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基金是哪個
A. 滴滴互助在哪查看
打開「滴滴出行」app,找到【金融服務】,在該頁面找到「我的金融賬戶」,點擊進入,找到「我的保障」到「點滴相互」點擊自己的名字,即可進入點滴相互詳情頁。
點滴相互大病互助計劃,簡稱點滴相互,是由西安小吉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發起和組織的,於2019年1月2日正式上線,截止到當前已有48萬餘人加入了次互助計劃。加入互助計劃要求年齡在出生滿28天-59周歲,並且滿足健康要求。並且成員也可以幫父母、子女及配偶加入。
滴滴出行已經規劃成立「滴滴司機互助基金」,該項目旨在解決司機群體內部個體突發重大疾病或事故導致正常家庭生活難以為繼問題,提升司機及其家庭生活安全感,為國家社保保障范圍之外的重大突發生活負擔提供支持。
B. 哪裡可以買到包含滴滴的基金
中投,支付寶,華夏基金等。
這幾個平台都可以購買,其中還有和滴滴合作的基金。
滴滴出行是領先的一站式移動出行和本地生活服務平台。2016年,滴滴成立金融事業部,發展四年來,獲得了小額信貸、支付、融資租賃、保理、保險代理、財險等核心金融牌照,已服務數千萬用戶。滴滴金融從服務大出行生態出發,探索金融科技實踐,為司機、車主、乘客以及合作夥伴等生態內用戶,提供信貸、保險、理財、支付等多種安全可信賴的金融科技服務。
C. 金沙江創投錢從哪來
波士頓電池的B輪投資方。
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專注於投資高新技術初創企業。管理著約20億美元的資產,包括美元和人民幣基金。在矽谷、北京和新加坡均設立了辦事處。
金沙江創投是滴滴出行、餓了么、映客直播、ofo共享單車、去哪兒、上海大智慧和小紅書等優秀創業公司最早期的機構投資者。
D. 哪只基金買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專項基金1號。滴滴出行專項基金1號成立於2016年,由清正(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本基金主要投資於國內依法發行股權類投資項目及其他基金公司資管計劃(包含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券商的資管計劃等資產管理計劃、信託計劃、私募基金、本基金投資的私募投資基金(包括有限合夥)必須有託管機構所發行的股權類的產品。
拓展資料:
1.滴滴出行(原名:滴滴打車,Didi Taxi)是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站式移動出行平台,於2012年9月9日上線。它涵蓋計程車、專車、滴滴快車、順風車、代駕及大巴等出行和運輸服務。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滴滴出行」改變了傳統打車方式,建立培養出大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引領的用戶現代化出行方式。較比傳統電話召車與路邊揚招來說,滴滴打車的誕生更是改變了傳統打車市場格局,顛覆了路邊攔車概念,利用移動互聯網特點,將線上與線下相融合,從打車初始階段到下車使用線上支付車費,畫出一個乘客與司機緊密相連的o2o閉環,最大限度優化乘客打車體驗,改變傳統出租司機等客方式,讓司機師傅根據乘客目的地按意願「接單」,節約司機與乘客溝通成本,降低空駛率,最大化節省司乘雙方資源與時間。
2.基金(Fund)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如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退休基金等,狹義上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證券投資基金的收益來自未來,收益表現與投資標的基礎市場的表現密不可分,具有一定風險。有開放式基金與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規模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隨時根據市場供求情況發行新份額或被投資人贖回的投資基金。封閉式基金,是相對於開放式基金而言的,是指基金規模在發行前已確定,在發行完畢後和規定的期限內,基金規模固定不變的投資基金;封閉式基金屬於信託基金,是指基金規模在發行前已確定、在發行完畢後的規定期限內固定不變並在證券市場上交易的投資基金。
E. 滴滴打車粉愛基金是什麼基金
這個基金就是滴滴打車和婦女發展基金會一起發起的那個粉愛行動活動剛成立的,有數十家知名的企業加入,而且滴滴打車自己承擔了種子基金,如果你是個妹紙有出行方面的問題,在手機下載滴滴專車,然後去租車、叫車就能在短時間招來一輛專車來接送你到目的地哦
F. 滴滴出行宣布從美股退市,退市的原因是什麼
12月3日,滴滴出行官方發布消息表示:「經認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並啟動在香港上市的准備工作。」這意味著在上市不到半年後,滴滴將選擇回歸。滴滴啟動從美退市,其實並不讓人意外。至於原因,在筆者看來是內外多重因素的合力。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約車服務平台,滴滴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司機數達1500萬,年度活躍用戶數達4.93億。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背後,是每天海量的出行需求。
滴滴回歸其實也是對其它互聯網企業的一個提示:隨著數據資產日益成為互聯網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要保持良性發展,日常經營需做到用戶至上,嚴格遵守包括數據安全法在內的各項法律,在數據安全保護上加大投入。用戶數據不再是可以任意變現售賣的「唐僧肉」了。國家近年來對於用戶數據安全高度重視,持續出台監管舉措打擊各類違法侵犯用戶數據隱私行為。對情節嚴重的企業採取APP暫停運行、下架乃至更嚴格的處罰措施,這也將推動數字基礎設施的有序建設,以及數據在各行各業的合規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