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基金要注意什麼
1. 購買私募基金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您好,1) 私募基金購買時一般都有1%的申購費用(免申購費用的除外);
2) 投資人及委託人、資金匯款人、信託受益人均需是同一人;
3) 盡量在專業的理財顧問的指導下,填寫合同,完成購買手續。
在陽光私募購買過程中,我為大家提供的個人化建議:
1、基金產品是否有備案。國家對於私募基金的監管是比較寬松的。但是要求,基金管理人一定要到基金業協會登記。所發行的基金產品一定要備案。如果連登記備案都沒有的公司和產品,你買了,就離血本無歸更進一步了! 注意,有登記備案,代表此產品就一定好。還要產考以下幾點。
2、別看學歷,工作簡歷之類的虛的東西,只看業績。資本市場從來只有一條規距:勝者為王,敗者寇!在挑選相關產品時重點看業績,不要看什麼學歷,工作經歷之類的,沒有任何意義。
3、重點看牛熊轉換階段的表現。而業績重點是看牛熊轉換階段的業績,中國股市波動性巨大,從根本上講牛市都賺錢,熊市都賠錢是極大概率事件。所以看基金經理水平的關鍵在於其在牛熊轉換過程中的過往表現。牛轉熊提前收手說明其理智穩健:不為一時排名所影響。熊牛轉換先市場一步,說明其眼光獨到,堅毅果然。只有在這種時候才能真正看出基金經理的整體水平。
4、選擇平倉線相對合理的基金。通常陽光私募都會設置止損平倉線,但是會根據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個人建議通常選擇平倉較低的基金,操作風格會穩健許多。
5、選擇舊基金,連續運營三到五年為佳。選舊基金的道理很簡單,在證券市場上只有過去發生的事情是可靠的,它告訴我們的信息是確定與唯一有價值的。至於預測是毫無價值可言的。
6、投資標的固定的:陽光私募通常情況下不會過多限制基金經理的操作,也就是主動性很強。但是過高的不可控性,意味著更高的風險。所以還是建議選擇一些投資標的有一定限制的品種。
7、准備好虧損的准備:私募無疑在高收益的可能性上要遠遠大於公募基金,但是就像我說的,收益與風險就像一床短了的被子,顧得了頭,就顧不了腳。所以一定要做好承擔損失的准備。
2. 投資基金有風險嗎怎麼注意事項是什麼
基金牛市的背景下,受到追捧,基金也不是穩賺不賠的,注意八要八不要: 一、 要分散投資,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基民手中的基金產品,還是以股票型居多,所以,即便你投資了多隻基金,但並不能減少凈值波動帶來的風險。因為,股票型基金的主要投資對象都是股票市場,如果把雞蛋(股票型基金)放到了同一個大籃子里,有可能雞飛蛋打。分散投資的含義在於投資於不同市場,以避免股票系統性風險,而不是對同一市場重復投資。 二、 要看基金質地, 不要盲目追求規模大小 基金規模有大有小, 但尺有所長,秤有所短,大有大的優勢,小有小的長處。在選擇基金產品時首選質地,應綜合考慮公司股東背景、治理結構、投資團隊的整體實力、產品的收益等諸多因素。如果基金公司盲目追求發行規模,貪大求量而因貪多嚼不爛,量大稀釋了業績,凈值提升也慢。 三、不要只買低價便宜的,要高低搭配 基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所有的基金凈值高低都是相對的,發行後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不要片面認為低的就升得快沒有降的空間,高的就升得慢且降得快。事實上,低價基金跌破發行價是經常發生的。 四、不要只買新的,也要買老的 買基金不是選情人,新的總比老的好。實際上,新基金和老基金在本質上並沒有差異,完全是同質性的產品。新基民看好新基金,他們認為,「老」基金凈值已經有了較大升幅,而且申購費也比新基金高,像年歲已高的老人,長高不現實,買起來不劃算。其實與新發基金相比,老牌績優基金有更多的優勢,個長不高,但老深謀算,抗風險能力極強,服務質量也更加細致和老道。 五、要長期持有,不要頻繁贖回 基金不是股票,不適合短期炒作,買基金要樹立成熟理財觀念,長期持有,不要一看市場調整了就立馬贖回。面對贖回潮造成的恐慌心理,應該立於潮頭不動搖。頻繁贖回除了增加成本外,還使自己的資產遭受損失。 六、 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不要根據排行榜選基金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殺「雞」殺鴨各有各的殺法,基金也各有風格:有的張揚,有的穩重,有的中庸,有的內向,選你性格相符的品種最佳。基金理財追求的是資產長期穩定增值,因此耐力和定力才是我們所考察的目標。短期的排行意義不大,還可能受其誤導。