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基金明顯虧了但賣出為什麼還賺錢

基金明顯虧了但賣出為什麼還賺錢

發布時間: 2022-06-05 19:36:09

Ⅰ 買了50塊錢基金,為什麼賣出的時候只賣二十多塊是什麼原理,我虧本了嗎基金上面顯示賺了的啊

基金買入和賣出的時候都有手續費的,不適合小額理財哈。買入賣出有手續費,即使顯示盈利,50額度太小了賺3-5毛 幾塊也是賺 賺的還不夠手續費的 不適合小額理財哈 以後別投了,小額理財建議放貨幣基金裡面 1萬每天收益差不多在5毛到1塊。

學習更多的基金理財知識可以到微淼財商教育了解一下。微淼財商教育優選來自各大金融機構的金融分析師、理財規劃師等專業人才 共同打磨課程內容,採用「視頻+輔導」的雙師教學模式,並創新性地將「陪伴 式」社群輔導引入在線課堂,有效提升用戶學習的互動性與積極性。

課程產品上,微淼財商教育研發了《財商提升操作系統課》、《財商提升財 報分析技能課》、《財商提升企業分析技能課》以及與中央財經大學聯合研發的 《金融投資與企業管理高級研修班》等系列精品課,涵蓋財務思維、投資分析、 金融工具、操作實踐四大模塊的理論知識學習,為用戶提供金融知識普及,財商 思維培養、企業運營管理等多領域學習。

Ⅱ 基金為什麼長期持有賺錢如果中途虧了,還能賺回虧去的嗎

(一) 價值投資理念
你說的是現在國內公募基金的做法,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這套理念和做法是最近十年才逐漸學會和達成的普遍共識和做法,是跟美國學的、跟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等人學的價值投資理念。
這套理念的核心是買有長期價值的公司,買長期價值被低估的公司,買各行各業的核心公司/核心資產。
而各行各業的核心資產,其實就是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或未來很可能成為龍頭的企業。而各個行業龍頭企業是很難倒閉,一個行業如果連龍頭企業都倒閉了,那麼要麼是這個行業遭遇毀滅性打擊,可能是被科技進步淘汰的舊行業,也可能是這個龍頭企業出現重大戰略決策錯誤。
所以,基本上,某種程度上,相對而言,可以說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是不會倒閉的,即使股價一時低迷,也遲早會回升並再創新高。
茅台在2012-2013股價也持續熊了一年多兩年,如果高點買入也會被深套70%、套兩年。特斯拉股價在2017到2019也經歷過持續兩年的低迷慢熊,股價腰斬,罵聲一片,甚至傳出倒閉的風言風語,但是隨著上海工廠的建立和運作,股價開始回升然後暴漲。這正是因為它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龍頭,它才能獲得中國和上海市政府的青睞,幫助他走出困境,再創新高。
所以各大基金公司都在學習甚至照抄外資這種投資思路,大舉買入各行各業的龍頭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幾乎沒有長期風險,遲早都會漲上去。而非龍頭公司就不一定了,有很多跌下去就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二)基金公司的賺錢/盈利點
很多散戶不清楚基金公司靠什麼賺錢。
實際上基金公司的立場和利益,並沒有和基民/投資者站在同一條線上。
投資者是靠賺取差價賺錢的,而基金公司不是賺差價的,他們是賺基金管理費。無論操作上是賺了還是虧了,他們都能賺到基金管理費,國內平均大約在2%左右。所以,實際上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是相似的,都是:你們賭客進來賭,我抽水,旱澇保收的。
和證券公司的一樣,基金公司上也希望投資者能賺錢,這樣有利於他們抽水抽走更多的錢。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心理:我也希望你們盡量都能賺,但是總會有人虧損,虧了我也沒辦法,也不是我的主要責任。
所以,基金公司都願意長期持有,減少操作,因為如果做短線,一來增加他們的研究和操作成本,二來會大幅增加手續費,影響基金凈值。

總結:基金公司追求穩健,持股不要退市就好,遲早漲回來。基金公司的心理是最好能漲回來,但實在漲不回來的話影響也不大,因為持股會分散,單票重倉最高也就不到10%的倉位。當然,如果哪位基金經理實在太臭,業績差得離譜,基金公司也會換人。

