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美國制裁半導體對哪些基金的影響

美國制裁半導體對哪些基金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6-18 19:41:27

① 美國若制裁中芯國際,將有哪些損失

1、對中芯國際的影響

短期內,中國晶元生產將受到不利影響,中芯國際將被迫在一定程度上退出市場。

2、對中芯國際客戶的影響

無論中芯國際被迫停業多少,與客戶相關的成本都將大幅上升。台積電和三星都是成本遠高於中芯國際的晶元供應商。另一個影響是,中芯國際產能的喪失可能推高全球微處理器的價格。

3、對中美的影響

一方面,中國科技行業在微處理器方面嚴重依賴中芯國際。另一方面,新的限制可能會讓美國科技行業頭疼不已。由於中芯國際四分之一的客戶在美國,成本肯定會上升。

(1)美國制裁半導體對哪些基金的影響擴展閱讀:

中國外交部回應:

28日,外交部發言人王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問及美國商務部對中國晶元製造商中芯國際實施出口限制一事。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中芯國際的反應。」王回答說,中國堅決反對美國政府的國家安全概念的泛化,這違反了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的原則,違反了國際經濟和貿易規則,濫用出口管制和其他限制性措施,不合理地壓制中國企業,破壞了正常的國際經濟貿易秩序。中國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② 美國晶元斷供,對中國影響是什麼

美國晶元斷供對中國影響其實不大。

中芯國際為了減少美國可能的收緊出口限制帶來的影響,已囤積關鍵生產設備和重要替換零部件,甚至正在與其他中國晶元製造商合作,建立此類零部件的共享儲備——類似中央倉庫——來貯藏這些物資。

但美國的公司也免不了受到一些影響,例如中芯國際為其代工部分晶片的第二大客戶高通。此外,與中芯有最直接供應關系的美系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包含應材、科林研發、科磊也將首當其沖。

美國制裁中芯國際的不合理之處

美國繼續加大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打擊力度,中國最先進的晶元製造企業——中芯國際,據悉也要被列入美國制裁的黑名單。在這一輪中美沖突中,中國的高科技企業成為美國的重點打擊對象,尤其晶元更是重中之重。

因為美國的制裁升級,以台積電為首的晶元製造商無法為華為供貨,9月15日以後,華為手機的晶元就將面臨斷供的風險。面對美國對華為的晶元封鎖,國內很多人還一度將希望寄託在中芯國際身上。

不過,中芯國際非常謹慎地表示,「在獲得美國商務部行政許可之前,可能無法用於為若干客戶的產品進行生產製造。」盡管中芯國際在華為的事情上小心翼翼,盡量不去觸怒美國,不過最終也還是難逃制裁。

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圍堵戰略之下,作為中國晶元製造業最先進的企業,中芯國際很難倖免,即使和華為盡量保持距離,美國最終也總能找到制裁的理由。

③ 中芯被美製裁影響多大呢

香港中通社報道,中芯國際通過香港交易所發公告,回應9月27日路透社有關“中芯國際被美國拉入黑名單”的報道。中芯國際表示,經過多日與供應商進行詢問和討論後,知悉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已根據美國出口管制條例EAR744.21(b)向部分供應商發出信函,對於向中芯國際出口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加以限制,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後,才能向中芯國際繼續供貨。中芯國際稱,正評估該出口限制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並繼續積極與美國相關政府部門交流溝通。重申公司一直堅持合規經營,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

但美國的公司也免不了受到一些影響,例如中芯國際為其代工部分晶片的第二大客戶高通。此外,與中芯有最直接供應關系的美系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包含應材、科林研發、科磊也將首當其沖。

