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買入基金買入成本價怎麼算
㈠ 基金成本價怎麼算
基金的持有成本由認購費/申購費(初始發行稱之為認購,發行之後購買稱之為申購)、管理費、贖回費/賣出費三部分組成。不同基金,它的持有成本不同,根據風險水平來看,貨幣型基金預期收益最低、運營簡單,它的持有成本是最低的,債券型基金的持有成本其次,股票型基金由於管理復雜、要求高、預期收益高,它的持有成本是最高的。
【拓展資料】
基金投資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份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然後共擔投資風險、分享收益。通俗地說,證券投資基金是通過匯集眾多投資者的資金,交給銀行保管,由基金管理公司負責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等證券,以實現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種投資工具。
設立條件:
《1》名稱應符合《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允許達到規模的投資企業名稱使用「投資基金」字樣。
《2》名稱中的行業用語可以使用「風險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投資基金」等字樣。「北京」作為行政區劃分允許在商號與行業用語之間使用。
《3》基金型:投資基金公司「注冊資本(出資數額)不低於5億元,全部為貨幣形式出資,設立時實收資本(實際繳付的出資額)不低於1億元;5年內注冊資本按照公司章程(合夥協議書)承諾全部到位。」
《4》單個投資者的投資額不低於1000萬元(有限合夥企業中的普通合夥人不在本限制條款內)。
《5》至少3名高管具備股權投基金管理運作經驗或相關業務經驗。
《6》基金型企業的經營范圍核定為:非證券業務的投資、投資管理、咨詢。(基金型企業可申請從事上述經營范圍以外的其他經營項目,但不得從事下列業務:
⑴發放貸款;
⑵公開交易證券類投資或金融衍生品交易;
⑶以公開方式募集資金;
⑷對除被投資企業以外的企業提供擔保。)
《7》管理型基金公司:投資基金管理:「注冊資本(出資數額)不低於3000萬元,全部為貨幣形式出資,設立時實收資本(實際繳付的出資額)」
《8》單個投資者的投資額不低於100萬元(有限合夥企業中的普通合夥人不在本限制條款內)。
《9》管理型基金企業的經營范圍核定為:非證券業務的投資、投資管理、咨詢
㈡ 如何計算成本價(持倉成本)
如何計算持倉成本價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當然這里是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講的。第1個方面是從股票的這個角度上來說的,股票的持倉成本就是拿我們所購買股票的數量,比如說購買了100股、300股、500股等。然後還需要看這只股票單股的股價是多少,比如說有些股票的股價比較貴,可能單股的股價來到了1500元,還有一些單股的股價比較便宜,一股的價格可能是兩三元,這個時候持倉的成本就是拿我們擁有的股票數量去乘以單股的股價。比如說我們購買了100股,那麼這只股票的單股股價是10元,這個時候持倉成本就是1000元,因此計算持倉成本需要根據購買股票的數量和單股的股價來計算的。不同的股票,它在股價上是有著比較大的區別,並且每個人購買的股票數量也是不同的。
㈢ 股票多次購買,成本價怎麼計算的求公式
現在有一支股票,原來持有3000股,成本價是14塊,現在加倉,股價是10塊,加5000股的話成本價會變為:(3000*14+5000*10)/(3000+5000)。這里沒有考慮買賣的手續費。如果有多次買賣,計算剩餘股票成本價的公式為:所有買入成交金額,加上所有買賣的手續費,減去所有賣出成交金額,最後除以剩餘股票數量,就是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㈣ 你好,我買的基金第一次是低價購入,第二次是高價購入,基金持倉成本價怎麼算
第一次購買基金的。總價值。加上第二次購買的總價值。然後把它除二。這樣的話,你就能算出平均值了。
㈤ 成本價怎麼算 公式
一、成本價怎麼算公式
股票的成本一般包括股票的買成本和交易費用這兩部分
即股票的成本價=(股票的買入成本+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某股票市價為5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傭金費用按照成交額的萬分之三收取,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價=(50×1000+50×1000×0.03%)/1000=50.015元
賣出成本價計算公式:股票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平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餘的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5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52元時,再賣出500股,其中手續費為30元,則投資者賣出後的成本=(1000×50+30-52×500)/500=48.06元,與原來50元相比,其成本下降了1.94元,在盈利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賣出操作,可以降低投資者的成本價。
不斷買入成本價計算公式:股票成本價=(每次買入股票的成本之和+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5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52元時,再買入1000股,其中手續費為30.6元,則股票成本價=(1000×50+52×1000+30.6)/2000=51.02元,與原來50元相比,其成本上升了1.02元,在股價上漲過程中,不斷的買入,其成本價會相應的提高。
