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相關的生產許可法規有哪些
A. 關於證券投資基金行業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目前已頒布的關於基金的法規有兩部:
一是1997年11月14日國務院批准頒布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二是2000年10月12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
B. 證券基金的法律法規有多少種有什麼法
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C. 我國公募基金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
D. 在信息披露層面,私募基金有哪些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下面是有關私募基金的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關於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指引》《基金業務外包服務指引(試行)》《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基金從業人員執業行為自律准則》
法律依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一條為了規范私募投資基金活動,保護投資者及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私募投資基金行業健康發展,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制定本辦法。
E. 基金行業有哪些法律法規
一、設立及運營方面
1、合夥制基金設立和運行適用的主要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主席令第五十五號,「《合夥企業法》」)。《合夥企業法》於2007年6月1日開始實施,確立了有限合夥制度,並單列一章規定了有限合夥企業的關鍵要素。
2、公司制私募股權基金是指以公司形式存在的投資基金,其設立和運營要遵守《公司法》關於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公司的設立和運營規則。目前施行的《公司法》於2006年1月1日生效。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新公司法將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根據目前施行的《公司法》,公司指依照《公司法》在中國境內注冊成立的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的責任以其全部資產總額為限,股東的責任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或認購的股份為限。
二、備案管理方面
在證監會成為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主管部門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於2014年1月17日根據中國證券會的授權,發布了《關於發布的通知》(中基協發〔2014〕1號),該通知目前是中國證監會主管期間發布的具體監管政策文件。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基金業協會」)按照規定辦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私募基金備案,對私募基金業務活動進行自律管理。基金業協會每季度對私募基金管理人、從業人員及私募基金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向中國證監會報告。基金業協會根據私募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基金類型設立相關專業委員會,實施差別化的自律管理。
三、募集管理方面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范試點地區股權投資企業發展和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發改辦財金[2011]253號)及《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促進股權投資企業規范發展的通知》(發改辦財金[2011]2864號)規定,股權投資企業的資本只能以私募方式向具有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對象募集,不得通過在媒體(包括企業網站)發布公告、在社區張貼布告、向社會散發傳單、向不特定公眾發送手機簡訊或通過舉辦研討會、講座及其他公開或變相公開方式(包括在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機構的櫃台投放招募說明書等)直接或間接向不特定對象進行推介。
四、投資管理方面
1、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范試點地區股權投資企業發展和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發改辦財金[2011]253)號規定,股權投資企業的投資領域限於非公開交易的企業股權,投資過程中的閑置資金只能存放銀行或用於購買國債等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投資方向應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和宏觀調控政策。股權投資企業所投資項目必須履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核准和備案的有關規定。外資股權投資企業進行投資,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投資項目核准手續。
2、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促進股權投資企業規范發展的通知》(發改辦財金[2011]2864號)規定,股權投資企業的投資領域限於非公開交易的股權,閑置資金只能存放銀行或用於購買國債等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投資方向應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和宏觀調控政策。
五、稅收方面
1、合夥制基金的稅收主要適用《關於合夥企業合夥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合夥企業以每一個合夥人為納稅義務人。合夥企業合夥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合夥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採取「先分後稅」的原則。具體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按照《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財稅[2000]91號)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標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65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2、公司制基金的稅收主要適用《企業所得稅法》。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及第四條,(1)未於中國設立機構、場所或(2)於中國設有機構、場所但其來自中國的收入與該等機構、場所並無關聯的非居民企業(指於境外司法權區注冊且於中國無實際管理實體的機構或實體)均須就其源於中國的收入按20%的稅率繳納中國所得稅。同時,根據適用於在中國組建並由中國證監會批准於中國股票市場買賣股票的證券投資基金(或國內基金)的現行稅務體制,於股票買賣中所產生的資本收益及來自國內基金自其所投資公司的股息均獲免徽收營業稅及所得稅。
六、優惠政策方面
中國各地為鼓勵當地股權投資企業發展,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已出台一些針對股權投資企業或創投企業的優惠政策,優惠政策通常涵蓋稅收、房租減免、獎勵、辦事服務等方面。
七、特殊行業規范
此外,銀監會、保監會根據相關政策對商業銀行或保險公司從事股權投資業務進行監管,商務部對外商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依照外資相關法規實施管理。
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於2014年1月17日發布的《關於發布的通知》(中基協發〔2014〕1號),從2014年2月7日開始,所有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及管理機構均須到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事後登記備案
F. 基金監管法規體系有哪些
基金監管的法規體系是基金監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證券投資基金法》為核心、各類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為配套的完善的基金監管法律法規體系。
這些法律規范的目的就是督促基金管理公司完善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防止利益輸送;加強基金投資運作監管,確保基金合規運作;完善和加強銷售監管;完善基金信息披露監管;加強基金從業人員資格管理。
基金監管體系,即為基金監管活動各要素及其相互問的關系。基金監管活動的要素主要包括目標、體制、內容和方式等。
基金監管目標,是指基金監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的和效果。基金監管體制,是指基金監管活動主體及其職權的制度體系。基金監管內容,是指基金監管具體對象的范圍,既包括基金市場活動的主體也包括基金市場主體的活動。基金監管方式,是指基金監管所採用的方法和形式,也稱基金監管的手段和措施。廣義的監管方式,包括對基金市場主體即基金機構的市場准入監管、對基金機構市場行為的監管以及對基金機構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或出現某些法定情形後的處置措施,也即對基金機構的審核注冊、對基金機構行為的檢查以及檢查後對存在問題的基金機構的各種行政處置措施,分別體現了事前監管、事中監管和事後監管。狹義的監管方式,也稱為監管措施,通常不包括市場准入監管,而僅包括檢查及其後續的處置措施。
基金監管目標是基金監管活動的出發點和價值歸宿,基金監管體制的設置、內容的選擇、方式的採用等均須以基金監管目標的實現為宗旨,而基金監管目標的實現也必須依賴於基金監管體制、基金監管內容和基金監管方式的有機配置。
總而言之,基金監管就是為實現監管目標,由監管主體行使其法定職權,採用必要的監管手段和措施,對需要監管的諸對象所進行監督和管理的活動。這些與基金監管有關的各要素及其相互間關系的集合便構成了基金監管體系。
G. 基金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基金信息披露的原則 :(1)披露形式方面的基本原則:規范性、易得性、易解性;(2)披露內容方面的基本原則:公平性、完整性、及時性、真實性原則、准確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開或者非公開募集資金設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託管人託管,為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進行證券投資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未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