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老王買的基金怎麼樣

老王買的基金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9-11 23:46:05

『壹』 萬分收益是什麼意思啊

每萬份收益指的是每一萬份貨幣基金,每天產生多少收益,即貨幣基金持有人每天能夠真實得到的收益。
1.假如某隻貨幣基金的每萬份收益是1元,就是說投資者持有1萬份該貨幣基金,每天能夠獲取1元的收益,按單日年化其實就是3.65% (因為每萬份收益1元,即每天產生0.01%的收益,經過一年365天年化後的收益率即為3.65%)。
2.投資者在估算每萬份收益和年化收益時,也可用「每萬份收益1元」=「年化收益3.65%」這個「公式」來進行折算,比如每萬份收益是0.5元,那麼單日的年化收益率就是1.825%。
3.實際上,七日年化收益率是對每萬份收益的一個平滑處理,二者相輔相成,放在一起就能夠比較全面的考察,一個貨幣基金的短期業績情況。
如果要看長期業績,當然還是可以看,今年以來, 近一年,近半年這樣的長期指標。
拓展資料
貨幣基金如何估值的?
1.貨幣基金的估值方法是攤余成本法,與其他基金的估值方法不同, 其他基金的估值方法一般為市價法。那究竟什麼是市價法和攤余成本法呢?
2.市價法是指取得的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攤余成本法是指取得的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3.例如,老王買了一個債券,期限為90天,息票收益為3%/年,票面為100元,買入價格為98元(凈價)。由於市場利率、經濟數據等因素變化會影響債券交易價格,因此債券價格可能會今天98元,明天99.50元,後天98.50元
4.如果使用的是市價法的估值方法的話,那麼這個債券的價格以後漲跌無論多少,當天都直接計入基金資產的估值中去,即完全按照市場交易價格來定,今天98元就按照98元入賬,明天99.50元就按照99.50元入賬,價格有著波動,從而收益不是每天都增加,也存在收益為負的可能。

『貳』 炒基金的大忌有哪些

炒基金是一種常見的理財投資方式,不僅要掌握一些基金知識與技巧,還要了解炒基金的大忌:

1、注意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的安排基金品種的比例。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基金,購買偏股型基金要設置投資上限。

2、注意別買錯「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偽劣產品「渾水摸魚」,要注意鑒別。

3、注意對自己的賬戶進行後期養護。基金雖然省心,但也不可扔著不管。經常關注基金網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時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4、注意買基金別太在乎基金凈值。其實基金的收益高低只與凈值增長率有關。只要基金凈值增長率保持領先,其收益就自然會高。

5、注意不要「喜新厭舊」,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雖有價格優惠等先天優勢,但老基金有長期運作的經驗和較為合理的倉位,更值得關注與投資。

6、注意不要片面追買分紅基金。基金分紅是對投資者前期收益的返還,盡量把分紅方式改成「紅利再投」更為合理。

7、注意不以短期漲跌論英雄。以短期漲跌判斷基金優劣顯然不科學,對基金還是要多方面綜合評估長期考察。

8、注意靈活選擇穩定省心的定投和實惠簡便的紅利轉投等投資策略。

(2)老王買的基金怎麼樣擴展閱讀

基金投資四大陷阱:

1、常識性錯誤。基金既然能夠取得優於儲蓄存款的收益,就應當將儲蓄存款及時轉換成基金產品,而不必要將資金躺在銀行里。這種為了資金增值的想法本身並無非議。但不同的投資者的經濟基礎和抗風險能力均是不同的。

2、經驗性錯誤。對於投資者來講,對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作基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認可,是投資者看好基金的一種表現。

但並非具有經驗的基金管理人均會在實際的基金投資中取得良好的投資業績。經驗有時也會出現失靈的情況。因為不同的市場環境需要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3、利潤陷阱。由於2006年的證券市場的火爆行情,使投資者在基金的投資中賺得盆滿缽滿,從而引發了基金投資的熱潮。這種基金投資的非理性沖動,直接引起了2007年基金市場品種和規模的擴大,從而進一步增進了投資者對基金投資未來收益的預期。

放大基金收益的現象在投資者中成為一種流行色,把基金潛在的投資風險得到了進一步的掩蓋。認為投資者只要參與基金產品的投資,就能賺得較多的投資利潤。而不顧基金品種的實際表現。

4、損失陷阱。基金潛在的投資風險,將會伴隨證券市場環境的變化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釋放。但把基金當作不會損失的投資產品,明顯是有失偏頗的。因為凈值越高的股票型基金,當其持倉品種較重時,一旦遇到證券市場調整,暗含的投資風險和損失是不可估計的。

