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勸朋友買基金
Ⅰ 朋友沉迷於基金,無法自拔,我該怎麼勸他
佛渡有緣人,對於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來說,你急有什麼用呢?對方不聽你的,只能說明你說的話、做的事,在他心目中的分量還不夠重。針對你的朋友沉迷基金無法自拔這件事,需要從幾個角度去考慮。
結合以上基金的常識問題,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是否參與基金投資,和自己選擇的基金品類有關,和自己的投資水平有關。有些人被坑,主要是因為自己懂的太少或者對風險的預判不足。所以,加強學習,提高判斷能力,尤為重要。
投資有風險,參與須謹慎。
Ⅱ 朋友痴迷於基金無法自拔,我應該如何勸阻他
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人們對於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理財作為一個亘古不變的常識,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投資方式而投資基金也是為了現在比較常見的一種投資方式。
即使我們作為朋友,也不能僭越。當我們的勸說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但我們還沒有見到任何的效果時。那我們只能聽天由命,等待著朋友從這場基金泥潭中自己清醒過來,確信沉迷基金是不正確的做法。如果一件事物我們已經對它有成癮性的時候,在這時我們應該遏制這種成癮性。當這種成癮性危及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威脅到了我們的身體健康。無論在做什麼事情之前,我們都應該對這件事情有清晰的認知,用理性思考去解決它。
Ⅲ 有朋友叫我買基金,該不該信
不能買,你這么問的話,說明不你懂,基金是有風險的,散戶是很難掙到錢的,投得多賠得也多。
Ⅳ 朋友沉迷於基金,無法自拔,怎樣去勸說他比較好
這種東西還是得讓當事人自己明白利弊,畢竟你說再多也許他太沉迷了,也聽不進去。你就適當的和他講一下這些利害關系吧。
Ⅳ 勸人買基金是什麼騙局
對基金來說,跌吧,大跌大買,小跌小買,堅持價值投資,不碰辣雞小票,很多人看到大跌就心慌,我說那是黃金坑才對,以100萬資金投資為例,10萬算一成倉無腦投下為底倉,剩下90萬分成300份,每份3000元,逢低定投,基金凈值下跌3%到5%,買半份到1份,下跌10%就投兩份,總體原則下跌過程中倒金字塔式補倉,以此類推!可以網路下基金微笑曲線,最後重點,買基金一定要是閑錢投資,一年到兩年閑錢投資,急用錢不要買基金,更不要借錢買基金,基金投資是以年為單位,忽略短期漲跌!第二,市場再好也永遠不要全倉,半倉到最多七成倉,手頭必須有三到五成資金補倉,紀律式補倉很重要,千萬別上來就把子彈打光了!第三基金只有止盈,沒有止損,當你止損了也就等於割肉出局了!只要優質龍頭白馬核心資產主賽道選好,如何排兵布陣持倉調倉都是基金經理的事,特別是主動股票型基金,你只是後勤大隊長關鍵時刻給他們送子彈補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士去做!總之越跌越補,漲了賺錢,跌了賺份額,一個微笑曲線過來,龍頭白馬還是要漲回去的!核心資產放長以年的維度來看始終是在不斷上漲!記住,閃電打下來的時候你必須在場!躲過了下跌,你也就躲過了上漲!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股市註定就是一場修行,守的了寂寞方能見的了繁華!
Ⅵ 為什麼炒股的人不買基金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因為基金可以一年虧損超過60%而且管理費照收不誤。
2008年,9隻QDII去年累計虧損達到了驚人的505億元,平均每隻虧損額為56億元。
基金公司方面,排在虧損額前五位的基金公司分別為華夏基金、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和南方基金,虧損額分別達1053億元、967億元、860億元、859億元和816億元。
管理費進賬307億漲8.28%
根據天相的統計數據,2008年度,基金管理費收入(含QDII)的前三名為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和南方基金,三家公司年度管理費收入分別達到28億、18.23億和18.1億。三家公司的管理費收入佔全行業的比重達到20%
因此炒股票不一定就買基金買基金一定能賺錢。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Ⅶ 為什麼有很多網友勸我現在不要買基金
因為很多人都是在07年基金最火的時候進去的,買了5年發現還是虧,所以就覺得基金是個騙人的東西。
同意你的觀點,在市場低點肯定比高點買要好,建議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下,分批買入,耐心等待牛市到來。
Ⅷ 從銀行購買基金銀行工作人員都勸你先別買是為什麼
你好,最近的銀行理財產品很多不能按時兌付,所以工作人員勸你先別買,也是考慮到這一點,投資有風險。
Ⅸ 朋友叫我投資基金靠譜嗎
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其實基金也分為幾個種類的,最保險的就是貨幣基金了,比如零錢通和余額寶都是,其次才到債券基金,
Ⅹ 為什麼永遠不要買基金
我想,剛進入金融市場的人,大多數人最先接觸的是基金。包括一開始看的理財之類書籍都是講投資基金會有什麼樣的好處等等,當然,我也經歷這些。
最開始的時候是看了本理財書籍,說每個月定投多少資金進去,然後按年復利百分之二十計算,我二十年後會有多少錢。當時真是心動,就按這方法去操作了。
結果沒一兩年就受不了了,怎麼收益並不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且還虧損呢?我就開始懷疑這樣的方法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如果我一路走到底,花掉二十年的青春又得不到想像中的回報怎麼辦?其實這跟中國人的處世原則有關,應該說,中國人更注重的是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投資也偏向於短期就要看到效果。但西方人不同,他們喜歡長期投資,例如生物、信息等技術,也許一輩子都看不到什麼成果,但他們就是喜歡這樣。這是東方人與西方人在理念上的不同。
當漸漸意識到這點之後,我就偏向於開始自己投資股票,且偏向於短線,因為一個人不管做什麼,都要結合自己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的去發展,才有可能取得成效。當我漸漸對金融產品有深入的理解後,我果斷的賣出基金,再也不會碰這玩意了。
因為我發現,中國設立基金的本質,很大程度上在於是為了IPO的發行當托。基金公司的買賣原則並不在於公司好壞,只在於倉位多寡,倉位重了,就把完成發行的IPO賣掉,留出資金為新的IPO做准備,試問基民如何能賺到錢?想一想,你把錢交給這樣一個只為了相關利益集團服務而不是為了你的機構去打理,你能放心?
一個在軍隊的朋友說過一句經典,如果你遇到敵人,絕不能逃跑,因為這樣你就把背後留給敵人從容對你進攻,你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了。套到這個市場上來說就是,自己的錢自己投資,不管是輸是贏都是你自己做的決定,至少你把命運握在了自己的手上,而不是交給別人去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