二、買入均價和成本價的區別是
1、含義不同:
成本價是指投資者多次買入賣出這只股票後,手中剩下的這部分股票的持倉成本價;而買入均價是指每次買入後的算術平均價格。
2、計算方式不同:
成本價計算方式:在不賣出的情況下,成本價=買入均價+手續費,但是如果賣出後,持倉成本就會變化。
如:10元買進,在10.5元賣出,賣出後系統的會低於10元,因為將價格上漲後的0.5元收益平攤到剩餘的股份上,使其成本下降。
反之如果是9.5元賣出了一筆,虧損後賣出則系統會將虧損也會平攤到剩餘的股份上,使其成本價提高。
買入均價計算方式:是計算多次買入,不包括賣出。
如:投資者在10元的時候買入某股票1000股,在11元的時候,買入手續費用為5元,再次買入1000股,買入手續費用為5元,則投資者買入該股的買入均價=(10×1000+11×1000)/2000=10.5元
㈥ 在原有的基金上再繼續買入,是第一次買入的價格還是現在的價格計入
一、再次買入時,看你要賣出的時候,是按照你當時第一股價格+第二股價格,總的贏利=賣出單價*總的股數-(第一次的買入價+第二次的買入價)這樣算的。
二、股票投資成本的計算,也包括買價成本的計算和交易費用的計算。這里只說明交易費用的計算問題。由於股票投資中的印花稅和過戶費,不但計算方法與債券完全相同,而且現行收費標准也完全一致。因此,在此僅就股票買賣交易費用計算中的兩個特殊問題作以討論。
三、股票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與債券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相同,也是成交金額,但所規定的計算比例卻有較大的差異。其具體規定是:A種股票買賣的計算比例為0.35%,但最低起點為10元。B種股票買賣則按成交金額的大小,規定不同的計算比例。
成交金額在50萬元以下的,比例為0.6%,起點為20元;成交金額在50萬元—500萬元的,比例為0.5%;成交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比例為0.4%。
例1 甲企業於1999年6月1日在二級市場上以每股15元的價格買入A企業發行的面值為1元的A種股票20000股;又於7月18日以每股18元的價格將其全部售出。
基金是你投出的一部分錢交給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操盤手再用你的錢去投資,一般都是股票的形式。也相當於你花錢請專業人士替你炒股。所以選擇好的基金公司非常重要!只有基金公司賺了錢,你才有錢賺。基金公司賺了會按你買的股數、當天的單位凈值和贖回日期的凈值差給你相應的紅利。賠了,你同樣要以所購股數和凈值差分攤損失。購買的時候會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一般是0.012每股,贖回的時候手續費是0.005,打個比方,如果你購買當天的單位凈值是1元,你買了10000股(一共是一萬元),你一共需要交170元的手續費。如果用網上銀行購買,會有相應的折價,大概手續費是110左右
㈦ 加倉後的持倉成本價怎麼計算
股票加倉後持倉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持倉成本=(第一次買入股票價格×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時的股票價格×加倉的股票數量)/(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的股票數量)。
因此,投資者在個股的上漲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提高投資者的持倉成本,而在個股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個股1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等股價上漲到11元的時候,再買入一千股,則股票的持倉成本價格=(10×1000+11×1000)/2000=10.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要高出0.5元。
如果投資者等個股下跌至9元的時候,進行加倉操作,買入1000股,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10×1000+9×1000)/(1000+1000)=9.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降低了0.5元。
【拓展資料】
基金中途加倉怎麼算成本?
基金中途加倉後持倉成本的計算公式為:持倉成本=(第一次買入基金的價格×第一次持倉基金數量+加倉時的基金價格×加倉的基金數量)/(第一次持倉基金數量+加倉的基金數量)。
因此,投資者在基金的上漲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提高投資者的持倉成本,而在基金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基金價格為1元的時候,買入1000份,等基金價格上漲到1.5元的時候,再買入1000份,則在不考慮手續費用的情況下,基金的持倉成本=(1×1000+1.5×1000)/2000=1.2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要高出0.25元。
如果投資者等基金下跌至0.9元的時候,進行加倉操作,買入1000份,則投資者的基金成本=(1×1000+0.9×1000)/(1000+1000)=0.9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降低了0.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