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規模大的基金建倉困難
Ⅰ 基金拆分後建倉速度慢,選擇這樣的基金有前途嗎
基本上我是不贊成買就要拆分和剛拆分的基金的。因為:
基金拆分不是為了基民的利益,而是基金公司為了持續營銷的需要。因為很多基民特別是新基民常常有恐高心理,覺得基金的單位凈值太高了,同樣的錢買「便宜」的基金可以多買好多份,而不在乎它的實際盈利能力就是收益率的高低跟凈值的高低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所以基金公司為了多賣基金,擴大基金規模,賺取手續費,就進行拆分或者大額分紅來降低凈值,而相對來說拆分比大額分紅相對要好一些。
實際上基金拆分以後因為短時間規模快速擴大,常常沒有那麼多好股票可以投資,而因為要降低持有的現金資產,被迫在高位買進股票,至少會在短期內損害老基民的利益。
Ⅱ 投資基金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好多理財者都會選擇投資基金來進行理財。證券投資基金,簡稱基金,是指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將眾多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獨立財產,由基金託管人託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資組合的方法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

第八,時與品的關系。
很多基金投資人注重選時,十分在意申購時機的把握,而忽視了基金品種選擇的重要性。其實只要認准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精心選擇幾只過往業績優良、公司管理優秀、社會評價較高、投資策略認同的基金,就可以隨時投資。
第九,長與短的關系。
還是強調要堅持下去,一些基民受股民追漲殺跌、短線惡炒的影響,在投資基金時也不約而同地採取了相同的策略———今日買,明日賣,頻繁進出,不斷變換。結果,手續費沒少掏,收益也不夠理想。其實,投資基金忌短宜長,沉著冷靜、持之以恆定會賺得盆滿缽滿。
第十,規模與結構的關系。
要根據自己的年齡、職業、收入、心理素質、抗風險能力和個人偏好等因素,恰當地選擇基金組合。
Ⅲ 為什麼基金規模越大,風險越小
基金產品的規模與其年化收益率呈正比關系。也就是說,規模越大的貨幣市場基金,業績越好、收益率越高,相對風險也就越小,但對股票型基金也不一定是這樣,達到一定規模後考慮到其收益就會封閉,像華夏大盤精選就是這樣,擔心規模的無限擴大會攤薄它的收益,主要也是市場有牛熊,船小好掉頭,規模過大的基金遇到熊市風險就會加大,無法兌現利潤收益就會減少!
Ⅳ 指數基金資金規模在什麼范圍較好
指數基金規模越大越好,沒有上限,正在運作的基金規模上多多益善,不過對於一些標的股票市值較小的指數來說,規模要控制在一定數量下,這類指數主要是互聯網開發的大數據指數。剛成立的基金規模不要過大,否則建倉困難。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Ⅳ 基金規模大了為什麼不好
當基金規模過大時,操作的靈活性將不便。而且,基金的漲幅比別的基金也可能會小一些,或者市場下跌的時候,跌幅也會更大一些。收益和抗風險方面的表現也沒有規模適中的基金那麼好。這就是規模超大的基金特別容易產生的問題。
所以,當我們要去投資一隻主動管理型的基金時,選擇小規模的基金比較好點,選擇5 - 50億的基金規模是比較合適的。在這個規模區間,也不乏有一些優質的基金可以挑選。
拓展資料:
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英文名稱為Hedge Fund),意為「風險對沖基金」,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當時的操作宗旨是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對相關聯的不同股票進行實買空賣、風險對沖操作技巧一定程度上可規避和化解投資風險。
1949年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個有限合作制瓊斯對沖基金,雖然對沖基金20世紀50年代已經出現,但是它接下來三十年間並未引起人們太多關注。直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金融自由化發展,對沖基金才有了更廣闊投資機會,從此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世界通貨膨脹威脅逐漸減少,同時金融工具日趨成熟和多樣化,對沖基金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據英國《經濟學人》統計,從1990年到2000年3000多個新對沖基金在美國和英國出現。
2002年後,對沖基金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對沖基金規模依然不小,據英國《金融時報》2015年10月22日報道,截至2012年全球匯凱財富對沖基金總資產額已經達到1.1萬億美元。
相比於公募基金,對沖基金(Hedge Fund)即使在海外也是一類相對較新的資產類別,通常會和房地產投資(Real Estate)、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和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一同被劃分在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的范疇。
事實上,世界上首隻對沖基金被認為是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Alfred Winslow Jones)在1949年創建的,距今也不過70多年。而對沖基金在國內的歷史就更短,黃金發展期大概可以從2013年算起。
QDII基金:
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的首字母縮寫。它是在一種在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投資基金。
和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一樣,它也是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允許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證券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安排。
ETF基金:
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的英文縮寫,中譯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又稱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產品,交易手續與股票完全相同。
