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詢寬基基金pe百分位
① 寬基指數基金有哪些
常見的寬基指數包括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數、上證50、紅利指數等。跟蹤這些指數的基金就是寬基指數基金。跟蹤滬深300的有中金滬深300等、跟蹤中證500的有招商中證500指數等、跟蹤創業板指數的有融通創業板指數等、跟蹤上證50的有易方達上證50指數等、跟蹤紅利指數的有大成中證紅利指數等基金。
一、寬基指數基金是什麼?
按照美國證券機構的標准,寬基指數一般需要達到幾個條件:
1)含10個或更多個股票;
2)單個成份股權重不超過30%;
3)權重最大5個股票累計權重不超過指數60%;
4)成份股平均日交易額超過5000萬美元。
跟蹤寬基指數的基金即為寬基指數基金,寬基指數基金通過買入成分來股構建投資組合,這樣就能夠有效的分散風險,避免個股黑天鵝。而且通過權重的設定,能夠降低某一個股或者行業權重過重的風險。
二、寬基指數基金有哪些?
我國常見寬基指數一般是指: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紅利指數、恆生指數等等。
1、上證50
上證50指數是從上交所挑選滬市規模最大、流動性好、最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以綜合反映滬市最具影響力的一 優質大盤企業的整體狀況。
該指數以大盤股為主;全部為上交所的股票;大部分都是金融藍籌股,但是行業的集中度太高,容易被金融行業影響。
2、滬深300
滬深300是由中證指數公司開發的,從上交所和深交所挑選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300隻股票。它的成份股數目比上證50多,也都是以大公司為主。滬深300指數所包括的公司,從市值規模上來說,佔到國內股市全部規模的 60% 以上,比較有代表性,所以滬深300也被認為是國內股市最具代表性的指數。
該指數以大盤股為主,兼具上交所和深交所的300隻大規模的上市企業股票。是最能代表中國股市的指數,被稱為A股市場走勢的「晴雨表」。
3、中證500
將全部滬深300指數的300家公司排除,然後將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企業也排除。在剩下的公司中,選擇日均總市值排名前500名的企業,就是中證500。
從中證500的行業分布來看,佔比最大的行業有工業和信息技術、原材料等。從十大權重股來看,每一隻股票的佔比都不高,整個指數受到單只股票影響的風險比較小。傳統行業的權重不低,新興產業的個股數量更是不少,具有很大的成長性。中證500指數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是股本主要覆蓋的是滬深中小盤的情況。
4、創業板
創業板指數從創業板股票中選取100隻組成樣本股,以反映創業板市場層次的運行情況。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5、紅利指數
紅利指數基金是由市場上股息率最高、現金分紅最多的股票組成的。四大紅利指數分別為:
上證紅利指數(000015):
挑選的是上交所股息率高、分紅穩定、規模和流動性較大的50隻股票。
深證紅利(399324):
挑選的是深交所分紅穩定,股息率高的40隻股票。
中證紅利(000922):
以滬深A股中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100隻股票為成分股,採用股息率作為權重分配依據。
標普A股紅利(CSPSADRP):
是標普公司編制的A股紅利指數,也是四大紅利指數中的「網紅」。從編制的規則看,標普A股紅利相對更合理,成份股也較多,有100隻股票,行業分布相對更均衡。
6、恆生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50家上市公司股票為成份股樣本計算出來的,反映香港股市價格最有影響力的一種股價指數。
恆生指數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歷史悠久的指數,也有非常多的衍生品,投資策略非常豐富。
② 怎麼看自己買的基金屬於創業板還是什麼
創業板股票代碼開頭都是300開頭的,從代碼就可以看出哪只股票是創業板,哪只股票不是創業板。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
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發展優勢在中國發展創業板市場是為了給中小企業提供更方便的融資渠道,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同時,這也是我國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改革的重要手段。
創業板股票交易規則
1、創業板股票的交易單位為「股」,投資基金的交易單位為「份」。申報買入證券,數量應當為100股(份)或其整數倍。不足100股(份)的證券,可以一次性申報賣出。
2、證券的報價單位為「每股(份)價格」。「每股(份)價格」的最小變動單位為人民幣0.01元。
3、證券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限制比例為10%。漲跌幅的價格計算公式為:漲跌幅限制價格=(1±漲跌幅比例)×前一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結果四捨五入至人民幣0.01元。證券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③ 如何查看基金的估值基金估值有什麼用
在基金投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接觸到基金的估值這個指標,基金估值可以從哪裡查看,對於我們投資基金來說,又具有什麼參考意義呢?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清楚幾個基礎的概念,基金凈值,凈值估算和估值。
基金凈值是指每份基金的價格,也叫單位凈值,相當於商品的單價,比如凈值1元,1000元就能買到1000份額的基金(忽略基金的交易費用)。
基金的估算凈值一般都會伴隨基金凈值,所以我們進入某平台搜索出某基金的時候,會先看到基金凈值,一般也會看到凈值估算值。
不同的基金平台,因為估算的方式有差異,所以基金的凈值估算數值也會不一樣。
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估值就是估算一下投資品種的價值,看看這個東西值多少錢。所以估值是一個近似值,而不是一個絕對值。我們看到各平台上有的指數估值是有差異的,比如中證500在有的平台就是低估在有的平台就是中性,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某個平台的估算是對的,哪個平台的估值是錯誤的。
估值對於我們平時投資基金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
