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指數型基金如何挑選
① 怎麼選指數基金挑指數基金的三大技巧
指數基金是指投資某個指數的基金,它通過購買這個指數的成分股,來跟蹤指數表現,賺取與指數漲跌相同的預期收益。巴菲特曾經說過,普通人投資股市最好的選擇就是指數基金,那麼怎麼選指數基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以投資股市為例,股票指數一般有綜合指數、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比如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就是綜合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就是寬基指數,而行業指數特指某一個行業股票的集合,比如醫葯指數、消費指數、金融指數等。
國內基金市場上,投資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的基金比較多。投資寬基指數基金的優勢是能夠避免某一行業黑天鵝的風險,而行業指數基金則方便投資人專門投資特定的行業。投資行業指數的風險較寬基指數要高一些,對投資人的專業要求也更高。普通投資人選擇寬基指數基金比較合適。
二、選擇跟蹤誤差低的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是跟蹤指數的漲跌來賺錢的,選好指數之後,關鍵的下一步就是選擇跟蹤誤差小的指數基金。另外,指數基金的股票持倉比例也很重要。股票倉位越小,跟蹤指數的誤差越大,如果指數大漲,而跟蹤指數的指數基金卻沒怎麼漲,這只指數基金的誤差就比較大,會出現「賺了指數不賺錢」的情況。
三、選擇費用低的指數基金
投資基金的成本越低越好,在這方面,選擇ETF指數基金比較劃算。ETF基金是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和買賣股票的過程一樣。它的投資費用基本上和股票傭金是一個水平,相比場外基金的申贖費用要低得多。所以選擇指數基金,最好選ETF指數基金。
以上是選擇指數基金的三個技巧。指數基金的風險比較高,是否賺錢完全看指數的漲跌表現,投資者要充分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再考慮投資。
② 一隻指數型基金的選擇條件和法則
一隻指數型基金的選擇條件和法則
首先主要是看成分股的構成。看成分股的上升空間大不大,也就是具備好不好的投資價值。看三個重要的特徵,
1 看成分股的流動性好不好。
2 成分股的盈利能力強不強。
3成長空間大不大。
總結就是:選指數、看費率、看指數擬合度。
而且,指數化投資反映的是市場在所有的不確定性下對於未來總體的預期。在任何時刻和點位,指數的走勢都已最大化地反映了各種因素對市場的影響,最近是牛市期間,空倉的機會不多,如果遇到熊市或震盪市,我們不需要隨著指數坐過山車,而是主要在上升波段中持有,其結果將有可能超過絕大多數公眾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率。挑到好的基金之後,選擇在合適的價位買進也是可以斟酌的,買的越便宜,後面賺的就越多。經過上面一系列的挑選相信已經篩選出備選的一些基金了,我們可以根據市場的情況選擇那麼估值正常或者估值較低的指數基金,這樣的話,後續盈利的空間會更大。就像去市場買菜,最近豬肉價格一直上漲,那基本上所有攤位的價格都會跟著漲。
另外,指數基金的缺點:
1、波動較大。不適合短線操作。
2、領漲但不抗跌。在任何市場下,指數基金都是高倉位的,無法通過基金經理的操作來規避股市的風險。
3、基金定投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效果差異很大。
最後,要精選品牌公司。選基金首先應當選公司。因為基金管理公司也是企業。基金管理公司的資本實力、股東實力、運營規模、投研體系、風控能力、產品創新能力,尤其是投資文化,都對基金的管理和運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A股市場中還是以散戶作為主導力量,機構在大肆收割散戶,因此在這個階段,主動性基金的收益大概率會超越被動型基金,因此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精篩基金經理,選擇過往業績優秀,經歷過一波大牛熊市場的老將或許是更好的選擇。總結一下,定投指數基金,重點在於指數基金的選擇,難點在於一個定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長期堅持自律的定投才能收獲定投的巨大收益!
