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雪災08年哪些基金爆倉
❶ 2008年雪災 人保財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對當地經濟的影響
當地交通中斷,產品、原材料運輸受阻,生產處於停滯狀態,大大影響當地的GDP。
煤電運輸受阻,電廠停產、半停產,使電力輸送的地方生產受直接影響。
電力中斷,生產停頓。對於那些連續性的生產,帶來巨量損失,比如石化、化工、造紙等連續生產行業。
道路修復,電線及線桿、線塔,車輛等物品的直接損失,蔬菜、瓜果、糧食的損失。
人員傷亡。
按照年生產10個月計算,這次災害相當於完全停產大約30天,對我國GDP的直接影響=30/300=10%。
世界銀行估計我國2008年GDP大約10%,那麼受學災影響,GDP大約要降低到9%左右。
民政部:2008年雪災已造成1111億元直接經濟損失
針對這次雨雪冰凍災害,社會各界捐贈款物(含物資折扣)累計約11.95億元,其中,民政部直接接受和經民政部協調直接捐贈給災區的款物有8581萬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其他各地紅十字會接收款物1.37億元,中華慈善總會接收款物4510萬元,中國扶貧基金會接收款物3345萬元,湖南等7個重災省份接收款物8.93億元。
08年保險業研究報告:雪災賠付影響有限將催生巨災保險
投資要點:
截止2月10日的賠付支出為10.4億元,預估總賠付在50-85億元之間,我們估計在70億元左右。較低的投保率避免了保險公司在這場雪災中的賠付劫難,受災重點領域農業險賠付只佔目前總賠付的4%,而車險賠付佔比高達45%,這與交強險實施以來較高的車險投保率密切相關。
採用整體市場份額估算,以70億總賠付為基數,則預計雪災對中國財險、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的EPS影響分別-0.25、-0.10和-0.09元;按50億預估賠付計算,則影響分別為-0.20、-0.08和-0.07元;若按85億預估賠付計算,則影響分別為-0.34、-0.13、-0.12元。由於中國財險在重災區的市場份額要比整體市場份額高,而太保和平安在重災區的市場份額要低於其整體市場份額,因此平安和太保的實際影響可能更小。
此次雪災可能導致巨災保險在中國的誕生。巨災保險固然可以壯大整個財產保險行業的規模和力量,但其蘊含的巨大風險和賠付金額,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我國保險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們相信政府在巨災保險的體系設計中,將充分考慮到我國保險業的發展現狀,因此,我們認為這次雪災是中國保險業(特別是產險)發展的一個正向推動力量。
1.雪災賠付:車險佔主導
保監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月10日,保險業共接到雨雪災害保險報案80.34萬件,已付賠款10.4億元。其中,財產保險已付賠款9.75億元,人身保險已付賠款6500萬元。其中,機動車輛險賠付居首位,賠付4.67億,佔45%,其次為企財險及建工險,賠付3.74億,佔36%。
從地區來看,受災最嚴重的前11個地區占雪災賠付的86%,其中湖北和湖南分別佔19%和14%,其次為貴州、江西、安徽,佔比均在7%以上。
根據初步估計,這次雪災的總賠付在50-85億元之間,我們估計在70億元左右。
2.低投保率導致雪災賠付有限
根據湖北、貴州、安徽、河南、江西、江蘇、四川、廣西公布的各保險公司保費數據,我們計算了中國財險、太保產險、平安產險在重災區的市場份額,發現中國財險在重災區的市場份額要比整體市場份額高,而太保和平安在重災區的市場份額要低於其整體市場份額。
按重災區市場份額計算,截止2月10日的總賠付10.4億中,中國財險、太保和平安的賠付支出約為5.17億、1.11億和0.98億。若按整體市場份額計算,則三者的賠付分別為:4.61億、1.22億和1.12億。由於中國財險公布的賠付支出4.49億比較接近按整體市場份額計算的金額,我們採用整體市場份額的方法估計各保險公司的雪災賠付。
以70億總賠付為基數,我們估算出雪災對中國財險、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的EPS影響分別-0.25、-0.10和-0.09元,按截止2月10日的10.40億元賠付支出計算,雪災對中國財險、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的EPS影響分別為-0.04、-0.02、-0.02元;按50億預估賠付計算,則影響分別為-0.20、-0.08和-0.07元;若按85億預估賠付計算,則影響分別為-0.34、-0.13、-0.12元。
上述計算並未考慮再保因素,再保賠款可以減輕雪災對業績的影響。不過,我國保險公司的保費分出比率並不大,再保補償也不會很高。
3.一次雪災催生一個巨災保險?
