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科基金有哪些
A. 湖北社科院認可度
認可度高。湖北社科院建院於1978年6月,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5項,極力培育國家形高素質人才,得到社會的認可,其中院校內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佔全院職工總數的60%,可見湖北社科院的地位以及社會對它的認可度。
B. 王雨辰的論文
王雨辰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專長為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倫理學、環境哲學與環境倫理學。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國外社會科學》、《世界哲學》、《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光明日報》、《江漢論壇》、《學術月刊》、《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輯刊》、《道德與文明》、《社會科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其中《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全文轉載50餘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哲學與文化價值批判:解讀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合作出版著作5部。王雨辰教授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6項,包括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西方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研究」,分別獲得過湖北省第三屆、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和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王雨辰教授在學術研究上強調原典和基本理論研究,強調理論研究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主張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應當堅持開放性和本土化的統一。
王雨辰教授信奉的人生格言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博士生招生方向: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 環境哲學與環境倫理學
碩士生招生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 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與流派研究
C. 陳少華的主要成就
1.電子出版物編輯平台與工具的研究(橫向、1999年)
2.數據通信法規管理的研究(教育部、2000年)
3.加強網路出版的監管(新聞出版總署、2003年)
4.互聯網管理的協調和平衡(國家社科基金、2006)
5.公眾使用媒體的技術條件現狀及對策研究(985工程子課題、2006)
6.網路學術出版研究(橫向課題、2006)
7.傳播學本科教育與專業建設研究(校基金課題,2006)
8.湖北省數字與網路出版發展規劃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2007)
9.現代傳播與社會信息環境構建與優化(985工程子課題、2007)
10.三峽工程新聞傳播信息庫開發與應用研究(重大橫向課題,2009) 1.陳少華. 加強電子出版物編輯審稿工作,提高電子出版物質量. 中國電子出版,1997年第1期。
2.陳少華. Internet網上出版及其技術平台.科技與出版,1997年第2期。
3.陳少華. Internet網際網與電子出版.中國電子出版,1997年第2期。
4.陳少華.電子出版物的選題策劃.中國電子出版,1998年第4期。
5.陳少華.電子出版物製作與出版的合理分工.中國出版,1998年第9期。
6.田勝立,陳少華等.電子出版物概論.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
7.陳少華.大學出版對我國電子出版的早期探索.大學出版.2000年第4期。
8.陳少華.我國90年代早期電子出版的探索.中國出版.2000年第8期。
9.陳少華.電子(網路)出版的發展途徑及其分析.耕耘錄,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10.陳少華(合著).數據通信法規管理研究報告.科研報告,2000年10月。
11.陳少華. 網路為版權交易提供了什麼.中國電子與網路出版,2003年10月
12.寇曉偉、陳少華、熊澄宇、劉傑華等.加強網路出版的監管.見全國新聞出版系統調研工作小組辦公室編: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新聞出版總署調研報告匯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13.陳少華.試論網路出版的基礎、地位作用和形態特點.見田勝立主編:電子與網路出版探索與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14.陳少華,朱光喜.協同工作原理在網路出版中的應用.見田勝立主編:電子與網路出版探索與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15.陳少華.Research on the Usage and Protection of Copyright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Publishing.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Brisbane,Australia,14-17 December 2004.