就像排行榜首的歌曲,不一定最流行一樣。 七、 要分批買入,不要滿倉買進 這一條有點像股票,買基金也一樣,要分批購進,切忌滿倉殺入。因為基金同樣存在著風險,滿倉後如凈值陡降,你就沒有機會攤薄成本,分批買入,主動權在自己手中。有一種「定額定投」的買入法就最適合工薪族,每月用工資的一部分定額買入基金,這樣既不會全倉被套,急用錢時被動割肉,又規避了暴跌市道的風險。 八、 要買未分紅的基金,不要買短期已分紅的基金 買股票我們要買含權股,買基金也一樣。所不一樣的是牛市中股票除權後填權的概率較大且較快,基金不像股票莊家用資金推動,填權的路很漫長,故不要買短期已分紅的基金。不買但也不是說手裡有的基金分完紅即走人。基金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應參照其累計凈值和長期表現。分紅後,基金凈值會有一個下落的「缺口」。沒有的可暫迴避,持有的可繼續持有。因基金管理人在基金分紅時都採取「二選一」的收益分配模式。投資者一般大多選擇現過現撈紅利而遠離紅利再投資。其實,紅利再投資是一種雙贏的分配模式,一則可以使投資者獲得既定的投資收益,二是可以減少基金管理人因大量派現而導致的現金流減少, 良性循環對基金的成長是有益的。
3. 首次買基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基金有漲有跌,買基金不賠錢那是不可能的。
首次買基金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降低收益預期
很多理財新手是被基金的收益率吸引而來的,因為他們看了太多聽了太多所謂身邊人買基金賺了多少錢的故事,於是按脈不住想要開始買基金,然後賺一筆錢。
然而,在實際的投資中,如果投資者是在市場火爆的時候入場,後市怎麼走是無法確定的,那麼所獲得的收益能不能達到預期,也需要理性看待。
你收獲的跟你原本想像的可能不太一樣,一定要在合理的范圍內設定自己的收益預期,對於新手,一定是盡可能降低收益預期。
認識風險的重要性
我們不能拋開風險談收益,對於新手來說,最開始的穩健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需要根據自己的投資期限、風險承受能力、可投資資金、整體家庭債務情況等對自己風險承受能力有合理的認識。
在了解自身情況的基礎上,再對基金進行分析,了解基金的各類信息、歷史業績、基金經理的業績,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基金的風險控制情況等等。
關注市場周期
關注市場周期而不是預判市場周期。以今天的事件推測未來是投資當中非常危險的行為!
金融市場是有周期的,經濟學將實體經濟的周期劃分為:復甦-繁榮-衰退-蕭條。
而金融泡沫也可以劃分為4個主要階段:分別是隱匿期,醒悟期,狂熱期,崩盤期。
我們要做只是要認識到正在處於市場周期的哪個階段,做相應的應對措施,而不是對未來進行預測。
4. 在選擇基金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
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選擇有發展前景的基金,了解自己的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選擇風險比較小的。
5. 購買新基金要注意哪些事項
經常聽到有人說:某某明星經理、投資風格獨樹一幟,又是最近漲得很好的主題板塊,這只新發基金要上車嗎?
直接說結論,不建議。
咱平時挑結婚對象,還說要知根知底呢,買基金怎麼就草率了?
老基公開透明,抗風險能力、持倉選股一目瞭然,手續費還便宜。相比之下,新基金你跟它素未謀面,光憑幾個噱頭就下手,賭上未來至少三個月的收益?
撇開選基不談,新基金還有以下三大坑。
1、換湯不換葯
基金經理都有自己的能力圈,風格也較難隨意切換。新基金,多半還是從之前看中的股票池裡做選擇。所以大概率的,同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新老基金相差無幾。
比如1月賣得最好的廣發科技先鋒,這位明星經理手上有11隻基金在管理,而且大部分成立年限都不長。
但對比一下,1月新發的科技先鋒,在持倉上,其實與收益靠前的兩只非常接近。
就連選股,也基本是在他熟悉的公司施展拳腳。
這就是,寧願克隆一款親兄弟,也要再發新基金。
2、明星站台,新手操盤
挑主動基金,本質還是在挑基金經理。所以明星經理人,常常成為新基金的牌頭。
榜上有名的經理人,成為各家公司的搖錢樹,新發的基金只要他們一站崗,帶貨水準就是一流。
但細心的小夥伴也發現了,今年新發的基金,特別流行2個經理人來管理,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操盤手?
