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基金套利現狀如何
❶ 為什麼國際油價已經回升,但是國內原油基金的價格依然在跌
國際油價已經回升到國內原油基金的價格。依然在跌,這些東西可以說我國。不謝都跟國際大型是同步的,也許會發生一些變化。也許有人為的操控。
❷ 外匯交易中的原油套利是什麼意思
原油套利,一般都是做美原油和英原油之間的套利最為常見:
1.因為這兩個原油由於產地和匯率差所以價格有差異
2.由於都是屬於原油,所以在走勢上兩者基本上是一直的,所以這樣去套利也比較穩健。
3.一般套利都是才去多空對鎖形式進行,一個做相同手數的多單,另外一個做相同手數的空單,且兩個產品同時進場,這樣對鎖那麼賬戶安全性就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4.獲利方式:比如美原油20做多,英原油16做空,手數相同,這兩者之間差價是4,比一個小時後,美原油漲到26,而英原油漲到了19,那麼此單的利潤就是美原油這邊獲利6個點,而英原油因為做的空,但是行情漲了3個點,所以虧3個點,那麼此單利潤就是6-3=3個點。這樣利潤就剩下來了,當然一般做套利手續費是沒有的,只有很少很少的點差。基本上都是按照這個原則進行的,我們原油套利0.2個點的點差,月收益很穩定十左右,平台自選,很安全,三七分成(你七)
❸ 2020年10月原油基金暴跌原因
時間差,申購潮,匯差。
原油基金基本都是QDII基金,T日申購,T+1才會換匯,T+2才會確認份額。雖然申購凈值是按照T日來計算的,但T日的凈值,是以美股在申購日的次日凌晨收盤為截止。
原油是幾乎24小時交易的品種,如果國內T日收盤看到是跌的,申購進去,那麼油價到了美股收盤的時候,很有可能是漲,那麼你所申購到的原油基金就按照漲的價格算凈值。
由於原油暴跌,導致了大量的資金集中申購,單日申購量過大,會導致單日漲幅被平攤。
日常換匯的匯率相對穩定一些,而最近美股暴跌,有可能是美國保自己的貨幣,導致美元指數狂飆,引發亞洲的很多貨幣對美元匯率急劇走低。人民幣也當然不可能任由美元壓制,也在保匯率。本幣堅挺,投資海外市場就不容易漲。
❹ 南方原油基金為何只能賣出不讓買入,是不是基金到低位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南方原油現在只讓賣不讓買,因為現在基金裡面資金大盤錢已經夠多了多的那種,它們本身沒有那麼多外匯去買入的程度.所以現在應該處在封閉期,早期沒有用,安心等一段時間,有額度了應該就會逐漸開放。
這不是咱這兩天能解決的問題,從去年開始投資這個的就有好多好多人,如果說基金公司它本身有20億的外匯儲備。但實際上到你這兒可能就沒有額度了,因為現在資金大盤裡面已經有了30億的資金在吸收資金,它沒有辦法用外匯再去買東西了,本身能夠吸收的資金量是有限的,現在幾乎達到一種飽滿的程度,那就只能等。
❺ 國內的原油類基金都暫停申購,這是為什麼
國內原油類的基金都暫停申購了,因為原油類的基金大盤現在已經幾近飽和。就是現在好多基金公司,它沒有那麼多的外匯涉及到原油的這個問題,他是要走外匯的,他沒有那麼多的外匯,他買不了那麼多的原油,現在大盤裡面的資金太多,不能接受新的資金。
買基金雖然是比買股票風險低了一些,但它本身的風險仍然是有的,你一定要注意到這個風險的問題。如果你本身想著抄底,想著發家致富買基金,那風險很高,買了基金你打算長期持有,我覺得一年下來能掙個10% 10% 20%我是挺開心的了,那你這個目標應該還是說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但你現在短期少得像股票一樣低吸高拋風險就很高。
❻ 原油基金為什麼不能買
現在原油相關的基金都封停了,哪哪都不讓買。場內嘉實原油剛看了下,百分之65的溢價。
原油寶之類的,出事以後都關停了,至於是因為出事才關停,還是為了關停而出事就不得而知了。
原油企業大公司總能吃掉小公司。
如果有港股賬戶,兩桶油可以分批買入。
a股兩桶油溢價也不少,沒太大的必要。
現在市場上抄底情緒太強烈,這種情緒會影響到原油價格,期貨多頭被玩死一次不一定夠,可能還有第二次,第三次。而港美股的相關標的,也需要把人洗干凈才能拉升。先選好標的,等市場沒啥反應了,忘了原油這事了再去買,會更安全。畢竟放量不買是原則。沒成交量的時候拉升成本更低。
不光是原油,很多大宗商品價格都不貴,而且很多國家要對沖疫情沖擊,需要用一些硬手段兜底經濟,保就業。通脹免不了,基建也逃不掉。這里並不是看好什麼新基建,而是還有其他機遇也同時存在,只是沒那麼熱。
全球經濟恢復需要時間,慢慢來,穩中求勝
❼ 原油基金適合長期持有嗎
由持有資產的情況決定的;
部分原油基金的標底為持有石油公司的股票,這類基金可以長期持有;
另外一類原油基金持有的國際原油期貨,這類基金換月有損耗,有升水,不適合長期持有。
❽ 國際原油價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最好能分析現狀,原因,對策和預期。謝謝