④ 半導體新一輪產能建設高峰來臨,有哪些行業會受益

半導體產業以及一些高新科技產業,近兩年也是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關注,特別是在美國制裁相關高新科技企業之後,像華為,大疆,中興等,而這些產業通常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話語權。由於美國單方面動用國家力量對這些企業進行制裁。導致這些公司無論是在科研或者是收入都有了明顯的影響。
在2020年下半年,半導體新一輪產業建設高峰也是來臨了,很多專家預計在後面的幾年中相關的產業也會大幅度的上升,特別是在晶元製造領域以及其他被西方國家卡脖子的專業。因為這些產業都受到了國家重點關注國家,也是對這些產業加大了投資的力度和鼓勵力度,在特別多的方面都給予了政策上的補貼,甚至光刻機產業,中國也是動用了國家科學院的力量聯合研發。就在中國科學院宣布,中國自己研發攻克機之後,相關的高新技術企業,例如阿斯麥爾就表示會加強對中國等相關企業的合作。因為阿斯麥爾知道,如果中國研發出來的光刻機,這勢必會對於它的國際市場地位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科技創新永遠是第一生產力,我們不能夠待在自己的舒適圈,一定要走出去,避免其他國家在未來的日子卡脖子。因為落後就會挨打。

⑤ 華為禁令將生效對基金有影響嗎

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表示,美國針對華為發布的最新貿易限制把全球電子產業和全球貿易僅僅綁到一起。作為特朗普的支持者,內布拉斯加州的參議員本·薩斯(Ben Sasse)甚至表示:「美國需要勒死華為。」

美國為什麼如此強烈地反對華為?

Strategy Analytics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國家進行了重建和現代化,世界從不斷擴大的全球市場中受益貿易。相對而言,這降低了美國工人的重要性。美國不得不調整以適應海外生產的需要,美國一些公民將罪魁禍首歸咎於中國。一些在美國的中國鷹派甚至會因為一些與中國無關的問題而怪罪中國。

而在特朗普上台之初,他們似乎在利用對華為的威脅作為貿易談判的杠桿,但是新政策對華為的限制遠遠超出了此范圍。在我們看來,代表著中國現代化和技術進步,尤其是中國5G實力的華為受到了特別攻擊。

Strategy Analytics表示,攻擊中國和華為,對特朗普的選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特朗普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因為這轉移了大家對他在Covid-19事件中反應混亂的注意力。

在Strategy Analytics看來,特朗普政府針對華為的指控,有很多都是沒有證據的,或者很少證據。但他們也強調,同時也沒有證據說明特朗普政府的指控是錯的。但Strategy Analytics表示,這無疑將影響全球半導體和美國的經濟。

「在他們看來,這將威脅到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他們指出,這個錯失將會直接影響到美國半導體公司5%到15%的銷售,甚至到40%或者更多。這同時還會影響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研發投入,進而削弱其競爭力。」Strategy Analytics表示。

首先,他們談到新措施的短期影響:

台積電和其他使用美國半導體設備製造晶元的代工廠在120天期限內增加了產量。對於以7納米CMOS工藝生產的手機晶元來說尤其如此。這里主要指的是華為和高通。這些晶元包括Hisilicon的Kirin 810,Kirin 980和高通公司的Snapdragon 855處理器用於高級4G和5G智能手機。甚至在美國新政策出台之前,台積電的7nm晶元產能都非常緊張。

Strategy Analytics指出,全球超過60%的半導體是由類似高通這樣的Fabless設計,然後交付給台積電、格芯、聯電、中芯國際和三星這樣的代工廠代工。而在手機晶元方面,尤其是手機處理器,全部都是由無晶圓廠企業設計的,但他們合作的代工廠全部都使用了美國的設備。因此華為不能簡單地從華為和高通轉向聯發科和紫光展銳而不侵犯美國的新政策。因為這些公司同樣是Fabless,使用的代工廠都避不開美國設備。

從他們介紹我們得知,美國的設備製造商包括應用材料,KLA,Teradyne,Lam Research和Cohu等企業,他們佔有了全球超過50%的半導體設備份額。美國製造的設備同時被用於封裝設備和測試設備的供應商。