Ⅲ 終於知道基金賺錢的原因了,這是噱頭還是真的賺錢

基金是真的可以賺錢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賺到錢的,就好像所有人都知道基金定投能賺到錢,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最後的贏家的。打個比方說吧,所有基金公司基本上都沒有虧損,都能賺到錢,除非是遇到熊市的時候,但是為什麼我們普通基民為什麼並不是所有人都賺到錢了呢,這就涉及到自身的知識儲備和經驗問題了,因為我們沒有專業的知識,甚至我們都看不懂股市的走勢圖,那還談什麼賺錢呢?雖然基金要比股票相對來說簡單一些,但是如果沒有過硬的知識,你不虧錢誰虧錢。

所以說,對於我們小白來說,想要玩轉基金,最起碼要有一定基金知識,如果你連什麼是復利都不知道,連一點基金的基本感念都沒有,那我勸你最好還是不要投資基金了,因為最後你一定是虧損的,也賺不到錢,還可能往裡搭錢。

你永遠無法賺到你認知之外的錢,如果憑運氣賺到,也一定會憑實力虧掉。

Ⅳ 基金賣出怎麼算收益呢我上午賣出為什麼晚上還會有漲幅呢

基金賣出的收益是根據基金份額進行計算的。這里有一個專門的公式,贖回金額=(基金份額*T日基金份額凈值)-贖回手續費。這里的T指的是基金交易日,這個交易日不包括周六日和法定節假日。如果基金在下午3點前賣出,基金會以當天的收盤價計算收益,若是基金在下午3點後賣出,那麼基金將按照第二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進行計算 。

我覺得你應該多了解一些關於基金投資方面的基本知識,這兩個問題都是非常基礎的,很明顯你的基金基礎知識沒有掌握,你應該多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讓自己大腦里有對基金的基本認知。可以多去看看財經新聞,多收集資料。對於新手應該多去請教投資老人,得到他們的指點,但是也不能完全輕信他們,要有自己的認知。

以上就是我對基金賣出收益的總結和如何計算基金交易日的方法。

Ⅳ 所買基金賣出一部分後,餘下的部分明明是漲了為什麼卻還虧損

現在基金,你賣出去後是扣手續費的,你看到基金漲了,可能你買的多,自然而言,就虧了啊

Ⅵ 基金加倉幾次後賣出兩次,為什麼賺了顯示虧損呢

2個願意,1是基金買賣需要扣除手續費和管理費的,賣出後會計算到盈虧里。2是基金的買的時候價格較高,賣出的時候價格較低,俗稱發生了虧損!

Ⅶ 基金收益率負為什麼還盈利呢

收益率是要看周期的,有的是一天,有的是一周,有的是一月,有的是最近一季度,有的是今年以來,看清周期,明確計算時間段,就能看懂收益率了。

Ⅷ 基金已經賣出為什麼還會顯示昨日盈虧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叫「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影響了很多人對於理財的態度。客觀來講,理財確實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養成的習慣,因為理財往往能夠讓你得到額外的收入,就拿今年的行情來講,因為今年股市迎來了一波上漲,帶動著基金也隨之上漲,因此買基金已經幫助很多人賺到了錢,而且賺的還不算少。買過基金的人都知道,在你購買的基金頁面,會顯示你持有多少錢,然後賺了多少錢或者虧了多少錢,但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基金已經賣出了,但在基金的頁面還會顯示盈虧狀況,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冷眼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Ⅸ 基金明明在賺錢為什麼基民一直虧

