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開年新基金發行遇冷
A. 投資者該以何種策略對待爆款基金
確切的說,應該是如何對待爆款新基金更合適吧。
今年,外部環境已經如此,我們自己的經濟呢,講究的是內循環,沒有特別行情,然而我們看到的市場確實行情波瀾壯闊。不說醫葯和券商、科技的輪番上漲以外,其他最受關注的就是今年的新基金發行情況了。甚至比往年都要火熱很多,很多爆款基金基本都是緊追熱點走勢,那麼對待爆款新基金到底秉持如何的態度呢?
1、觀望等封閉期後,再行動!
新基金的最大不同在於對比老基金,沒有歷史業績可以參考,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一是一塊處女地,沒有被開墾過,如果眼光獨到有自己的思考方式,選中其中的優勢所在。未來業績可期,當然也有風險存在,還需要市場的配合,比如市場本身就是上漲的行情,封閉期結束後依然可以享受收獲的喜悅,無非就是多少的問題。但是如何外部市場不給力呢?這就不能怪新基金的策略或是其他影響因素了。
通常,新基金的美麗時期集中在封閉期過後的3-6個月左右,此時如果看好對應行業發展和基金操作策略,再入場也不遲。最怕的就是看中爆款,一股跟風就上去了,最後一過封閉期發現虧慘,直接割肉離場。
2、熱點是什麼,有行情嗎?
今年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發行量也是遠超往年,想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發行量,很多人購買基金的初衷可能是被股市傷透了心,進而轉戰基金市場。然後用的打法還是股市的那套打法,我們都知道股市長期投資是很難走的通的,雖然一直在說價值投資,希望所有的投資人都能長期持有。實際操作過程中,卻是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這樣的價值長期持有策略。波段居多,能踩准波段節奏的極少,多半是虧損的,這部分人今年走入基金市場後,把新基金當成了新股在打。最後封閉期結束後,又開始忙著贖回。
今年爆款基金不少,很多新推出的新基金幾乎都是發行3天內就已經結束了。不少人也被這樣的盛況吸引,甚至不少朋友是因為今年降薪才想要投資基金,想要在資本市場獲得收益真的那麼容易嗎?何況還是選擇一隻沒有歷史業績可以作為依託的新基金呢?
所謂的熱點,就是大家都不知道該做點什麼了,只想通過另一種方式多賺點錢,於是扎堆一起買了基金。
3、爆款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大消費板塊的投資還在繼續嗎?是否還在持續加倉呢?這兩個問題,問問大家也是在問我自己的,白酒等細分領域還是否值得投資,就拿白酒說起吧,從2018年開始已經有估值顯示白酒高估了。理智的人都在分析,白酒不該再進入,風險太高,事實是有不怕風險的人在白酒板塊中進出好幾回還都平安無事,甚至盈利了。這點讓很多膽小的投資散戶都蒙圈了,一直說高估,但也一直很堅挺啊。沒有一點點有下跌的跡象呢,難道是判斷失誤了嗎?
因為大家都在看好白酒,就今年的行情,人家白酒基金也狠狠的賺了一把呢?說是爆款不過分吧,為什麼白酒是爆款呢?關鍵還是背後的持倉是哪些人,散戶有資金量支撐起白酒的高價嗎?顯然從資金角度就只能放棄了,唯一的解釋就是機構持倉,而且是持倉以後一直沒有賣出過,只有這樣才能一路抬高白酒走勢。市場的繁榮能夠持續多久,就看機構們能堅持多久了。
新基金發行就成為爆款,是否該入手還是觀望,亦或直接放棄投資新基金,都是自己的選擇,要看清爆款背後的邏輯,通過辨險識財知道其中的風險,自己能夠承受,那麼無論哪種選擇都無悔!
