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基金凈值怎麼看
❶ 基金募集完畢之後就能看到凈值
募集完畢不會馬上看到凈值。
要等到證監會的批復才可以。
最早能看到凈值的日期一般是募集結束後的第2到第4天,看基金公司的效率。
凈值基金公司官網可查。
❷ 如何看基金凈值
作為一個基金投資者,基金凈值是直接關乎盈利的一個重要數值。
當我們在看一個基金時,會發現有兩個凈值。一個是單位凈值,還有一個是累計凈值。
單位凈值
單位凈值就是基金的銷售價格,基金單位凈值=(總資產-總負債)/基金份額總數。
基金的總資產是指基金擁有的所有資產(包括股票、債券、銀行存款和其他有價證券等)按照公允價格計算的資產總額。
基金的總負債是指基金運作及融資時所形成的負債,包括應付給託管人或管理人的報酬、應付利息等。
❸ 基金凈值是什麼意思,它到底應該怎麼看
基金單位凈值,是指當前的基金總凈資產除以基金總份額。
其計算公式為:基金單位凈值=總凈資產/基金份額。
基金單位凈值即每份基金單位的凈資產價值,等於基金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的余額再除以基金全部發行的單位份額總數。
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和贖回都以這個價格進行。封閉式基金的交易價格是買賣行為發生時已確知的市場價格;與此不同,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單位交易價格則取決於申購、贖回行為發生時尚未確知(但當日收市後即可計算並於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單位基金資產凈值。
拓展資料:
單位凈值越低越好嗎?
很多人在買基金時會這樣算賬:同樣1萬元,買1元錢的基金能夠買到1萬份,但1.4元的基金就只能買到7100多份,價格便宜的基金可以得到更多份額,因此就買了價格便宜的基金。而且,單位凈值越高越「危險」,下跌的可能性越大。
事實上,單位凈值的高低並不影響投資基金的風險和收益,給大家舉個例子:
去除手續費因素,將1000元等分兩份,准備投資兩只基金,A基金目前凈值0.5元,B基金目前凈值1元。如果用500元買A基金的話,可以買入份額1000份,而用另外500元買B基金的話,則買入份額為500份。第二日基金大漲,A基金和B基金都漲了2%,那麼A基金每份漲了0.01元,B基金每份漲了0.02元,盈利情況分別是
A基金盈利:本金500元 X 2%=10元或0.01元 X 1000份=10元
B基金盈利:本金500元 X 2%=10元或0.02元 X500份=10元
從以上的假設中可以看出其實高價低價的基金所帶來的盈利或損失主要看投入的本金和每日的漲跌幅,與份額沒有關系。單位凈值低的基金雖然能買到更多份額,但並不意味著比價格高的基金贏利更多。
認為基金價格越低越好的另一個原因是,很多人認為越便宜的基金,上漲的空間越大。比如1元的基金上升空間比1.5元的基金大。
累計凈值,則是在單位凈值的基礎上累加了這只基金成立以來的累計分紅和拆分的金額。
基民都知道,一些基金年度或多或少會有分紅,那麼通過基金單位凈值就無從知道基金往常的盈利情況,看累計凈值就能彌補,根據公式,累計凈值=單位凈值+累計分紅,把分出去的紅利計算在內了,累計凈值更能反映基金的收益情況,通過比較兩個凈值,就可得知該基金成立至今的累計分紅。
例如基金單位凈值是1.28元,如果該基金成立以來有過三次分紅,第一次分紅為1份0.3元,第二次分紅為1份0.4元,第三次則為0.2元,按照當天公布的基金單位凈值為1.28元,那麼累計凈值則為1.28+0.3+0.4+0.2=2.18元。
因為從累計凈值上可以看出該基金歷史上給投資者分過多少紅利,因此累計凈值更像檢驗一隻基金賺錢能力的「試金石」。
