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葡股份並購基金有哪些
㈠ 2015年7月7日晚217家停牌股票
以下為停復牌全名單:
停復牌
富安娜:擬籌劃回購股票,8日起停牌
希努爾:擬籌劃資產出售事項,8日起停牌
中捷資源:擬剝離虧損資產,8日起停牌
碧水源:擬簽訂重大合同,8日起停牌
九牧王:擬簽訂重要合同,8日起停牌
成商集團:擬簽訂重大協議,8日起停牌
申華控股:擬簽署投資意向,8日起停牌
錫業股份:擬洽談合作事項,8日起停牌
美亞光電:擬簽署戰略合作,8日起停牌
百川股份:擬籌劃重大合作,8日起停牌
雅克科技:擬籌劃重大合作,8日起停牌
榕基軟體:擬籌劃對外合作,8日起停牌
國脈科技:擬籌劃對外合作,8日起停牌
澳洋科技:擬設立並購基金,8日起停牌
寶馨科技:擬籌劃非公開發行,8日起停牌
上海梅林:擬籌劃再融資事項,8日起停牌
省廣股份:擬籌劃再融資事項,8日起停牌
因擬籌劃資產收購/對外投資停牌:唐德影視、萬達院線、世聯行、海利得、七匹狼、粵傳媒、美欣達、金新農、唐人神、華邦穎泰、萬昌科技、山東礦機、理工監測、華斯股份、科遠股份、天奇股份、長城影視、千紅制葯、夢潔家紡、英威騰、大湖股份、首開股份、引力傳媒、遠光軟體、新綸科技、艾派克、九九久、蘇州固鍀、北緯通信、歌爾聲學、德聯集團、神劍股份
因擬籌劃員工持股/股權激勵停牌:盈方微、信雅達、煌上煌、諾普信、得利斯、老闆電器、新湖中寶、華夏幸福、卧龍地產、天瑞儀器、神州泰岳、海越股份、盛和資源、宋都股份、丹化科技、西南葯業、卧龍電氣、精達股份、海利生物、天寶股份、精功科技、拓日新能、潤邦股份、華英農業、北京利爾、奧維通信、英飛拓、羅普斯金、喬治白、亞夏汽車、大港股份、石英股份、雙鷺葯業、萬里股份、富春環保、海源機械、東方鋯業、亞星錨鏈、海鷗衛浴、龍星化工、拓維信息、雄韜股份
因股價異常波動停牌核查:健康元、會稽山、電子城、羅頓發展、浙江富潤、桂冠電力、巨化股份、中電遠達、藍光發展、金陵飯店、杭鋼股份、長春經開、精工鋼構、應流股份、華海葯業、中材節能、天海投資、新華傳媒
因其他重大事項停牌:片仔癀、萬邦達、新華都、奧瑞金、伊之密、易事特、碩貝德、蘇交科、高新興、寶泰隆、多氟多、凱利泰、新國都、新南洋、瑞貝卡、中毅達、恆生電子、華誼兄弟、國金證券、三安光電、廣匯能源、浪潮軟體、中國高科、理邦儀器、堅瑞消防、超圖軟體、三川股份、東方國信、天澤信息、東方電熱、科大智能、華伍股份、大眾交通、大眾公用、維維股份、通威股份、江蘇吳中、江淮汽車、勝利股份、興業礦業、天華超凈、天銀機電、萬福生科、宜安科技、天和防務、捷成股份、南方泵業、迪安診斷、榮科科技、鼎捷軟體、華星創業、天龍集團、天舟文化、賽為智能、新安股份、諾力股份、龍元建設、澄星股份、百大集團、萬盛股份、熊貓金控、冠城大通、華鼎股份、市北高新、中華企業、寶信軟體、中路股份、美克家居、福能股份、三星電氣、天津松江、浙江廣廈、山鷹紙業、華友鈷業、柳州醫葯、秋林集團、天晟新材、雙龍股份、樂普醫療、銀禧科技、湯臣倍健、中瑞思創、智飛生物、海王生物、美錦能源、派思股份、龍馬環衛、園城黃金、奧康國際、北特科技、旭光股份、青海華鼎、雙良節能、中葡股份、東百集團、凌鋼股份、西寧特鋼、巴安水務、靖遠煤電、博匯紙業、金花股份、東風股份、蘭太實業、福成五豐、鑫科材料、慧球科技、艾華集團、浙大網新、四方股份、冠豪高新、北京城建、中房股份、太極實業、億晶光電、綜藝股份、遼寧成大、冠農股份、昆葯集團、杉杉股份、長江投資、天目葯業、曲江文旅、星宇股份、農發種業、禾嘉股份、博瑞傳播、綠庭投資、海立股份、中海海盛、濟川葯業、騰龍股份、中科曙光、創力集團、吉視傳媒、千金葯業、智光電氣、光正集團、三維通信、兆馳股份、漢麻產業、西隴化工、二三四五、中京電子、聖陽股份、輝隆股份、億帆鑫富、風范股份、青山紙業、山煤國際、雲維股份、華微電子、東陽光科、玉龍股份、國棟建設、三峽新材、方大炭素、寶莫股份、齊翔騰達、海陸重工、百利電氣、岳陽林紙、威海廣泰。
㈡ 並購基金如何賺錢 六大盈利模式總結
一般國際上認為,並購基金是靠進行行業整合、產業整合進行跨國並購或者混合並購,包括一些杠桿或者一些並購工具來實現以小博大,不斷整合資源的一個運作模式的基金,它是靠絕對收益來取得自己的收益。
關於並購基金的盈利模式,洪濤總結:第一種,可以通過債務重組的方式打包收購一些目標標地資產,通過債務重組、破產重整以及管理升級,再整合其他的資產進行產業重新提升,然後通過並購進行轉讓,以這種方式來實現收益。比如美國通用汽車,當時已經申請破產保護,並購基金進去,通過各種方式打包重新再IPO。並購基金不一定是不參與IPO,可以整合私有化再IPO。