③ 如何挑選指數型基金
挑選指數型基金要看你的需求,大致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用於存量資金,即固定的如20萬塊的理財需求,另一份是用於增量資金,如每月工資的理財需求。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方法,適合不同的人,如果你是存量資金,那我不建議定投,更加適合資產配置。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挑選指數型基金。
總體來說,第一個是衡量指數基金的收益是不是追得上指數,第二個則是衡量指數基金的走勢是不是貼得上指數。
④ 指數基金定投怎麼選
1、目前主流的選擇方法是根據基金PE估值,也就是市盈率估值越低,越適合進行定投;
2、選擇基金規模大的,因為基金規模越大,風險性越小,一般不會面臨清盤的風險;
3、選擇基金費率比較低的指數基金,也就是在挑選指數基金時,需要把基金的申購費率、賣出費率、管理費率、託管費率和銷售服務費進行一一比較,從而選擇基金費率比較低的指數基金進行定投;
4、可以在網上藉助基金篩選工具,篩選近3年、近2年、近1年,排名前1/4的指數基金進行定投。或者可以在基金買入平台的基金排行欄目裡面選擇排行前幾的指數基金進行定投。
拓展資料
指數型基金就是指按照某種指數構成的標准購買該指數包含的證券市場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證券的基金,其目的在於達到與該指數同樣的收益水平。
例如,上證綜合指數基金的目標在於獲取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一樣的收益,上證綜合指數基金就按照上證綜合指數的構成和權重購買指數里的股票,相應地,上證綜合指數基金的表現就會像上證綜合指數一樣波動。
指數基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費用低廉和延遲納稅,這兩方面都會對基金的收益產生很大影響。而且,這種優點將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表現得更為突出。此外,簡化的投資組合還會使基金管理人不用頻繁地接觸經紀人,也不用選擇股票或者確定市場時機。
具體來說,指數基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費用低廉
這是指數基金最突出的優勢。費用主要包括管理費用、交易成本和銷售費用三個方面。管理費用是指基金經理人進行投資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買賣證券時發生的經紀人傭金等交易費用。由於指數基金採取持有策略,不用經常換股,這些費用遠遠低於積極管理的基金,這個差異有時達到了1%-3%,雖然從絕對額上看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是由於復利效應的存在,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累積的結果將對基金收益產生巨大影響。
分散防範風險
一方面,由於指數基金廣泛地分散投資,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影響,從而分散風險。另一個方面,由於指數基金所釘住的指數一般都具有較長的歷史可以追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的風險是可以預測的。
延遲納稅
由於指數基金採取了一種購買並持有的策略,所持有股票的換手率很低,只有當一個股票從指數中剔除的時候,或者投資者要求贖回投資的時候,指數基金才會出售持有的股票,實現部分資本利得,這樣,每年所交納的資本利得稅(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中,資本利得屬於所得納稅的范圍)很少,再加上復利效應,延遲納稅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多好處,尤其在累積多年以後,這種效應就會愈加突出。
監控較少
由於運作指數基金不用進行主動的投資決策,所以基金管理人基本上不需要對基金的表現進行監控。指數基金管理人的主要任務是監控對應指數的變化,以保證指數基金的組合構成與之相適應。
⑤ 如何購買指數型基金
給大家分享一些挑選指數基金的經驗。
1.基金費率
雖然指數基金的費率相對主動型基金而言,有明顯的優勢,但是不同的指數基金之前還是有差異的。秉承「省到就是賺到」的原則,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肯定是首選費率低的指數基金。
比如以滬深300指數為例。
在所有普通型的46隻滬深300指數基金中,其綜合費率(管理費+託管費)最高的基金達到了1.22%,而其綜合費率最低的基金僅為0.3%。
大家可別小看,每年節省下來的0.9%。
假設這兩只滬深300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都一樣,都達到了年均10%,那麼15年下來,綜合費率1.22%的基金投資回報率是253%,而綜合費率0.3%的基金投資回報是301%,前後相差了48個百分點。
2.跟蹤誤差
我們都知道,指數基金是完全按照指數的成分股和權重進行投資的。所以挑選指數基金的重要標准就是看跟蹤誤差。
雖然一般情況下,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都很小,但是不排除有些個別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會很大。比如華安德國30(DAX)ETF基金(513030)。
依據該基金的2018年中報顯示:
從2014年8月8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間,跟蹤誤差達到了20.51%。最近一年的跟蹤誤差也還有3.56%。
這樣的跟蹤誤差,對於指數基金而言,顯然是不合格的。所以大家在挑選指數基金的時候,還是要稍微看下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
3.基金規模
除了費率、跟蹤誤差以外,還需要注意基金的規模。因為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適度的規模,是不一樣的,所以下面就分開來講。
3.1 普通型的指數基金
一般來講,普通型的指數基金的規模是越大越好。因為規模越大,當遇到大額申購或贖回時,對跟蹤誤差的影響越小。同時,對於在場內交易的指數基金而言,規模越大,流動性也越好。
3.2 增強型的指數基金
對於增強型的指數基金而言,由於有基金管理人主動管理的成分,所以規模適中就好。因為如果增強型指數基金的規模太大,那麼會加大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進而影響到基金的業績。
最後提醒一點,不管是普通型的指數基金還是增強型的指數基金,其規模都不能太小。因為規模太小,是有清盤風險的。一般而言,規模在2億以下的,都要謹慎投資。
⑥ 指數基金該如何挑選教你三步搞定它
說到" 指數基金 "應該有很多小夥伴們都知道,指數基金是被巴菲特唯一極力推薦的一種基金。
然而隨著指數基金的熱度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入了投資指數基金的列隊中。
而更多的小白們不知該如何挑選指數基金,像無頭蒼蠅一樣,胡亂硬撞的找不到方向。
在上篇文章中,我也講過什麼是指數基金,如果有不懂的小夥伴,可翻閱上篇閱讀。
首先鈴鐺先帶大家了解一下指數基金的分類。讓你不在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腦。
指數基金主要分為" 寬基指數基金 "和" 行業指數基金 "。
什麼是寬基指數基金?