3.1.雪災凸顯保險覆蓋嚴重不足
根據相關部門統計,截至2月12日,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蹤,緊急轉移安置151.2萬人。因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111億元(未含工礦企業損失)。
截至同一天,保險業共接到雨雪災害保險報案85.1萬件,已付賠款10.4億元。這一數字,佔到災害造成的整個經濟損失的比例不足1%。即使按預估的50億來計算,這一比例也不到5%,況且,這些損失賠償中有一部分還屬於"超常規"的賠付。
由此可見,我國的保險覆蓋率還相當之低,事實上,我國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只有56美元和2.8%,而國際平均水平已經達到了512美元和4.2%。
當然,低投保率,也是視情況而定的。2006年下半年,我國開始實施交強險,從而大大提高了車險的投保率,在此次雪災賠付中,機動車輛損失也得到了較好的補償,獲得賠付4.67億,占總賠付的45%(截止2月10日);與此相反的是,作為本次受災的重點領域農業,由於投保率極低,獲得的保險賠付僅4014萬元,其中還包括能繁母豬保險的賠付3187萬元,只佔總賠付的4%。
投保率低,一方面反映了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還很小,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還有限;另一方面,也使保險公司躲過了這場賠付劫難。
3.2.巨災保險:福兮?禍兮?
保險在巨災補償中的輕微作用引起了保險業界及相關部門的反思,由此產生的政策行動是: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如何建立巨災保險體系,如何建立和積累巨災保險基金,並擬向國務院提交這一方案,在政府的主導下建立起我國的巨災風險機制。一次雪災,導致了一場保險普及教育,或許還將產生一個巨災保險,果真如此,對保險業的發展影響深遠,財產保險將繼交強險之後再躍上一個新台階。
巨災保險的出台,固然可以壯大整個財產保險行業的規模和力量,但也可能給財產保險公司的業績帶來很大的沖擊。巨災風險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其風險分攤需要歷經多年的縱向積累,給保險公司帶來的賠付也是驚人的,如何應對巨災風險,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我國保險業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是福是禍,要看巨災保險體系如何設計了。我們認為,中國產險業要發展成熟,巨災保險是繞不過去的,在體系的設計中,政府將會充分考慮到保險業的發展現狀。因此,我們相信這次雪災應該是中國保險業(特別是產險)發展的一個正向推動力量。
❷ 08年南方雪災是怎麼回事
2008年南方雪災詳細情況
檢舉|2008-02-11 10:25 qi645888747 | 分類:商業/理財 | 瀏覽7799次
提問者採納 檢舉|2008-02-12 10:48 南方雪災損失62億湖南:30萬人被大雪圍困 武漢:小白菜每斤3.5元貴州:18個縣曾完全停電 安徽:積雪最深50厘米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入冬以來最大幅度的降溫和雨雪天氣,雪災已造成湖南、湖北、貴州、安徽等10省區3287萬人受災,倒塌房屋3.1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62.3億元。災情發生後,各級政府紛紛啟動應急預案,全力開展抗災救災工作。湖南 1月12日以來,湖南省大部分地區出現了長達10餘天的雨雪、低溫天氣,1359.5萬人次受災,被大雪圍困30.7萬人;因災倒塌房屋1.1萬間,死亡大牲畜3.3萬頭。湖北 1月11日以來,湖北先後發生2次大到暴雪過程。持續雨雪低溫天氣使全省810萬人受災;轉移群眾7.64萬人。大雪一下,武漢農產品市場一片「漲」聲:一市民介紹說:「月初每斤小白菜的價格只有1元多,到本周二漲到每斤3.5元。」貴州 全省500千伏「日」字形環網被完全破壞,全省最多時有18個縣完全停電。貴州省24日宣布全省進入大面積二級停電事件應急狀態。12日以來,貴州省滯留在各條公路上的司乘人員一度多達10餘萬人。安徽 全省已有16個市發生雪災,受災人口340多萬人,倒塌房屋5144間。沿淮淮北積雪厚度10厘米以上,大別山區25厘米以上,岳西、霍山部分鄉鎮最深達50厘米。