基本上來講每個行業都需要用大量的汽油 所以當油價漲每個行業的成本都增加了,成本增加就轉嫁給了消費者,物價也就自然漲了 這樣CPI自然也就漲了,CPI反映的是民生物資的漲跌,所以當民生物資漲瞭然後大家手裡的閑錢就少了,也因為物價漲大家對其他東西的需求也會降低 ,所以最後一句話就是 原油價格上漲對我國經濟的最大影響是 讓經濟蕭條^_^
2004年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1一5月份,原油生產7147.83萬噸,同比增長1.8%;原油進口4976.0l萬噸,同比增長 37.6%;原油出口255.5萬噸,同比下降31.9%;國內原油表觀消費量為11868.3萬噸,同比增長1-5.7%;原油進口依存度為41.9%,同比提高6.7個百分點。6月份,國際原油平均價格�布倫特現貨�為35.6美元/桶,同比提高30.6%。紐約原油期貨最高達到 42.33美元/桶,創下紐約商品交易所1983年開始原油期貨交易21年以來的最高價格。
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我國原油需求增加,進口快速增長,對我國經濟將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一、當前國際石油需求變化的總體判斷
�一�短期內國際石油供求關系總體寬松,但對我國石油消費增長需高度關注
短期內,總供給能夠滿足總需求,不會出現石油供應大面積短缺的局面。據2002年統計,全球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1427億噸,探明儲量增加;世界十大石油消費國年消費量為35.2億噸,世界十大石油生產國家年產量為35.9億噸,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剩餘。但是,對我國石油需求增加和進口石油快速增長應該給予高度關注。1995年我國石油消費1.58億噸,居世界第三位,2002年我國石油消費2.46億噸,居世界第二位。2003年全球原油貿易量為20億噸,我國原油進口0.9億噸,佔世界的4.5%,占我國原油消費總量的34%。我國石油消耗在逐年遞增的同時,我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也在逐步提高。到2010年,中國的石油需求將達3.2億噸,屆時石油進口量將達1.6億噸,石油需求在較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盡管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但在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比重上卻達不到0.1%。中國需要採取積極策略,從國際價格的被動承受者變為積極影響者。
�二�全球石油價格將維持高價位
當前驅動國際油價持續在高位徘徊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世界經濟復甦,石油需求增加。美國能源部情報局發表的2004~2005年世界石油預測報告顯示,世界石油需求將大幅度增長,世界石油需求在2003年增長 1.8%以後,2004~2005年的增幅可能超過2%。國際能源機構�1EA�曾預測,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將增加100萬桶/日,而3月11日又把需求增加量調高到165萬桶/日,達7990萬桶/日。
其次是OPEC繼續採取限產保價政策。特別是美元匯率走低,為減少損失,會繼續提高油價。盡管6月初OPEC部長級會議宣布分別於7月和8月增加200萬桶和 50萬桶的原油產量,但實際增量有限,因為此前歐佩克國家石油產量實際已大量超產。隨著美元匯率的繼續疲軟,歐佩克國家提高油價的決心將更加堅定。
第三是探明可採石油儲量不足。石油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戰略性商品,也是非再生資源。專家分析,低成本的大油田現在基本上都已被發現,世界石油產量將在2015年以前達到頂峰,在石油產量遞減之後,石油供不應求即會出現。迄今為止,人類每天用油約8000萬桶,1年約300億桶。現在已探明可開採的石油儲量為1萬億桶,預計還有未探明的、開采困難大、成本高的石油儲量1萬億桶。未來開采新的石油資源將更加困難。
第四是石油投機推動油價上漲。在供求關系沒有發生重大變動的情況下,油市動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投機造成的。美元匯率對國際主要貨幣走低,包括對沖基金在內的國際游資在石油期貨上的投機,使油價保持在較高水平。油市背後的期貨投機常常是操縱油價漲落的黑手。石油期貨交易量目前約為現貨交易的好幾倍,據估計,在石油期貨市場上,真正的需求方只佔交易總量的三成,其餘均為套利者。
第五是政治因素的影響。當前海灣地區和一些產油國國內局勢動盪,包括伊拉克在內的國際主要產油國政局至今動盪不安,恐怖活動接連在世界各地發生,使主要產油國原油生產面臨隨時受阻的風險,從而嚴重影響國際原油市場的穩定。