16.陳少華(參編).網路廣告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17.陳少華,朱光喜. 網路出版傳播中的協同問題及其研究. 南京郵電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18.陳少華,黃曉薇.現行評價機制對網路學術出版的影響與對策.出版科學. 2005年第6期。
19.舒永平、陳少華、鮑立泉.互動廣告傳播.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20)網路媒體的有效引導與管理(新聞前哨.2007年第2期)
(21)高校網路非線性編輯實驗室的設計(中國有線電視,2007年第1期)
22.新媒體的個人化趨勢與媒介管理和控制(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1期)
(23)網路媒介的公共領域(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3期,合著)
24.基於電子書與紙書互動的網上出版營銷平台及應用(科技與出版,2007年第8期)
25.試論網路編輯及其專業化教育(中國編輯.2007年第2期)
26.信息科學視野下的傳播及傳播學研究探析(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8第3期)
27.2008年中國數字出版發展及階段性特徵分析(出版廣角,2008年第12期)
28.2008年歐洲數字出版發展現狀及趨勢(出版廣角,2008年第12期,合著)
29.數字網路媒體環境下出版概念及特徵探析(見《中國新媒體傳播學研究前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一)獲獎出版物情況
1. 擔任責任編輯的《資料庫設計與實現》於1996年獲電子工業部優秀教材一等獎。
2.擔任責任編輯的《計算機科學概論》於1992年獲電子工業部優秀教材二等獎。
3.擔任責任編輯的《IBM-PC匯編語言與程序設計》於1996年獲電子工業部優秀教材二等獎。
4.參與組稿的《計算機常用外部設備》於1996年獲電子工業部優秀教材一等獎。
5.擔任組稿和終審的電子出版物《辦公室商業英語》獲國家信息忠心1993年至1997年度多媒體光碟評測優秀獎,
6.擔任責任編輯的《並行分布式程序設計》於1997年榮獲湖北省「三優」圖書「優秀圖書編輯獎」二等獎。
7.擔任責任編輯、主創人員的多媒體電子出版物《中國西部大開發》於2004年獲國家電子出版物獎。
8.擔任責任編輯的多媒體電子出版物《港澳回歸》獲2000年上海國際電子出版博覽會優秀獎。
(二)獲獎論文情況
1.《計算機軟體保護難點及其解決途徑的探討》於1992年獲湖北省高校知識產權研究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全國電子出版研究會論文一等獎。
2.《軟體出版質量極其控制方法初探》於1992年獲全國電子出版研究會論文二等獎。 1998年獲湖北省優秀編輯稱號。
2000年被推薦為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候選人。
從2001年起,連續四年被單位考核為校級優秀。
2003年並被評為華中科技大學「三育人」積極分子。
2004年擔任責任編輯和開發負責人的《中國西部大開發》多媒體獲國家電子出版物獎
D. 李波的科研項目
目前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教研課題1項、校級課題1項。已經完成財政部、中國稅務學會、湖北省財政廳、湖北省教育廳、中國證監會國際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多項課題任務。
主持或參與(包括完成或正在進行)的科研課題: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BGL032,一般項目):「企業測算勞動報酬的指導性依據:一種調控初次收入分配的政策選擇」(主持,2011.6)
[2] 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委託項目):促進創業:培育與優化市場主體對策研究(主持,2011.05)
[3] 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湖北省就業與再就業研究中心(招標項目):提高勞動報酬占企業收入分配比重對策研究——構建勞動識別及報酬測算的指導性指標(主持,2011.05)
[4]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學研究項目:美國著名高校創業管理課程內容與組織方式研究(主持:2009.10)
[5] 2008年度武漢市創新人才開發資金專項資助項目(武人[2008]84號,博士後創新專項,3萬元):員工績效考核網路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與實施(主持,2008.12)
[6] 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湖北省就業與再就業研究中心項目(招標項目):高校畢業生創業帶動就業效應的實證分析:以湖北省為例(主持,2008.09)
[7]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08JHQ0048,一般項目):企業收入分配的基本結構與測算依據研究:一種四維企業產權視角(主持,2008.07)
[8]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8Y072,一般項目):高校畢業生創業促進政策研究(主持,2008.09)
[9] 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8053,一般項目):武漢市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政策研究(主持,2008.08)
[10]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員會規劃項目(委託項目):山東省新能源發展規劃(2010-2020)(參與,2007.8)
[1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MBA學院,中外MBA教育比較研究中心(招標項目元):哈佛商學院MBA創業管理課程的內容與運行模式研究(主持,2007.7)
[12] 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一般項目):「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研究——以湖北省為例」(主持,2007.01)
[13]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學研究項目:「大學畢業生就業與創業服務體系研究」(主持,2007.01)
[14] 湖北省人事廳博士後資助項目「核心員工績效考核網路化研究:以長江通信產業集團公司為樣本」(主持,2006.10)
[15]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5Q0036,青年項目):「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研究」(主持,2005.9)
[16] 湖北省科技廳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委託項目):「湖北省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研究」(主持,2005.1)
[17] 湖北省人事廳博士後資助項目「集團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以長江通信產業集團公司為樣本」(主持,2005.10)
[18] 武漢長江通信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項目:「集團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武漢長江通信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證分析」(主持,2004.11)
[19] 湖北省教育廳委託項目:「湖北省農村中小學教師社會保障體系研究」(主持,2004.4)
