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低波動低回撤的基金組合
⑴ 如何構建基金投資組合
在投資中我們都知道一個基本的道理,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這句話說的是分散投資,而分散投資就需要構建一個投資組合,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風險。隨著基金類型逐漸多樣化,公募基金已經較為完整地涵蓋了各類資產,投資基金的理念和方法也需要與時俱進,運用基金組合的理念來投資基金正當其時。目前,投資者可以通過構建基金組合的方式實現一定的投資目標或是降低風險。構建基金投資組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基金產品的數量要適度,基金太多管理不過來。太少又不能起到分散風險的目的,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配置一定數量的基金產品。
第二,要注意組合中的基金產品在波動上具有較低的關聯性。也就是各只基金不能同漲或同跌,否則不能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
第三,基金組合要符合自身的風險收益特徵。在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情況下,決定其中高風險資產(例如股票、混合型基金)或中低風險資產(例如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的比例。
最後,基金組合要定期檢視。需要關注組合的階段性業績、風險的情況,收益是否達到預期,是否適應當前市場的趨勢,有沒有更好的產品作為組合中產品的替代。在必要的情況下,也需要對基金組合進行積極的動態調整。
⑵ 應該怎麼構建有效合適的基金組合
股債平衡型基金屬於適度積極型投資品種,一部分投資股票,其他部分則投資於固定收益工具,如債券、可轉債等,以獲取穩定的收益。債券型基金屬於適度保守型投資品種,主要投資於國債、金融債、企業債,收益率相對穩定,並且高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近期較火爆的短債基金收益率在2%~2.5%。貨幣型基金屬於保守型投資品種。投資者可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基金品種,進而構建投資組合。投資者可以將個股投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側重收益,投資於股票型基金或平衡型基金;第二部分則側重安全,投資於貨幣市場基金、短債基金和活期存款。各類投資的比重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而定,配置於第一部分的資產比重主要取決於個人風險偏好和理財目標,如果能夠承擔一定風險且短期內無較大資金支出計劃的,則可提高該部分的配置,但建議該部分比重不要超過50%。第二部分投資建議以貨幣市場基金為主,目前貨幣市場基金贖回方便,良好的流動性足以應付那些急需的日常支出。
⑶ 怎麼構建年化收益率10%最大回撤10%的基金組合
尋找長期偏穩健類的基金來做一個基金組合。
最大回撤率是指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最大回撤用來描述買入產品後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最大回撤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指標,對於對沖基金和數量化策略交易,該指標比波動率還重要。
⑷ 基金投資,如何合理組合
股票基金與債券基金的風險差別很大。而目前股票市場大方向還沒有明朗,主要以震盪為主,因此,如果購買股票基金,其收益的波動幅度也會很大。如果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到股票基金裡面,當自己需要資金時,就很可能遇到大盤行情走弱的情況,這樣你只有割肉處理,風險大,也不具有合理性。而債券基金相對穩定,收益一般會穩定緩慢增長。
因此個人建議:將有可能成為流動資金的那部分投入到股票基金,其餘剩下的投入到股票基金,而且投入到股票基金的錢應該在近期關注到,以防大盤走弱,損失過大。
至於把錢投進去的方式,這個要結合你自己的收入狀況以及消費狀況。只要把投資份額分配好,其它的都不是很重要了。
⑸ 怎麼進行基金組建呢
進行基金組建,
就是購買不同的基金,
買基金不能太單一。
可以買:軍工,醫葯,半導體,新能源,
稀有金屬,煤炭,消費,銀行,基建,
每個行業都持有一支,
這樣就能保證旱澇保收!