專家分析,從總體和長期來看,油價下降將是短暫的,走高攀升是長期趨勢。從近期來看,被扭曲的石油價格經過市場的調節和各方力量的較量後將會緩慢回落,但是,回落的空間將十分有限,預計將在每桶28~33美元之間上下波動。
二、全球石油供應變化基本情況分析
一是世界油氣資源潛力巨大,但分布不均,存在許多機會。綜合各權威機構的分析預測,2002年世界油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分別為1427億噸和155.78萬億方米,當前石油剩餘可采儲量至少可持續供應39年以上,天然氣可供應61年以上。從國家分布來看,整個歐佩克國家的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1119億噸,佔世界的78.2%,儲采比高達82年。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伊朗、委內瑞拉高居世界石油資源國的前六位。這6個國家的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佔世界的70.2%。
二是20年內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但地區不平衡加劇。主要是世界石油消費中心在移動,亞洲消費量劇增。1982年世界石油消費量為28億噸,2002年增至35億噸,20年間增長了7億噸,年均增長1.5%。其中北美、歐洲和亞太三大地區2002年石油消費量為29.82億噸,佔世界消費量的84.6%。獨聯體各國經濟出現滑坡,石油消費量劇降,從1990年的4.2億噸,降至2000年的1.73億噸,下降60%。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石油需求劇增,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石油消費由1985年的5億噸增至2002年的9.92億噸,增長了4.92億噸,約占同期世界石油消費增長量的67%。
1992年以來,亞太地區的石油消費量已超過歐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區,與北美、歐洲一起呈現三足鼎立之勢。2002年前七大石油消費國中有四個國家在亞太地區,其中中國排第二,日本排第三,韓國排第六,印度排第七。
三是世界石油資源的爭奪將更加激烈,爭奪的熱點地區在中東、裏海、西非等地區。由於裏海、西非等地區石油儲量有較多的發現,處於石油生產的上升期,而且相對中東地區局勢相對平穩。裏海地區又靠近歐、亞兩個消費市場,因此,國際石油公司對上述兩個地區增加了投資,加大了勘探開發的力度。尤其是俄羅斯期望通過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武器,保持大國的地位,裏海地區是前蘇聯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俄羅斯也會加快該地區開發和能源的合作。可以預測,中東北非地區仍然是石油主要供應地區;中亞裏海、西非地區石油供應將處於上升時期,作為非歐佩克的俄羅斯在石油市場將舉足輕重;中南美石油供應國的地位將下降。
四是世界中長期油價將在波動中逐步有所上升。歐佩克的預測根據其油價目標並按2000年美元價值,預測油價在2010年前將保持25美元/桶的水平,之後逐漸升至 30美元/桶。
三、油價變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油價的大幅上漲對發達國家經濟影響較大,因為石油在其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大,單位油耗高,其經濟嚴重依賴石油。經過兩次石油危機的洗禮和知識經濟的發展,發達國家抗油價上漲的能力大大提高。目前高能耗傳統工業在發達國家經濟結構中的比例下降,單位GDP油耗大幅減少,防範石油危機的能力大幅提高。而不發達國家正處在工業化時期,節能和替代能源發展慢,單位GDP油耗較高,經濟增長對高效優質的石油依存度較高,且防範石油危機的能力較弱,高油價對其經濟的沖擊也比較大。
在歷史上的兩次石油危機中,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受沖擊的程度大於不發達國家。但在2000年世界油價漲到將近40美元/桶的高價時,發達國家經濟受影響程度卻明顯減小。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卻深受其害:債務危機、政府危機、社會危機、動亂等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問題不斷爆發,油價的大幅上漲對加速加深這些問題的爆發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2000年世界一些權威機構估算,油價上漲10美元/桶,並在這個價位上保持一年,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的影響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發達國家的3倍。
