會受到來自公司管理層的影響,因此基金公司也是選擇基金時需要考慮的對象之一。我們主要關心基金公司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公司整體實力如何,旗下基金是否普遍表現較好。除了投資管理水平,我們還要看看這家公司在投資者服務上的水平如何,是不是以客戶為中心,是不是為客戶創造了盡可能的便利。此外,公司的內部管理是否規范,股東是否能夠提供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選好基金之後,還要看看這只基金是否適合自己,基金的投資目標、投資對象、風險水平是否與自己的目標相符。在基金投資上,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的,投資者需謹記。
另外,買了基金不等於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我們仍然需要定期關注,但不需要很頻繁,每個季度結合基金的季度報告來就可以了,綜合分析基金的表現之後再決定是否對基金進行操作。
如果風險承受能力不大的話,買基金是為了保值的話,可以考慮一些債券基金或者是貨幣基金。。
如果你願意冒點風險,追求長期利益的話,
我推薦的是嘉實300
嘉實300
嘉實滬深300跟蹤滬深300指數,相關研究表明,股票指數的成分股市值一般在達到70%以上時,才能夠保證有足夠的市場覆蓋率,並比較真實、全面地反應市場股價的動態演變,滬深300指數橫跨滬深兩市,其成分股的總市值占滬深兩市總市值的81.82%,流通市值占滬深兩市總流通市值的69.92%,在對國內股市的覆蓋效果方面要大大優於其他指數,同時經過2008年65%以上的超跌,滬深300的估值優勢相對明顯,顯示出良好的投資價值。
最好祝你投資順利咯
㈦ 如何判斷一隻基金的好壞,怎麼尋找信息
第一,基金在一段時間內業績表現差異化會有很多種原因,有可能是基金經理管理得好,也可能是市場走勢非常好,或者是因為投資者承擔了不該承擔的高風險,所以這時需要把單個基金的表現跟多個標准來比較,才能公正地評判基金的表現。
首先,應該將基金收益率與股票大盤走勢做比較。如果一隻基金大多數時間的業績表現都比大盤指數好,那麼投資者可以說這只基金的管理是有效的,管理這只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擁有出色的研究和投資能力。
第二,應該將基金收益與同類基金的收益做比較。如果該基金的業績表現長期超越相同類型的其他基金,說明該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卓越。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不同類別的基金相互比較,如不能把股票型基金與混合型基金比較,不能把混合型基金與債權型基金相互比較,因為基金類型不同,風險收益的配比也不同,在倉位配置和操作手法上都不相同,一般而言,風險越高、操作手法越激進的基金,相對應的投資收益回報也越高。
第三,應該將基金收益率與預期收益率做比較,根據基金的投資原則和基金經理的操作理念,看基金錶現是否符合投資者的預期。當基金錶現與預期極不相符時,投資者應該回過頭來看看基金經理是否違反了基金契約上承諾的投資原則和理念,不必要地增加基金的投資風險。
第四,應該將基金收益情況與歷史表現做比較。只有穩定的業績才是真正的業績,偶爾的成功可能只是運氣,偶爾的失敗也可能只是暫時的。投資者應該從較長的時間段來綜合判斷基金的業績表現。
投資者還可以藉助一些專家的評判,專業的評估報告通常會提供一些專門的評估指標,例如夏普比率、特雷諾比率等,這些經風險調整過的業績指標可以使不同基金的業績得以比較,是對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的比較好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