第二種,弘毅模式。比如收購江蘇的一家玻璃企業,再整合其他的六、七家玻璃企業,然後打包為中國玻璃在海外上市,其整體收益量大概增長了7-10倍左右,因為是控股的原因,弘毅投入了較大規模的資金,賺的錢也非常多。
第三種,像三一重工聯手中信產業基金收購德國混凝土泵生產商普茨邁斯特的全部股權。它實際上就是做杠桿收購,過程中配套有並購基金參與、協助它,可能還提供給三一重工下面的過橋融資,再撮合一些並購貸款去收購,收購完了之後佔了一定的股權,但是這個股權擁有的總資產是比較大的,因為高負債收購,未來通過整合發債過橋等一些組合的方式,通過未來的經營和股權的管理,以後不排除還可以把它再吸收合並到三一重工上市公司名下。中信產業基金等於實現了一個完整的進入,然後退出的過程,這是中信產業基金的模式。
第四種,像建銀國際所做的並購借殼,借殼前在資產方先進行投資,再往上市公司里注入,因為借殼的資產規模往往比較大,一投好幾億,賺的是相對收益,靠股票二級市場的差價來賺錢。如果股份比較大,未來還可以協助上市公司進行整合,不斷往裡裝資產實現收益,這種方式也可以歸類為並購基金的投資方式,但是又介於PE-IPO基金和並購基金的中間狀態。
第五種,並購基金可以去收購一些資產,通過自己的整合,不一定在IPO上市,未來可以轉讓給上市公司,或者是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再變成上市公司的小股東,也就是參謀股東,等於換股之後資產進行轉讓,換股,但是不一定構成反向並購成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未來這種方式在並購基金中會很常見,會很多。
第六種,並購狙擊模式,像被號稱為華爾街狙擊手的卡爾伊坎,他當年的經典案例,比如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他收購上市公司股份,通過不斷的二級市場收購持有了3%以上的股份,就有可能爭取成為上市公司的董事,在這種情況下,他不斷的游說進行分立或者公司重組,以期股價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以期公司的價值能夠不斷的釋放或者是管理上能夠得到提升,未來的股價能夠走高,這樣他持有很多年之後也可以退出,這也是並購基金的一種方式。卡爾伊坎還做過相關的事,比如微軟曾經去收購雅虎,他曾經希望先收購雅虎公司的股份,然後進入雅虎董事會,再撮合微軟對雅虎發起要約收購。在國際市場上,一般的股票價格都是比較低的,估值大都處於合理水平,有的甚至只有幾倍至十幾倍市盈率,要約收購的時候比市場價格甚至高出100%都有可能,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狙擊手基金進行了接受要約或者是在較高價格基礎上進行轉讓套現都可以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套利空間,在國外這種方式也比較多。
㈢ 並購基金對上市公司有哪些利弊
並購基金對上市公司具有如益處:利避免並購前風險、有效節約資金、提高並購效率等。並購基金對上市公司有如下弊端:監管力度大、流動性過強、內幕交易風險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條
本法所稱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百四十一條
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第一百四十四條
上市公司的股票,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上市交易。
㈣ 核心資產股票都有哪些
1.貴州茅台:稀缺性或說是唯一性,具備收藏和消費雙重屬性,深厚的中國白酒文化傳承,品牌溢價能力,渠道定價權絕對壟斷,弱周期抗通脹。
2.中國平安:企業文化、管理和人才超一流,保險牌照門檻高,發展空間大,自營投資收益高,金融科技創新能力強,互聯網金融潛力大,並打通了金融一體化體系。
3.招商銀行:服務客戶第一,高端客戶粘性高,金融服務創新持續內生增長,與GDP同步並持續增值。
