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72法則怎麼算
❶ 72法則是怎麼計算的
所謂的「72法則」就是以1%的復利來計息,經過72年以後,你的本金就會變成原來的一倍。這個公式好用的地方在於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報酬率的投資工具,經過14.4年(72/5)本金就變成一倍;利用12%的投資工具,則要六年左右(72/12),才能讓一塊錢變成二塊錢。
資本為A,第2年為A*(1+1%),第3年A*(1+1%)(1+1%),第N年為A*(1+1%)^n,要翻倍,第N年的資本為2A,即(1+1%)^n=2,算得n得72。
(1)基金72法則怎麼算擴展閱讀:
金融學上有所謂72法則、71法則、70法則和69.3法則,用作估計將投資倍增或減半所需的時間,反映出的是復利的結果。
計算所需時間時,把與所應用的法則的相應數字,除以預料增長率即可。例如:
假設最初投資金額為100元,復息年利率9%,利用「72法則」,將72除以9(增長率),得8,即需約8年時間,投資金額滾存至200元(兩倍於100元),而准確需時為8.0432年。
要估計貨幣的購買力減半所需時間,可把與所應用的法則相應的數字,除以通脹率。若通脹率為3.5%,應用「70法則」,每單位貨幣的購買力減半的時間約為70÷3.5=20年。
❷ 72法則的計算調整
對於高息率,較大的分子會較理想,如若要計算20%,以76除之得3.8,與實際數值相差0.002,但以72除之得3.6,與實際值相差0.2。若息率大過10%,使用72的誤差介乎2.4%至−14.0%。 若計算涉及較大利息率(r),以作以下調整:
t = [72+(r-8)/3] ÷ r (近似值) 若計算逐日復息,則可作以下調整:
t = (69.3+r/3) ÷ r 72法則估算值與精確計算出來的值相差到底有多大?了解了它們之間的誤差,我們才能在實際運用中心中有數,運用起來才有底氣。道升使用電子表格計算出了二張表格,可以對比一下72法則與精確計算之間的誤差。在規定年限內企業的總收益翻了一倍,那麼計算企業的平均年收益率。可以看出前面三年誤差最大,只要把前面三年的誤差記住了,那麼後面的計算誤差不會超過1%,已經很小了,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使用72法則來估算是符合實際的。當1年企業收益翻1倍時,72法則的年收益率為72%,而精確計算為100%,誤差最大,為28%。其實在1年內企業收益翻1番根本沒有必要計算,年收益率當然是100%了。當企業在2年內收益翻了1番時,72法則計算得出平均年收益率為36%,而精確計算為41.42%,誤差為5.42%。在三年內企業的總收益翻一倍時,誤差只有1.99%。
❸ 本金翻翻 72法則是以一次性投資還是以定投計算
這個是一次性投資,
❹ 根據"復利的72法則",一項每年掙百分之十,經過多少年,投資總額翻一翻
復利的72法則,設n年翻一翻
n=72/10=7.2年
如:
100元本金,年利率8%,根據72法則9年翻番,得到本息共200元。
根據實際的復利計算方法,100元本金在9年後能夠得到的本息總計:
100 * (1+8%)的9次方 = 100 * 1.99905 = 199.905元
近似等於200元。
(4)基金72法則怎麼算擴展閱讀:
定期復利的將來值(FV)為:
FV = PV * (1+r)^t
其中PV為現在值、t為期數、r為每一期的利率。
當該筆投資倍增,則FV = 2PV。代入上式後,可簡化為:
2 = (1+r)^t
解方程得,t = ln2 ÷ ln(1+r)
若r數值較小,則ln(1+r)約等於r(這是泰勒級數的第一項);加上ln2 ≈ 0.693147,於是:
t ≈ 0.693147 ÷ r
❺ 理財常出現「72法則」是什麼意思
