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葉松如何
Ⅰ 新能源基金前十名
今年,經過一波又一波的潮起潮落,新能源再次重回寶座。是新能源長期確定性最強的賽道之一,也是市民關注的焦點。
基於以下基民關注度和基金業績,選取市場上10隻新能源主動型基金進行對比分析,看看不同新能源基金之間存在哪些差異,反彈深度沖鋒的是誰?誰最受機構青睞?
1.基金的基本情況
10隻新能源基金的基本情況如下,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李銳管理的東方新能源汽車混合,規模最小的是賴中立、魏力管理的匯添富混合A。成立年份最長的是東方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10.64年,最短的是SDIC瑞士瑞信銀行先進製造,成立3.56年。
2.基金經理比較
10隻新能源基金的現任基金經理中,匯添富優選回報靈活配置混合A的基金經理賴中立,從業時間為9.8年,最短的是前海開源新經濟混合A的基金經理崔小龍;管理規模最大的馮明遠掌管9隻產品,其次是崔陳龍,管理規模375.9億,5隻產品。
注:多基金經理默認計入第一位基金經理。
3.基金風格比較
基金換手率和前十大重倉股比例可以分析基金經理的持股周期和持股集中度。換手率越高,持有期越短,基金經理多為交易玩家。換手率越低,持有期越長,考驗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從最新的2021年年報的離職率數據來看,姚志鵬、崔、石城的離職率較低,鄭成然、李友、曹春林的離職率相對較高。
前十大重倉股比例最低的是馮明遠管理的新奧先進製造。前十名持倉僅佔18.39%,持倉非常分散,而曹春林管理的金創何新新能源汽車前十名持倉佔比85.04%,集中度較高。
4.基金收益風險比較
十隻新能源基金全部成立三年以上。對比各基金近三年的風險收益數據,近三年收益最高的是SDIC瑞銀先進製造混合,收益率為339.30%,但同時,近三年最大回撤為50.22%。收益率第二高的是易方達環保主題混合,近三年收益率287.52%,回撤相對較小,為36.62%。
夏普比率衡量基金單位風險的回報。夏普比率越高,基金的性價比越高。10隻基金中,夏普比率最高的是廣發鑫祥靈活配置混合A,最近三年為1.77,夏普比率最低的是匯添富優選回報靈活配置混合A,夏普比率為1.06。
5.支架結構比較
機構持有人比例和員工比例可以看出專業買家和基金公司員工的偏好。10隻新能源基金中,機構持股比例最高的是新奧先進製造股票,機構投資者持股62.84%,其次是廣發鑫祥靈活配置混合A,機構投資者持股44.38%。
員工佔比最高的是易方達環保主題混合,員工持股13%,其次是廣發鑫祥靈活配置混合A,員工持股12%。
新能源基金的機構偏好分析:
1)新奧先進製造股票類型(006257)
基金經理馮明遠掌管9隻基金,管理規模410.75億元。他的持倉比較分散,持股偏向大盤的成長方向。
2)廣發享受混合a靈活配置。
基金經理鄭成然從業2.25年,掌管5隻基金,管理規模359.47億元。他的持倉比較集中,偏向大盤的成長方向。
根據基金二季報最新觀點,展望後市:利率方面,我們判斷美股加息周期將於明年結束,整體維持相對寬松的預期。就上游商品漲價對下游和中游利潤的壓縮而言,上游周期性產品的利潤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回過頭來看,我們預計下半年到明年會有所回落,有利於中游製造業和下游需求的釋放。從三季度到明年回顧,我們認為成長股將面臨相對寬松的環境,即流動性相對寬松,上游價格下行拐點帶來盈利修復,更適合成長股投資。
3)易方達環保主題組合
基金經理齊河從業4.64年,掌管6隻基金,管理規模351.09億元。他的持倉相對集中,有利於大盤的成長方向。
基金經理在基金二季報中表示,目前基金主要配置於包括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電力設備、電力等周期性成長行業的優質企業。隨著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全球范圍內新能源轉型的緊迫性進一步提高,從而加速了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在選股層面,本基金秉承企業競爭力是長期收益來源的理念,繼續精選上述板塊中競爭力強、治理優秀的公司,配置和分享企業成長價值。
https://dfscdn.dfcfw.com/download/D25291687072898898521_w663h317.jpg
https://dfscdn.dfcfw.com/download/D25381240650264994671_w850h325.jpg
https://dfscdn.dfcfw.com/download/D25032675743317473520_w645h347.jpg
https://dfscdn.dfcfw.com/download/D25393552825570601305_w627h327.jpg
https://dfscdn.dfcfw.com/download/D24891134455589773622_w714h339.jpg
https://dfscdn.dfcfw.com/download/D25742060246570133488_w637h345.jpg
https://dfscdn.dfcfw.com/download/D25315801199380447894_w566h304.jpg