4.格力電器:中國製造業的創業典型,始終聚焦核心,重產品質量和科研,領軍人物正直誠實,管理文化優秀,長期回報股東,而且白電及製造行業空間足夠大,更具備成為世界巨頭的潛力。混改和多元化轉型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5.海天味業:高頻次日常消費行業,布局調味品全系列產品,行業空間廣,長期的品牌、渠道和產能規模優勢大,集中度正趨向加強,行業龍頭公司具有定價權優勢,穩定持續性強,弱周期抗通脹。行業門檻偏低,留意護城河能否加固加深。
6.伊利股份:伊利即品質,品牌效應已深入消費者心智,奶源培育和控制穩定,渠道力和產品力近乎壟斷市場,乳業兩強格局形成良性競爭,有很強的提價權,長期回報股東,管理層有格局和戰略,國際拓展空間大。當然,高比例股權激勵以及國際多元化並購,出現不確定性因素,公司面臨增速放緩局面。
7.恆瑞醫葯:專注腫瘤創新葯,持續研發投入、創新強,醫葯一哥具備稀缺品質,創始人專注聚焦且人才梯隊合理,可對標國際醫葯巨頭的潛質,長期穩定增長和分紅。長期醫改政策和研發風險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8.雲南白葯:中葯傳承保密配方,文化傳承是一大優勢。中葯市場空間大,長期投入少凈利高,公司品牌度高,種植加工與銷售全產業鏈,產品差異化且具有康養保健等外圍拓展性,溢價能力強,股東回報高。中西醫爭議以及增速放緩,但專注中葯的核心未變。
9.愛爾眼科:眼科細分行業賽道長,公司管理層優秀,分級連鎖加並購基金模式,擴張速度驚人,在民營眼科領域率先完成壟斷圈地,內生增長同時發力,保持較高的成長性,同時形成國際研發平台,人才儲備、科研實力和管理非常出色。
10.萬科A:房地產行業具有高杠桿、政策易變性的特點,十萬億以上規模空間,萬科始終保持行業龍頭,管理層卓越,運營能力強,奉行穩健經營,保持業績持續增長,財務狀況控制優秀,股東回報高。白銀時代的萬科,轉型定位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鞏固基本盤,業績波動大是不確定性之一。
㈤ tmt行業龍頭股票有哪些
相關TMT龍頭股有:
1、大富科技: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39億元,同比增長12.24%;實現扣非凈利潤-2014萬元,毛利率13.91%。
2、騰信股份: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21億元,同比增長-37.38%;實現扣非凈利潤-2409萬元,同比增長-6263.83%;騰信股份毛利潤為156.0萬,毛利率0.72%。騰信股份2015年4月下旬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與致遠勵新、琮碧秋實共同發起設立TMT產業並購基金,預期總規模為5-10億元。
3、天喻信息: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92億元,同比增長54.92%;實現扣非凈利潤-1906萬元,毛利率26.65%。
4、TCL科技: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21.7億元,同比增長133.32%;實現扣非凈利潤21.23億元,毛利率21.03%。2016年2月23日公告,公司擬聯手紫光集團打造100億元產業並購基金,重點投資於紫光集團和TCL集團產業上下游及相關產業、TMT、工業4.0、中國製造2025及互聯網+等行業的直接投資、並購等。
5、中興通訊: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62.4億元,同比增長22.14%;實現扣非凈利潤7.88億元,毛利率35.44%。
6、電廣傳媒: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9.62億元,同比增長-20.36%;實現扣非凈利潤677.7萬元,毛利率23.29%。
7、中南傳媒: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96億元,同比增長36.49%;實現扣非凈利潤2.57億元,同比增長31.07%;中南傳媒毛利潤為8.717億,毛利率42.19%。