但是要注意的是累計凈值也不一定可以反映出該基金的好壞,因為如果基金發行在牛市後期,那麼很有可能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里基金的累計凈值都是低於發行時的凈值的。(一般基金發行凈值都是1元)
❹ 怎樣查看基金實時凈值
基金實際凈值可以通過基金公司查詢對應基金凈值。基金凈值由基金公司發布,其他地方查詢的凈值也是基金公司發布出來之後更新的,所以以基金公司發布的凈值為准。
基金凈值一般在交易日16:00之後開始更新,具體公布時間不確定,同一個基金每天的公布時間可能都不一樣,以基金公司公布時間為准。投資者可進入基金公司網站或者所購買平台查詢。
❺ 新發行的基金,要多長時間才能看得見凈值
對於新發行的基金一般至少需要3個月才看得見凈值。由於新發基金有3個月的封閉期,所以3個月之後才能看到該基金的凈值,在新基金的封閉期內,一般基金公司會在每周五更新一下該基金的凈值,等封閉期之後,會在每個交易日的晚上更新基金的凈值。對於已過封閉期的基金,基金凈值是在基金交易日結束後,晚上10點左右基金公司才會公布基金的凈值。如果用戶在當天的15點之前買入或者賣出基金,那麼會按照這個基金凈值計算份額或者資金。在基金交易日用戶可以看到實時凈值的變化,這個變化只是參考,並不是買賣的凈值。
拓展資料:
1、「凈值法」是精確計算任何一筆投資資金在任何一個時間段內的投資收益的方法。凈值法是投資界用於計算投資收益的標准方法,所有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券商的資產管理計劃等都是使用此方法來計算收益。
2、用戶在買入一隻基金時要關注它的凈值變化,通常選擇在基金凈值低的位置買入,不要在基金凈值大幅上漲後買入。通常用戶在基金凈值低的位置買入更容易盈利,凈值高的位置買入會出現下跌,這時就會出現本金的虧損。用戶投資基金時最好使用定投的方法,用戶每隔一段時間就買入一定份額的基金,通過長期的買入就可以降低成本,後續在基金凈值上漲後用戶就可以賣出基金獲利,需要注意的是,基金定投可能會出現虧損的情況。
3、凈值法如何計算
1)引入一個「單位凈值」和「份額」的概念,初始單位凈值為1,初始份額為第一筆本金除以初始單位凈值,即等於初始本金。單位凈值 = 總市值/總份額
2)增加本金,必須以當時最新的單位凈值入股,計算出這筆新本金能入股的新份額數,將這個新份額數加上原來投資的份額得到一個新的總份額,後續的單位凈值需要用這個新的總份額計算
3)後續取出不再投資的資金時,也必須以當時最新的單位凈值為價格「退股」,計算出這筆退出資金能退出的份額數,將這個退出份額數從當前總份額中扣除得到一個新的總份額,後續的單位凈值需要用這個新的總份額計算
4)使用單位凈值,前後兩個單位凈值的漲幅就是收益率。由此我們看到:收益計算和本金無關。
❻ 基金的凈值是怎麼計算的
基金當日單位凈值計算公式:單位凈值=(基金總資產-基金總負債)/基金總份額。
凈值演算法,只需要明確幾個點其實很好理解:
1、基金上漲,基金的總值會變多,基金的凈值會變大,但是基金的總份額不會有任何變動。
2、基金認購的人變多,基金的總份額會變多,總值會變大,但是不會影響到基金凈值。
3、基金的總值永遠等於,基金的總份額*基金凈值。
基金的總資產是指基金擁有的所有資產(包括股票、債券、銀行存款和其他有價證券等)按照公允價格計算的資產總額。
基金的總負債是指基金運作及融資時所形成的負債,包括應付給託管人或管理人的報酬、應付利息等。在基金剛剛成立的時候,凈值都是1元。認購新基金時,扣除認購費後的1000元,就可以買到1000份基金。
基金公司用募集來的錢去投資證券市場,購買股票、債券等。一段時間後,如果股票價格上漲,那麼基金總資產增加,凈值就會上漲。相反,如果虧了,凈值就會下跌。所以簡單來說,凈值越高,賺的就越多。如果此時凈值漲到了1.5元, 1000元就只能買666.67份基金,而不是1000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