https://dfscdn.dfcfw.com/download/D25559167074212488502_w565h304.jpg
https://dfscdn.dfcfw.com/download/D24736295890428635939_w563h302.jpg
Ⅱ 300多位基金經理涉嫌運作場外期權被查,金融圈為何屢屢出現問題
因為可以獲取的利益太大,而且基金經理違法很隱蔽不容易被監管方面發現。
一、利益是驅動力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金錢對於人類的誘惑性是無敵的,在經濟學中有這樣一段話非常深刻的總結了人類甘願為錢財喪命的現實:如果利潤達到了300%,有人甘願走上絞刑架,金融圈之所以經常曝出問題歸根結底也是因為“利益”兩個字。
四、企業和行業監督監管力度不夠
如此多的基金經理因為違法操作被抓也反映了企業和行業監督、監管力度不夠的現實情況,人都是有逐利性的,金融領域的利潤誘惑更是高,要想減少此類事件發生,企業加強員工監管和相關部門嚴格監督並加強相關法律建設是必須的。
Ⅲ 為什麼有很多優秀的公募基金經理,都跑去做私募了
一則“為什麼有很多優秀的公募基金經理,都跑去做私募了? ”的問題,最近是受到了高度的關注,我來說下我的了解。這個我們主要是從他們賺錢的方式來進行了解,這就會知道為什麼了。公募的賺錢方式的話,主要是靠人們買基金的手續費,產生的一個收入。而私募的話,主要是看收益,收益越高,自己賺到的錢也是越多。所以,總結起來說,第一種是不跟收益率掛鉤,第二種跟收益率掛鉤,有實力的選擇第二種更賺錢。下面說說詳細情況。
一.公募的賺錢方式
公募的賺錢方式呢,就是依靠人們買基金的時候,提交的那1.5%左右的手續費來賺錢的。那麼買他們基金的人越多,他們賺到的錢也就會越多。因為他們的收益率跟賺到的錢不是直接掛鉤的,所以之前葉飛還爆料過一些基金拿基民的錢去中飽私囊,去給別人的私募接盤的事情。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Ⅳ 最牛私募排名
1、北京地區比較著名的陽光私募公司有:
淡水泉、弘酬投資、鴻道投資、和聚投資、龍贏富澤、星石投資、源樂晟、雲程泰、盈融達
2、上海地區比較著名的陽光私募公司有:
從容投資、鼎鋒資產、重陽投資、豐煜投資、景林資產、凱石資產、理成資產、明河投資、睿信投資、塔晶投資、彤源投資、尚雅投資、朱雀投資、智德投資、澤熙投資
3、深廣地比較著名的陽光私募公司有:
赤子之心、東方遠見、東方港灣、金中和、菁英時代、銘遠投資、天馬資產、同威資產、武當資產、新價值 展博投資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二條規定: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
(一)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單位;
(二)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
拓展資料
1、股票策略
股票策略是以投資股票類資產為主要收益來源,其投資標的為滬深上市公司股票,以及和股票相關的金融衍生工具(股指期貨、ETF期權等)。股票策略是目前國內陽光私募行業最主流的投資策略,約有80%以上的私募基金採用此策略,按照風險暴露的大小排序分別為股票多頭、股票多空、股票市場中性三種子策略。
2、股票多頭策略
股票多頭是指基金經理基於對某些股票看好從而在低價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該策略的投資盈利主要通過持有股票來實現,所持有股票組合的漲跌幅決定了基金的業績。其實質就是單純的股票的買賣操作,此策略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特徵。
3、股票多空策略
股票多空策略,簡單而言就是基於各種理論模型和經驗總結,在股票投資中配置不同比例的股票多頭和空頭(融券賣空股票、做空股指期貨或股票期權等),構建成符合自己預期收益和風險特徵的投資組合,並持續跟蹤和調整的投資策略。股票多空策略與股票多頭策略相比,共同點都是將資產主要投向於股票,核心都是選股。所不同的是,股票多頭只需要選出被低估的股票,而股票多空策略則同時還需要選出被高估的標的,同時採取做多和做空操作來對沖掉組合風險。此策略一般呈現中等收益、中等風險特徵。
Ⅳ 推薦一隻基金,從基本面,技術面角度分析
基金一般是不看基本面的哦,股票則需要看基本面。
若是投資還想擁有更高的勝率,當然對於市場環境和買入標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我察覺到,好多人都不了解基本面分析,不願意去學習基本面分析,因為感覺它太難了。其實沒那麼難,今天學姐就給大家分享如何進行基本面分析,這樣距離抓住牛股就更近了。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簡單介紹
1、 基本面分析是研究影響股價因素的方法
從教科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對基本面分析的時候影響證券價格變動的敏感因素是主導我們研究的方向,分析並研究,就是我們發現證券市場價格變動一般規律的方法,為了達到讓投資這做出正確決策,我們會提供科學依據的分析方法。換個方式來說,影響股票價格有很多的因素,而基本面分析也就是研究這些影響因素。