拓展資料: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龍頭股通常在大盤下跌末期端,市場恐慌時,逆市漲停,提前見底,或者先於大盤啟動,並且經受大盤一輪下跌考驗。再如12月2日出現的新龍頭太原剛玉,它符合剛講的龍頭戰法,一是從漲停開始,且籌碼穩定,二是低價即3.91元,三是流通市值起動才4.5億,周二才6.4億,從底部起漲,炒到翻倍也不過10億,也就是說不到2-3億的私募資金或游資就可以炒作。四是該股日周月KDJ同時金叉,說明該股主力有備而來。五是該股在大盤恐慌末端,逆市漲停,此時大盤還在下跌,但並沒有影響此股漲停。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龍頭的起漲過程,也說明下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盤下跌,沒有龍頭出現。
㈥ 並購基金怎麼退出
並購基金可通過下列方式退出:上市公司並購退出;首次公開發行(IPO);第三方並購退出;協議轉讓;被並購企業股份回購等。並購基金是通過收購目標企業股權,獲得對目標企業的控制權,然後對其進行一定的重組改造,持有一定時期後再出售,專注於對目標企業進行並購的基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條
公司合並可以採取吸收合並或者新設合並。
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為吸收合並,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兩個以上公司合並設立一個新的公司為新設合並,合並各方解散。
第一百七十三條
公司合並,應當由合並各方簽訂合並協議,並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合並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可以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㈦ 並購基金及其盈利模式詳解
並購基金,是專注於對目標企業進行並購的基金,其投資手法是,通過收購目標企業股權,獲得對目標企業的控制權,然後對其進行一定的重組改造,持有一定時期後再出售。
並購基金與其他類型投資的不同表現在,風險投資主要投資於創業型企業,並購基金選擇的對象是成熟企業;其他私募股權投資對企業控制權無興趣,而並購基金意在獲得目標企業的控制權。
並購基金經常出現在MBO和MBI中。
並購基金的盈利模式:
一、「資本重置」獲利
並購基金可以通過資本注入降低企業負債,即實現資產負債表的重置,或叫資本結構調整(recapitalization)。去年中國鋼鐵行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升至70%,負債額達到1萬億元。有則建議鋼企「不要借款,要想方設法讓別人來投股權」。
並購基金的注入使負債累累的企業去杠桿化、大幅度降低債務成本,給予企業喘氣、生存和休整的機會。這樣的「資本重置」過程往往能幫助企業提升效益、獲得資本市場更好的估值。
二、「資產重組」獲利於1+1>2或3-1>2
並購基金可以參與企業的資產梳理、剝離、新增等一系列活動,給企業組建一個新的、被認可的資產組合,然後通過並購進行轉讓,以這種方式來實現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比如美國通用汽車,當時已經申請破產保護,並購基金進去,通過各種方式打包重新再IPO或賣出。當年弘毅資本收購江蘇的一家玻璃企業,再整合其他的六七家玻璃企業,然後打包為「中國玻璃」於2005年6月23日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2005年內地僅有的兩家紅籌公司之一。中國玻璃法定股本7億股,已擴大股本3.6億股,IPO後首日市值為8億元。弘毅投資擁有其中62.56%的股權。中國玻璃是弘毅投資的經典手筆。
三、「改善運營」法
很多時候並購基金不是單純靠資本的注入來實現投資回報,而是通過指導和參與所投資企業的日常運營,提升企業的經營業績最終獲得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這類盈利模式是國際並購基金中最常見的。通過引入新的CEO和高管團隊、推動新的發展戰略、提升運營效能等等,企業在兩三年內經營業績如果能實現大幅度改善,那無論是「二次上市」還是賣給下一個投資者或基金,這時的企業價值可能翻了幾倍。
當然,改善運營還可以通過大規模的橫向並購形成「市場控制力」,比如中國建材集團通過並購實現水泥產業的「核心利潤區」、降低惡性競爭;也可以通過上下游企業的「縱向並購」降低運營成本,比如煤炭企業進入發電行業、電商並購物流倉儲企業等。