E. 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研究生怎麼樣
1.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簡介
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前身是湖北輕工業學院工業美術設計專業,創辦於1978年,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的大潮,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需要,在國內理工科院校中率先創辦的設計學科之一。辦學40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優秀設計與管理人才。僅在湖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擔任學術領導的就有20多位;80餘名畢業生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南京等城市知名大學中擔任學術帶頭人或骨幹教師;大師級人物和成功的企業家也很多,如國際大獎獲得者、現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陳放;湖北良品鋪子食品公司董事長楊紅春,全國規模和影響較大的品牌策劃公司「力創」總裁周焰,業內具有較高聲譽的「大業工業設計公司」總裁李小泉、盛光潤等;知名設計師更是遍布全國,形成了「湖工大設計」的品牌效應,在設計產業界、藝術設計教育界擁有很高的美譽度。
學院創建以來,始終著重強調科研成果的完成,積極推行「注重觀念,拓寬視野,突出創意,講求實效」的辦學理念,倡導「學必用,用必果」的實戰模式,激勵師生參與社會競爭,積極參加競賽。
學院師生科研成果突出,近五年,學院先後獲批國家社科基金4項、國家藝術基金6項,教育部社科項目5項;獲批湖北省政府智力成果采購1項、湖北省教育廳哲學重點專項2項、湖北省社科基金4項、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60餘項;科研到賬經費超過1500萬元.
近五年,擁有1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3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個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習實訓基地,5項湖北省教學成果獎,1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29部教材,33項省校級教改項目,60篇教學研究論文。學生獲得全國挑戰杯、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等專業賽事獎項100多項。學生獲得全國挑戰杯金獎、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中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金獎、大廣賽全國賽區二等獎、紅點、IF等國家/國際級獎100多項,省級獎項400餘項。為國家和區域經濟建設做出了顯著貢獻,普遍受到業內及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譽。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0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9人。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84人,研究生253人。
學科積淀深,架構全,設有4個專業:視覺傳達、公共藝術、環境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致力於打造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設計學院。擁有學術碩士學位點和專業學位碩士點。
在學科向前發展的同時,學院努力改善辦學環境,建成了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綜合實驗樓、計算機機房、圖書館、多媒體教室和學術報告廳。滿足了藝術設計現代化的教學和科研。2005年學校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在校本部新建了先進的藝術設計大樓,建築面積達3萬平米,2007年8月藝術設計學院已完成了從分部到本部的教學轉移,藝術設計教學實驗大樓投入使用。目前,我院在辦學理念、辦學條件、辦學水平、師資力量、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在省內被公認為一流的領先地位,在全國同類院校中處於先進水平。
2.藝術設計學院各專業招生簡章及參考書
1305設計學(學術碩士)參考書:
688 設計理論(一)
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二版) 王受之 編,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5 版;
中國工藝美術史 田自秉 著,商務印書館 2014 版;
中國建築史(第七版) 潘谷西 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5 版;
藝術概論(第二版) 孫美蘭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988 設計基礎
3 小時設計與創作,無指定教材
135108 藝術設計(專業碩士)參考書:
695設計理論(二)
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二版) 王受之 編,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5 版;設計概論新編 趙農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版。
989專業設計
專業設計 3 小時設計與創作,無指定教材
內容來源: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官網&2022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F. 湖北美術學院是幾本
湖北美術學院是一本。湖北美術學院簡稱「湖美」,是中國華中地區唯一的一所多學科門類與多學歷層次的高等美術學府,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獨立設置的八所美術學院之一。
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20年的武昌美術學校,後定名為「私立武昌藝術專科學校」(簡稱武昌藝專),「武昌藝專」是中國現代第一所私立藝術教育學堂;1949年,武昌藝專並入中原大學,之後又並入湖北教育學院和華中師范學院;1971年易名為湖北藝術專科學校。
院系設置
截至2019年1月初,湖北美術學院共設有中國畫系、油畫系、版畫系、壁畫與綜合材料繪畫系、雕塑系、設計系、服裝藝術設計系、環境藝術設計系、工業設計系、水彩畫系、美術學系、動畫學院等12個院系,及視覺藝術基礎部、公共課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開辦21個本科專業,33個專業方向。
根據2019年1月初學校官網顯示,湖北美術學院擁有國家社科基金123項,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8項,創新團隊項目1項。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共有123項獲准立項資助,其中重點項目8項,一般項目59項,青年項目40項,西部項目16項;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共113項,其中藝術學僅6項;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全國共立項43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湖北美術學院