2、 基本面分析包括3個方面
所以我們到底研究的是哪些因素呢?可以看這3個層面,即宏觀經濟分析、行業分析和公司分析。好多朋友看到這三個因素就驚慌失措了,彷彿要學完經濟學課程才能進行分析!這個時候不要著急,學姐給大家分享下如何從實戰角度進行分析。
二、 如何進行基本面分析
1、 宏觀經濟主要看政策和指標
眾所周知,宏觀經濟是股市整體行情好壞的重要因素,像經濟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等等)和經濟指標(國內生產總值、失業率、通脹率、利率、匯率等等)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但在現實情況下,一般都不去選擇十全十美,否則容易掉入因小失大的陷阱,核心變數才最為重要,如一些反應市場流動性的宏觀指標,是可以關注的,例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否降息、降准以維持寬松)、匯率(是否提高以吸引外資進場)。這便是因為對短期時間來講,價格波動,大多都是供求關系來決定的,所以要是市場有更低利率出現的話,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時,市場流動性也是更為寬裕,買方的力量更強大,進而促使股價上行。可以看看2021年受疫情肆虐但股價卻不斷新高的美股,因為美國持續實行寬松政策才導致了這一問題的出現,
2、 公司分析主要看行業、財務和產品
即使行情再好,也會有跌跌不休的公司,這很可能就是公司基本面有問題。所處行業是首先要看的,因為公司沒有達到行業的水平,行業走下坡路時公司發展也受阻,產業發展前景明朗的行業,其中的企業擁有的盈利空間自然就會更大。行業整體的發展規模限制在較小的區間內,連一家上市公司都比不過,我們當然就不用再關注了;還可以看行業所處生命周期的情況,有的行業已經很成熟了,或者已經開始走向衰退了,典型的行業有鋼鐵煤炭等;還有就是看行業得沒得到政策支持,政策支持的行業,發展前景是更加美好的。今年各大券商對於各行業的研究報告已經出爐,感興趣可以點擊領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行業選擇好了以後,隨之而來的是對行業之中的公司進行挑選,目前就以兩個主要方向去進行分析:
財務報表: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獲利能力、償債能力、資金來源和資金使用狀況,主要跟蹤的財務數據有營業收入、凈利潤、現金流、毛利率、資產負債率、應收款、預收款、凈資產收益率等。
產品與市場:前者主要分析公司的品牌、產品質量、產品的銷售量和生命周期;後者主要分析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市場佔有率以及市場競爭能力。
三、基本面分析的優劣勢
講到這里,大家應該已經清楚了基本面分析的優勢,這套分析方法自上而下,非常系統,遵循的是宏觀到中觀到微觀的順序,可以讓我們不在迷惑市場當整體環境和樣貌並且可以讓真正有價值的公司被我們挖掘。但不論是何種分析方法,有自己的優勢,也存在無法避免的劣勢。基本面分析,它的劣勢也十分顯著,雖然學姐已經盡力為大家簡化分析內容,但想要真正的了解,還需要一定的門檻。另外短期價格的過渡波動這個方面是沒有辦法通過基本面就分析出來的,因為從短期來看,投資者的交易情緒等也可能影響價格,但是基本面分析就不具備這些。可能對於小白來說,還是很難判斷出股票的好壞,不過沒關系,我特地給大家准備了診股方法,哪怕你是投資小白,也能立刻知道一隻股票的好與壞:【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Ⅵ 在北大畢業的85後基金經理辭職當公務員,你覺得兩者哪個更「香」
在我看來,這名北大畢業的85後前後所擔任基金經理和證監會發行部公務員都是非常棒的職業,對於當代年輕人都是非常“香”的職業。但是這件事情的關鍵就在於,憑借這名就業者的實力,他曾經是北大學霸的85後的青年,到底選擇哪一份職業更加符合他的實力定位,那麼這一份職業就是更加“香”的。所以在我看來,基金經理是一份更“香”的職業。
但是有一個方面,我認為基金經理這份工作是遠遠不如證監會發行部公務員的,那就是這份工作的工作壓力非常大,會給高峰帶來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務,而且行業競爭力也是非常的強。相對於這份工作,證監會發行部公務員這份工作就顯得要輕松很多,工作壓力和任務都比較小,而且具有很多的國家福利支持,是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
雖然基金經理這份工作的工作壓力更加的大,但是我覺得基金經理所具有的優勢是更加多的,所以我覺得基金經理這份工作還是要更加“香”。
Ⅶ 去嘉實基金工作好嗎
從待遇上講,基金公司百十號人管理著十幾億上百億的基金,每年不管基金成績好壞都收取固定的1.5%管理費(以後可能會改),這樣的體制下,年薪相當可觀,福利也很豐厚。所以能去基金公司工作是多數人必然的選擇。
Ⅷ 長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旗下基金
基金代碼 基金簡稱 基金經理 單位凈值 累計凈值 日增長值 日增長率
519983 長信量化先鋒 盧曼 等 0.9170 0.9170 -0.0100 -1.0787
519985 長信中短債 張文琍 等 1.0099 1.0099 -0.0007 -0.0693