『叄』 剛買的基金不足7天,但預期收益已達標,要贖回嗎

不建議贖回。 基金是一個長期投資理財的產品,不足7天贖回的手續費很高,收益率下降。如果贖回過幾天看到基金又漲上去了,人的心裡就悔恨當初沒有一直持有,急早贖回。再次買入有手續費,還容易在好點買入,達不到預期收益。

朋友們好,首先恭喜你,抓住了送財童子:剛買了7天的基金,就達到了收益真的讓人開心。

但是談到贖回,除了預期收益之外,還要有好的方法來贖回。

首先來分析為什麼不能按預期收益來,決定基金的贖回:

預期收益:是一個非客觀的標准,可以說是因人而異因不同時期和產品而異。沒有可以具體衡量的標准。受人為影響很大,因此往往會有較大的誤差。

例如:同樣買一隻基金,隔壁老王預期的目標是30%,老王隔壁王阿姨的預期目標是5%,誰正確呢,顯然沒有一個確定的標准,無法精確的客觀衡量。

小結:預期收益,對基金來講,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個人的判斷,時間周期,品種,上漲的斜率等,因此不宜單獨作為贖回的標准。

其次,即使贖回,也要有好的方法:

1,基金適合,中長期滾動投資。主要是通過定好,可以有效地攤平成本,減少人為干擾,享受復利效應加速財富積累。

2,標題中所說的基金贖,回實際上是一種止盈。

3,分期分批的贖回比較可行。例如:

