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經理和私募哪個厲害
Ⅰ 是不是私募一定比公募好
從歷史數據來看,買公募不如買私募。僅從今年的整體數據來看,公募確實比私募表現更好。但市場是有記憶的。如果回溯過往幾年的業績就會發現,公募的表現大起大落,而私募則更加平穩,長期表現也更加出色。如果遇到市場大跌,私募在控制回撤方面普遍表現出比公募更好的管理能力。比如2018年股票型公募基金整體跌幅超過24%,而股票型私募的整體跌幅僅為12%;2016年在滬深300指數跌幅達到11.28%時,股票型公募基金平均虧損13.25%,而股票型私募的整體回撤僅為1.75%。
Ⅱ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哪個好
基金是現代比較主流的投資渠道之一,與股票、國債、儲蓄一起構成現代人們投資的主體,在經濟生活中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基金又分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當然還有投資基金、公積金等分類就不一一贅述,下面將為大家介紹一下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的區別。
一、投資理念、機制、風險承擔上的區別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別以外,在投資理念、機制、風險承擔上都有較大的差別。主要有以下區別:
1、投資目標不一樣。公募基金投資目標是超越業績比較基準,以及追求同行業的排名。而私募基金的目標是追求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但同時,私募投資者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較高。
2、兩者的業績激勵機制不一樣。公募基金公司的收益就是每日提取的基金管理費,與基金的盈利虧損無關。而私募的收益主要是收益分享,私募產品單位凈值是正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取管理費,如果其管理的基金是虧損的,那麼他們就不會有任何的收益。一般私募基金按業績利潤提取的業績報酬是20%。
3、公募基金在投資上有嚴格的流程和嚴格的政策上的限制措施,包括持股比例、投資比例的限制等。公募基金在投資時,因為牽扯到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公募的操作受到了嚴格的監管。而私募基金的投資行為除了不能違反《證券法》操縱市場的法規以外,在投資方式、持股比例、倉位等方面都比較靈活。
私募和公募的最大區別是激勵機制、盈利模式、監管、規模等方面,具體的投資手法,尤其是選股標准在同一風格下都沒有什麼不同。
二、風格上的差異
對於公募基金而言,其設立之初已明確了投資風格,比如有的專做小盤股,有的以大盤藍籌為主,有的遵循成長型投資策略,有的則挖掘價值型機會,品種很豐富,可以為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提供相應的產品。而對於私募基金,大多數規模很小,目前國內很少有上10億元人民幣的私募基金,他們不是以追求規模掙管理費為商業模式,而是追求絕對的投資回報。
三、募資上的區別
1、 募集的對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2、 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4、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
5、 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投資總是有風險的,基金相對股票而言風險較低,但相對儲蓄和債券而言又比較高,因此需要各位投資者謹慎考慮。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區別在上文也已經詳細介紹了,在選擇時需要大家結合自己的需要、持有資金數額和自身實際情況來決定,切不可一時沖動就忽視科學的考量。
Ⅲ 私募和公募基金的區別
1. 募集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面向不特定的投資者公開發售;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主要為合格投資人,包括機構和個人,並且不能公開宣傳。在美國,共同基金和退休金基金等公募基金,一般通過在公開媒體上投放廣告來招徠客戶;而根據有關規定,私募基金不得利用任何傳播媒體進行廣告宣傳,其參加者主要通過獲得的所謂「投資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認識基金管理者的形式加入基金。
2. 購買門檻不同
公募基金投資門檻比較低,例如國內常見的人民幣10元、100元就可以購買公募基金了;而私募基金的門檻通常比較高,一般來說至少為100萬元。
就海外基金來說,如在美國,私募基金對參與者有非常嚴格的規定:若以個人名義參加,需要滿足最近兩年個人年收入至少在20萬美元以上的要求;若以家庭名義參加,需要滿足家庭近兩年的收入至少在30萬美元以上的要求;若以機構名義參加,則要求其凈資產至少在100萬美元以上,而且對參與人數也有相應的限制。因此,私募基金具有針對性較強的投資目標。
海外公募基金投資起點相對較低,單一基金的最低入場金額可以低至1000至2000美元。
3. 投資期限不同
公募基金的流動性非常好,一般的基金對於持有的年限沒有特殊規定,除非遇到重大的黑天鵝事件,在工作日的交易時間段,可以隨時進行基金的申購和贖回。
私募基金一般會有投資年限的鎖定期,一般在1至3年,部分基金可達5至10年。
4. 收費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因為公募基金的管理規模通常比較龐大,所以公募基金收取的管理費也比較低。