⑹ 如何構建基金組合
構建基金組合的層次
第一個層次:在不同類型的基金之間進行組合配置。即在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不同類型的基金上進行配置。
根據投資者的投資目標、風險偏好、年齡結構等因素,現金與貨幣市場基金的配置比例控制在0-30%的范圍內,保證部分資產擁有較強的流動性;債券型基金配置比例應控制在15-50%的范圍內,保證部分支持的穩健增長;股票型基金的配置比例應控制在20-75%的范圍內,保證部分資產能夠有較高的增值潛力。
第二個層次:構建基金組合不僅要在不同類型的資產間進行配置,還要進一步考慮在基金的投資風險上進行平衡,從而進一步降低風險。
例如將20-75%的股票型基金資產,進一步細分至大盤基金、中小盤基金、成長基金、價值型基金等組合中。
構建基金組合常見形式
啞鈴式、核心衛星式、金字塔式
1啞鈴式
啞鈴式,即選擇兩種不同風險收益特徵的基金進行組合,如「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大盤基金+小盤基金」、「價值型基金+成長型基金」等。
啞鈴式基金組合的有點在於基金組合結構簡單,便於投資者進行管理,組合中不同類型的基金能夠形成優勢互補。
2核心衛星式
核心衛星式是一種相對靈活的基金組合方式。組合中的「核心」部分選擇長期業績出色並且較為穩健的基金。「衛星」部分選擇短期業績突出的基金。
核心衛星式組合能夠保障基金組合的長期穩定增長,因此無須投資者進行頻繁的調整,同時又能夠滿足投資者靈活配置的需求。
3金字塔式
對於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來說,金字塔式的基金投資組合最為靈活。投資者需要在金字塔的「底端」配置穩健的債券基金或者相對靈活的混合型基金;在金字塔的「腰部」配置能夠充分分享市場收益的指數型基金;在金字塔的「頂端」配置高成長性的股票型基金。並且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與風險偏好,在各類型基金中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獲得較高的收益。
構建基金組合的具體步驟
1明確投資目標
投資者構建基金組合的過程,是建立在基金投資目標基礎上的。因此,要構建適合投資者自己的基金組合,首先要對自己的風險偏好、年齡結構、資產狀況、收入水平、投入金額、目標實現時間等進行詳細的了解和評估,進而制定出合理的投資目標,如子女教育目標、養老目標、購房目標等。然後根據這一個目標制定一個基金組合,也可以根據不同的目標制定單獨的基金組合,實現獨立管理。
2測試自己的風險偏好
構建基金組合的目的是為了分析風險,並且保證量哈登收益,進而在不同風險收益特徵的基金理財品種構建組合,不同基金組合的風險收益也會有所差異。
因此,投資者必須正視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構建基金組合。根據風險偏好不同,投資者可以操控下面五種模式,來構建自己的基金組合。
(1) 保值型組合
保值型組合是指現金的比例為20%;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位10%;混合型基金的比例為10%;貨幣市場基金的比例為10%;債券型基金的比例為50%。
保值型組合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低、期望資產保值、投資目標實現周期較短的投資者。
(2) 保守型組合
保守型組合是指現金的比例為10%;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位20%;混合型基金的比例為10%;貨幣市場基金的比例為15%;債券型基金的比例為45%
保守型基金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期望資產穩步增值、投資目標實現周期較短的投資者。
(3) 平衡型組合
平衡型組合是指現金的比例為5%;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位35%;混合型基金的比例為15%;貨幣市場基金的比例為0%;債券型基金的比例為45%.
平衡型組合適合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期望資產快速增長、投資目標實現走起較長的投資者。
(4) 成長型組合
成長型組合是指現金的比例為5%;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位40%;混合型基金的比例為15%;貨幣市場基金的比例為0%;債券型基金的比例為40%。
成長型組合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期望資產快速增長、投資目標實現周期長的投資者。
(5) 進取型組合
成長型組合是指現金的比例為5%;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位55%;混合型基金的比例為10%;貨幣市場基金的比例為0%;債券型基金的比例為30%。
進取型組合適合承受能力高、追求較高的價值增長、投資目標實現周期長的投資者。
3制定投資績效考核架構
在投資者構建基金組合的過程中,會涉及具體基金的選擇,此時可以根據某隻基金在同類型基金中的歷史業績,來制定績效考核架構。
基金組合的績效考核包括對組合整體收益的考核,又包括對組合中每隻基金的考核。
投資者在構建完成了基金組合後,便不宜輕易地改變,更不可頻繁調整基金組合。應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堅持長期投資,在時間復利的驅動下慢慢接近自己的投資目標。
⑺ 私募直營店:基金定投如何做組合