新京報供稿南方雪災影響擴大 乘南下車要有延時心理准備由於南方雪災對鐵路京廣線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對石家莊站的影響也隨之增大。昨天,車站全體幹部職工全力以赴投入運輸組織工作,確保當日發送3.2萬人的運輸秩序良好。公路客運方面,客運總站昨天新增了一趟石家莊到福州的班車。26趟列車晚點由於南方部分省份的降雪量和降雪面積的增加,造成由南方開來途經石家莊站的L44次、T14次、T254次、T124次、K600次、T202次、K472次、T146次、T62次、T88次、T6次、T168次、1218次、1956次、K186次、T236次、K234次17趟列車晚點;由於車底返回晚點、列車技術作業等原因,造成途經石家莊站南下的K21次、T145次、T13次、K267次、T253次、K471次、K185次、T123次、K233次9趟列車晚點。由於T90次不能及時返回,當日繼續造成由石家莊始發往廣州的T89次列車臨時停運。截至發稿時止,該站晚點及停運列車影響旅客近3000人。針對晚點列車、影響人數的增加。車站加強了對候車室晚點旅客的疏導、解釋,引導旅客退票選擇中轉換乘或選擇其他出行方式。售票車間組織人員到候車大廳總服務台、晚點車旅客候車區等處為旅客辦理中轉簽字及退票手續。由於列車晚點,旅客不能遠離候車區域,車站組織人力為旅客送水,並增加包子、盒飯等快餐的供應。截至發稿時止,受影響的近3000名旅客沒有一人滯留車站,除1000名旅客選擇退票外,其他旅客通過中轉換乘、等候登乘晚點車等方式踏上了旅途。昨天14時58分,由上海開往石家莊的K234次列車晚點8個多小時抵達車站。車站方面早已做好准備,使K233次在K234次到達後僅37分鍾就開出,受到廣大旅客一致好評。從中央氣象台發布的消息來看,預計未來幾日,南方雪災仍將持續一段時間。為此,石家莊火車站提醒廣大旅客,由於受雪災影響,列車運行隨時可能發生晚點、停運等情況,乘客出行前要做好思想准備,列車可能會因為雪災影響延長運行時間。客運總站新增福州班車受南方暴雪影響,昨天客運總站發往合肥方向的班車停運,南京的班車勉強發了出去,杭州的班車停運,另外,浙江省方向的班車大面積晚點,請旅客留意。記者昨天從客運總站了解到,該站於昨天新增了一趟石家莊到福州的班車,發車時間為每天的13:30分。記者孫超 通訊員吳可新南方罕見大雪災"忙壞"保險商 報損金額不斷攀升「災害發生後,太平洋產險95500客戶服務電話就一刻也沒停過。」昨日,太平洋產險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1月中旬以來,在湖南、湖北、江蘇、安徽、江西、貴州大部分地區和西北地區東部,出現了建國以來罕見的持續大范圍低溫、雨雪和冰凍的極端天氣,導致部分地區停電停水、通信中斷、交通事故頻發,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受到較大影響,也考驗著整個保險業的應急機制和理賠流程。報損金額不斷攀升「剛接到一起報損,上海嘉定區一家工廠的倉庫倒塌,這是目前損失最大的案子。」昨日下午5點30分,記者撥通了上海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孫環民的電話。他告訴記者,此次雪災對上海郊縣農戶影響較大,造成一些蔬菜大棚的倒塌、破損,具體損失數據可能要到1月31日才能統計完成。此前,中國平安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29日,平安人壽重慶、湖南等13家分公司接報案件18752件,已結案件14416件,已給付理賠金達52767848.09元。對此,保險業內人士指出,未來一段時間內,雪災報損案件的數量將進一步增加,報損金額也會繼續累積。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財產部總經理肖軍說,本周一起,公司陸續接到了客戶報損電話,主要集中在企業財產損失方面的報案。他分析認為,此次極端天氣在南方大部分地區實屬罕見,在前期預防、准備上有些滯後和措手不及;一些工廠倉庫的鋼結構設計不適應雨雪天氣,是導致此次災害發生後出險率較高的主要原因。記者從太平洋產險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28日,公司共接到車險報案9765起,報案金額2386萬元,非車險報案1220起,報案金額6609萬元。其中,湖北省車險報案已超過2000起,報損金額達到580萬元。保險公司忙而不亂「當然,對於可能出現的大筆賠償,保險公司完全有能力支付,不會對公司的穩定運營造成影響。」太平洋產險有關負責人表示。事實上,在發生特大雨雪災害以後,各家保險公司都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大災預案,對災害性天氣中的財產險、車險、人身險理賠和客戶服務作充分准備。以平安產險為例,該公司預先發布「致客戶的一封信」,提醒客戶冬季車輛保養及行車注意事項,防範於未然;95511、95512電話中心對預計可能出現大面積事故的地區及時作出人力調整,確保報案電話的接通率。財產險理賠部門制定了大災期間案件理賠單證簡化規則,明確各分支機構的工作承接計劃和梯隊人員,對查勘工作進行了有力部署。