G. 國家級和部級人文社科基金/項目都有哪些
你知道的是《華僑華人在國家軟實力建設中的作用研究》還是《後危機時代全球分工發展趨勢及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社科項目
H.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包括那幾個專業,學校網站學院簡介怎麼沒有相關介紹有點急,望詳細解答,謝謝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歷史學系 思想政治教育系
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由原人文學院教師組建的校二級教學單位,其主旨就在於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學院設有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二個系,六個教研室。有一支年齡結構合理,高學歷的教師隊伍。目前有專任教師51人,專兼職教授共15人(博導5人),副教授22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21人,在讀博士3人,有博士後工作經歷的2人。學院除了承擔全校的「兩課」教學外,還有研究生教育,現有八個碩士學位點,分別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共黨史、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門史、中國近現代史。
學院的科研機構現有中共黨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所、台灣研究所。同時,由校黨委書記徐敦楷教授為院長,王雨辰教授、程啟智教授、何捷一教授為副院長的「馬克思主義當代發展研究院」掛靠在馬克思主義學院。該研究院以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學位點為依託,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學術研究成果。特別是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起步較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易克信研究員擔任兼職教授,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點講授「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1992年從武漢大學哲學系引進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專門人才。2006年以「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為第一研究方向,分別獲得「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授予權」和「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碩士授予權」。學科點注重對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和基本理論問題研究,特別擅長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帶頭人王雨辰教授擔任「中國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在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學術骨幹為吳寧教授、陳食霖教授、郭劍仁副教授等。
近年來,承擔和完成了4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項、湖北省社科基金3項。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叢書」,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在《新華文摘》、《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共黨史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國外社會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毛澤東思想研究》、《學術月刊》、《社會科學戰線》、《光明日報(理論版)》等報刊上發表論文近100篇,大部分論文被轉載,受到國內學界的關注。
哲學院: 哲學系 政治學系
哲學院現設哲學系和政治學系,學院師資隊伍雄厚,現有教職工43人,其中專任教師32人,教授7人(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18人,已經獲得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28人,學院教師主要來自全國重點大學中的名校,具有較好的學緣結構和學術結構。
學院學科設置齊全,現設有哲學和國際政治兩個本科專業,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點和企業倫理學博士點,兼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外國哲學、邏輯學、社會學、政治學、比較政治制度、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和外交學10個碩士學位點,具有較好的人才培養平台。
學院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自2004年以來,全院教師在《哲學研究》上發表學術論文15篇,在《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動態》、《國外社會科學》、《歐洲研究》以及《國際政治與經濟》等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學術專著20餘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7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和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等省部級項目9項,科研成果多次獲省部級獎勵。
學院注重學術交流。自2004年以來舉辦「西方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等全國學術研討會4次;聘請著名哲學家原武漢大學校長陶德麟教授、復旦大學俞吾金教授、南京大學張一兵教授、武漢大學汪信硯教授為兼職教授。
學院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通過學科建設和強化科研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水平,具備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條件。
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 :新聞傳播學系 中國語言文學系 藝術系
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成立於2004年9月,其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的中南財經大學新聞系,它的源頭則可以追溯到1948年中原大學創建之初設立的新聞專業。學院現設新聞傳播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和藝術系,擁有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所、文化傳播研究所、涉法文學研究所、中日韓動漫研發中心等四個研究所和圖書館分館及新聞廣播電視實驗中心等教學和科研機構....