比如鵬華新興成長混合,就有梁浩、王海青兩位基金經理。
梁浩管理的鵬華新興產業,最高連續6個月收益108.71%,成立以來已經翻了將近4倍,目前投資回報在偏股型混合基金中排名第8。相比之下,王海青的履歷就沒有那麼亮眼了。
而從目前兩位經理在管的基金規模來看,差異也很明顯。
所以對於新基金,雙基金經理制,也不排除「以老帶新」的可能性。
3、牛市建倉,買在高位
這一條是最坑的一點。
新基金一般都喜歡在牛市一窩蜂的發,但發完之後,其實還有一段建倉期。募集的資金越多,建倉期越久,有的甚至長達6個月。
這段時間,是基金經理拿著募集的現金,一步步配置股票的時間。
有小夥伴會問,那基金經理也可以不建倉呀,不不不,股票型基金合同規定必須達到80%的股票倉位,股票型混合基金是60%,基金經理不是想空倉就空倉的。
但在大盤指數強勁上漲的階段,強制建倉其實吃力不討好。
我們普通投資者都知道低買高賣,新基金卻因為強制的持倉要求,被迫買在高點,倘若趕上15年這樣的瘋牛,倉建好了開始大跌,剩下的就是遙遙無期的翻身仗。
比如廣發基金的頭牌劉格菘,論收益回報可以封神。但2015年牛市,接了新發的融通新區域新經濟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管理了不到兩年,虧損近半。
同期發行的新基金,基本都還在回本的路上。
所以牛市並不是買新基金的好時機,買在了高點不說,反而錯過了這波行情。
但諷刺的是,現實往往——越是行情大好時,越是新發大熱時,也是新基大賣時。
不過話說回來,新基金也不是完全不值得買。合適的基,買在對的時候,反而會有意外的收獲。所以在購買之前,多到辨險識財去看看,說不定有意外的收獲。
6. 基金投資要注意哪些事項
你好,基金投資者須知:
基金是長期理財的有效工具。不要把基金當儲蓄,把理財當發財。購買基金有損失本金的風險。2006年購買基金取得的收益很難重復。不要把預防性儲蓄投資到高風險的資本市場中,更不要抵押貸款進行投資。
基金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徵。收益越大,風險也越大。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可能取得的收益和承擔的風險逐步降低。
基金宜長期持有,不宜短線頻繁炒作。
注重分散投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中。
要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目標進行分析,投資與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
要到合法場所購買合法基金管理公司的產品。規范機構和產品名單可到中國證監會網站(www.csrc.gov.cn)或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www.sac.net.cn)查詢。
並非基金越便宜越好,價格高往往是其具有較好歷史業績的證明。
並非購買新基金比老基金更好。在牛市購買業績一直比較優良的老基金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基金具有集合理財、專業管理、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優勢和特點。隨著我國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證券公司綜合治理、清理大股東資金佔用和上市公司違規擔保等基礎性制度建設的順利推進 ,證券市場的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市場效率得以提高,基金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中國證監會在促進基金業發展的同時加強嚴格監管,努力夯實行業發展基礎。通過完善法規體系,強化日常監管,積極推動創新,穩步擴大開放等措施,基金業初步形成了多元競爭格局,基金管理公司的競爭力不斷提升,基金規模不斷擴大,給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進入證券市場、分享我國經濟增長成果的方式。但是,基金給投資者帶來的高額回報,也使一些投資者忽視了基金背後的投資風險,把預防性儲蓄也投資到高風險的資本市場中,有的甚至以住房等為抵押貸款購買基金,這就給基金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隱憂。很多新入市的投資者在看到2006年基金獲得巨大收益的同時,往往忽略了2006年取得收益的投資者,其中相當多的是在2004年和2005年甚至更早時間入市的,他們曾經經歷了相當長時間投資損失帶來的痛苦和煎熬。因此,新入市的基金投資者一定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了解基金,了解自己,了解市場,了解歷史,了解基金管理公司,做明白的基金投資者。(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
7. 如何發行基金 有什麼條件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設立私募基金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應當向基金業協會申請登記:
1)實繳資本或者實際繳付出資不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
2)自行募集並管理或者受其他機構委託管理的產品中,投資於公開發行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債券、基金份額以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證券及其衍生品種的規模累計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
3)有兩名符合條件的持牌負責人及一名合規風控負責人;
4)有良好的社會信譽,最近三年沒有違規違法行為記錄,在金融監管、工商、稅務等行政機關以及商業銀行、自律管理等機構無不良誠信記錄。
基金發行條件
基金投資者資格要求:要求投資者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承擔所投資私募基金風險能力且符合下列的條件之一的單位和個人:個人或者家庭金融資產合計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最近3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20萬人民幣;最近3年家庭年均收入不低於30萬元人民幣;公司、企業等機構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人民幣;合格投資者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得低於100萬元人民幣;投資者應當確保委託資金來源合法,不得非法匯集他人資金投資私募基金;投資者應當向基金管理人或者基金銷售機構提供收入或者資產情況的證明文件,並應當如實告知其投資目的、投資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等其基本情況。
法律依據: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暫行辦法》第六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向基金業協會申請登記:
(一)實繳資本或者實際繳付出資不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
(二)自行募集並管理或者受其他機構委託管理的產品中,投資於公開發行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債券、基金份額以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證券及其衍生品種的規模累計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
(三)有兩名符合條件的持牌負責人及一名合規風控負責人;
(四)有良好的社會信譽,最近三年沒有違法違規行為記錄,在金融監管、工商、稅務等行政機關以及商業銀行、自律管理等機構無不良誠信記錄。
股權投資管理機構、創業投資管理機構等符合登記條件的,應當向基金業協會申請登記。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什麼不明白可以再咨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