首先,我們要明白,構建基金定投組合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構建基金定投組合。有投資者可能會說,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分散風險啊,當然這個說法是部分正確。因為做好投資組合,除了要分散風險,另外就是要盡可能提高收益。
做好基金定投組合的好處主要是兩方面:
第一:降低投資回撤,避險重復投資
很多投資者在咨詢我的基金投資的時候,我會發現,很多投資者要麼全部買的上一年的明星基金,要麼全部買某一行業的基金,或者某種風格的基金。
A股市場,波動大、周期性不明顯,牛短熊長,所以大部分投資者很難在市場中盈利。
從2005年以來,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組合年化收益是11.9%,超過單純的滬深300的收益。
很多散戶投資者,特別是投資股票的,投資者回報情況是"七虧二平一盈"。從歷史的行情我們可以看到,股市的波瀾起伏,歷史最大回撤-71.76%,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散戶投資者往往追在高點,虧錢就在所難免了。
如果再利用股債平衡的原理,在指數高估的時候加到債券基金的配置比例,那麼可以進一步的降低回撤比例。通過基金組合投資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整體資產波動性,從而實現降低本金回撤的目的,在實際投資中能降低投資者的心理壓力,更有利於長期投資。
第二:選擇成長性好的基金產品
買股票,投資公司,我們都知道要選擇成長性好的公司,成長性好的公司,股價有可能短短幾年就翻幾倍,甚至幾十倍。
A股中被譽為天生更容易賺錢的兩大行業:醫葯+消費。
假定投資者在2004年上市初買入10000元中證消費,那麼到現在最初的10000元已變為189200元,15年18倍回報。
買入中證醫葯,依然有10倍的收益,所以,再次驗證行業選擇的重要性,不同行業的賺錢能力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中證消費指當然,A股市場屬於行業輪動較快的市場,行業指數投資需要一定的判斷能力,更適合基金投資的老司機,相比之下滬深300、中證500這樣的寬基指數更為親民,任憑板塊如何輪動,都有漲起來的機會。
此外,在選擇主動管理型基金時,盡量選擇長期歷史業績優秀的基金,主動管理型基金的基金業績主要取決於基金經理和基金投研團隊的實力,不熟悉的基金不要輕易去買入。
小結:普通投資者建議選擇寬基指數作為定投組合,比如大盤藍籌指數+中小盤指數;當你對主動型基金有一定了解後,可再加入2-3隻能獲得超額收益的產品增強投資回報;對於普通投資者,定投組合不要選太多的基金,基金數量過多可能導致風格重復,相關性高,資金利用率低等等。
⑻ 如何通過場內基金來構建現金管理組合
組合構建思路
1、資產選擇既然是低風險的現金理財需求,因此風險是我們考慮的首位。
在標的選擇上充分考慮產品的風險特徵,其次才是收益貢獻。
比如,同樣是低風險的債券類產品,其收益通常要高於貨幣基金,另外,債券產品眾多,要加以區分。
債券類產品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率債,一類是信用債。
利率債主要有國家或者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組成,因為有政府背書,所以風險很低,收益也略低,通常回報略高於貨幣基金,處於3%-4%之間(浮動)。
信用債主要是央企或者國企發行的企業債、城投債組成,相比政府背書的利率債,信用債風險等級略高,所以它給出的利率也會更高,通常收益在3.5%-5%之間。
所以,我們在選擇債券基金時,應當記住以上特點。
2、流動性及變現對於現金理財大部分投資者的投資周期都是短期的,容易變現、流動性好是前提。
因此我們選擇了場內基金,比如國債ETF、貨幣ETF都是T+0交易。
3、分散風險雖然貨幣基金從發展至今從未出現過風險事件,但並不代表貨幣基金完全沒有風險,因此在構建組合時我們可以從分散投資標的,分散資產類別兩方面考慮。
根據以上構建思路,選擇了門檻較低、方便易用的股票賬戶為投資通道,以低成本的ETF基金為標的,構建一隻現金管理組合。組合選擇根據組合構建思路,最終選擇如下標的進行組合:60%資金配置貨幣基金(銀華日利),40%資金配置債券基金;
另外,考慮到債券基金的風險高於貨幣基金,因此進一步分散債券類基金風險,10%配置利率債(十年國債、國債ETF),10%配置企業債(城投ETF),最後10%配置歷史業績不錯的招商雙債(161716)。
同時,考慮到標的資產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漲跌不一致情況,最終影響配置效果,因此加設置每月資產再平衡。比如50%貨基+50%債基。經過一年的時間,貨基和債券的比例不再是1:1了,這時我們賣掉漲得多的債基,買入更多的貨基,使貨債比例維持在1:1。這個過程就是再平衡。
此外,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對組合進行調整。
比如債券基金的收益更高,但是波動也更大,對於債券基金而言,加入貨幣基金平滑了組合收益,降低了資產的波動,對於貨幣基金而言,加入債券基金則提高了組合收益。通過組合的調整,目的是在風險和收益中間做一個取捨,我們可以通過《ETF組合寶》組合回測功能實現。
組合表現
數據區間:2017-09-04至2020-04-08
業績:年化收益:4.22%,最大回撤:-0.5%,波動率:1.34%
綜合看,該組合具有波動低、回撤小的特點,所選標的全部為低風險貨幣及債券資產,風險可控,具備低風險理財產品的特徵。
要是實在感覺操作復雜,可以到辨險識財APP直接參照銀行理財評價報告進行選擇性購買,這樣更簡單一些。