163001 長信中證央企100(LOF) 盧曼 0.8730 0.8730 -0.0070 -0.7955
519987 長信恆利 葉松 0.8160 0.8160 -0.0070 -0.8505
519991 長信雙利優選 錢斌 0.8340 1.1340 -0.0050 -0.5959
519993 長信增利動態策略 胡志寶 0.7199 1.9589 -0.0047 -0.6486
519995 長信金利趨勢 付勇 0.7142 2.1387 -0.0055 -0.7642
519997 長信銀利精選 胡志寶 等 0.7080 2.6280 -0.0048 -0.6734
519981 長信美國標普100(QDII) 薛天 0.9270 0.9270 0.0200 2.2051
163004 長信利鑫分級債券A 張文琍 未公布 未公布 未公布 未公布
519979 長信內需成長 安昀 未公布 未公布 未公布 未公布
Ⅸ 中國的基金經理哪幾位的風格最穩健 謝謝
先勝而後求戰
2005年凈值增長率17.8%
何 震
廣發穩健增長基金經理
經濟學碩士,9年證券從業經歷,曾在海南富南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君安證券公司、廣發證券公司工作。2002年8月加入廣發基金管理公司,曾任廣發聚富基金經理助理,現任廣發穩健增長基金經理。
何震掛在嘴邊的投資格言是「先勝而後求戰」。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何震不止一次對記者提起,但自己具體怎麼理解的,何震一直沒有明說。「其實,就是做投資要先有自知之明。」 何震說,「我的短處是短線交易能力一般,也看不準大勢。所以,我就踏踏實實地研究和選擇企業,做長線。先搞清楚自己什麼不能幹,已經『勝』在戰之前了。」觀察何震的持股,的確是「放長線釣大魚」:上海機場、鹽湖鉀肥、貴州茅台三大重倉股,何震從年初攥到年底。
何震獲得了冠軍,但並沒把原因說得含混玄機:「 一是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二是『先勝而後求戰』;三是適當考慮市場偏好。」
何震解釋說,誰都說要堅持價值投資,可是,2005年市場波動不小,在市場逼近1000點時,恐慌出現了,動搖的人非常多,許多股票被市場「錯殺了」。我們不僅沒有動搖,反而借機買進我們認為值得投資的企業。泥沙俱下,誰值得投資?我們堅持看企業的商業模式,看盈利是否可以復制,看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否清晰。看準了的,不管市場如何,我們都堅守。至於考慮偏好是指,當有兩個企業發展狀況很接近面臨選擇時,會適當考慮當時的市場熱點在哪裡。
何震在復旦大學讀的研究生,愛打藍球。說到2006年,「經濟增長速度當然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現在各種預測的差距太大了。」當然,僅僅提GDP增速,並不是問題的全部,結構性調整帶來的變化才更值得關注。「2005年我一直看好消費品和資源壟斷類企業,這兩類企業2006年依然值得看好。」怎麼聽,都還是「放長線釣大魚」的思路。
以「凈值論英雄」對否?「除了這個,還有什麼更科學?」何震說:「不是指標有問題,而是不應該只看短期表現,可以每年比凈值啊。」所謂路遙知馬力,這正是十大基金經理值得跟蹤的原因所在。
去年12月30日,上海機場和貴州茅台走勢出現放量陰線,面對基金年末「砸盤」之說,何震笑笑說:「名次相差大的,沒必要;相差近的,即便想砸,可是流通盤那麼大,能解決什麼問題。長期看,基金的業績與此關系太小了。」即便上述兩只股票以陰線報收,何震依然穩獲第一,他的說法不無依據。
2、
欣賞巴菲特的風格
2005年凈值增長率15.52%
陳 戈
富國天益價值基金經理
1972年出生,碩士,8年證券從業經歷,曾就職於君安證券研究所任研究員。2000年10月加入富國基金管理公司,曾任研究策劃部研究員,現任研究策劃部經理兼富國天益價值基金經理。
陳戈既是投資部門的干將,又是研究部門的直接負責人。所以,他感覺「對研究成果的綜合利用更加得心應手一些」,也更欣賞巴菲特「精選公司,長期持有」的投資風格。
2005年的成績,在陳戈看來是用心之作。他總結的成功因素涵蓋了投資的三個層面——首先是年初既定的全面防守投資策略,將可配置資產主要集中在穩定類行業。其次,選股時對諸如雲南白葯、貴州茅台等配置比例較高。最後,對市場熱點的參與、個股的波段操作也比較積極。但說到底,是對宏觀經濟和行業的准確把握帶來了最後的成功。
陳戈說,2005年初他們判斷宏觀經濟增速或能保持,但是上遊行業的景氣度在下降,政策對部分行業的影響可能比較大。對證券市場也看得比較偏悲觀一點,一開始就制定了防守型的策略。但是,「沒有想到市場能跌到1000點,也沒料到股權分置改革的進程能有這么快」。所幸的是,意外之變並沒有造成投資的巨大波動。當市場跌到1000點,出現較大面積的下跌,他們就分析哪些是非理性的下跌,哪些是基本面的變化,之後做出綜合判斷。「在市場波動很大的時候,堅持既定的投資策略和原則,可以迴避市場非理性對投資的干擾」。
「制定2006年年度策略時,考慮的幾個主要因素依次為:宏觀經濟政策和運行趨勢、證券市場政策、匯率制度、石油價格和國際經濟」,陳戈認為,2006年整個市場會較去年偏暖,表現較活躍,但是行業基本面及其市場表現的分化會加劇。這種情況下,可以看好非貿易品、消費服務類行業;資源類股票;科技股,尤其電子元器件股;周期性的行業中選擇長周期或周期向上的行業,如軍工、電力設備、新材料。