❸ 08年1月15號這次股市大跌主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美股下跌帶動港股下跌,港股中的權重H股又帶動A股中對應股票下跌。
2.中國平安惡意融資,是市場資金面緊張。
3.中國石油首發機構配售股解禁壓力,其股價過高。
4.中國南方遭遇雪災。
❹ 造成2008年這次雪災的原因是什麼
2008年南方發生歷史罕見的雪災[據長輩講,我們這地方在1954年有過類似的冰凍天氣,但也不甚於此],讓我們不能不想知道其發生的原因,找知識www.zhaoshi.com從網上資料搜集整理如下: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孫軍認為,形成大范圍的雨雪天氣過程,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原因實際上就是大氣環流的異常,尤其在歐亞地區,大氣環流有自己的運行規律,當它在一定的時間內,維持一個穩定的環流狀態下,尤其是在低緯,青藏高原這一側有一個低值系統,在西伯利亞地區維持一個比較高的高值系統,我們氣象局講的高壓系統,這兩個系統在這兩個地區長期存在,低值系統給我國的南方地區,主要是南部海區和印度洋地區,帶來比較豐沛的水系,因為西南暖濕氣流北上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因為北邊的高值系統穩定,主要帶來的從西伯利亞地區不斷帶來冷空氣,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南就形成了一個交匯,冷空氣密度比較大,相對來說,位於底層的暖濕氣流,就是暖空氣墊上向上滑升,因為暖濕氣流本身形成的水氣就會凝結,形成一些雨雪的天氣,由於這種冷暖空氣,在這一帶地區一直有長時間交匯的作用,導致大范圍的雨雪天氣持續時間就比較長。
這種冷暖氣流的作用,相當於兩條河流,一條河流從北向南運行,一條河流從南向北運行。這樣的話,這兩條河流基本上都是比較穩定,在一定的河道中運行,這樣的話,這兩種河流交匯地點始終維持在長江中下游這段地區。同時在穩定氣流的背景下,還會有一些小的擾動,比如在基本的氣流之上,還有一些小的擾動,每一次的擾動一過,可能就會帶來一次雨雪天氣過程。實際上我國南方地區這三次雨雪天氣過程,基本上主要是位於比較偏南的西風氣流之上,三次擾動,同時引起了西南暖濕氣流的三次加強,相應的出現了三次比較大的雨雪天氣過程。
西祠胡同有文章稱,最近南方天氣異常,暴雪成災,從宏觀氣候到微觀天氣的順序可探求此次氣象災害的原因。以下是文章內容:
一、拉尼娜對中國的影響
今年全球的氣候大背景是拉尼娜,厄爾尼諾我們較熟悉,但對於她的姐妹拉尼娜我們還很陌生。
拉尼娜是同厄爾尼諾相反的氣候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秘魯附近)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現象,海水表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小小的0.5度,又遠在南美洲,但卻對我國造成了極大影響。
1.南太平洋的氣溫偏低是怎樣擴散到全球的。海洋表層的洋流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從東太平洋(即秘魯)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即中國、日本),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暖水被颳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進行補充,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比西太平洋明顯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從而加劇氣流在西太平洋的上升運動,實際上削弱了西太平洋的副高,加強了信風和西風,進一步加劇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的發展,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將拉尼娜的影響從秘魯擴散到全球,特別是中國。