Strategy Analytics指出,雖然他們沒有準確的數據,但他們預估,全球有超過90%的半導體生產用到美國的設備。

他們也表示,雖然許多半導體設備公司在美國成立,但仍在美國設有總部,他們都是在全球設有辦事處和製造基地的跨國公司,所有半導體設備使用來自世界各地的零件來源。美國的新政策要求半導體企業高管重新審查他們的產品線,生產合作夥伴關系,客戶和分銷商,這使許多律師開始審查對政策的不同反應的後果。該政策造成的混亂對整個電子行業產生了令人窒息的影響。我們甚至懷疑美國能否對使用美國製造的在美國境外製造的半導體實施禁令。

而多家半導體公司告訴Strategy Analytics,他們正在尋找漏洞和解決方法,以便他們能夠以某種方式繼續向華為供貨。

來到中國,因為新的限制華為措施的頒布,中國半導體的股價屢創新高。在Strategy Analytics看來,在美國新政策的逼迫下,中國唯有繼續推進本土半導體的發展。

其次,Strategy Analytics談到了這個政策的長期影響:

他們表示,如果新的美國政策得到充分實施,執行和遵守,它將幾乎停止向華為出貨,這就使得華為很難生產手機,蜂窩網路設備或其他電子產品。對於在全球擁有194,000多名員工的華為來說,這似乎意味著非常艱難的時刻。

但Strategy Analytics強調,華為將找到其他供應來源,該政策將非常可能讓美國適得其反:

1、華為每年購買約200億美元的半導體,約佔4000億美元半導體市場的5%。

2、為采購了電信領域中使用的所有半導體的12%至15%我們估計。華為在2019年出貨的所有智能手機中約佔17%的份額,僅次於三星,領先於蘋果。在無線網路設備中,華為2019年的市佔約有50%。

根據這些估算值和公共財務報告,美國半導體公司損失(與華為合作的)約70億美元的生意。大多數美國半導體公司都不願確切地談到他們與華為做不了多少生意,以下是我們的一些估算:

1、Broadcom表示,華為約佔20億美元,約占年銷售額的8.7%。

2、Strategy Analytics估計,英特爾每年向華為出售至少15億美元的數據中心晶元。

3、美光為華為手機提供快閃記憶體。2019年上半年,華為貢獻了該公司13%的營收,這里約11億美元。這項業務可以交給競爭對手三星和海力士。

4、Skyworks每年向華為出售多達4.5億美元的半導體,華為貢獻了該公司約12%的營收。

5、在Qorvo,2019年第一季度,華為貢獻了該公司銷售額的22%,即1.70億美元。

6、對華為的制裁還包括軟體。Google已停止提供Android OS給。但在被制裁之前,華為華為智能手機約佔Google Android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總量的20%。

7、來到台積電(TSMC)方面,他們為高通,聯發科技、博通和華為等廠商生產晶元,其中華為可能占該公司營收的10%。這里需要說一下,台積電使用了美國製造半導體設備,他們也表示將遵守美國的新政策。

Strategy Analytics表示,在美國於2019年對華為發動第一輪制裁之後,多數美國半導體公司在首次獲得了美國政府頒發的臨時出口許可證,特別是在針對手機中使用的晶元。但根據新的政策規定,所有許可證將在2020年8月到期,屆時美國半導體公司對華為的出口必須停止。

盡管全球半導體銷售額下降5%似乎並不十分明顯,但新政策將對美國公司的打擊尤其嚴重,並將對全球產生影響。

1、來自中國的不確定因素。請記住,中國不僅購買美國半導體,而且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從美國出口到中國商品超過1200億美元,當中包括電子產品、農產品和原材料等商品。

2、華為將找到半導體的替代來源,但蘋果將如何生產在沒有中國使用零件和設施的前提下生產智能手機?

