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漢濟渭基金是如何評審的
❶ 引漢濟渭水利樞紐工程哪個院設計
引漢濟渭辦於2011年6月20日組織有關領導和專家查勘了工程現場,返程後即召開論證會。會議聽取了省水電設計院關於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匯報,並與設計人員進行了深入討論。會議認為,省水電設計院在工程施工導流、施工總體布置等方面,設計思路清晰,方案比較到位;在時間短、任務重的情況下,所完成的報告、圖紙可滿足已確定的2011年前期准備開工項目要求,受到專家的肯定。
❷ 引漢濟渭工程最大問題是什麼
穿越秦嶺的輸水隧洞施工,環評等。
❸ 簡析引漢濟渭工程建設難度大的原因
以下均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引漢濟渭工程採用隧洞引水方式,小心避開秦嶺敏感生態區。這也是陝西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穿越秦嶺的隧道工程量大工程難度也很大。秦嶺隧洞全長81公里,將採取防水措施,控制滲漏量。最大的難度在於大埋深和超長。穿越秦嶺的主脊,前後40公里,埋深大、通風問題復雜,還要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和動植物分配情況,為不破壞當地生態,該工程盡可能避開了環境影響最敏感的區域,盡量安排在人類活動多的地方。所以難度較大!
❹ 逆天工程引漢濟渭用了15年,中國用15年打穿秦嶺究竟值不值
逆天工程引漢濟渭用了15年,中國用15年打穿秦嶺當然值得了。要知道這也是一個南水北調的工程,主要是為了緩解近期關中渭河沿線城市和工業缺水問題。
西安因為這個工程的建成,未來的發展也將不容小覷,預計會呈現黑馬之姿。雖然這個工程不如南水北調來的影響力大,但是對於今後沿線城市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別的不說,對於這里的人而言,絕對是一個好工程,子孫後代也將大有益處。祝賀這個工程順利打通,期待完全建成的一天。
❺ 與「引漢濟渭」有關的古代典故有哪些
。。。古代哪有這個典故
陝西省「南水北調」工程——引漢濟渭工程 陝西水資源總量不足,時空分布不均,缺水是制約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因素。尤其是關中和陝北地區,水資源緊缺已成為當前乃至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改善首當其沖的重大問題。引漢濟渭工程即是針對這一問題規劃的重大水資源配置措施。 引漢濟渭工程是由漢江向渭河關中地區調水的省內南水北調骨幹工程,是緩解近期關中渭河沿線城市和工業缺水問題的根本性措施。該工程是經國務院批復的《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中的水資源配置骨幹項目,也是國務院批准頒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工程主要由三河口水庫和秦嶺隧洞、黃金峽至三河口輸水工程、黃金峽水源泵站、黃金峽水庫樞紐等五部分組成。 三河口水利樞紐壩址位於佛坪縣大河壩鄉三河口村下游2km處,主要任務是調蓄本流域子午河來水及通過泵站抽調入庫的漢江幹流水量。攔河壩初選壩型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38.3m,總庫容6.81億m3,調節庫容5.5億m3,正常蓄水位643m,壩後泵站設計抽水流量50m3/s,多年平均抽水量0.9億 m3,設計總揚程95.1m,總裝機功率約60.6MW,年用電量0.3億kw•h。壩後電站裝機容量45MW,多年平均發電量1.08億kw•h。 秦嶺隧洞進水口位於三河口水庫壩後匯流池,出口位於渭河一級支流黑河金盆水庫右側支溝黃池溝內,工程任務是將漢江流域調出水量自流送入渭河流域關中地區,隧洞為明流洞,全長81.58km,設計流量70m3/s,多年平均輸水量15.05億m3,縱坡1/3000,鑽爆法施工橫斷面為馬蹄形,斷面尺寸 7.0×7.0m,TBM法施工斷面為圓型,斷面直徑7.16m/8.03m。 黃三隧洞進口位於良心河左岸李家灣(黃金峽泵站出水閘),出口位於三河口水利樞紐壩後約300m處匯流池,工程任務是將黃金峽泵站抽取的漢江水送入三河口水利樞紐壩後匯流池。隧洞為明流洞,全長15.79km,設計流量75m3/s,多年平均輸水量9.76億m3,縱坡1/3000,橫斷面為馬蹄形,斷面尺寸7.18×7.18m。 黃金峽泵站位於黃金峽水庫庫區左岸良心河內,距良心河入漢江河口約900m,工程任務是將黃金峽水庫的水揚高送至黃三隧洞,多年平均抽水量9.76億m3。泵站設計抽水流量75m3/s,總揚程113.5m,安裝15 台水泵電動機組,單機設計流量6.25m3/s,配套電機功率11MW,泵站總裝機功率約165MW,年用電量3.67億kw•h。 黃金峽水利樞紐水庫壩址位於漢江幹流黃金峽鍋灘下游2km處,主要任務是攔蓄漢江河水,雍高水位,兼顧發電。