2.西太平洋上升運動的加強對中國的影響。西太平洋的上升運動加強,導致了本來在冬半年就已經遠離中國大陸進入太平洋的副熱帶高氣壓帶進一步遠離大陸,對大陸冷氣團的牽制抵抗作用進一步降低,很明顯,沒有了副高的阻攔,副高兩側的風帶,一是北方強大的寒冷的西風帶,二是南方印度洋上的信風帶可以長驅直入大陸,橫掃全亞洲,而中國恰恰就在這兩個風帶的控制之下。
3. 風帶加強對中國的影響
(1)西風帶。西風帶對中國造成的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向:一個是對北方來自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冷空氣團是從極地方向過來的,冷氣團比較寒冷,冷空氣強度比較強,因為北冰洋的蒸發作用小,空氣極為乾燥,以大風、降溫過程為主,不會出現大范圍的降雪,以前對我國造成影響最大、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股冷空氣。今年主要受北方氣團影響的東北降雪量就很少,跟過去持平。二是從西路過來的,這是我們很少關注的,但它藉助西風帶加強從冰島大西洋沿途過來,經過歐洲地中海橫掃整個亞歐大陸,由於來自較濕潤的大西洋,這股冷空氣帶來了大量的降雪。事實證明了這一點,今年因為這股強冷濕空氣,巴格達這種極度乾旱的地方降了百年以來第一次雪,中亞地區,特別是阿富汗山區積雪超過兩米。甘肅這種比較乾旱的地方今年降雪量超過常年的兩倍,為60年之最。多有趣,我們天上下的雪竟然來自大西洋的海水。
(2)信風帶。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南移,信風帶在過去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大,但由於拉尼娜的加強,加上西風帶受到青藏高原阻擋,分流至喜馬拉雅山脈南翼逐漸加熱加濕的氣團,使得中國南部受到了來自印度洋大量的暖濕氣流,造成雲貴高原的氣溫甚至比常年的還要高。
(3)共同影響。由於太平洋上的副高減弱,因而南北兩股冷空氣可以長驅直入中國內陸,信風帶來的暖濕氣流控制南方,像深圳這段時間濕度都高達90%。過去北方的冷空氣南下就單一的控制全國,全國都是寒冷乾燥,但今年拉尼娜引導著信風帶來大量水汽,同北方乾燥寒冷的氣團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從而形成了大范圍的暴雪。降雪同降雨的原理一樣,現在溫度一上升就下大雨,甚至暴雨。從影響范圍看,災害程度從東向西遞減,沿海省份影響較小,可見水汽主要來自印度洋而非太平洋,信風影響巨大。
二、局部分析
1. 長江中下游、安徽、湖北。這一地域處於北緯30度附近,正好是西風帶同信風帶交匯的地方,南北氣流交匯,勢必造成大量降雪。另外,長江中下游地區湖泊眾多,當地水面蒸發的大量水汽也是降雪的來源之一。
(1)湖南。由於南嶺的阻擋,將剩餘的冷空氣都集中在了湖南郴州、衡陽一帶,也就是南嶺山腳下,從而將冷空氣最後的力量全部發泄在湖南。
(2)廣西、貴州。雲貴高原過去一直就是同時受到南北兩股氣團的共同影響,只是今年的強度特別大,過於濕潤,又過於寒冷,造成嚴重的凝凍,凍雨。
(3)北方。過去印象中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依然沒變,東北主要受到北方的乾燥冷氣團,所以降雪量沒有太大變化,從衛星雲圖上看這幾天基本沒怎麼下雪。倒是西北地區由於強大的西風帶來了大量的來自大西洋的水汽,降雪較常年偏多。
三、 降雪對南方的影響
下雪是自然現象,北方年年都下,即使有暴雪,也沒造成嚴重問題。為什麼南方降雪會產生這么多問題呢?這里主要同嚴寒的北方進行對比分析。
1.凍雨。現在南北地面溫度都長時間低於0℃。但北方是從低空到高空都是穩定的冷空氣,所以降下的都是雪花。
南方由於冷空氣勢力已經有所減弱,暖空氣勢力又異常強大,因此在1500米至3000米上空形成一個溫度高於0℃的暖空氣層,再往上3000米以上溫度又低於0℃。大氣垂直結構呈上下冷、中間暖的狀態,即近地面存在一個逆溫層。大氣層自上而下分別為冰晶層、暖層和冷層。如此,從高空冰晶層掉下來的雪花通過暖層融化成雨滴,接著進入靠近地面的冷氣層時,雨滴便迅速冷卻,雖還沒有來的及結成冰,但溫度已降至0℃以下,便形成了凍雨。
