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農業豐收相關的基金會如何

農業豐收相關的基金會如何

發布時間: 2022-07-14 13:34:37

Ⅰ 農村合作基金會是否合法

農村合作基金會,是社區內為農業、農民、農村服務的資金互助組織,不是金融機構。 徽標
農業部負責制定有關的政策法規,指導農村合作基金會的管理和發展。地方農業行政部門為農村合作基金會的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對農村合作基金會的業務活動進行監督,並會同農業行政部門對違反規定辦理存貸款業務的行為進行處理。
農村合作基金會要維護其合法權益,規范其行為,有關部門要一如既往指導和支持農村合作基金會健康發展。
堅持正確方向。要做到「四堅持」、「四防止」:即堅持互助性,防止辦成金融機構;堅持社區性,防止資金外流;堅持群眾性,防止走「官辦」道路;堅持民主性,防止變成領導幹部「小金庫」。
建立健全制度。
強化監督管理。
要通過上述工作,做到辦會方向正確,辦會質量提高。

Ⅱ 農村合作基金會是什麼

農村合作基金會,是社區內為農業、農民、農村服務的資金互助組織,不是金融機構。 農業部負責制定有關的政策法規,指導農村合作基金會的管理和發展。地方農業行政部門為農村合作基金會的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對農村合作基金會的業務活動進行監督,並會同農業行政部門對違反規定辦理存貸款業務的行為進行處理。 農村合作基金會要維護其合法權益,規范其行為,有關部門要一如既往指導和支持農村合作基金會健康發展。
1983年在黑龍江省的農村誕生了第一個後來被稱為「農村合作基金會」的農村合作基金組織,在政府先默許後 承認的政策下,此後這類農民自發組織的「農村合作基金會」雨後春筍般地在全國農村建立、發展起來,到1992年全國已建立鄉(鎮)級「農村合作基金會」 17400個,村級合作基金會112500個,分別占鄉(鎮)總數和村總數的36.7%和15.4%;農民們慶幸地想:自己的「銀行」總可以更直接、更方便地服務於農業 生產了吧?事實也果真如此,自1990年至1996年,全國農村合作基金會累計投放於種植、養殖業生產的資金達到1515億元;其中1996年投放於農業生產的資金占 其當年投放總額的比重高達43.3%,投放於農村生活服務方面的資金占其當年投放總額的19.9%,這兩項支農資金合計占其投放總額的63.2%,大大地高於農業銀 行和信用社支農資金所佔的比重。但好景不長,1999年1月,在「規範金融市場,整頓金融秩序」的旗幟下,國務院一個3號文件否定了農民們在農村合作金融領域 的「二次創業」——「農村合作基金會」關閉了。

Ⅲ 公益基金會可以投資實業或農業項目及盈利嗎

摘要 基金是用來以防萬一的

Ⅳ 農業部扶貧基金會怎樣

中國扶貧基金會(英文名: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縮寫:CFPA)成立於1989年3月,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管,是對海內外捐贈基金進行管理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獨立的社會團體法人。
中國扶貧基金會以搭建社會貧富互動平台,傳遞慈善愛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己任,以勵精圖治、求真務實的精神,致力於動員社會參與,創新扶貧方式,推動政府公益政策制定,促進公民社會發育,實現社會平等、公正和共同富裕。
中國扶貧基金會已經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專職扶貧公益機構。
中國扶貧基金會北京總部擁有80名員工。在全國擁有26個分支和下屬機構。
基金會的員工長期從事扶貧或非政府組織(NGO)與農村發展工作,他們的專業包括經濟、農業、金融、工商管理、社區發展等領域。