A,可以考慮,先賣掉20%。

B,如果基金繼續上漲,考慮賣掉30%。在繼續上漲考慮出清。

c,如果基金,賣掉20%之後,出現回落,可以考慮再賣掉30%,繼續回落再賣掉30%,如果再回落,或者持平上漲,可以考慮買入20%。

小結:對於適合中長期投資的基金來講,用定投的方法合理的止盈止損,

循環滾動操作,不一定最好,但,更理性。

綜上所述:剛買基金不足七天,在預期收益能達達,可謂可喜可賀。

但是投資基金,適合中長期滾動循環投資。同時預期收益也,是一種心理上的預期,不是一個客觀的標准。

因此結合市場的實踐分批分期的止盈止損,更理性,

更有利於中長期積累財富。。

既然收益達到預期了自己想贖回就贖回唄,畢竟贖回了收益才是自己的。反正我就本著一個基金原則:別管賺多賺少,只要賺了就好。

『肆』 擎天柱都黑化了,面對投資荒,銀行理財會成為最後的騎士嗎

過去十五到二十年的時間,中國富人階層和中產階層的財富累積,都和房地產高度相關。但中國房地產市場現在基本已經走到了後期階段,除了北上廣深四個城市,其他的城市大多都處在資產換手階段,資金在逃離。
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央企、民企,大家都喜歡通過借債的方式來獲得資金。債務杠桿增加的背後,是他們對經濟增長以及資產價格增長的熱情和期待。
這有些像中年男人們的膽固醇指數,雖然醫生不斷警告說「你的膽固醇太高了」,但面對充滿誘惑力的美食,誰又能阻擋心中的「饕餮」之欲呢?
最近幾年,資產泡沫一直是各界都在熱議的話題。假如房產和經濟增長不可兼得,到底該舍誰保誰?很多人覺得維持現狀就是最好的辦法,直到各種限購政策、資本管制政策的到來,我們才發現,原來有些事情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投資荒讓銀行類的理財產品再次火熱起來。而面對資金荒的銀行又上演「攬儲」大戰,推出各種高收益理財產品來吸引投資者。甚至已經有銀行推出最低預期年化收益率5%的理財產品。
這不,我身邊的朋友們都開始熱衷於銀行理財產品。
先說說我有個朋友老王,他很年輕,今年才26歲,但他本人很是焦慮,總想快點實現人生財富的積累,但他卻又很厭惡風險。
在他的印象中,銀行理財產品就是:
低風險、保本、收益率高於定期存款的穩健性投資工具。
就是憑著這樣的印象,他在某家銀行用存款的很大一部分10萬元購買了一款理財產品。這種印象總的來說沒有錯,但銀行理財產品絕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
老王購買了商業銀行推出的一款預期收益率高達5.1%的6個月期限的債券基金產品,該產品實際上是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理財產品。受到市場影響,債券價格出現浮動,老王非但沒有拿到5.1%的預期收益,連本金也賠進去了3%。
在老王購買理財產品時,他還特意仔細地閱讀了一遍說明書。產品說明書中標注了,投資的方向很多,包括大額定期存款單、某家基金公司發行的債券基金等資產,但是銀行卻沒有提到每部分的具體投資比例。他也不想操心,反正銀行比較靠譜。
但他不知道的是,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也叫預期型理財產品,包括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和有最低收益的浮動收益理財產品;非保證收益理財也叫凈值類理財產品,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顧名思義,這些理財產品都很好理解,大家自行體會就好。
判斷銀行理財風險高低有一個更簡單、更直接的辦法,那就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
各家銀行對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採用了不同的符號。總體而言,基本分為五個風險等級,包括: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激進型產品(R5)。
老王通過網上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APP上也有風險評估測試,他只能購買自己相應或更低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但是,在高收益的誘惑下,老王購買了一款R3型不保本的產品。
一般來說,此類產品本金和收益的不確定性較大。另外,如果產品投資組合裡面有「股票」字樣,那風險級別至少在R3以上。而這些老王根本沒有了解就直接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他不賠錢只能說是神眷顧了。
另外,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還要格外注意的是服務費的問題。盡管老王沒有遇到,但其實銀行理財產品服務費中貓膩還是非常多的。
最近媒體曝出,去年某城商行一款9月12日剛剛到期的理財產品兌付公告顯示,接近230萬元的投資收益,銀行拿走了94.5萬元的管理費和0.5萬元的託管費,結果兌付客戶收益不足135萬元。
從銀行披露出來的上述兩款理財產品的資產組合來看,其投向全部是債券,管理的難度和風險還是比較可控的。
為何這管理費用高達會41%呢?其實這裡面暗含陷阱。一般情況下,銀行在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上寫出的管理費率是按照銀行在投資前預計的年化收益率來計算,而一旦實際投資中收益率超過之前說好的年化收益率,多出來的部分,寶寶就留給自己當小費了。
寶寶就是這么任性,你能怎麼樣呢?還真沒轍。不過我也可以不選擇銀行理財產品。

『伍』 老王買電視機 老王6000元買台電視機,以7000元賣給朋友,然後又8000元從朋友買回來,以9000元賣給鄰居

老王實際上賺了2000,這個很好算,最終相當於6000的電視9000賣給鄰居賺3000,但是從朋友手裡買回虧1000
要是按照雞湯銷售邏輯來講的話,老王本來可以把6000的電視直接9000賣給鄰居賺3000;也可以第一台7000賣給朋友之後,拿6000再去買一台再賣給朋友賺3000,這樣就能賺4000,這樣的話本來能賺4000的生意只賺了2000,算虧了2000

『陸』 王宗合為何退出鵬華創新未來

因為鵬華創新未來三季度跌18%,基民寫信吐槽「國民基金經理」王宗合導致其辭職。2021年,市場哪位明星基金經理被吐槽最多,鵬華基金的「國民基金經理」王宗合可能就是之一。在基金社區里,有基民留言表示,「每天來這個板塊看看罵老王的,順順心氣兒。」
一、 買基金注意事項
通常基金公司都會打造一個明星基金經理,他代表了基金公司的門面,絕對不能倒。這些人一般都會得到更多的資源和信息,在建倉的時候都有優先順序!
而一旦股市發生了系統性風險,公司也會先保障他們的安全。怎麼保障?拿其他基金的錢去接他的盤,讓他們能以最小的損失撤退!如果你買了新基金,你很有可能就是這些接盤俠其中之一。明星基金經理的建倉會吸引跟風盤!不僅是吸引散戶跟風,還會吸引其他基金跟風!為什麼基金愛抱團?很簡單,大家都抱團龍頭不斷推高股價,所有人都別賣,賬面上全是大幅盈利。散戶一看買基金這么賺錢,我就可以繼續發行新基金,圈錢賺管理費。
二、鵬華創新未來的基金錶現
鵬華創新未來與其他4家公司華夏、易方達、中歐、匯添富的創新未來基金是同一時間成立的,5隻創新未來基金成立之初是作為螞蟻集團上市的戰配基金。不過,後期螞蟻集團上市折戟,5隻基金就轉變為了普通的封閉基金。
我們研究了這5隻基金,從基金經理配置來看,都是公司明星級別的基金經理。比如,匯添富的勞傑男,易方達的陳皓,華夏基金的周克平,鵬華基金的王宗合,中歐基金的周應波。
然而,我們統計了5隻基金成立以來的表現,業績漲幅卻天差地別。其中,王宗合管理的鵬華創新未來基金,在5隻中表現最差。