就是在指數篩選時,占據了各行各業的股票,不限制於哪個行業,稱之為"寬基指數基金"。
就像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恆生指數等
這些都是寬基指數基金。
而寬基指數基金的主要一大優勢就是,覆蓋的行業很廣,分配的也很平均。帶來的收益也相對更穩健。
什麼是行業指數基金呢?
就是在指數篩選時, 只佔據了一種行業的股票,僅限於一種行業,稱之為"行業指數基金"。
像代表消費行業的"中證消費指數",還有代表酒行業的"中證白酒指數"等這些都稱為"行業指數基金"。
但是投資行業指數基金,有一個弊端。因行業指數基金只挑選一個行業作為指數篩選。所以波動性也會非常大。
例如,你購買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如果今年白酒行業特好,那麼中證白酒指數就會漲幅很大,相反如果今年白酒行業一落千丈。那麼中證白酒指數,也會 收到 很大的影響,產生大跌趨勢。
因行業指數基金存在了很多不確定性,所以相應承擔的風險也很增大。
我們現在了解到了寬基指數與行業指數的區別,那麼在相對比較來說,寬基指數基金還是要比行業指數基金更安全穩健些。
另外指數基金按復制方式還分為" 完全復制型指數基金 "和" 增強型指數基金 "。
什麼是完全復制型指數基金?
就是完全復制跟蹤目標指數所持有的所有成分股,來獲得跟目標指數的相似收益。
然而會因為投入比例的變化與實際指數的走勢,產生些許偏離。所以差距是很小的。也可以說超越指數的機會是非常小的。
什麼是增強型指數基金?
就是除了復制目標指數外,基金經理還會添加一些自我主觀的投資。來達到超越目標指數的高收益。
但是這也增大了相對指數的變化,有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高於指數收益的回報,也有可能導致收益次於指數。
那麼在這兩種指數基金,與我在上篇提到的被動型指數基金和主動型指數基金的對比結果是很相似的。
不管是完全復制型指數基金還是被動型指數基金,都是緊跟大部隊腳步,不落隊。
而增強型指數基金與被動型指數基金。就是可能跟緊大部隊,也可能落隊。
當然,在以上介紹的幾大指數基金,並不代表全部的指數基金類型。還有其他小分類指數基金,但是鈴鐺分享的指數基金是最為常見,也是購買人數較多的。
那麼我會在下一篇中,繼續與大家分享細致分化指數基金都有哪些。
我們現在已經大致理解了指數基金的幾大分類,也了解到寬基指數和完全復制型指數是相對最安全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在這么多家的指數基金公司中選擇呢?
總不能像買菜的大媽一樣,一進商場就各種買買買吧?
當然不是,就像我們買入一件商品一樣。總是要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了。
那麼該如何挑選呢? 鈴鐺教你三步搞定它。
看圖如下
這就是鈴鐺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三大步
在上面的文章中,鈴鐺帶大家了解到了指數基金的幾大分類。那麼小夥伴們現在也應該心中有數的知道選哪個指數基金,要更適合自己了。
不管選擇哪一個指數基金,只要指數基金是一直保持向上漲趨勢發展的,就可以選擇它作為投資對象。
一個實力非常強大的基金公司,對指數基金將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經驗還是資金的問題,實力強大的基金公司都勝過其他小的基金公司。所以首選大規模的基金公司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現在國內基本超1000億的基金公司都是不容小視。如果想選出實力強的基金公司,那麼鈴鐺建議去選擇公司規模超過1000億的基金公司是最為靠譜的。
①成立年限
基金公司的成立年限超過3年以上,能很好的對比數據分析出,這家基金公司的過往表現能力是否良好。
那麼對於建立時間較短的基金公司來說,沒有相關的數據來對比分析。我們就沒有辦法預估他後期的發展趨勢。畢竟我們投資基金是以長遠考慮收益率的。
②跟蹤誤差率
跟蹤誤差率一定要越低越好,因為越低越能證明基金 與跟蹤標指數之間的密切程度。
同時還能穩定基金跟蹤指數的相應收益,從而從誤差導致的風險也會更小一些。
③基金規模
如果基金的規模較小,就會容易資金的流動性變差。也證明購買的人數較少,這樣清盤的可能就會很大。
最後容易強制性收回我們的基金,導致投資基金中斷。鈴鐺建議基金的規模最好不要小於3億元,是相對安全的。
④基金費率
基金費率當然是越低越好,而基金的費用,主要分為管理費、申購費、託管費、贖回費。雖然大部分的基金費率,相差都不是很大。
但是經過長期 復利 的投資時間來計算,差一點點的費率,就會多出很多的金額。省下來的錢,不知道能復投多少回呢。
經過鈴鐺的以上講解,我們可以把層層優選出來的基金,做成表格,來對比一下,這四大重點的相應數據。這樣就會一目瞭然。從中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基金了。
如果有些小夥伴不太知道,在哪裡查詢這些基金的信息,我建議大家在網頁搜索"天天基金網",這個網站相對比要方便很多,僅供大家參考。
今天鈴鐺跟大家分享了,指數基金的幾大分類與挑選指數基金的三大步驟。也希望在鈴鐺的講解中,對大家能起到很好的幫助。以上文章僅限個人了解,如有不同之處,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鈴鐺碼字實屬不易,你這么可愛^O^,點個關注 在 走唄 ( ε ) !!!