不是因為基金業水平不行,而是絕大多數基民對所持基金不了解,對基金經理不了解,對公司也不了解,也無從了解。
不了解就無法承受波動,無法預知未來,普遍淪為短炒。
結果是:基金業是賺錢的,基民大多數是虧損的。
京東金融今年發布的基民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僅有34.3%的基民實現正收益,0.5%盈虧持平,剩餘的65.2%都是虧損。
基民人均虧損2000多元(好消息是:比股民虧得少)。
這些基民有兩大特點
1、持倉數量少:近七成投資者僅申購一隻基金。
2、短線操作:80%的投資者持有單只基金不超過3個月就清倉走人。
為什麼會這樣?
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06月30日,全國已發公募產品的基金管理公司達117家,公募基金數量4355隻,資產規模總計10.07萬億,資產規模較16年末增加 9070億元,增幅 9.89%。
這裡面按投資方向不同分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
從各類型基金的上半年業績表現看,QDII基金(投資海外)平均收益率最高,達7.22%,主要受益於港美股市場的良好表現。其次是股票型基金4.78%及混合型基金4.17%。
從基金公司規模看,旗下余額寶規模大幅增長的天弘基金以15186億元繼續蟬聯公募資產規模首位。
也就是說目前10萬億的公募基金資產里,天弘基金一家佔了15%以上。貨幣基金占基金業總體規模的一半。
所以基民實際上分出了兩個極端
1、買股票型基金的:追求高回報、集中、短炒。虧的都是這部分。
2、買貨幣型基金的:穩定但低回報的傻瓜式投資。賺零花錢。
一半是自己作的,一半是被逼的
根據去年底的數據:開放式基金自成立以來,偏股型基金的收益最高:年化平均收益率達到16.5%,超出同期上證綜指漲幅8.77個百分點。
如果基民用心研究、堅定持有、合理配置,大部分可以分享到中國股市的紅利。
但是難就難在這里,歷史數據已經顯示他們不可能堅定持有和分散配置。
因為普通人幾乎沒有可能選擇到一款他能判定的「好基金」。
這裡面涉及到基金的風格、定位、管理人能力、道德風險(老鼠倉)、人員變動、公司決策……太多因素的影響。
對投資者來說,如果能研究透以上環節,他其實完全有能力判斷一隻牛股了。因為股票有明確的財務數據、行業走勢等客觀數據。
大部分人,根本沒有花功夫去研究基金,也根本沒有這個經驗和能力去判斷。
從買入的時候就不知道邊界在哪裡:是激進還是保守?風控、止盈止損、倉位、配置,該怎麼安排?
沒有認知就無法承受波動,無法預知未來,普遍淪為短炒。
簡單說就是兩個字:瞎買。
於是基民的表現一般是這樣的
漲的時候,基金沒有牛股漲得快,懷疑基金經理能力:就這水平,不如我自己來炒吧。
跌的時候,比如剛過去的2016年,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12%,也懷疑基金經理能力:我還是趕緊跑吧。
如果說樂視網這樣的股票,不管被黑成翔還會有一堆鐵桿粉絲堅守;那麼基民幾乎都是一夜情,沒有長相廝守的。
然而怎麼辦?
現實是:股民虧的,遠超基民。散戶並不比基金靠譜。
資本市場機構化、去散戶化,是中外市場都證明的趨勢。
錢,早晚要交給專業的人打理。
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1、瞎買
大部分基民都是這個狀態:沒有遴選標准,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跟風買入。更不懂得根據基金的品類和周期進行配置。
2、短炒
因為不了解, 對自己這筆投資的性質、投資取向、風險邊界、判斷指標,都沒有明晰的定位,也沒有合理的收益預期,最後當成了投機短炒,而不是資產配置。
這個問題,基民和基金之間有一道無法逾越的認知鴻溝。
如果對於基金確實無法把控,建議轉投銀行理財產品。在購買之前可以到辨險識財查看該款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評價報告,這樣可以將風險降至最低。

熱點內容
股票投資所 發布:2025-08-30 12:45:45 瀏覽:939
口罩期權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8-30 12:28:32 瀏覽:385
如何查持有易方達基金 發布:2025-08-30 12:23:38 瀏覽:608
炒股票看新聞用什麼台式電腦好 發布:2025-08-30 12:12:24 瀏覽:145
四屏電腦炒股各屏用處是什麼 發布:2025-08-30 11:59:44 瀏覽:659
吉林股權設計怎麼選 發布:2025-08-30 11:52:30 瀏覽:398
股票投資被騙怎麼辦 發布:2025-08-30 11:38:24 瀏覽:566
金融理財app如何推廣 發布:2025-08-30 11:27:39 瀏覽:394
怎麼靠理財致富 發布:2025-08-30 11:27:31 瀏覽:148
期貨買賣為什麼還限制幾手 發布:2025-08-30 11:20:27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