3、
由積極防禦到主動進攻
2005年凈值增長率14.02%
易陽方
廣發聚富基金經理
經濟學碩士,6年證券從業經歷,曾從事股票發行、資產管理業務,加入廣發基金管理公司前,曾擔任廣發證券公司投資自營部副經理,現為投資管理部總經理、廣發聚富基金經理。
易陽方津津樂道的,並不是過去的成績。「進入2006年,一切歸零。」這是面對記者采訪時,易陽方說的第一句話。其實,易陽方是有理由驕傲的。廣發聚富基金2003年底成立,易陽方在基金經理位置上兩年業績不俗。2004年,廣發聚富位列全部基金凈值增長率排位第5名,同類型第2名。盡管連續兩年跑在第一方陣前列,易陽方談得更多的,是如何及時汲取教訓更好成長。
宏觀經濟調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著基金的選擇,易陽方體會深刻:「2004年初,我們投資了一系列的周期性股票,比如原材料、電解鋁、水泥、鋼鐵等,到了4月初開始宏觀調控,這些行業中眾多企業盈利能力迅速下降,大大出乎我們的預料,在投資選擇上我們調整的比較慢,雖然後來採取了補救措施,最終的結果還可以,但是,中間的業績波動比較大。對於這次教訓,我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
吃一塹長一智,「到了2005年,我們在周期性股票上的投資就比較成功。」易陽方說,「我們尋找周期性行業拐點到來的時候,選擇被市場低估的行業中的龍頭企業進行投資。「比如,海螺水泥跌至5元多時我們買進,現在已經上漲80%左右。」
易陽方認為,好的基金經理應該具備三個特點:「一是勤奮,二是敢於否定自己,三是在大的方向上,不輕易為外界所動。」聽起來,後兩點似乎有些矛盾,易陽方卻有自己的獨特認識。所謂堅持大的方向,就是穩扎穩打地貫徹年初制定的總體戰略,所謂要敢於否定自己,就是在執行中的戰術調整。 易陽方說,回顧2005年,積極防禦的總體戰略是對的,投資於消費類也是對的,但具體到房地產投資,由於情況有變,當時就應該及時進行戰術調整。我遲遲沒有動手吃了大虧,今後必須加強執行力。
談及2006年,易陽方在基金經理中態度最為積極和樂觀:「這將是熊牛交替的一年,我們的戰略將由積極防禦轉向主動進攻。」易陽方說,「今年市場的機會肯定更多,基金的收益也應該更好,去年我給自己定的收益率目標是8%-10%,今年力爭達到10%-15%甚至更好。」
4、
抓住匯率調整的機會
2005年凈值增長率13.92%
毛衛文 銀河銀聯收益基金經理
先後任職於中國建設銀行總行、中國信達信託投資公司和中國銀河證券公司。加盟銀河基金管理公司後,曾任公司債券組合經理、銀富貨幣市場基金經理,現任銀河收益銀聯基金經理。
采訪毛衛文的時候,她剛剛出完差下飛機回到酒店。不過,時間的倉促並沒有帶來采訪倉促的舉動。拿到采訪提綱,毛准備半小時後開始侃侃而談。於是,細致穩重是她留給我的最大印象,一如她多年從事的投資一樣,值得信賴。
「要說2005年我們做得比較好的話,也主要是對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的變化研究的比較深入,比較准確地把握了匯率調整帶來的機會」,毛衛文說,她管理的銀河銀聯收益2005年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就是在債券、股票和可轉換債券之間的大類配置合理。
毛衛文說,他們在去年年初就預測全年債券市場較好,而股票市場處於調整期。後來的市場情況證明他們對行情性質和基本趨勢的判斷是准確的。准確預測了2005年,那麼,2006年又如何呢?毛衛文說,2006年的中國經濟將呈現成長中的調整,債券投資仍有比較穩定的收益,沒有大的系統性的風險,投資機會主要來自於信用產品;股票市場的投資環境在好轉,估值水平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主要的投資機會存在於四類企業:穩定增長型企業;有並購重組題材的;在股權分置改革中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理順的公司;以及市場對宏觀經濟的下滑多度反應,被過分打壓的基礎投資、出口導向型的企業等。
「市場對於股權分置改革的恐慌情緒已經過去,」毛衛文對股權分置改革的進程和方式表示贊同。她表示,2006年需要重點考慮的兩個因素是,人民幣持續升值可能帶來的金融環境、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外需如果走弱將帶來的經濟層面的影響以及政策可能的調整。
「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政策亦帶來新的投資亮點。毛衛文眼中的機會,「一是,資源的稀缺性決定其長期走高的價格趨勢。二是,徵收政策的調整將對節能和環保型企業更加有利」。
不過,這個細致穩重的女子,對投資風格的選擇標准卻很寬松。「投資風格的關鍵就是,要符合市場環境又能為自己的性格所接受」,毛衛文的評價標準是,「順應市場」和「適應自己」。
5、
基金經理是大廚
2005年凈值增長率13.71%
肖 堅
易方達策略成長基金經理
1969年出生,經濟學碩士, 曾任香港安財投資公司財務部經理,粵信(香港)投資公司業務部副經理、廣東粵財信託投資公司基金部經理、易方達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管理部常務副總經理,現任易方達基金公司總裁助理、基金投資部、研究部總經理兼易方達策略成長基金經理。