B. 為什麼近來幾天基金總是暴跌
因為當基金遭遇巨額贖回時,由於儲備的現金不足以應付巨額贖回要求,所以基金經理被迫賣出股票或債券等資產,而這種行為可能會引起股價的暴跌,因此最終就會影響到基金凈值。
而往往發生巨額贖回的,基本上都是機構投資者佔比高、基金規模小的基金,所以只要迴避這兩類基金,就基本上規避了這類風險。一般來說,如果開放式基金單個開放日內的凈贖回申請超過上一開放日基金總份額的10%,就認為是發生了巨額贖回。
(2)如何看待開年新基金發行遇冷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封閉式基金信息披露不及開放式基金頻繁,單位資產凈值每周公布一次,每季度公布一次資產組合。
封閉式基金採取封閉運作的方式,基金發起人在設立基金時就限定了基金單位的發行份額總額。而且在存續期內基金份額不能直接贖回,只能通過在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
所以除了基金經之外,封閉式基金還會有一個場內交易價格,場內交易幾個是根據市場行情變化的,相對於單位資產凈值可能折價或溢價。
C. 如何看待開年基金暴跌
遭遇大跌並不可怕,因為基金投資的是股市大盤,只要我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股市跟著經濟走,這種理財方法就大概率賺錢。而且股市是有波動周期的,我國平均每7年就會出現一次牛市。最近兩次牛市,分別出現在2007和2015年。
只要堅持長期定投,在平時分批買入,在牛市時賣出,要實現每年10%的收益並不難。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投資股市一定要避免短期的追漲殺跌,用時間換空間更加實際。
(3)如何看待開年新基金發行遇冷擴展閱讀
每個人都渴望過上更好的生活,如何理財賺更多的錢,這是一個長盛不衰的話題。有理財意識是好事,但不少人幻想著一夜暴富,盲目理財的下場,極有可能是血本無歸。2018年P2P行業迎來爆雷大潮,數千家平台倒閉、跑路,投資者的錢一夜蒸發,損失慘重。各類理財產品都有一個大概的收益范圍。
投資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慾望。當看到明顯不正常的高收益時,就應該保持警惕: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收益的背後一定是高風險。
指數基金定投天然就是一種分散風險的投資方法。因為它會同時買入上百隻股票,避免全倉踩雷垃圾股;而且它是一種長期投資,每個月定期買入,也避免一次性買在高位,被深度套牢。另一方面,股票都是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買賣,資金也在銀行託管,不會出現P2P跑路的情況。
D. 2022年基金下跌原因
近期基金股票連續下行引關注,A股滬指近日累積下跌超3%。這兩天市場大跌主要原因:
1、美聯儲加息預期沖擊高估值成長股,部分賽道板塊遭遇殺跌。
2、美股及多國股市近日連續下行,外圍市場產生的情緒干擾。
3、臨近春節,股市資金趨緊張,資金處觀望狀態,交投也趨於謹慎。
盤面上,煤炭、航空機場、銀行、鐵路等低價藍籌股護盤,互聯網服務、計算機設備、軟體開發、貴金屬、旅遊酒店、通信服務、游戲、文化傳媒、裝修裝飾、通信設備、電機、教育等行業跌幅居前。
(4)如何看待開年新基金發行遇冷擴展閱讀;
作為基金投資者,有幾個重要的基金投資賺錢正確的策略和特點是必須要堅持的。以下是幾點具體的原則,務必注意我們在此談論的主要是股票型基金,其他類型的基金以後詳談。
第一、要有合理的預期收益,達到收益,落袋為安。這一點和股票是不同的,面對一隻個股,我們要做的是盡量持有放大收益,但是基金不是股票,基金不可能永遠只漲不跌。當達到你的預期收益的時候,及時止盈是正確的思路。最起碼要做到分批賣出。2021年的周期股在9月份左右的調整是大幅度的,如果不在高點止盈,下次的高點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第二、凈值高低不是挑選基金的標准,一個基金凈值10元不一定貴,8毛的也不一定便宜。要研究基金經理的投資偏好和風格,而不是糾結於便宜或貴。
第三、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不是挑選基金的標准,2021年的冠軍基金經理是崔宸龍。2022年開年,由於新能源大跌,他的基金就大跌超過2.8%。基金排名在20%靠後。一個基金經理過去一年牛逼,是多種因素的疊加,在未來這些因素大概率是不能完全延續的。所以要仔細分析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邏輯、風格。才能做出正確決策。
第四、不要平均分配資金在各個基金上,這樣做的後果大概率是不好的,最多隻能取得市場平均收益,既如此,還不如去買指數,何必買基金呢?正確的操作是一定要有偏好,要有自己的判斷,你的超額收益正是來源於此。
第五、盡量不要空倉,股市中的一大風險就是踏空,空倉最容易導致踏空。基金投資亦是如此,如果你不看好當下的市場,可以布局一些低估值價值風格的基金。但是不要空倉,一旦空倉,股市上漲,你最容易追漲,這個時候風險可能就來了。