2.結冰。北方落下的都是雪,而且由於溫度低,落地不融化,所以不會結成冰。即使白天溫度高融化了,由於北方完全受極乾燥的冷氣團控制,融化的水很快就會蒸發,又回到空氣中,地面總是乾的。樹上,電線上結冰十分罕見。
而在南方,當凍雨落在地面及樹枝、電線等物體上時,便集聚起來布滿物體表面,由於物體溫度都低於零度,所以立即凍結成冰凌。降下的雪花在白天溫度高於零度時表面上的冰會有所融化,但由於受到暖濕氣團的控制,濕度極大,根本蒸發不了,冰水還是留在地面物體上;到了晚上,溫度又下降到零度以下,水立刻又結成了冰。
3.降雪量。北方看似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但那不怎麼厚的雪是整整一個冬天積累的,由於西伯利亞的冷空氣極乾燥,所以每次下雪並不多,總是小雪、中雪,也就是每小時只下5毫米左右的雪。一個冬天總共才下了幾厘米的積雪。
南方本來濕度就高,再加上拉尼娜帶來的信風,使得降雪量非常大,湖南、安徽常常是暴雪,一小時就下14毫米以上的雪,現在很多地方積雪竟然厚達20多厘米,遠遠超過了北方一年的降雪量,所以南方的雪災更嚴重。
4.由於超重引起的凍害。北方的降雪不易結冰,所以電線、屋頂上雖然有落雪,但一旦積累到體積過大、無法保持平衡時,就會自動從電線上落到地面上,所以電線表面只會留有少部分積雪,對電線的強度影響並不大,不至於超過電線所承受的重量,也不會壓塌屋頂。
南方的降雪、降雨最終轉化為冰凌,落在電線上的雨雪,晚上一結冰,就將電線牢牢的包裹住,冰就固定在電線上,這樣每一天冰都可一層層的將電線包裹起來,形成一種像樹木年輪樣的情況,積累幾天,這個厚度就不容忽視了,看新聞說電線上冰的厚度超過電線直徑的兩倍,鐵的密度是7,冰是0.9,也不算小了,相當於電線二分之一的重量壓在電線上,電線自然承受不了,最終斷裂。屋頂、高壓線的鐵塔都是這樣被厚厚的冰塊嚴嚴實實的包裹起來,最終倒塌,這種情況主要就發生在濕度極高、溫度較低的南嶺山腳下,所以郴州、衡陽一線的70多座高壓線鐵塔有近三分之一都被壓垮。高壓線高高的鋼塔在下雪天時會承受2-3倍的重量,但如果是結冰,會承受10-20倍的電線重量。電線水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異常的低溫,所以電線由於熱脹冷縮已經超出設計限度縮的緊綳在鐵塔之間,強度大大降低,直接導致了電力系統嚴重癱瘓,郴州已經連續5天斷水斷電,特別是京廣鐵路韶關到郴州段。電力機車沒有電,可以換內燃機車,但信號燈也沒有電,道岔也沒有電,所以哪怕是內燃機車,也只有慢慢的靠眼睛看路邊的人工指揮通過,道岔也都必須有人工搬,這使得內燃機車在這一段根本跑不出平時的速度,使得鐵路運輸更加困難。
5.公路凍害。北方公路上也會有積雪,但都不會化,而且量不會很大,即使化了也會很快蒸發掉,不會在地面上留下積水,凍結成冰。經汽車壓實雪的摩擦力比冰高很多,即使要爬坡,安上防滑鏈,就可以在雪面上前進。
南方一方面積雪特別厚,很多地方沒過腳。更重要的是這些雪融化成水,由於濕度極高,這些水很快就凍結成冰,也跟電線一樣,一層一層覆蓋在路面上,有些地方竟有10厘米厚,汽車在冰面上摩擦力很小,自然就會打滑。所以京珠高速不能通行完全是為了人民安全,結冰完全不可抗拒。另一方面,由於冰比雪硬的多,所以給車輪安上防滑鏈根本沒有用,這一北方最實用的方法在南方失去了作用,反倒會使摩擦力更小,行車更危險。
❺ 2008南方雪災傷亡情況(列表)
·湖南:長沙遭遇入冬最大降雪 長途汽車站被迫關閉
·安徽:安徽大雪致萬余房屋倒塌 經濟損失達16億
·江西:江西551萬人遭受冰凍災害 直接經濟損失近15億
·河南:大雪致河南六萬多人受災 經濟損失六千多萬
·湖北:暴雪致湖北直接損失30多億元
·廣西:廣西530餘萬人遭受寒災 經濟損失達15.6億元
·重慶:重慶時隔17年後大范圍降雪 467萬人受災
·四川:四川受罕見惡劣天氣襲擊400餘萬人受災
·貴州:貴州雷山縣與世隔絕10餘日 面臨斷糧危險
·江蘇:遭遇1984年來第二大區域性暴雪
·浙江:3000萬人受災損失超過60億元
·湖北:暴雪致湖北直接損失30多億元
·雲南:怒江遭連續強降雨雪3縣電力交通全部中斷
·新疆:塔克拉瑪乾地區強降雪致30萬人受災
·廣東:廣州滯留旅客總數超過50萬人
❻ 2008年中國南方雪災的基本情況