Ⅳ 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農業改良

飢饉問題一向是一切慈善和公益事業首要關注的問題。洛克菲勒基金會認為要根治飢饉關鍵在於改良農業,使糧食大幅度增產。繼醫葯衛生之後,農業改良也一直是洛氏基金會長期的重點。在基金會成立之前,「教育總會」曾在美國南方黑人較多的貧困農村進行過玉米品種改良和農業體制改良相結合的工作,取得很好效果。基金會成立後,這項工作主要在第三世界開展,其做法是資助有關國家的農業改良技術研究並創建將新成果推廣的機制和方法。基金會特別注意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盡量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和已有的經驗,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幾十年來這個領域相對投資較小而成績較為顯著。
據說這一項目最早的啟發來自1941年會長福斯迪克與當時的美國副總統華萊士的一次談話。華萊士從墨西哥訪問回來後告訴福斯迪克,如果墨西哥的玉米和大豆單位面積產量能提高10%,當地人民的生活就可以大大改善。之後,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董事會討論了華萊士的提法,決定派出三名專家到墨西哥考察——一名植物病理學家、一名遺傳和玉米專家、一名土壤學家,分別來自明尼蘇達、哈佛和康乃爾大學。他們在墨西哥旅行了5000英里,經過廣泛考察,提出一項被認為具有經典意義的報告。報告不但提出了科學技術方案,而且特別強調,不能單純給予資助,必須積極參與規劃和對援助的使用,包括現場指導,結合當地具體條件建立有效機制。1942年,墨西哥農業部正式邀請洛克菲勒基金會進行改良農業的合作。1943年,雙方簽訂意向書:墨西哥政府提供土地、勞力、部分實驗房屋和培訓費用,基金會負擔大部分運作的費用並在墨西哥城建立一個工作班子,由美國植物病理學家哈拉爾領導,其餘成員皆由墨政府委派。這是一項長期的合作,最高峰時有18名美國專家和100名墨西哥人同時工作。到60年代中期,20年中在這一班子中實習過的墨西哥人達700人,其中有100多人被選拔到美國學習並獲碩士學位。60年代以後即由培養 出來的墨西哥專家領導。哈拉爾博士帶領的班子堅持實地考察、示範和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也採用行之有效的土辦法。經過多年的研究、實驗和推廣,在玉米和小麥的土壤和品種改良方面成績斐然。墨西哥原來50%的小麥依靠進口,玉米也不能完全自給。在此項實驗的18年中,墨西哥人口增長了60%,小麥和玉米卻達到了自給,基本不需要進口。根據聯合國1963年公布的數字,墨西哥在過去10年中農業總的年增產量平均達7%,這是與洛克菲勒基金會的大規模長期援助分不開的。這一經驗的另一可貴之處是培養了能夠適應發展中國家各種艱苦條件的專家。
基金會與墨西哥合作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了推廣的機制,例如在 墨西哥培養的專家到哥倫比亞開展工作,在哥倫比亞培養的人才又到智利從事同樣的項目,形成一種鏈條。在資金方面,基金會給予必要的資助,但是更重要的是促使當地政府重視這項工作,使當地政府越嘗到好處,越願意多投入,同時改革其農業管理機制。繼拉美國家之後,或同時,這種合作又推向中東、南亞和非洲。當然由於國情不同,成功的程度也不同。其中比較著名的成功例子是印度的「綠色革命」。基金會在印度的工作始自1956年,先派出12名專家。1958年,資助新德里的印度農業研究院成立研究生院,並派出顧問和訪問教授。從一開始,此項工作即是基金會與印度中央和各省政府、各地新成立的農業大學以及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的合作項目,基本上沿用墨西哥的政府劃撥土地的模式。在印度全國各地不但建立農業學校而且建立了無數實驗田。60年代在大面積推廣哥倫比亞的良種玉米方面取得大幅度增產的成績。1970年原來曾為基金會派往墨西哥的農業科學家諾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因在印度進行水稻雜交成功而獲諾貝爾獎。當時有人提出應把這項獎給洛克菲勒基金會的集體。
洛克菲勒基金會另一項重要的成績是1959年與福特基金會協議合作在菲律賓建立世界稻米研究所,包括生產、分配和成果利用。菲律賓政府撥給土地,福特為建築出資700萬美元,洛克菲勒提供技術指導、行政管理和運作費用,每年約50萬美元。這一研究所規模巨大、設備齊全,還有200英畝水灌試驗田,於1962年正式開業。董事會有6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分別來自泰國、日本、印度、菲律賓、美國和中國台灣。主持實驗的是一名印度專家,多數工作人員來自東南亞盛產稻米的國家和地區。現已收集世界70餘國6000多種稻穀進行實驗,從中選出良種,加以處理冷藏,分門別類,標明特性,供世界各國交換。以後按此模式擴大到其他國家。現在全世界共有16個國際農業中心。
1963年在基金會成立50周年的時候,確定了新的五大優先問題:征服飢饉、控制世界人口、有選擇地加強發展中國家的某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協助文化發展以及爭取全體美國公民機會平等。除最後一項外,對象都是發展中國家。90年代,它大力資助的項目有:臨床流行病研究、農林技術研究(肯亞)、熱帶作物病理研究(奈及利亞)、水稻品種改良(菲律賓)等等,僅1993年一年對此類項目的撥款就近500萬美元。
鑒於亞洲國家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基金會更加強調基因研究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同時維持土地的可持續耕種。目標是在2005年通過生物技術提高稻米產量20%而不降低土地質量。此項集中在亞洲的國際稻米生物技術 研究項目,從1984年開始。起初集中在稻種基因的生物工程研究方面,資助康乃爾大學制定稻米基因譜系向全世界產稻國家傳播。這是一項長期計劃,在科研取得一定成果後,把重點放在人才培養、技術轉讓和在亞洲國家創造將來獨立繼續進行這項工作的能力。迄今已經與亞洲及其他地區350名科學家進行合作,從1984年至1998年,這一項目的獎學金在各國培養了183名專家,其中許多人在本國已成為這方面的領導骨幹,繼續領導研究和國際交流。到目前為止,研究的結果證明新品種的稻穀比原來預期的還可以多供給1億人口,20年內受惠人口還可以增加1.5億。最新的成就是發現有8種糧食作物與稻米有共同的染色體特徵,所以在稻米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績也可以用於這些糧食作物。在中國,農業科學方面的合作也是重點之一。
在非洲,自1988年起,基金會主要在肯亞、馬拉維、烏干達和辛巴威進行這一項目,但只是根據其特點,與亞洲的目標和做法都不相同,不過推廣新技術、培養人才的做法則相同。