E. 開年新基金發行為什麼會遇冷 原來是因為這些
新剛剛始基金公司都趁熱打鐵積極推新基金第周二5新基金集發行基金類型能看些特點本周發行二5新基金除三債券型基金三保本基金外剩一9基金全部都偏股型基金偏股型基金發行絕主力類型特點看於投資者二0一陸選擇基金候沒啟示 數量看面債券基金另外面保本基金兩塊佔比例相較少特別偏股型基金我看點接能增加偏股型基金數量且雖我說盤整波於基金經理言能認現波體現選股策略自能力考量所震盪程能願意發偏股型基金且快比債券基金要快 另外目前行情處於階段性低位區各路基金像今養金等重量型基金都要介入市場且於市場能能量供給面助推作用所步我認偏股型基金能獲市場追捧力度
F. 如何看待開年基金暴跌
遭遇大跌並不可怕,因為基金投資的是股市大盤,只要我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股市跟著經濟走,這種理財方法就大概率賺錢。而且股市是有波動周期的,我國平均每7年就會出現一次牛市。最近兩次牛市,分別出現在2007和2015年。
只要堅持長期定投,在平時分批買入,在牛市時賣出,要實現每年10%的收益並不難。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投資股市一定要避免短期的追漲殺跌,用時間換空間更加實際。
(6)如何看待開年新基金發行遇冷擴展閱讀
每個人都渴望過上更好的生活,如何理財賺更多的錢,這是一個長盛不衰的話題。有理財意識是好事,但不少人幻想著一夜暴富,盲目理財的下場,極有可能是血本無歸。2018年P2P行業迎來爆雷大潮,數千家平台倒閉、跑路,投資者的錢一夜蒸發,損失慘重。各類理財產品都有一個大概的收益范圍。
投資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慾望。當看到明顯不正常的高收益時,就應該保持警惕: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收益的背後一定是高風險。
指數基金定投天然就是一種分散風險的投資方法。因為它會同時買入上百隻股票,避免全倉踩雷垃圾股;而且它是一種長期投資,每個月定期買入,也避免一次性買在高位,被深度套牢。另一方面,股票都是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買賣,資金也在銀行託管,不會出現P2P跑路的情況。
G. 如何看待2021春節前基金大跌
主要原因有:
1、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流動性放寬,而中國疫情領先於世界,因此有很多外資流入,但2021年後,監管層有意收緊流動性,所以股市下跌基金也下跌;
2、自2019年以來,基金抱團優質白馬股,將股價推漲很高,以至於估值偏高,估值過高泡沫就越大,因此需要進行估值修復,而股價下跌基金也就跟隨下跌;
3、2021年一年首發基金規模高達7000多億,而很多新基金進場的時候股市已經在下跌,所以會出現給機構抬轎子的情況,因此常有新基金凈值低於1元的情形。
4、基金下跌,就有人贖回,贖回資金過大時基金經理就要賣掉手裡的股票兌現,就形成惡性循環。
(7)如何看待開年新基金發行遇冷擴展閱讀:
投資市場是不確定的,誰也不能確定明天一定漲跌,但是可以根據大勢來判斷接下來基金的走勢:接下來基金下跌的可能性還是很大,19、20兩年使得像醫葯、新能源,科技、白酒等板塊收益達到了120%到150%,翻倍式的增長導致估值太高,市場現在還處於調整時期,還會動盪一段時間。其次,美債帶來的恐慌,市場需要時間來消化短期擔心,導致最近一段時間局勢還會動盪不安。
H. 2022年基金下跌該怎麼辦
2022年A股如此大幅下跌,超出了市場的預期。
新基金賣不動了,發行冷冷清清,銀行也忙著安撫客戶。這無疑是對目前正忙著給客戶建立信任的基金投顧業務構成了一定的壓力。那麼,2022年以來客戶的需求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多變市場風格考驗「顧」能力
自2019年基金投顧業務展開試點以來,已經運行2年多。從不少試點機構公布的數據來看,針對「基金賺錢而基民不賺錢」的現象,基金投顧業務對此有一定化解作用的。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近幾年A股市場風格也十分多變。經歷了2019~2020年度核心資產估值持續提升的階段,快速進入到2021年新能源主導的結構性牛市,再到2022開年以來的全線下跌,幾乎囊括了A股單邊牛市、二八的結構性分化以及全線下跌等多種形態。
善於變臉的A股市場,不同風格特徵的切換,都是對基金投顧業務中「顧」能力的挑戰。
盈米基金錶示「面對不同的市場風格,且慢一直堅持和倡導『三分投七分顧』,且慢的投顧不是以產品為中心,而是以客戶的認知、情緒、賬戶為中心,強調通過及時精準的內容持續陪伴客戶,不斷提升客戶的心智與認知,並賺取認知以內的收益;其次且慢認為好的解決方案必須是投顧一體化的,比如顧的最大作用是解決客戶在持有過程當中的心理波動和體驗問題,那麼在設計投的時候,就可以提前預埋好降低客戶心理波動的邏輯。」。謝謝網路邀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