理財中的「72法則」的意思就是不拿回利息,利滾利,本金增值一倍所需時間。其計算公式為:本金增長一倍所需的時間=72/年報酬率。
(5)基金72法則怎麼算擴展閱讀:
理財其他定律:
「80」定律:股票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的50%,就是說在30歲時可以50%的資產投資股票,其風險在這個年齡段是可以接受的,而在50歲時則投資股票佔30%為宜。
❻ 72法則在保險中怎麼算
我好,我是保險從業人員,72法則的適用是在利率固定的情況下;如果連續18年年利率4%,那麼進過72/4=18年,本金可以翻番。如果具體涉及到鑫尊保,合同規定的返還和紅利到70歲,年利率略少於4%,到70歲還沒有翻番;等70歲本金返還到金賬戶後,如果萬能結算利率能持續保持在4%或以上,到88歲就可以在70歲金額上翻番。不確定的是那時的銀行利率可能已經很低或0利率了,那此時可能金賬戶是按保底2.5%的年收益來計算。
正常的計算是:51歲起每年投一萬十年期,投完都60歲了;如果按72法則,本金10萬起算,也要折算到56歲開始算吧,56到70歲才14年,即使按4%年收益算,也不可能本金翻番的。到88歲,10萬翻兩番能變成40萬你都哈哈笑了,怎麼可能有300萬。保險公司喜歡按中等紅利和金賬戶中等結算利率給你做利益演示,所以就到300萬了。
50歲以上買很多保險都不合適了,規劃保險的黃金年齡段是30-50歲。你也可以作為投保人,只要被保險人年齡合適就行。因為鑫尊保投保權益很大,享有資金掌控權,給誰買都是給自己買。養老險後面領的比5年期定存少,和3年期定存差不太多。保險關鍵是能幫你留住一筆錢,一筆財富。存銀行不知道哪天就用了。
❼ 72法則是什麼
01 其實所謂的“72法則”就是以1%的復利來計息,經過72年以後,本金會變成原來的一倍。 以1%的復利計息,72年後(72是約數,准確值是100ln2),本金翻倍。此規律稱為72法則。
這個公式好用的地方在於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8%年報酬率的投資工具,經過9年(72/8)本金就變成一倍,利用12%的投資工具,則要6年左右(72/12),就能讓1元錢變成2元錢。
假設最初投資金額為100元,復息年利率9%,利用72法則,將72除以9,得8,即需約8年時間,投資金額滾存至200元,而准確需時為8.0432年。
要估計貨幣的購買力減半所需時間,可以把與所應用的法則相應的數字,除以通脹率。若通脹率為3.5%,應用“70法則”,每單位之貨幣的購買力減半的時間約為70/3.5=20年。
金融學上有所謂72法則、71法則、70法則和69.3法則,用作估計將投資倍增或減半所需的時間,反映出的是復利的結果。 72法則的運用
例1:某企業平均年收益增長率為20%,那麼需要多少年企業才會實現年收益翻一倍的目標?
答:72/20=3.6年
例2:某企業在9年中平均年收益翻了3番,那麼9年內的年平均收益增長率為多少?
答:9年財務收益翻了三番,說明企業平均3年翻一番,那麼年平均收益增長率為:72/3=24,即財務年平均收益增長率為24%
72法則估算值與精確計算出來的值相差到底有多大?了解了它們之間的誤差,我們才能在實際運用中心中有數,運用起來才有底氣。道升使用電子表格計算出了二張表格,可以對比一下72法則與精確計算之間的誤差。在規定年限內企業的總收益翻了一倍,那麼計算企業的平均年收益率。可以看出前面三項誤差最大,只要把前面三項的誤差記住了,而且的計算誤差不會超過1%,已經很小了,可以忽略不了。 所以使用72法則來估算是符合實際的。當1年企業收益翻1倍時,72法則的年收益率為72%,而精確計算為100%,誤差最大,為28%。其實在1年內企業收益翻1番根本沒有必要計算了,年收益率當然是100%了。當企業在2年內收益翻了1番時,72法則計算得出平均年收益率為36%,而精確計算為41.42%,誤差為5.42%。在三年內企業的總收益翻一倍時,誤差只有 1.99%。
❽ 72法則怎麼理解...