而私募基金則主要收取業績報酬,管理費不是主要收入來源。該費用的收取規則是私募公司在基金凈值每創新高的利潤中提取20%作為提成,這就意味著私募公司必須在給投資人持續賺錢的前提下才能盈利。
5. 信息披露要求不同
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持倉比例等信息都要披露,並且有監管機構規定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要求。
而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較低,在投資過程中有著較強的保密性。
6. 投資標的范圍不同
公募基金通常只能投資股票、債券、貨幣等常見的投資標的;而私募基金則有很多種投資方向可以選擇,比如可以投向房地產、項目、非上市公司股權等等。
7. 追求的投資目標不同
私募基金經理追求的是絕對收益,希望基金能比大盤漲得多、跌得少。
公募基金經理則是看相對收益,追求超越基準的超額報酬。
8. 產品規模不同
公募基金因為募集的面向對象比較廣泛,所以通常會達到比較大的規模,幾個億美金甚至幾百個億美金。而私募基金的規模通常比較小,單個基金規模可能只有幾千萬美金或幾億美金。
9. 投資限制不同
公募基金在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和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比如股票型基金投資股票的持倉最低不能低過60%。
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較少,且可由協議約定具體限制。
簡單來說,公募基金就好像一個開放式的中央公園,所有人只需支付一筆小小的門票費就可以進去遊玩、散步、健身,而私募基金更像是一個私人會所,需要支付一筆龐大的入會費才可以進入。
私募基金投資門檻高,但是私募基金經理的基金操作業績跟企業直接掛鉤,對投資者來說也是一種保障。公募基本與私募基金天壤之別,又各有千秋。
海外公募基金門檻低,讓更多的人群有機會參與到海外基金的投資陣營當中;流動性好,大多可以按日贖回;費率低;投資策略簡單,更易理解;歷史業績透明度高,監管嚴格,市場成熟,因而受到大眾歡迎。
Ⅳ 私募就一定比公募好嗎二者到底有何區別
我認為私募基本上比公募要更好一些。公募基金他賺的是你給他的管理費,基金盈利的幅度跟他個人賺的錢並不直接掛鉤。所以還會存在很多公募基金,用大家的錢去接盤的做法出現。私募基金它是採取盈利分成的方式,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通常會比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更加有實力。二者最主要的區別就是他們盈利方式不同,這就造就了他們的主動盈利的意願不同。
一.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的盈利方式主要是靠管理費,也就是說買他們基金的人越多,那麼這個公司賺的錢也就越多。絕大部分的公募基金,他們的管理費都是2.5%。比如說你買100塊錢的基金,那麼你就需要交2塊5給這個公司作為管理費。這個基金無論是最終盈利還是虧損,那他們都是賺錢的,虧錢的是基民。所以說公募基金他們大部分都是求穩,又或者是用各種違法的辦法,用大家的錢來充自己的錢包。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Ⅳ 公募和私募的區別是什麼
私募和公募的區別:
1,募集對象不同;
2、募集方式不同;
3、信息披露不同;
4、投資限制不同;
5、業績報酬不同;
6、投資理念不同:私募基金追求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公募基金投資目標是超越業績比較基準。
7、投資比例不同。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是兩種互相對立的基金,
以下就是它們的具體區別:
1、募集對象不同:私募基金是私下或直接向特定群體募集的資金,公募基金是直接向社會大眾公開募集的資金。
2、募集方式不同:私募基金非公開發售,公募基金是公開發售的。
3、信息披露不同:私募基金信息披露較少,保密性很強;公募基金受到嚴格的監管,需要全面地進行信息披露。
4、投資限制不同:私募基金投資的限制由協議進行約定,公募基金根據基金的種類不同均有嚴格的投資范圍限制,比如貨幣基金不允許投資股票等。
5、業績報酬不同:私募基金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
6、投資理念不同:私募基金追求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公募基金投資目標是超越業績比較基準。
7、投資比例不同:私募基金在投資方式、持股比例、倉位等方面比較靈活,公募基金因為牽扯到眾多投資者的利益,因此自投資比例上有嚴格的要求。
拓展資料:
一,公募基金是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監管,向社會公眾進行公開發售,向不特定的投資者公開發行的基金,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基金都屬於公募基金,比如我們在支付寶或者幾家平台上看到的一些基金,基本上都屬於公募基金。私募投資基金是指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向合格投資者募集的,投資於股票、股權、債券、期貨、期權、基金份額及投資合同約定的其他投資標的的投資基金。
二,私募基金:每月或每個季度固定開放日贖回,資金到位時間:T+5至T+10個工作日到賬。 買私募認准金斧子,金斧子致力從家庭目標與規劃出發,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家庭財務分析、投資策略、以及跨周期、全品類、多元化的基金配置方案,服務涵蓋移動端、PC端、微信端便捷的產品搜索、基金申贖、凈值查詢、財富記賬、配置規劃、投資咨詢等,最終幫助家庭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和傳承。 迄今為止,金斧子平台中產以及高凈值注冊用戶已突破80萬,累計為客戶配置的公募基金、陽光私募、私募股權等基金規模已超350億,超過10萬個家庭得到了專業、獨立、實時、高效的一站式資產配置建議與基金交易服務。