ETF管理的資產是一攬子股票組合,這一組合中的股票種類與某一特定指數,如上證50指數,包涵的成份股票相同,每隻股票的數量與該指數的成份股構成比例一致,ETF交易價格取決於它擁有的一攬子股票的價值,即「單位基金資產凈值」。ETF的投資組合通常完全復制標的指數,其凈值表現與盯住的特定指數高度一致。比如上證50ETF的凈值表現就與上證50指數的漲跌高度一致。
Ⅵ 為什麼股票型基金的規模越大,業績反而越容易下滑
股票型基金,是指投資在股票上的倉位不低於80%的基金。
國家法規對於基金的兩個規定:
1、一隻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10%;
2、同一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合計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份不能超過該公司股份的10%。
因此規模過大的股票型基金,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原因會導致業績受影響:
1、市場上好股票數量有限,規模大的基金多出來的錢只能買其他股票或者大盤藍籌股。
2、規模大的基金在買入優質小盤股的時候,因為買入量相對比較大,更容易導致成本增加,加大基金經理操作難度。
Ⅶ 新基金建倉關注什麼
建倉、持倉、平倉是對股票交易的全過程概括,簡單一點就是買入、持股、賣出。股票投資的第一步就是建倉,今天學姐就跟大家分析一下炒股是怎麼建倉的。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建倉是什麼
建倉也叫開倉,是指著交易者新買賣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在股票市場當中建倉的意思就是買入股票或融資賣出證券。
二、中小投資者有哪些建倉方法
股民在炒股的時候,建倉屬於重要階段,入場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決定著投資者的交易能不能盈利。站在股民的角度,有一個好的建倉技巧和方法非常重要,能夠降低成本,放大收益,非常值得各位股民去學習。
中小投資者的股票建倉方法:
1、金字塔形建倉法,指的是對股票進行買入時要先投入進大部分的資金,比如說買進後,股市還是下跌,再拿出比之前更少的錢,繼續買進股票,整個買進過程的倉位呈一個金字塔形。
2、柱形建倉法,這個方法有助於在建倉的過程當中平均買入股票,購置個股之後如若個股繼續下跌,那麼還要接著投入進相同數額的資金去買入股票。
3、菱形建倉法,指的是在開始時先買入部分籌碼,隨著確切的消息或機會的出現,可以再次加大買入力度,如果有上漲或下跌發生,那就再少量地做補倉。
站在股民的角度,一定不要在建倉的時候採取一次性買入的方法,而一定要按照分批買入的原則來,這樣能最大限度的規避判斷失誤帶來的風險和損失,且建倉也處理好了,還要成功將止損點和止盈點設置完成。股票想要掙錢,把握好建倉時機很關鍵!小白必備的炒股神器,買賣時機盡收眼底,大盤趨勢一目瞭然:【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三、識別主力建倉動向
股票要上漲,靠的是資金推動,所以股票中的主力資金動向分析尤其重要。這里給大家說一下主力是如何建倉的。主力建倉不同於散戶,因為其資金量較大,建倉的資金會加大買方力量,對股價的影響較大。通常來說建倉手法有兩種,低位建倉和拉高建倉。
1、主力建倉的一般手法是低位建倉。股票價格通常跌到了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時主力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建倉,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持股成本,接下來也有更多的資金來促進股價的持續上升。低位建倉一貫是長周期的,在主力還沒有足夠多的籌碼時,可能會多次打壓股價進行誘空以獲取籌碼。
2、拉高建倉,這是一種利用散戶慣性思維逆向操作的一種方法。把主力用逆反的手段,可以在短時間內把股價推升至相對高位從而快速獲取大量籌碼建倉。當然沒有原因主力是不會給我們送錢的,進行拉高建倉的條件有:
①股票絕對價位並不高;
②大盤必須滿足是在牛市初期或中期;
③公司後市有重大好利或者是大題材,可以為其做後援;
④在分配方案中佔比很高;
⑤因為控盤的資金足夠多,所以可進行中長線運作。
在股市賺錢還是要看手裡的股票,想知道手裡股票好不好?點擊鏈接一鍵診股,實時解盤快人一步:【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Ⅷ 為什麼基金公司在大盤或各股高點,或大勢即將反轉時也建倉
公募基金是有倉位要求的。比如在6000點發行的新基金,在基金募集資金完畢後必須要在一個月之內達到證監會的倉位規定,也就是60%的倉位,即使基金管理者知道股市要跌,還是得買股建倉,因為這是證監會的要求。所以,在股市下跌途中,很多基金公司都會選擇抗跌品種進行投資建倉,比如醫葯、銀行板塊,目的就是為了少賠點。所以說股民朋友們在進行基金投資時也得考慮大盤目前所處的位置,在6000點說要進行長期投資的股民就是立志要長期套牢,所以選擇時點很重要,甚至比具體的選擇什麼基金或股票都要重要。
Ⅸ 買規模大的基金好還是小的好
基金規模過大或過小都不好,如果基金規模過小的話,基金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運營開支占管理費收入的比重會相對高些,運營成本會比較高,另外基金規模小的基金被清算的可能性比較高; 基金規模大的基金雖然運營成本比較低,但會碰到基金流動性問題,規模過於龐大的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會對其投資組合的流動性造成影響。從普遍意義上看,如果一隻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標的是規模龐大、成交量高的藍籌股,那麼對其流動性的影響會相對較小;但如果一隻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標的集中在少數幾只股票上,加之該基金的規模過於龐大,則有可能會對其流動性產生較大影響。
在基金經理進行投資操作的過程中,大規模地買入或賣出都會對股價產生影響。此外,如果一隻規模龐大的基金,其投資標的集中在中小盤的股票上,那麼其流動性的問題會更加突出,因為此時基金經理將面臨很難將股票按其理想價位賣出的困境。而這也正是很多基金會暫停申購的原因之一。
判斷基金的好壞,要全面分析比較,不能僅以規模大小判斷:1、基金公司:基金公司規模越大越好,如華夏基金公司規模就較大;2、基金經理:從事基金業的時間長,以往業績好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較為有保障。另外,頻繁調換基金經理的基金不要買;3、老基金較好。由於成立時間較長,以往的業績可以作為參考,那種在牛市和熊市中表現都較為優秀的基金當然是好基金了。而新成立的基金由於沒有業績參考,風險較大。4、基金規模的大小不是很重要。當然,規模大的基金運作起來難度較大,不如小基金「船小好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