⑦ 如何選擇好的指數基金
【1】選擇被低估的基金。投資指數基金首先最重要的一點,選擇被低估的跟蹤指數,在市凈率低的時候買入,耐心等待市凈率回歸。
【2】選擇歷史回報不錯的基金。優先考慮近年排名前20%,過往業績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3】選擇成立時間更長的基金。挑選過程中,往往會篩選掉近期成立的基金,因為相對而言,成立時間更長的基金不確定性會更少。
【4】選擇規模適中的基金。基金規模過小和過大都不要選擇,因為過小的基金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如大額贖回對基金的影響,而過大的基金拉升速度會相對稍慢。
【5】選擇大基金公司的基金。優先考慮第一梯隊的基金公司:例如天弘基金、易方達、南方基金、博時基金、工銀瑞信等基金公司。
因為中國A股市場以散戶投資者為主體,大多屬於非專業非理性的交易者,所以也導致了指數型基金相對來說容易取得可觀收益,挑選一支優秀的指數型基金長期投資,是很好的投資方式。
拓展資料
1、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2、指數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數為標的指數 ,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 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 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標的指數有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等。 投資服務機構Portfolio Solutions和Betterment曾經發布研究報告,分析持有10種資產的投資組合在1997年至2012年間的表現。結果發現,指數基金投資在82%到90%的情況下,表現好於主動管理投資。
⑧ 如何選擇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顧名思義是以指數成分股作為投資對象的基金,目標是讓該基金投資組合收益的變動與標的指數的變化趨於一致。投資指數基金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購買」了該基金所跟蹤的成分指數。
對挑選指數基金的幾點建議
1、弄清指數編制方法,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比一般股票型基金更復雜的是,選擇指數型基金一定要搞清楚不同基金所投資的指數的編制方法。比如,比較激進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標的為中小板指數的基金;大盤成長型偏好者可以選擇以滬深300為標的的指數基金等。
2、考慮流動性需求,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需要有更好流動性的投資者可以選擇ETF或者在股票市場買賣LOF基金。
3、考慮套利需求,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如,一般的投資者可以尋找LOF基金場內外的差價以套利;而資金實力雄厚、又有足夠的時間的投資者則可以等待ETF基金套利機會的出現。
4、觀察不同漲跌周期,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現實中,不同指數也許有輪番漲跌的可能。比如,在某一個時期,可能深100指數好於上證50
指數,而在另一段時間可能剛好相反。如果這種可能真的存在,那麼,在不同時期你可以買入不同表現的指數基金。比如,你應該買入漲幅落後的指數基金或者跌幅
更大的指數基金而不是去追漲殺跌。
5、考慮基金的穩定性,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如果存在追蹤同類指數的基金,那麼,盡量不選擇「增強型指數基金」;同時,在不同交易方式的指數基金中我更偏愛ETF基金。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果回答對您有幫助,希望能夠採納,謝謝!
⑨ 新手如何購買指數基金
1、直接去銀行營業網點或者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購買指數基金;
2、在第三方銷售平台的網上交易系統進行基金購買;
3、可以在證券公司或者證券軟體購買指數基金。
例如滬深300、中證500和上證50等。只要國家不會發生系統性的風險,而且各行各業還在持續正常發展,這樣的指數基金風險不大,所以適合新手。
指數基金能夠盈利還有一個技巧是堅持定投,這樣可以有效的分攤風險。
平安銀行有代銷多種基金產品,不同的基金,風險、收益和投資方向都是不一樣的,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首頁-理財-基金頻道,進行了解和購買。
溫馨提示:
1、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12-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