四、通過「稅負優化」獲利
一般來說,稅前的債務成本比股權成本要低;如果債務利息成本又享受免稅,那麼這又降低了稅後債務成本。因此,並購基金也可以人為地增大所投資企業的杠桿,以此獲得稅負優化。
如果允許採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那麼這樣組合起來的高杠桿和高折舊,通常會給並購後的企業帶來可觀的短期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當並購基金是實際的企業控制者的時候,分紅政策也由並購基金說了算,那麼連續幾年的快速分紅會給基金帶來不錯的回報!這類通過債務結構獲利而不是通過經營業績獲利的所謂「分紅重置法」(dividendrecapitalization),時常受到媒體的批評。
五、「借殼獲利」法
如果要收購一個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的殼已經從前幾年的一兩億港元上升到三四億港元的價格。並購基金在收購上市公司「殼」後,通過不斷往裡注入自產或引入新的業務,拉升股價,在二級市場獲利。在A股市場,這類借殼的行為主要發生在ST公司,用以幫助那些急於上市、盈利較好的企業。
並購基金作為新公司的股權投資者可以採取「跟投」占股的策略,實現日後較高的二級市場回報。類似地,並購基金可以去收購一些資產,通過一系列「整合裝飾」,未來可以轉讓給上市公司,或者是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再變成上市公司的小股東,但是不一定構成反向並購成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
弘毅投資旗下在成功上市「中國玻璃」後,它對河北耀華玻璃的收購,曾經引發傳言,弘毅投資有意將耀華包裝後,轉手賣給英國皮爾金頓公司(Pilkington)或日本板硝子玻璃有限公司(NSG)。
六、「過程盈利」法
因為任何一宗大型的並購案都會涉及到「交易結構設計」,這包括並購交易的支付方式可以是現金、可以是換股、可以是帶有「對賭」性質的付款條約;交易結構設計還包括了融資工具的選擇。
隨著並購融資工具或者並購支付工具的增多,比如過橋貸款、定向可轉債、認股權證,或者是垃圾債券,或者推行股票分級制度,未來並購重組有很多種組合的方式,這樣並購基金在操作過程中能夠通過不同的並購工具來實現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增值或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放大。
七、「公司改制」獲利法
這是一個很具中國特色的並購基金獲利方法,即通過並購基金的介入,打破原來「純國有」或「純家族」的公司治理結構,通過建立更科學合理的董事會、公司治理系統、激勵體系等,從源頭上改變企業的行為方式和企業文化等,以期獲得更佳的經營業績回報。
比如,弘毅資本近些年來大量並購或參股地方政府主導的企業改制重組,仍舊持有中復連眾、快樂購物、耀華玻璃、石葯集團等多傢具有國企血統的企業。
㈧ 工業4.0概念股龍頭股票有哪些
工業4.0是未來智能化、網路化世界的一部分,是個長期的趨勢,將會成為未來重要的主題投資機會。工業4.0概念股一覽:
1沈陽機床、2華中數控、3東土科技、4光韻達、5金運激光、6漢威電子、7新大陸、8京山輕機、9德賽電池、10海得控制、11魯泰A、12智雲股份、13新時達、14藍英裝備、15華昌達、16亞威股份、17天潤曲軸、18林州重機、19機器人、20英威騰、21巨星科技、22匯川技術、23梅安森、24東華測試等。
㈨ 並購基金對上市公司有哪些利弊
法律分析:並購基金對上市公司有如下利:利避免並購前風險、有效節約資金、提高並購效率等。並購基金對上市公司有如下弊:監管力度大、流動性過強、內幕交易風險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二十條 本法所稱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百四十一條 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第一百四十四條 上市公司的股票,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