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新能源哪個基金經理最棒
⑴ 比較好的科技基金有哪些
信達銀澳新能源基金,生存和自我,績優或墮落,掙扎吧,奧利給!
科技類基金測評系列之「銀河戰艦」
廣發科技先鋒、雙擎升級、小盤成長等劉格崧的基金,選一支選哪個
最新數據,諾安混合成長,依舊是最強的科技晶元半導體基金
還有科技基金對比的如:
28支新能源車和智能汽車基金對比,全方位數據分析選出最優車基金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PK諾安成長和銀河創新,你想要的數據都給你
科技基金持有哪支?黃興亮萬家行業PK秒殺廣發、銀河、諾安半導體
電子晶元/半導體、5G網路通信,科技基金只有這幾支值得配置
還有一些其他的相關文章,再次不一一列舉,需要查看的可以點擊置頂文章。
既然粉絲有需求,那麼必須要滿足,今天繼續寫科技基金測評文章,今天這篇科技文章,同樣是對市場10470支基金中,近三年各階段排名前10的科技基金細致測評,讓大家對科技基金近幾年的表現有個全面的了解。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一、什麼是科技基金,為什麼選純科技基金?
本次測評只針對純科技基金,何為純科技基金,為什麼要選純科技基金,聽我分析:
1、何為純科技基金?
我認為純的科技基金應該具備純科技的品質,也就是說成立以來持倉全部是科技股票。對於重倉科技板塊的、混合持倉科技的、各季度持倉風格不能不固定的(本季度純科技,下季度又換了),都應該排除在外。
2、為什麼要選純科技基金?
我們買科技基金,就是想讓他投資科技板塊,如果他隨意更換風格,調倉醫葯板塊、消費板塊或其他板塊的話,一是打亂我們的投資配置比例,二是科技基金經理相對沒有專門的行業基金經理專業,三是不確定性太強。所以非常不建議這種混搭的,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做,這才是最好的安排。
⑵ 想買新能源、光伏、半導體相關的基金,哪家好
你提到的這些板塊,我都買了很多家的基金,一年表現下來,中歐家的收益最好看。尤其是中歐先進製造,一年接近翻倍收益了,其他的比如中歐電子信息和中歐明睿新起點也不錯。總的來說,中歐基金這家公司的主動權益產品都很強,科技大佬基金經理也多,比如周應波、盧純青什麼的。
⑶ 2021年新能源基金哪個比較好
以下新能源基金都比較好:農銀工業4.0混合,農銀新能源主題,農銀研究精選混合,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混合。
新能源(NewEnergy,縮寫:NE)又稱非常規能源,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一般為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3)科技加新能源哪個基金經理最棒擴展閱讀
對於新能源行業而言,認為這為其提供了福音。綜合觀察中國的股市行業,也正說明了這一點,中國綠色能源類股票價格飛揚,更多的閑散資金紛紛投入新能源以及環保行業。同時,中國將超過歐洲,成為世界最大的可替代能源增長市場。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行業應該抓住這次契機,積極發展風電、太陽能等,提高新能源的比重。
一般地說,常規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大中型水電都被看作常規能源,而把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氫能等作為新能源。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樹立,過去一直被視作垃圾的工業與生活有機廢棄物被重新認識,作為一種能源資源化利用的物質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因此,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術的一種形式。
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於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等。
按類別可分為: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地熱能、海洋能、小水電、化工能(如醚基燃料)、核能等。
⑷ 最牛基金經理前十名