肖堅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既是基金經理,也是基金公司總裁助理,還是基金投資部、研究部總經理,可以說「賺錢帶隊兩不誤」。采訪剛剛開始,肖堅就說到易方達基金團隊:機制穩定,以老帶新,氛圍寬松。易方達的一個特點是,研究員不少是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研究生、博士生,「我對新人說,你是『羊』不要緊,進了『狼』群,你慢慢就成『狼』了。」肖堅說的「狼」,是指有經驗的研究員和基金經理。
「剛開始做不好不要緊,大家互相幫助。」易方達給基金經理有三年的觀察期,「還不行,說明不適合做基金經理。有人很努力,但要成為好的基金經理,只有努力是不夠的。」肖堅說。
肖堅到易方達四年多,做基金經理三年多。三年來基金總收益率達到50%多,平均每年10%多。對於這樣的成績,「當然主要是靠團隊,每年市場變化都能把握好,沒有公司作為基礎是不可想像的。」
但是,好的團隊裡面,基金經理的表現還是有差異,怎麼看基金經理和研究團隊之間的關系?身兼易方達投資、研究部雙重領軍人的肖堅,對此有個形象的比喻:「研究員是采購的人,基金經理是廚子。」研究員都說買回來的是最好的「菜」,究竟怎麼選擇,怎麼配菜和炒菜呢?這裡面就有學問了,有人清蒸,有人紅燒。況且,因為每隻股票的投資比例不能超過10%,這里就涉及到行業配置的問題。「要想成為大廚、名廚,基金經理就要有自己的思路、理念和風格,要有自己的判斷。」
肖堅就有與眾不同的判斷,大家很看空的時候,肖堅的持倉位也很高。「2005年初,經濟學家在爭論宏觀經濟增長速度,沒有人能告訴你真實的答案。去年第一季度市場大跌,但我的倉位在85%,凈值漲的也最大。」肖堅說,「股指確實在下跌,但這又關你什麼事呢?市場有很多機會啊,看你怎麼選擇。因為這個市場進行的是結構性調整,有不少股票實際上漲了很多。」
回顧2005年,肖堅清晰地描繪出市場的波動脈絡:去年有四個大機會,第一季度的二線藍籌,第二季度大盤股的股改,第三季度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小盤股,第四季度的金融創新品種,「去年成績比較好的原因是,除了最後一個,前面三個機會基本都把握住了。」
事後看脈絡當然容易,當初又是怎麼具備這個慧眼的呢?肖堅給出的答案是,「以確定的企業價值應對不確定的市場風險,以靈活的配置策略追求持續的超額回報。」最後,肖堅很簡潔地給出了投資的希望所在:「2003年至今,一直是局部牛市,機構投資人不斷壯大,他們入市就必須買進那些具備投資價值的股票,想明白了這些,還怕市場沒有機會嗎?」
6、
讀博士搞研究打下投資基礎
梁文濤
易方達科匯基金經理
1972年出生,管理學博士,1994年參加工作,2002年起任職於易方達基金管理公司,曾任研究員,現任基金投資部總經理助理、易方達平穩增長基金和科匯的基金經理。
梁文濤是個認真的人,面對記者「你2005年到過多少家企業調研」這樣的問題,梁文濤再三更正。第一次,梁說,「到過30多家。」幾分鍾後說:「不,是30多次,沒有那麼多家,有的企業去了不止一次。」臨近采訪結束,梁又自己做出更正:「我查了一下記錄,准確地說,是24次實地調研,6次開會與企業見面。」
認真的梁文濤是清華大學的博士,在做基金經理之前,梁畢業後在易方達從事了兩年的研究工作,這給他後來做基金經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像我這樣從研究人員轉做基金經理,易方達還有不少,比如,科瑞、科翔、科訊的基金經理,都是這樣。」
提到2005年成功的因素,除了強調研究團隊的作用,梁文濤注重的是「堅持從企業基本面、從投資價值的角度選擇股票」。這聽起來似乎與大多數基金經理別無二致,但梁文濤有自己的體驗。比如,面對房地產調控,梁文濤不是像多數基金經理那樣,考慮怎麼規避地產股的系統風險,而是考慮怎麼趁機在大浪淘沙中選擇「金子」。「那些沒有實力的企業,在土地、資金、項目的獲得上都受到調控的影響,那些運作比較規范、財務狀況健康的好企業,像萬科、華僑城、招商地產等,反而擴大了市場份額,真正體現出來核心競爭力。」梁文濤說。
對於大的經濟背景,我們當然會關注,但最後落實到投資上,我們更注重的是研究吃透企業。「在多個行業進行均衡配置,選擇行業龍頭企業重點投資,這是我們最主要的策略。」
對於2006年,梁文濤認為,產能過剩是一個問題。不少行業和企業的利潤會因此受影響,這就對我們提出一個挑戰,要排除掉這之中的劣勢企業,並發現由整合和並購帶來的機會。
怎麼發現這些機會呢?梁文濤還是相信易方達的研究團隊。「我們的研究團隊有兩個特點,強調獨立性和前瞻性,強調研討和投資的互動和交流。我們公司的整體水平高,與此關系密切。」
對不少基金凈值最後一個月翹尾,市場存有疑問。對此,梁文濤認真地追問:「如果年末上漲是基金為了拉高凈值,那怎麼解釋過了元旦市場漲得更快?」
7、
快樂但不激進
2005年凈值增長率13.11%
袁 蓓 華安保利配置基金經理
1977年出生,畢業於中國金融學院。5年證券從業經歷,曾在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管理中心工作。2003年加入華安基金管理公司,就職於基金投資部從事投資和研究工作,現任華安保利配置基金經理。
采訪袁蓓是件快樂的事情。「在投資領域,與男人競爭,你有壓力嗎?」面對這樣的問題,記者聽到的,先是她「咯咯」的笑聲:「看怎麼認識啦,如果要做這一行,壓力和焦慮是難免的,認識到壓力,然後找辦法去化解就可以了。」「怎麼化解呢?」「逛街看電影,睡懶覺,旅遊啊什麼的。」聽著和時尚女孩的喜好無二。
