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基金為什麼降息
① 利率下行的話,對債券有哪些影響
如果現在銀行的定期利率是4%,我的收益率是5%的債券還能賣嗎?如果銀行的定期利率是5%怎麼辦?那肯定沒人要債券。由於銀行存款無風險,債券存在一定的信用違約風險。如果銀行的定期利率只有1%,那麼5%的債券仍然更有吸引力,有些人可能會匆忙購買,自然可以賣出一個好的價格。降息對債券基金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降息意味著整體融資成本下降,無風險收益率下降,債券發行的票面利率下降,債券基礎整體收益率下降。
債券市場轉向牛市也將是債券基金的好消息。去年中短期債券基金和償債基金的業績非常出色,部分中短期債券的平均年收益率已經達到5.22%,長債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5.44%在金融市場具有充分的競爭力,主要基金公司也在密集發行債券基礎。根據目前的情況,央行發行的流動性將大大提振實體經濟,2019年債券基金仍將火災。
② 純債基金下跌原因
因為基金它也只是一種集資的項目,籌集的基金的錢,他會選擇去投資,很多一部分是投入到股市當中,如果股市不漲而下跌的話,基金也相當於賠錢了,而且有些基金還投資了樓市,樓市也是下跌的,所以今天會暴跌。
基金下跌的話,就兩條路,繼續持有或者賣掉止損。如果在自己的風險承受范疇內,沒超預期,就繼續持有。等待行情好轉。
拓展資料:
影響債券基金收益的主要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市場利率。債券基金的收益,通常和市場利率相反,利率上漲債券基金的收益就下跌,市場利率下跌債券基金的收益就上漲。
第二的影響債券基金收益的是債券違約。如果債券市場有一些債券違約,那麼不幸持有違約的債券的債券基金也就是直接踩雷了,基金的凈值肯定會降低。除此之外,如果違約的企業影響力比較大,這樣會打擊整個債券市場的信心,導致債券市場下跌。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我們手頭的債券基金最近跌得比較多?首先看市場利率,市場利率我們可以直接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利率上漲,債券價格自然就開始下跌了,這就是債券基金都表現不好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債券市場也出現了影響力比較大的違約事件。首先第一個就是華晨集團,也就是華晨寶馬那個華晨,堂堂國企居然出現債券違約的情況,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還有就是包商銀行,也是有幾十個億的債券不還了。這些事件都打擊了最近的債券市場,導致債券基金又出現了不少下跌。
除去純債基金之外,還有二級債基。這類基金不僅僅持有債券,還持有一部分的股票。當然股票的持比通常不超過20%,那麼這類債券基金,即便是債券市場跌了,但是如果持有的股票是賺錢,同樣也是可以賺錢的。
買債券基金需注意以下幾點:
1、債券基金風險雖低,但並非毫無風險,也可能出現本金虧損。
2、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投債券基金,風險承受力強,可以選二級債基、分級債、封閉債等,風險承受能力低,最好選純債或一級債。
3、股市走熊時,是入債券市場的好時機。
4、貨幣政策放寬松,如降准降息時是入債券市場的好時機。
5、買債券基金可以通過銀行櫃台、基金公司或正規官方途徑。
③ 為什麼債基最近一直在跌
國內債券的利息基本不可能是負的,因此債基的負收益只能來自於債券價格的下跌。當市場利率(參考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時,債券的價格才會下跌。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8月份的3%上漲到現在3.28%,上漲了近10%,市場利率上來了,債券的價格就開始下跌。
拓展資料:
債基就是投資債券的基金,春節以後,央行連續降准釋放萬億元長期低成本資金,並分兩次調低LPR利率,其中一年期30個基點,兩年期15個基點。,市場資金利率不斷下跌,債券進入了牛市,給債基帶來豐厚的受益。
市場機構預測未來央行還會有降准降息,債券價格更是一步登天,走出單邊牛市,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央行釋放龐大的流動性,滯留在金融體系內空轉套利,也推升了地產泡沫,深圳房價大漲,一個月上漲超過萬元,上海出現排隊購買豪宅甚至不惜動起手腳,失去了有錢人的優雅。這與央行降准支持實體經濟是完全背離的,
這種情況下,繼續釋放流動性對支持實體經濟意義不大,可能會進一步推升債券價格和地產價格,不僅不利於實體經濟,反而因為地產泡沫膨脹,進一步擠壓居民消費,進一步推升整個社會綜合成本,進一步增加經濟轉型難度,因此央行創新了貨幣投放模式,採用SPV,市場對未來降准等全面寬松預期降低。