Ⅵ 在農村扶貧方面,陳江和基金會進展得怎麼樣

為了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可持續農業, 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陳江和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在河北省隆化縣韓家店鄉西底溝村聯手打造的「生態扶貧示範果園」。該生態扶貧示範果園是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利用陳江和基金會於2017年捐贈的資金開展的系列環保扶貧項目之一。此項目幫助當地引進了先進種植管理技術和優勢樹莓品種,帶動了本地樹莓品種的升級優化,進而推進美麗中國,美好鄉村建設。

Ⅶ 中國有過農業基金會嗎

有一個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民政部注冊登記,於1995年12月20日成立。基金會得到國家科委、中國人民銀行、民政部、農業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得到國內外企業界及知名人士的積極響應。基金會歸口農業部管理,接受中國人民銀行和民政部監督。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的宗旨是:通過廣泛吸收國內外和社會各方面的資金,用以支持中國農業科教事業,補充國家主渠道對農業科技的投入,以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戰略。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的任務是:發展農業科教事業,推動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促進中國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繁榮。基金會資助農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示範、成果推廣和農業科教前沿重大課題的研究;資助有突出貢獻和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農業科技人才;資助優秀農業科技著作的出版;獎勵在中國農業科教事業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將根據政府制訂的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定期公布資助方向。資助項目的遴選實行"公開申請,專家評審,民主公正,擇優資助"原則。基金會建立嚴格的籌資、管理和使用制度,公正、合理、規范、科學、有效地使用農業科教基金,向捐贈者公開收支帳目,接受監督。

Ⅷ 2021年農業補貼有三大變化,補貼會傾向於哪些方面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糧食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大部分國家都採取了限制本國糧食出口的政策,這也更進一步體現了糧食的重要性。而中國糧食多年連續豐收,庫存充足,國外限制出口政策對我國影響不大,當然這離不開種地農民以及國家政策。為了國家糧食安全,大量農民去耕種生產糧食,而國家為了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也出台了很多糧食補貼政策。現在新的一年開始了,那麼糧食補貼有哪些變化?種植糧食一畝地補貼金額標準是多少?什麼時間發放?關於糧食補貼,下面一起來了解2021糧食補貼標准新規解讀。

糧食補貼網上怎樣查詢?