『柒』 有事實估值的基金和沒有事實估計的基金區別是什麼

基金估值是按照一定的價格對基金的資產和負債進行估算,以確定基金資產凈值和單位凈值的過程。
比如,老王基金買了20隻股票,則老王基金的資產凈值就可以按照這20隻股票的價格來估算。

『捌』 基金止盈是個什麼概念為什麼除了止損還要止盈



通常,當估值百分位大於60%,就是正常偏高了,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這時就可以分批賣出;而當估值百分位大於80%,說明已經高估,是時候考慮止盈了。

這個方法,適合指數基金定投止盈。那麼,主動型基金,看其相對應的業績比較基準。比如,投資消費行業的主動型基金,可以參考中證消費指數。

估值止盈法和回撤贖回法可以搭配使用。例如,當基金沒有到最大回撤閾值時,我們繼續持有。但也不是無限制的繼續持有,當估值過高時,我們要選擇贖回。

基金定投,止盈是關鍵。

定投不止盈,終究是浮盈。

『玖』 哪些常見的非理性行為可能導致基金投資失敗

聯合智評提醒您:在投資實踐過程中,以下常見的非理性投資行為可能導致基金投資失敗:
(1)不自覺的追漲殺跌
「聽說老王最近買基金賺了一大筆」、「2018年股票市場表現太差,10月份都跌到2500點了,我是不是應該把股票基金都賣掉?」……類似的聲音總是不絕於耳。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投資者容易在權益產品投資過程中追漲殺跌,看到其他人買基金賺了錢,自己也想投資股票基金,而且往往是追著市場買,市場漲得越多,倉位加得越高;市場跌的時候也一樣,越是到市場低位的時候越是爭先恐後地恐慌性賣出。這種持續在投資過程中追漲殺跌的做法,往往導致虧損越來越多,本金越來越少的結果。
(2)完全依據過往業績表現來做決策
誠然,基金的過往歷史業績,特別是主動管理的產品,是可以比較好地反映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的,也是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過程中的一個值得參考的重要依據。但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對未來投資能力的承諾,特別是短期業績,往往可能還會對決策造成誤導。這是因為市場和行業通常存在周期性波動的特徵,過去一段時間很好,未來可能存在調整的風險;過去一段時間不好,未來也存在反轉的可能。
(3)缺乏風險意識
從過去20年歷史來看,基金作為一種大眾化理財工具,只要運用得當,是可以在中長期給投資者帶來不錯的投資回報的。相較於直接投資股票而言,基金作為一種組合投資工具,風險相對較低;但是基金,特別是偏股基金,也存在一定風險。市場有波動,基金有風險,大家不能只看到投資的潛在收益,同時也要牢記:收益與風險並存!
(4)缺乏長期持有的意識
投資時點確實很重要,但是比入市時點更重要的是長期持有。用短線交易思維來做基金投資是非常危險的,這不僅是因為短線擇時本身非常困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基金本身的申贖成本較高,頻繁的交易不僅犯錯概率較高,也會產生非常高的交易成本,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5)產品選擇不當
沒有一個產品可以滿足所有的投資者需求。不同類型的產品具備不同的風險和收益特徵,投資者需要依據自身情況理性選擇基金類別。就像一個低風險投資者不適合配置過多的高風險股票基金一樣,一個風險偏好水平很高、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同時對預期收益要求也較高的投資者,也不適合將過多的資產配置在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基金上。即便是同一類產品,不同的基金也會有自身的風格和特點,投資者在具體決策過程中,有必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選擇的產品的風險等級、產品類別、投資方向和基金經理投資風格等信息。

熱點內容
一千萬理財保險一年能保多少錢 發布:2025-08-25 00:42:43 瀏覽:284
成都正規的股票交易公司招聘 發布:2025-08-25 00:33:07 瀏覽:737
期貨投資一般多少 發布:2025-08-25 00:22:27 瀏覽:409
拉法基金屬條是什麼 發布:2025-08-25 00:05:31 瀏覽:776
st股票什麼情形會退市 發布:2025-08-24 23:57:07 瀏覽:424
如何看是不是基金的持倉 發布:2025-08-24 23:30:08 瀏覽:905
如何發行貨幣主權 發布:2025-08-24 23:19:38 瀏覽:430
郵政金融是什麼部門 發布:2025-08-24 23:08:41 瀏覽:826
估值增長了股權如何分 發布:2025-08-24 23:06:12 瀏覽:89
阿里的市值漲了多少倍 發布:2025-08-24 23:01:18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