3、華為已經開始增加其海思子公司的訂單,並表示將為其無線基礎設施開發伺服器晶元,FPGA和其他晶元。在過去,這些晶元都是從美國公司采購。

4、新政策還對其他中國公司產生了寒蟬效應,例如據報道,小米已經增加了晶元訂單以應對不確定的未來。

5、終止美國半導體領導地位。

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一份報告,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和對華為的新政策可能會終止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

他們表示,美國半導體公司較低的銷售額意味著較低的研發支出,這是競爭激烈的半導體市場的死亡之吻。與中國的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將會帶來持續的連鎖反應,根據BCG報告,這可能將導致全球半導體需求減少近40%。

6、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巨大收獲。

中國表示將注入超過一萬億美元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包括推動如5G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

7、5G的延遲。

如果華為無法提供無線網路設備,則5G的推出將延後。華為是幫助定義5G標準的3GPP組織的關鍵成員,華為同時還是領先的5G開發商和5G專利持有人。對於華為和5G來說幸運的是,許多無線運營商世界各地已經承諾將華為設備用於5G。但是,華為需要半導體晶元來繼續建造5G設備。

除了擊敗華為,美國還可以做什麼?

針對華為的新政策揭開了電子行業和全球貿易的聯合。電子行業設計好晶元,生產,封裝和測試,並將其焊接到印刷電路板,並在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工廠中組裝成最終產品。在這個環節中,不通過的國家專門研究生產的不同方面,這符合比較優勢的經濟規律。也是在這個合作網路的推動下,已經製造出能讓消費者負擔得起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視,智能手機和許多其他電子產品,這在任何地方也都有助於創造和增強消費者的財富。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半導體產業受益匪淺,但如果繼續在全球對華為和中國的貿易升級,這將帶來毀滅性後果,尤其是在目前COVID-19引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前提下。美國不應該妖魔中國,華為和其他中國公司,而應該發展全面貿易,承認並考慮中國自身利益的政策,並制定長期戰略以促進並保持美國的創新實力。

半導體和無線行業真正是全球性的,創新使世界各地所有國家和人民受益。任何使這些行業崩潰的嘗試都是瘋狂的。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面對國際合作無界的挑戰,例如科學進步,經濟發展,流行病和全球變暖

⑥ 減持三大半導體龍頭,千億巨頭在列,國家大基金釋放了什麼信號

我覺得釋放了半導體行業不被看好的信號,也許半導體行業發展的並不好,所以這些基金才會減持。

⑦ 凱聯資本如何看待半導體投資基金

<p>凱聯資本認為,在中美角逐美國對中國半導體制裁的背景下,中國半導體國產替代勢在必行,多項政策有著明確的規劃和支持,並且力度只會越來越大。整體來看,半導體投資基金未來前景還是廣闊的。</p>

⑧ 日本半導體停產會對基金造成什麼影響

半導體基金大幅下挫,行業景氣度明年有反轉風險。
某基金認為,2022半導體市場可能從產能為王走向產品為王。隨著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不利影響逐漸減弱,供應鏈逐步從混亂走向有序,加上新建產能逐步釋放,半導體產業鏈可能會從2021年的全面缺芯、產能為王走向2022年的結構性緊平衡、產品力制勝。投資思路需要從量價齊升轉向價平量升。
某證券認為,半導體產業景氣度短期仍可持續,但2022年景氣反轉風險較高。2021年半導體產業景氣度持續高漲,甚至出現缺芯的現象,主要是源於2020年疫情影響下供給受限,訂單後移至2021年,致使行業出現階段性的供需失衡。但是,作為最重要的下游需求來源,智能手機的增速已明顯放緩,新能源汽等新增需求雖增速較快但總量有限,因此行業需求端增速並不高,隨著前期積壓訂單的逐漸消化,2022年行業景氣反轉的風險較高。