2008年中國南方雪災受災情況調查報告 一.暴風雪的范圍: 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其中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地雨雪持續日數超過百年一遇,貴州、江蘇、山東等地達到50年一遇。 二.特點: (1)降雪量比往年要多很多 (2)降雪范圍比往年要廣 (3)持續降雪時間比往年長 (4)主要降雪影響地區比往年偏南 (5)降雪帶來的災害性比往年嚴重 三.受災情況: 2008年中國雪災是2008年1月10日起中國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19個省級行政區均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死亡60人;失蹤2人,緊急轉移安置175.9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270.8千公頃;倒塌房屋22.3萬間,損壞房屋86.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537.9億元。其中湖南、湖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等6省、區受災最為嚴重。 四.原因: 這次降雪有兩個主要原因,分別從全球氣候的宏觀變化以及本次南方降雪的具體天氣過程來說明。 第一個原因(宏觀原因),我們今年處在一個拉尼娜的狀態下,就是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海溫要比常年偏低負0.5度以下,而這個現象對中國的氣候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造成東亞地區經向環流異常,這樣一個環流形勢非常有利於我國北方冷空氣的南下。它使得我們會有一個冷冬,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年這個冷的冬季就出現了。 第二個原因(具體原因),下雪或者下雨必須滿足的兩個條件就是1.來自於熱帶地區暖濕氣流。2.有來自於高寒地區的冷空氣。冬季降雪區域(夏季降雨區域同理)分布於鋒面附近,也就是冷暖氣團交界處。這個位置是不固定的,它由兩種性質氣團勢力的強弱決定。冷氣團勢力弱,鋒面及降水區域偏高緯,冷氣團勢力強,鋒面及降水區域偏低緯。冬季影響我國的陸地冷高壓是中心位於蒙古、西伯利亞地區的亞洲高壓(又稱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它的勢力范圍非常大,對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的天氣影響極大。今年隆冬前期影響我們國家的冷空氣相對來說明顯偏弱,次數也不多,即使有暖濕氣流的配合沒有冷空氣也不太容易下雪。然而進入2008年以來,亞洲高壓非常活躍,不斷形成冷氣團南下影響我國,造成大范圍大風降溫天氣,但是由於南方今年的暖氣團也很活躍,大量來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頻頻光顧南方地區,當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強大冷氣團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區,並與暖濕氣團相遇後,這一冷、一暖兩個正好結合在一起。受這兩個氣流共同影響,所以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長江流域雨雪天氣比較多,而且長時間維持著低溫天氣。如果只有強大的冷氣團,而沒有暖濕氣團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會出現大風降溫天氣;如果只有暖濕氣團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沒有冷氣團光臨,則根本沒有什麼災害性天氣。而兩者齊備的時候,災害就降臨了。
❼ 08年南方雪災哪些股票大漲
雪災百貨類大漲
❽ 08年雪災預計。全國損失多少錢
民政部昨日也公布了最新的經濟損失數據,截至1月29日18時,南方地區因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326.7億元,較28日增加了105.8億元。 據統計,此次雪災已造成9省(區、市)2487.0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緊急轉移安置15.5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36.6千公頃;倒塌房屋2.2萬間,損壞房屋8.5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31.1億元。 此外還有很多的間接損失,.比如運輸,煤炭,旅遊等等.連中國的股市也遭受了很大影響
❾ 2008年中國雪災的介紹