以2019年為例: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2019年業績排名前十位的主動權益基金,共涉及劉格菘、胡宜斌、劉輝、郭斐、鄭巍山、王創練、蔡嵩松以及肖瑞瑾8位基金經理。
其中,劉格菘、胡宜斌、劉輝三位基金經理管理的5隻基金在2019年的收益翻倍。
巧合的是,胡宜斌、劉輝、郭斐、鄭巍山、王創練、蔡嵩松6位基金經理均有券商工作背景。
從投資風格來看,前述8位基金經理中,僅有銀華內需精選的基金經理劉輝,以及共同管理諾安成長的兩位基金經理王創練、蔡嵩松的投資風格為平衡型。
其餘的劉格菘、胡宜斌、郭斐、鄭巍山以及肖瑞瑾5位基金經理均為成長型。
科技股火熱,成長型基金經理大勝或許也是必然表現。
2019年,郭斐管理的交銀成長30、交銀經濟新動力(310328)兩只基金的業績分別為99.88%、99.78%,排名第6、7位。
(4)科技加新能源哪個基金經理最棒擴展閱讀
2018年度十佳基金經理(排名不分先後)
1、肖祖星:眾智基金,管理期貨收益為33.34%;
2、羅山:廣金美好,組合基金收益27.81%;
3、李靖:進化論資產,相對價值收益為28.58%;
4、司維:橫琴均成資產,管理期貨收益為43.56%;
5、文瀟:弘源泰平資管,管理期貨收益為25.70%;
6、楊文敏:潮金投資,股票策略收益為131.85%;
7、陳耀州:量道投資,管理期貨收益為43.59%;
8、崔颯:御瀾資產,股票策略收益為15.98%;
9、劉錫斌:廣東宏錫基金,管理期貨收益為14.14%;
10、王安琪:越秀鯤鵬,固定收益為10.58%。
⑸ 中歐基金有哪些比較厲害的科技賽道的基金經理呀有沒有比周應波更優秀的
除了周應波,其實還有葛蘭、盧純青、許文星、劉金輝等等。其實中歐基金中比較厲害的基金經理非常多,周應波非常出名。但是葛蘭其實也對科技賽道研究了很多年,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和知識。盧純青雖然為人比較低調,但其實和葛蘭應該是處於同一水平線,入行多年而且還是副總。她為客戶介紹的新能源主題基金,效益非常好。而剩下兩位雖然非常年輕,但是也很有實力。科技賽道比較深,所以一定要跟好、選好基金經理,要不然非常容易賠錢。
葛蘭算是非常厲害的後起之秀,學歷高、長相優越並且接手的基金都取得了較好的效益。雖然她個人掌管的基金比較少,但是每隻基金的業績表現都很突出。她的投資風格是偏愛成長、均衡配置。其實周應波作為行業前百分之十已經非常優秀了,能超過他的人太少了,並且他還是少見的成長型基金經理,所以選擇他是明智的。
⑹ 2021推薦什麼基金
各個板塊之間是輪動的,目前是科技、光伏、新能源、醫葯
⑺ 2021十大金牌基金經理
2021十大金牌基金經理:
傅鵬博 朱少醒 周蔚文 程洲 安昀
鄒曦 楊建華 王宗合 徐荔蓉 應帥
拓展資料:
一. 簡介
傅鵬博 睿遠成長價值混合A(投資均衡)
朱少醒 富國天惠成長混合A(15年22倍收益)
周蔚文 中歐新藍籌靈活配置混合A(投資行業廣泛,聚焦成長)
程洲 國泰聚信價值優勢A (長期投資,歷經牛熊)
安昀 長信內需成長混合A(喝葯吃酒又化工)
鄒曦 融通行業景氣A (歷經多輪牛熊,專注周期板塊、科技板塊,加上小小消費)
楊建華 長城核心優勢混合(16年管理經驗,聚焦白酒消費、高端製造)
王宗合 鵬華消費優選(主投白酒消費類,綜投眼科、葯品等醫葯、科技)
徐荔蓉 國富潛力組合混合A(研究金融、科技類板塊,也帶有文具消費類等)
應帥 南方穩健成長混合(主攻白酒消費、醫葯消費與科技,綜合型投資者)
二. 口訣:
精簡養基,十支以內,借鑒作業,獨立思考。
選好賽道,挑選好基,歷史業績,僅供參考。
基金經理,也挺重要,從業五年,歷經牛熊。
基金規模,大於一億,對比同類,優中選優。
夏普比率,越大越好,最大回撤,越小越好。
不同板塊,科學配置,同一板塊,一個就好。
形成組合,收益更高。多看少動,長期持有。
養基大忌,追漲殺跌,不亂割肉,不是韭菜。
防範風險,理性投資,閑錢理財,用之有道。
心態要好,就當存錢,有虧有賺,這是常態。
基金轉換,省時省力,懂得止盈,落袋為安。
投資自己,不斷學習,積累本金,才是王道。
三. 判斷一名基金經理水平高不高,看重三點標准:
1. 長期業績牛逼(擺脫運氣的成分);
2. 控制回撤能力強(復利的最大敵人是復虧)
3. 機構認可度高(業績持續性強的佐證)。另外,部分基金經理也會購買自己所管理的基金,與基民的利益深度綁定,這也是重要的加分項。
⑻ 36位明星基金經理,業績到底有多牛
整理了36位在市場上得到認可的現任明星基金經理。下面的36位基金經理都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台柱子」。通過對其管理的基金、相應基金的 歷史 表現進行分析,挑選出我認為投資風格穩健,選股能力強、風險控制能力強的基金經理,後續會持續對文章進行更新,加入更多的優秀基金經理。