攔河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64.3m,總庫容 2.36億m3,調節庫容0.92億m3,為日調節水庫,正常蓄水位450m,死水位440m,河床式電站裝機容量120MW,多年平均發電量2.98億 kw•h。 引漢濟渭工程擬按「一次立項,分期配水」方案建設實施,2020年、2025年調水量分別達到5億m3、10億m3,2030年調水量達到最終調水規模 15億m3。工程建成後,可基本滿足西安、寶雞、咸陽、渭南、楊凌等5個大中城市,長安、戶縣、臨潼、周至、興平、武功、涇陽、三原、高陵、閻良、華縣等 11個縣級城市,以及高陵涇河工業園區、涇陽產業密集區、扶風絳帳食品工業園區及眉縣常興紡織工業園區等4個工業園區的近期用水需要,同時可增加渭河生態水量,改善渭河流域生態環境。工程總工期11年,估算靜態總投資146.6億元,總投資154.03億元(項建評估投資)。
該工程項目建議書2009年7月通過水利部審查,2009年12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委託、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組織的專家評估,2010年3月中咨公司評估報告正式報送國家發改委。計劃2010年編制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部分單項工程初步設計,2010年底開工建設。「十二五」期間擬建成三河口水利樞紐和秦嶺隧洞,實現2020年調水5億立方米的供水任務。
❻ 引漢濟渭工程的工程概況
引漢濟渭工程(Han Ji-Wei works cited;Directs the Chinese Jinan Wei project )。
根據陝西省新近編制的《渭河流域綜合治理五年規劃(2008年-2012年)》,「引漢濟渭」調水工程建成後,可滿足關中地區渭河沿線西安市等4個設區市、13個縣城、8個工業園區2020年的城市生活、工業和生態環境用水需求,還可以歸還渭河河道被擠占的生態用水量,使渭河河道低限生態用水量達到51.1億立方米,極大地改善渭河河道生態環境。
『引漢濟渭」工程規劃靜態總投資120億元。工程項目建議書已於2008年4月上報水利部,力爭2008年完成項目建議書審查,2009年正式開工建設。2012年建成三河口水庫以下工程,年調水量5億立方米;2015年工程全部竣工,年調水量15億立方米。
黃金峽水利樞紐是引漢濟渭工程的兩個水源之一,也是漢江上游梯級開發規劃的第一級。壩址位於漢江幹流黃金峽鍋灘下游2公里處,控制流域面積1.71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76.17億立方米。攔河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68米,總庫容2.29億立方米。壩後泵站總裝機功率12.95萬千瓦,設計揚程117米。電站裝機容量13.5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3.63億度。
秦嶺輸水隧洞全長98.30公里,設計流量70立方米每秒,縱坡1/2500,分黃三段和越嶺段。黃三段進口位於黃金峽水利樞紐壩後左岸,出口位於三河口水利樞紐壩後約300米處控制閘,全長16.52公里,斷面為6.76米×6.76米的馬蹄型。越嶺段進水口位於三河口水利樞紐壩後右岸控制閘,出口位於渭河一級支流黑河右側支溝黃池溝內,全長81.779公里,分段採用內徑為6.76米×6.76米的馬蹄型斷面和6.92米/7.52米的圓型斷面,其中進口段26.14公里及出口段16.55公里採用鑽爆法施工,斷面為馬蹄型,穿越秦嶺主脊段39.08公里採用TBM法施工,斷面為圓型。
三河口水利樞紐為引漢濟渭工程的兩個水源之一,是整個調水工程的調蓄中樞。壩址位於佛坪縣與寧陝縣交界的子午河峽谷段,在椒溪河、蒲河、汶水河交匯口下游2公里處,壩址斷面多年平均徑流量8.70億立方米。攔河壩為碾壓混凝土拱壩,最大壩高145米,總庫容7.1億立方米。壩後泵站總裝機功率2.7萬千瓦,設計揚程97.7米。電站總裝機容量4.5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02億度。 引漢濟渭工程是由漢江向渭河關中地區調水的省內南水北調骨幹工程,是緩解關中渭河沿線城市和工業缺水問題的根本性措施。該工程是經國務院批復的《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中的水資源配置骨幹項目,也是國務院批准頒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工程主要由黃金峽水庫樞紐、黃金峽水源泵站、黃金峽至三河口輸水工程、三河口水庫和秦嶺隧洞等五部分組成。黃金峽水利樞紐水庫壩址位於漢江幹流黃金峽鍋灘下游2km處,主要任務是攔蓄漢江河水,雍高水位,兼顧發電。攔河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64.3m,總庫容2.36億m3,調節庫容0.92億m3,為日調節水庫,正常蓄水位450m,死水位440m,河床式電站裝機容量120MW,多年平均發電量2.98億kw·h。