Ⅵ 公募和私募的區別
公募和私募的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1、募集方式
公募,是通過公開發售來募集資金的;
私募,是通過非公開發售來募集資金的。法律嚴格規定,私募是不能公開宣傳來募集資金的,像我們經常在外看到那些滿大街張貼的宣傳產品的海報,都是違規的行為。
2、募集對象及門檻
公募,募集對象為廣大社會公眾,無人數限制,也無投資門檻。
私募,募集對象為少數的合格投資者,擁有300萬金融資產證明或最近三年50萬以上收入證明,而且每隻基金都有人數上限,個人投資門檻在100萬以上的。
3、產品規模
公募,產品規模通常為幾億元,甚至百億級的,規模是較大的。
私募,相對公募來說就小的多,一般為幾千萬,或十幾億,但操作就更為靈活。
4、信息披露
公募,關於投資的標的,投資組合,產品凈值等都要求進行嚴格的披露。
私募,對以上這些無明確的要求,只對購買該產品的投資者進行適當的凈值披露,保密性就比較強。
拓展資料:
公募和私募對比優劣
由於私募管理資金規模有限,他們不大會像公募那樣跟蹤指數(持有大量權重藍籌股),投資風格較為靈活,也就是說在做好風險管理後更多以挖掘個股(大牛股)為主,而且對市場出現的一些熱點把握也更為敏感。那些以前做的比較成功的公募基金經理,挖掘牛股能力都比較強,到私募後更能發揮其特長,不必像以前還要被迫大量持有一些表現一般的指數權重股,可以放開手腳去選股,甚至是可以做以前被公募基金視為有高風險的品種,比如ST和績差股,但前提是經過研究今後其咸魚翻身的可能性很大,而不只是傳統的「做莊」或「操盤手」的玩法。
如果我們管理一個9位數的私募基金,自然也是以純粹的選股,追求絕對回報為主,資金的使用效率會比公募高很多,畢竟盤子少,可以選擇投資的股票相對有很多。只要我們能確定其成長性,價格也合理,即便只有5個億的流通市值我們也可以進,而這樣的機會對絕大多數公募基金都是無法參與的,但往往小盤股更容易有翻10倍的股票。
做私募的生活會比較滋潤,從個人和團隊角度來看,回報會很誘人。但如果你很有野心,希望規模不斷做大,最後還是要轉變為公募,掙固定的管理費,因為規模越大,超越市場表現的難度就越大。
如果將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作個對比的話,公募基金的合理之處,私募基金基本上都具備,而公募基金的缺陷,私募基金往往還能克服。公募基金的特點是四權分立、信息透明、風險分擔,但實際上這些優點是打折扣的。基金持有人參加基金大會成本很高,基金發起人實際上控制了基金大會和基金經理等相關人員的任命,這使公募基金的四權分立實際上只有三權分立。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是半個月公布一次投資組合,信息是滯後的,而私募基金的出資人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到基金運作情況。對於風險,公募基金發起人實際上分擔得很少,而私募基金呢,保底合約下的風險完全由管理人承擔,分成合約及保底加分成合約下的風險,管理人也是與出資人一起分擔的。
目前的公募基金是最透明、最規范的基金。公募基金對基金管理公司的資格有嚴格的規定,對基金資產的託管人也有嚴格的規定,基金託管人在中國實際上就是銀行,因為它的注冊資本必須達到80億元。封閉式公募基金每周還要公布一次資產凈值,每季度還要公布投資組合。公募基金因為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還要受到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所以,一般公募基金的資產安全性在一般人看來更安全,也容易接受。
Ⅶ 公募基金經理多還是私募基金經理多
1、出身
公募基金經理:畢業後就在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的圈子裡混。
私募基金經理:有來自券商、基金的,也有來自民間的投資高手。
2、投資領域
公募基金經理:以股票為主,少數人投資債券或者貨幣市場。
私募基金經理:投資股票的最多,做期貨、期權、債券、股權、非標的也不少。
3、掌管的資金量
公募基金經理:管理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很普遍。
私募基金經理:管幾千萬的有不少,能管幾億的已經非常不錯了。
4、收入的來源
公募基金經理:我們基金只收管理費,賺多賺少一個樣,獎金也差別不大。
私募基金經理:我們基金主要收業績提成,賠錢時沒獎金,賺錢時吃到撐。
5、參加券商策略會的感覺
公募基金經理:我是大甲方,券商要把我們服務好。
私募基金經理:我是來混服務的,不讓我們參加,我們可以走。
6、參加上市公司調研的感覺
公募基金經理:我們是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董事長要對我們畢恭畢敬。
私募基金經理:我們也算是個股東,看看如果上市公司的發展勢頭不對,我們先撤。
7、對待客戶的態度
公募基金經理:愛買就買,不買拉倒!
私募基金經理:您別贖回,再給我們一次機會吧!
8、遇到牛市的感覺
公募基金經理:業績跑不贏指數,郁悶啊。
私募基金經理:輕松賺錢,太爽了。
9、遇到熊市的感覺
公募基金經理:產品不讓空倉,看著凈值在往下走,郁悶啊。
私募基金經理:做空做空,太爽了。
10、看到這篇文章的反應
公募基金經理:公募基金哪有你說的這么牛!
私募基金經理:私募基金哪有你說的這么爽!
近期熱文精選:
1、飯桌上,金融人的眾生相!
2、在金融行業工作幾年後的8個變化
3、大漲和大跌之間,只隔了一條秋褲
4、北京人出差上海的8件糗事,所有人都經歷過!
5、金融人必看的五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