到過虎跳峽的人不少,徒步走下來的人不多。喜歡旅遊的袁蓓試著徒步走完了全程。做事情,袁蓓願意認真努力地試一試。當被問及躋身2005年十大基金經理之列的原因時,袁蓓說,「離不開一個強大的投資研究團隊的支持,當然,個人也在努力。」
「2005年的市場表現和當初的預測是否吻合?」面對這一問題,袁蓓坦承,影響因素都有所考慮,年底的最終結果也還是正常的,但在中間階段,市場對這些因素的反映和波動程度,的確超出了預想。
由此,袁蓓強調投資中的風險管理問題,「我不希望凈值波動幅度太大,不選擇特別激進的投資策略,即使是重倉股,單只也控制基本不超過總資金量的5%,以減少個人認識給基金帶來的風險。2005年年初總倉位保持在30%以下,到了一季度末,才開始逐漸增加到目前的60%左右,加上20%左右的轉債倉位,基本能夠均衡地反映對未來市場良好的預期。」
至於選擇股票的角度,袁蓓並不看重其所屬行業類別,「我更關注企業自身的成長性,不管公司是消費品還是周期類,只要經過研究發現,公司仍然有較長的上升階段並具有優良的素質,我們都會考慮買進或者持有。」
「2006年你最關心什麼問題?」袁蓓說,我最關心貨幣供應量,它對於股票和債券市場影響都很大。經濟增長速度可能要回落,但如果貨幣供應量不下滑太多,經濟增長速度也不至於回落太多。
同樣站在年初的角度,今年和去年的感覺有何不同?「我的判斷是,2005年是證券市場的改革年,2006年是轉折年,雖然可能問題不會少很多,但希望總歸比去年更大了。」
你覺得困擾2006年市場的因素是什麼?「擴容壓力和企業利潤下滑。」袁蓓想了想說,「新股發行和全流通都涉及擴容問題,但同時,這也是市場重新定價的機會。」
8、
心理素質過硬很重要
2005年凈值增長率 12.64%
尚志民
華安安順基金經理
1968年生,工商管理碩士,9年證券從業經歷,曾在上海證大投資管理公司工作,進入華安基金管理公司後曾先後擔任公司研究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基金安順、基金安瑞、華安創新基金經理。現任基金投資部副總監、基金安順基金經理。
尚志民對媒體頗為低調,「我很少接受采訪,也沒什麼特殊的原因,可能是性格使然吧。」同在華安基金公司,尚志民的沉穩冷靜和袁蓓的熱情開朗,形成鮮明對比。
性格的影響不僅顯現於面對媒體時,也顯現於看待2005年宏觀調控的態度。「占市值約60%-70%的上市公司都處於周期行業,這些企業肯定無法避免調控帶來的影響。宏觀調控帶來的結構性股價調整,應該是非常明顯的。基於這樣的判斷,我們迴避了一些周期性行業或公司。」 尚志民說,「當然換個角度看,這也是機會。」什麼機會呢?尚志民強調的是「估值」的機會:調控確實影響到了企業的經營狀況,但是市場的反應往往過度,這時候,一些周期性行業的優質股票價值被低估,機會就出現了。當然我們選擇了一些對經濟周期敏感性低的行業或公司,如國防軍工、新能源、水務、機械等行業的企業,並不僅僅局限於某一兩個行業。
是堅守在看好的企業,不理會市場的波動,還是空倉等待市場調整到一定階段,選擇估值的機會介入,這顯然是兩種不同的投資思路。很難說哪一種更科學,准確地說,很難說哪一種更適合中國的股市。因為,這兩個選擇都有基金經理跑進了第一集團。尚志民選擇的是,既中長期持有具持續競爭能力的企業,又利用市場的波動抓住企業被低估的機會。
大多數封閉式基金處於高折價狀態,盡管凈值增長率表現不錯,基金安順也無法避免這一現象。「對於封閉式基金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作為基金經理確實沒有辦法。」尚志民說,「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取得好的投資業績,同時以大比例現金分紅回報基金持有人。」
面對工作壓力的反應,尚志民和袁蓓的態度也是迥然有別,「我感到壓力不小。面對證券市場的不斷變化,只有加倍付出,而且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才不會被淘汰。」那麼,怎麼才能成為一名好的基金經理呢?面對這一問題,尚志民給出了非常具體的答案:「不僅研究投資基礎扎實,工作勤奮努力,而且心理素質要過硬,如買股要有信心,持股要有耐心,賣股要有決心。」
謹慎的尚志民對2006年也持相對樂觀的態度,「股改的順利推進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是重大而深遠的,擴容也將帶來新的機會,現在的市場整體風險已經比2005年年初小多了。」
9、
重點研究 重點持股
2005年凈值增長率
11.59%
梁 輝
湘財合豐成長基金經理
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4年基金從業經歷。2002年3月起,任職湘財荷銀基金管理公司,先後擔任公司研究部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現任湘財合豐成長基金經理。
閑暇時喜歡自由放鬆環境的梁輝,說話很是嚴謹。梁輝首先提到領導和研究團隊的作用,其次提到較早確立的主題投資方法——從基本面出發,選擇具有業績提升同時估值也可能提升的股票,重點研究後重點持股,持有期也較長。
梁輝強調,「選成長型的股票,更要有比較冷靜的心態。出發點一定是一個長期投資的想法。」
在具體操作方面,梁輝感受到的是一個較大的自由空間,「有幾種情況:我發現一家公司,一直在觀察它,後來發現它比較便宜,同時又在股票庫里,在事先規定好的范圍內,我就可以直接去買。也可能研究員通過調研發現一家公司,就和基金經理進行交流,形成一個結論,基金經理就可以去買。如果購買的量大的話,我們必須經過一個更大范圍的討論,跟投資總監等討論,最後還要提交投資決策委員會討論,但是這些討論分析是建設性的,基金經理本人的意見可以得到充分的表達和尊重」。