在低估時買入,高估時賣出,這就是估值的運用方法。
當然基金的估算值的高低是相對的,所以需要一個參照物,這個參照物可以是同類基金,也可以是自身的歷史表現。
很多平台給出的估值百分位其實就是和指數本身的歷史數據相比較,一般以20%-80%為區間分界,比如說該指數處於20%歷史百分位,就說明和歷史相比較,的估值在20%位置左右,那就是相對低估;如果估值在80%百分位,那麼就是較為高估。
但是這個相對估值的方法不是絕對的。有時候行業會比較基金,超出了歷史行情的最高或者最低值。這時候,歷史數據區間會被拓寬。所以,沒有絕對的低買高賣。
估值指標有很多,比如市盈率,市凈率,股息率,ROE,盈利收益率,市銷率等等。同時用太多指標會造成我們判斷的混亂,所以指標的使用越簡單越好。
在指數基金的各項指標中,大部分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我們會用到市盈率指標,盈利不穩定和周期性行業適用市凈率指標,以及股息率指標。
以上就是關於估值的使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④ 怎麼看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數為標的指數[1],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1]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1]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標的指數有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等。[1]投資服務機構PortfolioSolutions和Betterment曾經發布研究報告,分析持有10種資產的投資組合在1997年至2012年間的表現。結果發現,指數基金投資在82%到90%的情況下,表現好於主動管理投資。
選擇標准
指數型基金
市場的指數基金越來越多,選擇指數基金的難度越來越大,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時最需要重視的有兩點:一方面選擇跟蹤成長性較好的指數的基金,找到這樣的指數的難度不亞於選股票;另一方面是選擇投資跟蹤誤差較小的指數基金,跟蹤誤差越小的基金,表明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越強,投資者更能實現獲得指數收益率的目標。
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4月底,境內基金市場上有標准指數基金133隻,增強型指數基金24隻,可謂盛況空前。面對眾多的指數基金,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呢?
1、關注基金公司實力--基金為先
在選擇任何基金時,基金公司實力都應該是投資者關注的首要因素,指數基金也不例外。雖然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式投資,運作較為簡單,但跟蹤標的指數同樣是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精密的計算和嚴謹的操作流程。實力較強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夠更加緊密地進行跟蹤標的指數。
2、關注基金費用--成本制勝
相對於主動管理型基金,指數基金的優勢之一就是費用低廉,但不同指數基金費用"低廉"的程度卻有所不同,盡量減少投資成本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應注意的是,較低的費用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基金的良好收益,切勿片面追求較低費用而盲目選擇指數基金。
3、關注標的指數--重中之重
指數基金的核心在於其跟蹤的指數,因此挑選指數基金時,了解其所對應的市場尤為重要。此外,投資者還可以通過投資不同的指數基金,來達到資產配置的目的。
當前境內市場的指數種類繁多,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同指數覆蓋的市場范圍不同,其風險收益特徵也不同,如上證180和深證100指數,分別反映滬深兩市的情況;中證100和中小板指數,則分別反映滬深兩市大盤藍籌企業與中小企業的情況;甚至隨著跨境ETF的推出,同時選擇滬深300指數基金與投資海外市場指數的基金,也是很好的資產配置方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散投資、分散風險的作用。
⑤ 如何判斷指數基金的買點如何判斷指數基金的賣點
指數基金就是跟蹤指數表現,以求獲取指數同等漲幅收益的基金,指數基金最大的特點在於均衡和分散,根據跟蹤指數標的的不同,指數基金有寬基指數基金和其他行業主題指數基金之分,行業主題指數基金由於集中投足於某個行業或者主題,相比之下風險系數更高。指數基金是一類需要擇時的基金類型。判斷指數基金的買賣點,最重要的參考依據應該就是估值了,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市盈率指標將估值具體數據化。
當所跟蹤的指數市盈率低於歷史估值的30%分位的時候,是處於低估值區域,是比較好的買點,可以開啟定投計劃。
當所跟蹤的指數市盈率高於歷史估值的70%分位的時候,是處於高估值區域,是比較好的賣點,可以開始考慮分批賣出。
利用市盈率指標估值比較合適寬基指數,比如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
對於行業指數來說,利用市盈率指標來判斷估值確定買賣點則具有較大的局限性,比如,消費行業、科技行業的估值一直是比較高的,我們還用30%或者70%分位就不太合適。
如何判斷指數估值的高低我們可以藉助市場上的一些指標工具,結合市盈率所處的歷史百分位情況,在指數估值相對較低的時候買入指數基金,在指數估值較高的時候賣出指數基金。
利用好指數的估值指標,學會給指數基金做擇時。
⑥ 指數估值怎麼看
指數估值的常用指標有市盈率PE、市凈率PB,對於寬基指數、盈利穩定的行業指數,如果指數已經存續超過5年,可以根據PE歷史百分位來判斷其估值高低;對於周期性較強的指數,可以根據市凈率百分位來判斷其估值高低。
⑦ 什麼是寬基指數基金 寬基指數基金是什麼意思
寬基指數全稱「寬基股票指數」。如果股票指數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就是是寬基指數。
條件A: 1.含10個或更多個股票; 2.單個成份股權重不超過30%; 3.權重最大的5個股票累計權重不超過指數的60%; 4.平均日交易額處於最後四分之一的成份股累計的平均日交易額超過5000萬美元,如果指數至少有15個股票則超過3000萬美元。
條件B: 1.含9個或更多個股票;2.單個成份股權重不超過30%;3.每個成份股均為大盤股(按照市值和平均日交易量都排入前500家的股票)。 跟蹤寬基指數的基金,就是寬基指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