黃金峽泵站位於黃金峽水庫庫區左岸良心河內,距良心河入漢江河口約900m,工程任務是將黃金峽水庫的水揚高送至黃三隧洞,多年平均抽水量9.76億m3。泵站設計抽水流量75m3/s,總揚程113.5m,安裝15台水泵電動機組,單機設計流量6.25m3/s,配套電機功率11MW,泵站總裝機功率約165MW,年用電量3.67億kw·h。
黃三隧洞進口位於良心河左岸李家灣(黃金峽泵站出水閘),出口位於三河口水利樞紐壩後約300m處匯流池,工程任務是將黃金峽泵站抽取的漢江水送入三河口水利樞紐壩後匯流池。隧洞為明流洞,全長15.79km,設計流量75m3/s,多年平均輸水量9.76億m3,縱坡1/3000,橫斷面為馬蹄形,斷面尺寸7.18×7.18m。
三河口水利樞紐壩址位於佛坪縣大河壩鄉三河口村下游2km處,主要任務是調蓄本流域子午河來水及通過泵站抽調入庫的漢江幹流水量。攔河壩初選壩型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38.3m,總庫容6.81億m3,調節庫容5.5億m3,正常蓄水位643m,壩後泵站設計抽水流量50m3/s,多年平均抽水量0.9億m3,設計總揚程95.1m,總裝機功率約60.6MW,年用電量0.3億kw·h。壩後電站裝機容量45MW,多年平均發電量1.08億kw·h。
秦嶺隧洞進水口位於三河口水庫壩後匯流池,出口位於渭河一級支流黑河金盆水庫右側支溝黃池溝內,工程任務是將漢江流域調出水量自流送入渭河流域關中地區,隧洞為明流洞,全長81.58km,設計流量70m3/s,多年平均輸水量15.05億m3,縱坡1/3000,鑽爆法施工橫斷面為馬蹄形,斷面尺寸7.0×7.0m,TBM法施工斷面為圓型,斷面直徑7.16m/8.03m。
引漢濟渭工程擬按「一次立項,分期配水」方案建設實施,2020年、2025年調水量分別達到5億m3、10億m3,2030年調水量達到最終調水規模15億m3。工程建成後,可基本滿足西安、寶雞、咸陽、渭南、楊凌等5個大中城市,長安、戶縣、臨潼、周至、興平、武功、涇陽、三原、高陵、閻良、華縣等11個縣級城市,以及高陵涇河工業園區、涇陽產業密集區、扶風絳帳食品工業園區及眉縣常興紡織工業園區等4個工業園區的用水需要,同時可增加渭河生態水量,改善渭河流域生態環境。工程總工期11年,估算靜態總投資146.6億元,總投資154.03億元(項建評估投資)。
該工程項目建議書2009年7月通過水利部審查,2009年12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委託、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組織的專家評估,2010年3月中咨公司評估報告正式報送國家發改委。計劃2010年編制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部分單項工程初步設計,2010年底開工建設。「十二五」期間擬建成三河口水利樞紐和秦嶺隧洞,實現2020年調水5億立方米的供水任務。
❼ 引漢濟渭的介紹
「引漢濟渭」為陝西省的「南水北調」工程。該工程是將漢江水引入渭河以補充西安、寶雞、咸陽等5個大中城市的給水量。引漢濟渭工程是由漢江向渭河關中地區調水的省內南水北調骨幹工程,是緩解近期關中渭河沿線城市和工業缺水問題的根本性措施。該工程是經國務院批復的《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中的水資源配置骨幹項目,也是國務院批准頒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❽ 引漢濟渭臨時用地補償標准
法律分析:批准臨時借地的補償,還耕後地力恢復期的產值損失以及借地單位如無能力還耕的,還應根據耕地受破壞的程度,支付還耕費。工程施工借地的費用,統一以該地區的青苗補償費為一個計算單位,按借地時間長短分別予以補償。青苗費標准按現有的規定執行。臨時借用非耕地的按所在區青苗費減半補償,造成地上附著物損壞的按值計算。
法律依據:《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 第十六條 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依法應當繳納的耕地佔用稅和耕地開墾費以及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的森林植被恢復費等應當列入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概算。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農村居民點遷建、城(集)鎮遷建、工礦企業遷建以及專項設施遷建或者復建補償費(含有關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移民個人財產補償費(含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和搬遷費,庫底清理費,淹沒區文物保護費和國家規定的其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