這36位明星基金經理分別是:(2020年7月,上證指數3200+時統計)
1.張坤(易方達中小盤混合,7.8年回報481%,平均年化25.3%)
2.蕭楠(易方達消費行業,7.8年回報346%,平均年化21.2%)
3.陳皓(易方達科翔混合,6.2年回報376%,平均年化28.5%)
4.謝治宇(興全合潤分級混合,7.5年回報508%,平均年化27.2%)
5.董承非(興全趨勢投資混合,6.7年回報273%,平均年化21.8%)
6.傅鵬博(興全 社會 責任混合,9.2年回報427%,平均年化20%)
7.周應波(中歐時代先鋒,4.7年回報218%,平均年化28%)
8.周蔚文(中歐新藍籌混合,9.2年回報392%,平均年化17%)
9.葛蘭(中歐醫療 健康 混合,3.8年回報210%,平均年化35%)
10.魏博(中歐盛世成長混合,7.3年回報392%,平均年化24.5%)
11.何帥(交銀阿爾法核心混合,4.8年回報206%,平均年化26%)
12.楊浩(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3.7年回報180%,平均年化32%)
13.王崇(交銀新成長混合,5.7年回報314%,平均年化22.1%)
14.朱少醒(富國天惠成長混合,14.7年回報1705%,平均年化21.8%)
15.畢天宇(富國高端製造行業,6.1年回報205%,平均年化20%)
16.傅友興(廣發穩健增長混合,5.6年回報155%,平均年化18%)
17.劉格菘(廣發雙擎升級混合,1.7年回報232%,平均年化105%)
18.劉彥春(景順長城鼎益混合,5年回報213%,平均年化25.5%)
19.余廣(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混合,8.6年回報398%,平均年化20.5%)
20.雷鳴(匯添富成長焦點混合,6.3年回報346%,平均年化27%)
21.王栩(匯添富美麗30混合,7.1年回報254%,平均年化19.1%)
22.程洲(國泰聚信價值優勢混合,6.6年回報345%,平均年化25.5%)
23.周偉鋒(國泰價值經典混合,6.3年回報253%,平均年化22.1%)
24.張慧(華泰柏瑞創新升級混合,6.2年回報319%,平均年化26%)
25.方緯(華泰柏瑞價值增長混合,5.6年回報260%,平均年化25.9%)
26.陳一峰(安信價值精選股票,6.2年回報300%,平均年化25.1%)
27.楊明(華安策略優選混合,7.1年回報262%,平均年化20%)
28.孫偉(民生加銀策略精選,6年回報412%,平均年化31.2%)
29.張峰(農銀匯理行業領先混合,4.8年回報183%,平均年化24%)
30.梁浩(鵬華新興產業混合,9年回報369%,平均年化18.7%)
31.曲楊(前海開源滬深港優選,4.2年回報243%,平均年化33%)
32.杜猛(上投摩根新興動力混合,9年回報403%,平均年化19.9%)
33.馮明遠(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3.7年回報212%,平均年化36%)
34.李曉星(銀華中小盤混合,5年回報180%,平均年化23%)
35.丘棟榮(匯豐晉信大盤A,3.6年回報200%,平均年化35.3%)
36.林鵬(東方紅睿豐混合,5.6年回報219%,平均年化22.5%)
⑼ 科技類型有哪些比較好的主動基金值得推薦
1、富國高新技術產業混合。
該基金規模較小,有一定優勢,當前主要持倉:科技+周期領域。自該基金經理管理以來最大回撤38%,在2015年底至2016年初發生,2018年度最大回撤27%。
2、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小盤成長。
該基金經理管理以來廣發創新升級最大回撤近40%,廣發小盤成長最大回撤35%,均是在2018年度發生。
3、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
基金經理馮明遠,從業4年多,從業年均回報30%,專注科技領域投資,不要被名字誤導了,以為是專注新能源的基金,實際上當前持倉主要是消費電子領域的企業。自該基金經理管理以來最大回撤30%,在2018年度發生。
4、上投摩根科技前沿靈活配置混合。
回報28.34%,從業時間不長,但業績不錯,今年以前管理的3支基金均達到翻倍以上收益,當前主要持倉:科技+醫葯領域。
5、萬家行業優選。
當前主要持倉:科技+汽車領域。自該基金經理管理以來最大回撤23%,在2020年2-3月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