沒有人文學院的啊。想學中文的話就是新聞學院了。其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是才從哲學院分出來的。要麼還有就是外國語學院了,分英語,日語和法語。其他的差不多就是經濟法律類的了。你要看就到學校網站院系設置裡面看院系的簡介吧。。。。。。
I. 劉筱紅的學術科研
劉筱紅老師致力於政府治理與社會政策研究,尤其關注農村婦女發展與公共政策領域。近年來先後主持了十餘項國內外科研項目,為政府及有關部門寫出調研報告多篇,具有較高的決策咨詢價值。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有關農村婦女研究的論文數十篇,學術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獎勵。 1.國內項目(部分)
(1)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四化同步」發展背景下的農村留守婦女家庭離散問題治理及公共政策研究》(2013);
(2)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新四化」背景下湖北省農村留守婦女生存與發展狀況調查及政策建議》(2013);
(3)湖北省重大調研課題基金項目:《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進城務工女性的城鎮融入問題研究》(2013);
(4)湖北省社科院年度資助項目:《市民化轉型中的群體性焦慮:進城務工女性的心理調查及干預行動》(2013);
(5)湖北省婦聯委託項目:《湖北省農村留守婦女狀況調查與政策建議》(2012);
(6)湖北社科基金:《湖北省農村留守婦女狀況調查與政策建議》(2012);
(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項目:《婦女在農村發展中的地位、角色變遷及公共政策研究》(2008);
(8)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三峽庫區婦女兒童移民的生存、發展及權益保護》(2005);
(9)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農村婦女在村委會選舉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2002);
(10)廣州省綠芽鄉村婦女發展基金項目:《農村進城務工女性的市民化問題、治理對策及行動研究》(2013).
2.國際項目(部分)
(1)加拿大基金項目《終止對農村貧困地區老年婦女暴力侵害的政策干預與行動支持》(2013);
(2)聯合國社會性別研究和倡導基金項目《進城務工女性的心理健康與自殺防範》(2011);
(3)福特基金項目《縣鄉女人大代表能力建設》(2011);
(4)聯合國婦女發展署項目「將社會性別納入村民自治主流」(2006) 出版書目(部分)
1.《村莊治理中的女性:角色、地位與制度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
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婦女角色與地位變遷研究——基於新制度主義視角的觀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3.《管理思想史》,科學出版社2012年;
4.《北京大學校長胡適》,山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
5.《張舜徽與清代學術史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
6.《二十世紀中國老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論文及社會反響
劉筱紅教授在《婦女研究論叢》等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部分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15份咨詢報告被國家級、省部級黨政決策部門採納。其中,《進城務工女性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心理干預報告》,聯合國婦女發展署出具採納意見書,稱「項目提出的進城務工女性心理健康干預模式有較大的實踐意義,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J. 湖北美術學院是985還是211學院
湖北美術學院不屬於985大學,也不屬於211大學。
211和985的區別
211工程,即在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985工程一期建設率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始實施。
學院簡介
湖北美術學院簡稱「湖美」,是中國華中地區唯一的一所多學科門類與多學歷層次的高等美術學府,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獨立設置的八所美術學院之一、全國首批32所藝術碩士專業學位(MFA)教育試點單位之一,具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湖北省2011計劃」牽頭高校之一。
藝術研究
學校下設有2個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省級研究中心和6個校級研究所。
教學建設
根據2019年1月初學校官網顯示,湖北美術學院擁有國家社科基金123項,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8項,創新團隊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共有123項獲准立項資助,其中重點項目8項,一般項目59項,青年項目40項,西部項目16項;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共113項,其中藝術學僅6項;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全國共立項43項。
文化傳統
學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學校徽志是圓形徽標,內圓以藍色為底色,上有湖北美術學院曇華林校區大門圖案,下方「1920」字樣代表學校建校時間;外圓上方為「湖北美術學院」英文大寫,下方為「湖北美術學院」中文。學校徽章為題有校名的長方形銅字證章。
211工程簡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以及一批重點學科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成為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人才、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基地。
其中,一部分重點高等學校和一部分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學校和學科的先進水平,大部分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上取得較大成績,適應地區和行業發展需要,總體處於國內先進水平,起到骨乾和示範作用。
目前,211大學依然受到廣泛關注,畢竟能夠入選211工程的大學,說明其辦學實力已經得到了社會和教育部門的認可,也算是比較好的大學了。
(10)湖北省社科基金有哪些擴展閱讀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985工程一期建設率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始實施。
985/211工程的不同
定義不同
985大學即參加「985工程「的大學,即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211大學即參與「211工程」的大學,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實施時間不同
1999年,「985工程」正式啟動建設。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啟動。
涵蓋大學不同
985大學都是211大學,但211大學不一定是985大學。
建設內容不同
「985工程」建設任務為機制創新、隊伍建設、平台建設、條件支撐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等五個方面。
「211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
「雙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First-class-universities-and-disciplines-of-the-world)的簡稱,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有利於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和給予公開警示(含撤銷)的首輪建設學科名單。第二輪建設名單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將探索建立分類發展、分類支持、分類評價建設體系作為重點之一,引導建設高校切實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關領域、方向的創新與實質突破上,創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