所謂的「72法則」就是以1%的復利來計息,經過72年以後,你的本金就會變成原來的一倍。這個公式好用的地方在於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報酬率的投資工具,經過14.4年(72/5)本金就變成一倍;利用12%的投資工具,則要六年左右(72/12),才能讓一塊錢變成二塊錢。
因此,今天如果你手中有100萬元,運用了報酬率15%的投資工具,你可以很快便知道,經過約4.8年,你的100萬元就會變成200萬元。
雖然利用72法則不像查表計算那麼精確,但也已經十分接近了,因此當你手中少了一份復利表時,記住簡單的72法則,或許能夠幫你不少的忙。(文章來源:個人理財網 http://www.grlcw.com)
❾ 72法則的金融法則
金融學上有所謂72法則、71法則、70法則和69.3法則,用作估計將投資倍增或減半所需的時間,反映出的是復利的結果。
計算所需時間時,把與所應用的法則的相應數字,除以預料增長率即可。例如:
假設最初投資金額為100元,復息年利率9%,利用「72法則」,將72除以9(增長率),得8,即需約8年時間,投資金額滾存至200元(兩倍於100元),而准確需時為8.0432年。
要估計貨幣的購買力減半所需時間,可把與所應用的法則相應的數字,除以通脹率。若通脹率為3.5%,應用「70法則」,每單位貨幣的購買力減半的時間約為70÷3.5=20年。
這個公式好用的地方在於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報酬率的投資工具,經過14.4年(72÷5)本金就變成一倍;利用12%的投資工具,則要六年左右(72÷12),才能讓一塊錢變成二塊錢。因此,今天如果你手中有100萬元,運用了報酬率15%的投資工具,你可以很快便知道,經過約4.8年,你的100萬元就會變成200萬元。雖然利用72法則不像查表計算那麼精確,但也已經十分接近了,因此當你手中少了一份復利表時,記住簡單的72法則,或許能夠幫你不少的忙。72法則同樣還可以用來算貶值速度,例如通貨膨脹率是3%,那麼72÷3=24,24年後你現在的一元錢就只能買五毛錢的東西了。 例1:某企業平均年收益增長率為20%,那麼需要多少年企業才會實現年收益翻一倍的目標?
答:72÷20=3.6年
例2:某企業在9年中平均年收益翻了3番,那麼9年內的年平均收益增長率為多少?
答:9年財務收益翻了三番,說明企業平均3年翻一番,那麼年平均收益增長率為:72÷3=24,即財務年平均收益增長率為24% 當我們在做財務規劃時,了解復利的運作和計算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常喜歡用「利滾利」來形容某項投資獲利快速、報酬驚人,比方說拿1萬元去買年報酬率20%的股票,若一切順利,約莫3年半的時間,1萬元就變成2萬元。復利的時間乘數效果,更是這其中的奧妙所在。 把復利公式攤開來看,「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數」這個「期數」時間因子是整個公式的關鍵因素,一年又一年(或一月一月)地相乘下來,數值當然會愈來愈大。雖然復利公式並不難理解,但若是期數很多,算起來還是相當麻煩,於是市面上有許多理財書籍,都列有復利表,投資人只要按表索驥,很容易便可計算出來。不過復利表雖然好用,但也不可能始終都帶在身邊,若是遇到需要計算復利報酬時,倒是有一個簡單的「72法則」可以取巧。
所謂的「72法則」就是以1%的復利來計息,經過72年以後,你的本金就會變成原來的一倍。這個公式好用的地方在於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報酬率的投資工具,經過14.4年(72/5)本金就變成一倍;利用12%的投資工具,則要6年左右(72/12),才能讓1塊錢變成2塊錢。因此,今天如果你手中有100萬元,運用了報酬率15%的投資工具,你可以很快便知道,經過約4.8年,你的100萬元就會變成200萬元。
雖然利用72法則不像查表計算那麼精確,但也已經十分接近了,因此當你手中少了一份復利表時,記住簡單的72法則,或許能夠幫你不少的忙。
❿ 72定律是怎麼計算的
72定律其實涉及復利的問題,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復利。舉個例子,你在銀行存入10000元,年利率2%,你存了兩年。第一種情況,如果你存一年取一年,那兩年後你的本金和利息總共是10400元,利息只有400元。第二種情況,如果存款到期一次性取出,兩年後本金和利息10404元,多出來的這4元就是第一年的利息在第二年存入一年後的利息。也就是咋們早說的復利。相對而言復利的計算公式不太復雜,可是日常因為我們想知道自己如果有一筆錢按照復利的方式,多長時間會翻倍,72定律就出現了。
72定律的具體公式,72除以年化率等於翻倍所需時間。舉個例子,你有10萬元,年化率10%,想要翻倍變成20萬,需要7.2年。再比如你有30萬元,年化率15%,想翻倍成60萬元,需要4.8年。
72定律的作用就是計算本金兩倍所需要的時間,但是大家注意這個公式算出來的結果是個近似數和真實值之間有誤差。不過當年化率小於20%時,誤差在5%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