⑨ 半導體買哪個基金最好

您好,按照當前市場趨勢以及基金漲幅來看,半導體基金買國聯安中證半導體ETF聯接C最好。三隻被動基金:華夏國證半導體晶元ETF聯接C、國泰CES半導體晶元行業ETF聯接C、國聯安中證半導體ETF聯接C。四隻主動基金:諾安成長混合、銀河創新成長混合、泰信中小盤精選混合、長城久嘉創新成長混合。
三隻被動基金中表現最好:國聯安中證半導體ETF聯接C (三隻差異不是很大)四隻主動基金中表現最好:銀河創新成長混合、三隻被動基金明顯比四隻主動基金漲跌幅穩定。近20年來,各行各業都走在信息化、數字化的道路上。 5G,晶元、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概念經常被提及。 這些技術的進步給我們的社會生活帶來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拓展資料:
1、我國在相關行業確實做得很好,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應用方面。 自2019年華為被美國制裁以來,一直受到普通民眾的廣泛關注。 半導體晶元作為一個技術壁壘很高的行業,也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是發展的必然。 相信未來隨著各個行業數字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對各種工業晶元和消費類晶元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行業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快。行業景氣度處於上升階段。博時基金科創團隊基金經理黃繼臣表示,得益於5G、aiot、汽車智能等技術變革的出現,全球半導體產業從20Q3開始進入繁榮的上升階段。
2、尤其是疫情過後,需求補充更加動盪,供應處於階段性短缺狀態,行業本身的景氣度與國產替代的景氣度疊加,對相關企業業績形成有力支撐。從行業基本面來看,中國日報披露時間節點臨近,上半年晶元板塊整體營收和利潤將呈現高增長趨勢,增速可能超出市場預期。整個行業處於高景氣周期,各種產品供不應求,價格輪番上漲。中長期來看,2020年全球晶元行業銷售額將增長6.8%,據相關機構預測,2021年同比增長將達到24%。行業體現出以下特點高增長。本地化也取得了進展。 2020年國產晶元出貨量將增長17%,超過全球平均增速,2021年實現超額增速。
3、晶元短缺帶來的驅動力。缺「芯」是本輪晶元行情的主要驅動力。需求旺盛,供給不足。結果是價格上漲。據悉,2021年二季度已有30多家晶元企業上調產品價格,既有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原因,也有上游原材料漲價的影響。國產替代晶元取得進展。產業本身的繁榮與國產替代晶元帶來的繁榮疊加,構成了對相關企業業績的有力支撐。據媒體報道,國產14納米晶元明年年底可量產。事實上,14nm及以上工藝可以滿足70%的半導體製造工藝需求,說明國產晶元迎來了更好的時代。板塊估值趨於合理,配置價值突出。半導體板塊自去年7月以來橫向調整後,隨著行業盈利能力的不斷提升,整體估值水平有明顯下降趨勢,從高峰期的175倍跌至逾70次。
4、整體估值趨於合理,低於歷史平均水平。結合行業增速,部分企業甚至低估,整體投資價值和風險比突出。國泰基金認為,從估值來看,晶元板塊本身業績的快速增長也大大加速了估值的消化。政策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據了解,中國將加強與美國的晶元競爭,制定一系列相關政策、資金和技術支持措施,通過支持研發、製造等項目,幫助國內晶元廠商克服美國制裁的影響。

熱點內容
多個股市上市股本怎麼辦 發布:2025-05-15 02:46:46 瀏覽:35
中東迪拜基金會是干什麼 發布:2025-05-15 02:43:47 瀏覽:329
期貨現貨套牢了怎麼辦 發布:2025-05-15 02:35:46 瀏覽:17
怎麼能查到股票歷史投資 發布:2025-05-15 02:34:14 瀏覽:762
10月10日是股票交易日嗎 發布:2025-05-15 02:32:20 瀏覽:66
信保基金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5 02:31:36 瀏覽:631
潤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2025-05-15 02:24:35 瀏覽:503
期貨鐵礦石什麼價 發布:2025-05-15 02:08:33 瀏覽:957
000063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5-15 01:54:12 瀏覽:146
股票交易顯示大量的0筆成交 發布:2025-05-15 01:34:17 瀏覽: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