⑼ 指數基金投資組合是什麼怎麼樣才能構建
國內疫情慢慢走向結束,盡管股市還未出現非常驚艷的表現,但相信有不少投資者也已經在摩拳擦掌准備低位布局一些基金了。到上一期為止,我們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常見的寬基、窄基指數基金各有什麼樣的特點、有什麼投資技巧,在當前A股低估的時機,指數基金不失為一種不錯的布局選擇。
「各個擊破」去了解各類指數和基金很重要,因為投資陌生的領域或產品是很「危險」的。不過投資還忌諱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所以組合搭配,多擁有幾個籃子也同樣重要,就像健康飲食需要搭配各種食材、補充不同的營養和元素,健康的投資組合也一定是兼具多樣性和科學配比的。
一、組合基礎
在風險承受能力的基礎之上,投資者還要結合自己的投資目的或期望收益去進行搭配。
比如進行一筆養老投資:
對於比較年輕的投資者來說,這將是一項比較長期的投資,那麼可以在自己承受范圍內適當增加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股票指數基金的投資,同時還可以配置消費、紅利指數等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行業、策略指數。而對於年長的投資者,進行養老投資可能沒有足夠長的時間,那麼就應該求穩,以債券指數基金等固收產品為主要配置。
再比如為下一代進行教育投資:
與養老投資類似,它也是一筆相對長期的投資,不同之處在於,這筆資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必須可以拿出來用,且很可能需要「一次性」支出的,這樣一來,教育投資就要比養老投資更注重穩定。在投資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固收類資產投資。
3、量力而行
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能力圈」,總有你看不懂的股票、研究不透的基金,在能力圈之外,盲目跟風去抓並不熟悉的熱點,很可能成為市場的「炮灰」,與其費力不討好,還不如做好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投資。海外指數的投資也是同樣的道理。
另外,組合中的基金數量也是不能過多的,一般5隻左右為宜,盡量不要超過8隻。
不懂的領域不隨便投資,也是投資者必須牢記的投資原則,投資中學會舍棄也是一種智慧。
三、「抄作業」跟投大V行不行?
現在有許多投資領域的大V都會公開自己的投資組合,供投資者參考甚至是跟投,也就是大家常調侃的「抄作業」。
現在常見的大V基金組合大都可以做到多隻基金集合展示、統一跟蹤、一鍵下單,有主理人對賬戶進行風險收益和相關性分析,對組合進行動態管理。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確實省去了很多麻煩。
但「抄作業」跟投大V有下面幾點需要注意:
1、你是否理解和適合組合的投資邏輯。
2、大V的口碑如何。
3、組合業績與你的投資業績可能會有差異。
總的來說,大V的「作業」可能是一份很好的範本,但也不能無腦地「抄」。當然,他們構建組合的思路,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可以作為一個比較有價值的參考。
總結
構建組合、分散配置是我們在投資中的必修課,它最基本的原則就在於,配置相關性低的資產、不懂的不投、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有所側重的投資。大V的投資組合可以作為投資初學者上路的重要參考,但投資者決不能完全依靠它。投資是千人千面的,投資組合需要投資者在不斷學習、摸索甚至試錯中去完善。
是什麼造成了,跟投大V組合時,組合業績與投資者自己的投資業績會有差異呢?
本文系好買商學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於「好買商學院」。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⑽ 個人投資者如何構建一個基金組合進行投資
答:要考慮如下因素
1)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
這個因素很重要,它又可以細分為主觀風險承受能力和客觀風險承受能力。簡言之就是你有多少錢,能虧多少錢。
2)投資者設定的投資目標。
例如,你的投資目標決定你需要藉助激進的投資方式,比如買進小盤成長型基金獲取高收益,然而同時你卻無法承受在一個季度內虧損20%的風險。這時,你必須接受較大的風險水平或調整投資目標。
3)投資期限。
如果投資目標是20年後退休養老,你就可以承受較大的收益波動,因為期限越長,資本市場的平滑風險作用越明顯,即使短期出現虧損,還有時間等待凈值的回升。如果離投資目標為期不遠,那麼應注重已獲得的收益,而不要為了賺取更多收益去冒險.
4)市場的因素。
之所以放在最後是因為我們認為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應該太過計較於短期的市場因素。不過,投資同時是一件靈活的事情,仍可以根據市場因素對組合進行一定調整。
5)確定自己的投資風格。
即通常所說的積極型投資者、保守型投資者或穩健型的投資者,這將直接關繫到後面的資產配置。可以根據上述4點來考慮。
6)在這一框架下,再來確定核心組合。
針對每個投資目標,選擇3~4隻業績穩定的基金,構成核心組合,這是決定整個基金組合長期表現的主要因素。一種可借鑒的簡單模式是,集中投資於幾只可為你實現投資目標的基金,再逐漸增加投資金額,而不是增加核心組合中基金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