人民銀行會同財政部此次設計了SPV,提高信用貸款投放的比重有助於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的問題,央行向SPV提供的4000億再貸款資金,SPV拿了4000億的再貸款資金以後,購買地方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40%,資金期限是一年。但是全部的貸款仍然由原來的商業銀行管理,全部的利息也都由銀行享有,同樣的風險也由銀行承擔,SPV不向銀行收利息,等於是向銀行讓利,合同到期以後地方的商業銀行再向SPV購回40%的貸款。
通過SPV購買銀行40%中小微企業貸款,這就是精準滴灌,保證資金流進中小微企業,而不是留在金融體系內空轉套利,也不會進入樓市催生樓市泡沫。
央行全面寬松,地產開發商債券融資成本一降再降,地產開發商獲得大量低成本資金,紛紛在土地市場大顯身手,土地成交火爆,溢價率飆升,央行貨幣政策最大受益者儼然就是地產行業,央行貨幣寬松就是本末倒置。
央行有了SPV以後,全面寬松難以為繼,債券價格暴跌,債基自然也會一路下跌。
④ 近期債券基金在下跌,為什麼
基金收益波動是正常現象,債券基金相對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而言波動較小,風險較低,但並不意味著買債券基金就穩賺不賠。歷史證明,在大多數情況下,證券市場存在一個蹺蹺板效應,即股市呈現上漲趨勢時,債市往往表現疲弱;反之亦然。近半年A股走勢喜人,上證已錄得逾25%漲幅,深證更是漲了近40%,誘人的收益率使得資金流入股市而流出債市,從而引發債券價格下跌,體現到債券基金上就是虧損。債券基金只是以債券為投資標的的基金種類。正如絕大多數人炒股是為了獲取低買高賣的價差收益而非股息紅利一樣,債券基金的收益多來源於債券價格的變動,只是這個變動比股票價格變動要小得多,因而比較穩定,但不意味著能夠保本。如果要最大程度地確保穩定收益,建議購買貨幣市場基金、國債或穩健型銀行理財產品。
⑤ 降息對債券市場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銀行降息說明市場前期處於經濟發展放緩或者下降的情況,通過降息使市場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減少,導致資金會從銀行流出。會促進市場投資和消費,也會加大市場資金的流動性。銀行的貸款利率下降,會釋放市場貸款壓力性和創業投資的積極性使市場處於寬松狀態,從而會利好債券市場的發展,也會利好於債券基金凈值的提升。而且,由於降息的消息刺激會使很多市場投資者投資積極性提高,使市場更加活躍,更有利於債券市場的發展上升。
降息是指銀行利用利率調整,來改變現金流動的金融方式。當銀行降息時,於金融機構而言,放貸利率下降,融資者的成本降低;於普通個人而言,把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減少,所以降息會導致資金從銀行流出,存款變為投資或消費,結果是資金流動性增加。
一般來說,降息會給股票市場帶來更多的資金,因此有利於股價上漲。降息會刺激房地產業發展。降息會推動企業貸款擴大再生產,鼓勵消費者貸款購買大件商品,使經濟逐漸變熱。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
總體看,降息對於股市的長遠發展,屬於實質性利好。據有關專家分析,短期內會有下列板塊可能受到影響:
1.績優股、實值股、低市盈率股、高送派股。降息有利於進一步凸現績優股、實值股的魅力。尤其是一大批市盈率低於三十倍的績優股、實值股,其分紅派現,較之於銀行存款的稅後利息,凸顯優勢。尤其是績優股、實值股中送股、轉增股的股票,較之於銀行存款的稅後利息,其魅力以倍數計算。投資人可以參照已經公布的年報,選擇業績優異、市盈率低、尤其是分紅派現多的「白馬股」,理性投資。
2.房地產股、保險股等「息口敏感股」上述股票和板塊,屬於香港稱呼中的「息口敏感股」。尤其是對於房地產股來說,利率下調,有利於減輕人們分期付款購買房地產的負擔,有利於調動人們買房的需要,有利於降低房地產開發商的負擔。保險業同樣得到「降息」以及「降息預期」的推動。但是,存款利率下調幅度小於貸款利率,對於銀行而言,有利有弊,縮小銀行存貸款利率的差額對於銀行的贏利增加了壓力;同時增加了銀行吸儲的難度。但是,增加放貸,以及經濟的復甦和發展,帶動銀行業務量的攀升,有利於銀行增盈。總體看,對於銀行股來說,長線仍有利好作用、短線則看資金是否追捧。
3.國債、企業債券銀行利率的下調,不僅僅凸顯了股票的投資價值,對於年利率百分之二點九五或以上、沒有利得稅的國債來說,其投資價值同樣凸顯。較之於稅後實為百分之一點五八四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來說,利率高出百分之一點三六六。尤其是,存款利率僅僅降低百分之零點二五、還有降息預期。有利於國債、企業債券的慢牛行情。從「庄股」思維的角度看,2007年的熊市,造成眾多機構紛紛投資國債,可以說,國債已經有「庄」進駐。按同樣理由,企業債券也有受到挖掘的可能。
4.擴大內需概念股。從降低「兩息」來看,松動宏觀經濟政策,已經不是一個議題,而是正在實行中的事情。其著眼點,是克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這樣,從廣義看,鋼材、水泥、建材、電力等「擴大內需概念股」,同樣有機會成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受益者。長遠看,有受到挖掘的可能性,上述股票一旦在盤面上得到增量資金介入的情況來印證,則應是把握機遇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