「股改剛開始的一段時候,我確實挺擔心我持有股票的凈值波動,因為我的公司大部分都沒有股改」,梁輝說,當時一些基金經理的很多股票都股改了,很可能一開盤就漲得很多。現在看來,股改是一個短期機會,而且是一個很難把握的機會。「如果你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好的話,這類機會丟掉了也沒什麼可惜的」。現在市場已經從對短期對價的關心,轉向對資本價值(包括控制資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的考慮。股改對市場已經帶來了長期、基礎和深層的影響。
「2005年初,我們看到的機會是電信、數字電視。事實證明這一方向是對的,但時機上略顯早了一些,」梁輝認為,2006年的市場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市場,上述兩個行業仍被看好,此外,他還看好軍工和高端製造業。
10、
2005年凈值增長率 11.05%
呂俊
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經理
以國際視野看待A股機會
「他是很特立獨行的」,對呂俊的整體印象,是從他同事的評價中得來的。 「那會兒基本上各家基金都是扎堆持股、交叉持有,像中石化、上海機場什麼的。呂俊拿的就和別人不一樣,當然最後收益也不錯。」
呂俊表示,以國際投資人的視野看待A股投資機會,把握其中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中國企業,是「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一貫堅持的投資理念。從此出發,他們認為中國經濟正處於高速穩定增長的區間,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被嚴重低估,正是難得的投資良機。
「2005年初我們判斷人民幣升值和股權分置改革是當年兩大主題。我們對人民幣升值的受益股和重資產品種是布局重點之一。」股權分置改革的後續影響,在呂俊看來主要是投資理念和投資機會的轉變。他說,後股權時代,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判斷將以實業投資的眼光觀察,股市投資與實業投資將如出一轍,價值投資者或者實業投資者買股票相當於買企業的資產,會更加理性的基於企業內在的絕對投資價值來進行判斷。
「對2006年的大市完全不必悲觀,機會應該比較多,只須認真把握。」呂俊認為,這些機會可以從「十一五規劃」目標中找出。主要是消費行業、能源節約、能源替代、防治污染等相關行業;特別是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公司。
個性鮮明的呂俊對市場上頗有微詞的基金凈值增長率排名,亦有自己的看法。「沒有一種指標是完美的,有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指標,比所謂的『全面』評價體系要更可靠可信賴。」不過,排名不應過分看重短期。
「喬治·索羅斯是位真正的大師,他的深邃思想影響了我。」呂俊說,「索羅斯是宏觀投資的
Ⅹ 公募基金經理多還是私募基金經理多
1、出身
公募基金經理:畢業後就在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的圈子裡混。
私募基金經理:有來自券商、基金的,也有來自民間的投資高手。
2、投資領域
公募基金經理:以股票為主,少數人投資債券或者貨幣市場。
私募基金經理:投資股票的最多,做期貨、期權、債券、股權、非標的也不少。
3、掌管的資金量
公募基金經理:管理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很普遍。
私募基金經理:管幾千萬的有不少,能管幾億的已經非常不錯了。
4、收入的來源
公募基金經理:我們基金只收管理費,賺多賺少一個樣,獎金也差別不大。
私募基金經理:我們基金主要收業績提成,賠錢時沒獎金,賺錢時吃到撐。
5、參加券商策略會的感覺
公募基金經理:我是大甲方,券商要把我們服務好。
私募基金經理:我是來混服務的,不讓我們參加,我們可以走。
6、參加上市公司調研的感覺
公募基金經理:我們是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董事長要對我們畢恭畢敬。
私募基金經理:我們也算是個股東,看看如果上市公司的發展勢頭不對,我們先撤。
7、對待客戶的態度
公募基金經理:愛買就買,不買拉倒!
私募基金經理:您別贖回,再給我們一次機會吧!
8、遇到牛市的感覺
公募基金經理:業績跑不贏指數,郁悶啊。
私募基金經理:輕松賺錢,太爽了。
9、遇到熊市的感覺
公募基金經理:產品不讓空倉,看著凈值在往下走,郁悶啊。
私募基金經理:做空做空,太爽了。
10、看到這篇文章的反應
公募基金經理:公募基金哪有你說的這么牛!
私募基金經理:私募基金哪有你說的這么爽!
近期熱文精選:
1、飯桌上,金融人的眾生相!
2、在金融行業工作幾年後的8個變化
3、大漲和大跌之間,只隔了一條秋褲
4、北京人出差上海的8件糗事,所有人都經歷過!
5、金融人必看的五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