1、信用社網點

糧食補貼一般會打入「一卡通」賬戶,可以去持「一折通」存摺和本人身份證(或戶口薄)到居住地附近的信用社網點查詢。

2、撥打12316

首先撥打12316,根據語音提示,選擇人工服務,說清楚要查詢的省、市、縣、村,是個體農戶,還是屬於合作社。12316人工服務時間為早上8點到晚上8點,其餘時間為自動語音服務。

以上就是關於糧食補貼的介紹了,每年種植主要糧食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小麥等都是有補貼的,具體補貼金額、補貼條件、申請要求、下發時間可以咨詢當地有關部門,另外對於糧食補貼,這幾種情況是領不到的,分別是未經申報的種植面積、有明確退耕要求的土地、未經批准開墾的土地、享受糧改飼的青貯玉米、外出打工或者創業已經放棄種地的農民、將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民、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的農民,都申領不到糧食補貼的,因此大家一定要記得登記種植面積進行申報。

Ⅸ 農業部農村發展基金怎麼才能拿到

農村合作基金會欠款清收工作的法律保障議案已上報全國人大.
提出的「關於在農村合作基金會欠款清收過程中請求法律保障」的建議,內務司法委員會多次召開委員會會議進行認真研究,並征詢了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公安廳、省政府農村辦等有關部門的意見。

你需要耐心等待,中央政府現在正著力解決這件事情.

農村合作基金會
農村合作基金會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1999年1月被國務院嚴令全國統一取締,經歷了十多年的興衰。
農村合作基金會是主要依賴於農戶的資金注入的准正規金融組織,其經營活動歸農業部而不是中國人民銀行管轄,並迅速呈現星火燎原之勢。
大多數農村基金會的運作都違背了合作基金會的互助宗旨,把農村基金會變成了辦理存貸業務的第二個農村信用社。到1996年,農村合作基金會的存款規模達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九分之一。然而,由於普遍的高息吸存、內部管理混亂、基層政府行政干預及缺乏必要的金融監管,農村基金會很快出現了大面積的兌付風險,甚至在局部地區出現了擠兌風波。
1996年,中央發布《國務院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農村基金會進入了整頓發展階段。1997年11月,中央決定全面整頓農村合作基金會。農村合作基金會自身積累的矛盾也突然表面化,並在部分地區釀成了危及農村社會及政治穩定的事件。

1999年1月,國務院發布3號文件,正式宣布全國統一取締農村合作基金會。經過清產核資、分類處理、清收欠款和存款兌付等階段,各地農村基金會得到了徹底清理。但由此帶來的資產損失相當嚴重。由鄉鎮政府向銀行申請貸款兌付基金會債務,給鄉鎮財政造成壓力較大,廣大農民也被轉嫁了相當部分的債務負擔。

2000年國家撥專款萬億元,用於償還在基金會存款本金及利息,並且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清理整頓農村合作基金會的通知》都是以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文件形式下發的。

你或者還可以去找縣經管局(縣農村基金會清理整頓小組辦公室)各級財政向上級財政借款。最後轉借給鄉鎮府用於兌付給基金會存款人,政府收回貸款人借款後再歸還上級財政。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
股票歷史財務指標查詢網站 發布:2025-07-05 13:34:23 瀏覽:777
首旅酒店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05 12:29:18 瀏覽:606
佛山照明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05 12:21:47 瀏覽:48
對沖基金的對沖成本指什麼 發布:2025-07-05 12:12:09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