自2008年1月3日起在中國發生了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中國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20個省(區、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
截至2008年2月24日,因災死亡129人,失蹤4人,緊急轉移安置166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8億畝,成災8764萬畝,絕收2536萬畝;倒塌房屋48.5萬間,損壞房屋168.6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人民幣。
森林受損面積近2.79億畝,3萬只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雪災中凍死或凍傷;受災人口已超過1億。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和貴州等7個省份受災最為嚴重。
中國國家氣象部門的專家指出,這次大范圍的雨雪過程應歸因於與拉尼娜(反聖嬰)現象有關的大氣環流異常:環流自1月起長期經向分布使冷空氣活動頻繁,同時副熱帶高壓偏強、南支槽活躍,源自南方的暖濕空氣與北方的冷空氣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形成強烈降水。大氣環流的穩定使雨雪天氣持續,最終釀成這次雪災。
(9)中國南方雪災08年哪些基金爆倉擴展閱讀:
融解的雪水流入海洋,在陸上之外也傳出災情。2月8日(大年初二)開始台灣海峽澎湖群島陸續傳出大量魚群暴斃,計有58科、183種魚類受害,甚至包括許多新品種。養殖類死魚則約1500噸,損失約新台幣1.8億。據海洋專家探查發現,沿岸魚屍積如小丘、海底亦遍布魚屍。水深20米內海域「無脊椎動物全部無法倖免」。此外,廣東省及香港的養魚戶亦受到海水變冷的影響而使養殖魚大量死亡。
❿ 2008年南方雪災詳細情況
2008年1月3日起在中國發生的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中國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20個省(區、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
截至2月24日,因災死亡129人、失蹤4人、緊急轉移安置166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8億畝,成災8764萬畝、絕收2536萬畝、倒塌房屋48.5萬間、損壞房屋168.6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人民幣。
森林受損面積近2.79億畝,3萬只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雪災中凍死或凍傷;受災人口已超過1億。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和貴州等7個省份受災最為嚴重。
(10)中國南方雪災08年哪些基金爆倉擴展閱讀:
雪災的形成:
中國國家氣象部門的專家指出,這次大范圍的雨雪過程應歸因於與拉尼娜(反聖嬰)現象有關的大氣環流異常。
環流自1月起長期經向分布使冷空氣活動頻繁,同時副熱帶高壓偏強、南支槽活躍,源自南方的暖濕空氣與北方的冷空氣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形成強烈降水。大氣環流的穩定使雨雪天氣持續,最終釀成這次雪災。
氣象專家表示,華南地區持續低溫,與拉尼娜現象及異常大氣環流有密切相關。專家指,處於中高緯度的歐亞地區,高空出現了一個阻塞高氣壓並長期持續,極渦在西伯利亞停留不動,導致北方冷空氣連續不斷入侵中國。
在冷空氣來襲的同時,來自印度洋與西太平洋的暖濕空氣又源源不斷向華南地區輸送,冷暖氣流在西南、江漢、華南、江南、江淮一帶交匯,導致罕見的長時間、兼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不過,專家強調,中國遭罕見冰雪災害天氣是多種因素造成,拉尼娜不是唯一禍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2008年中國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