我國1993年開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介乎自給自足型國家與消費國之間。由於目前我國石油凈進口量只佔國內石油消費的一部分,因此,到目前為止我國仍可劃為基本自給自足型國家。油價的變化對類似我國�既是石油生產國,又有一定量的石油進口�的國民經濟的影響可用下圖粗略的表示。
從國民經濟的三個因素消費、出口和投資看,油價上升將使其消費和投資減少,出口下降,因而使國民經濟受到不利影響。相反,如果油價下降�但不是太低,因如果太低,將使其石油工業受到嚴重影響,因而影響國民經濟�,將有利於國民經濟發展。
有關專家對我國1993~2000年的GDP、石油進口數量和價格波動進行了綜合分析,分析結果認為:油價每上漲1%並持續一年時間,將使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平均降低0.01個百分點;1999年國際油價上漲10.38%,影響我國GDP增長率約為0.07個百分點;2000年國際油價上漲64%,影響我國GDP增長率0.7個百分點,按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8.8萬億人民幣計算,相當於損失 600億元人民幣以上。
從經濟發展來看,高油價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是不利的,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石油漲價10美元/桶,亞洲經濟增長速度下降0.8%。從進口方面來看,油價高,石油進口越多,外匯支出越大,我國每年進口石油約用匯350億美元,是我國外貿逆差主要因素。從出口方面來看,石油價格越高,下游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出口受到很大影響。從交通運輸來看,石油價格越高,成品油價格上升,運輸成本增加,推動生產資料及消費品價格走高。
總之,石油價格上升對我國國民經濟總體是不利的,但在當前影響不是很大。若對石油依存度繼續提高,影響會越來越大。
❾ 石油基金為什麼不能買
4月2日,剛創下歷史單月最大跌幅的原油價格出現了報復性反彈,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和美國WTI原油期貨雙雙大漲。消息面上,4月3日OPEC代表透露,OPEC+正為召開緊急會議做准備,將於下周一召開視頻會議,該消息再度令油價攀升。截至發稿時,ICE布油報32美元上方、WTI原油報26美元上方。
對於國內部分投資者而言,往常一般借道油氣類QDII基金間接投資於原油或者油氣類上市公司。不過,當前市場上多隻油氣主題基金均已陸續暫停申購,不少投資者被迫轉戰場內,以致這些基金普遍出現場內溢價。在當前背景下,如果看好油價反彈,油氣主題基金該怎麼買呢?
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從過往經驗來看,受消息面驅動當前油價波動率依舊較高,不過從中長期角度,油價短期底部或已探明,如果想借道油氣主題基金,宜挑選其中溢價較低的品種。目前來看,華安石油基金、諾安油氣等基金的溢價率相對較低。
原油市場「跌跌不休」的畫風在4月2日出現了轉變,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01美元,收於每桶25.32美元,漲幅為24.67%,刷新今年3月19日創下的歷史最大漲幅紀錄。
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20美元,收於每桶29.94美元,漲幅為21.02%。 4月3日,截至記者發稿時,油價延續著反彈態勢。
從具體原因來看,由於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三大產油國分別釋放出推動減產信息,國際油價4月2日反彈超過20%。
此前,繼3月初沙烏地阿拉伯打響原油價格戰第一槍以來,油價應聲急挫。原油市場巨震中,三大「玩家」頻頻出手上演「三國殺」,個中緣由耐人尋味,其對國際能源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引人注目。
❿ 原油大漲4%基金為何還跌2個點
因為基金提示高溢價風險。
隨著原油價格的節節攀升,更多資金湧入原油基金,導致原油基金二級市場的價格出現大幅溢價,已經有基金公司提示風險。受到風險提示的影響,2 月 28 日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開發與生產指數證券投資基金(QDII-LOF)在二級市場上跌停,不過即使如此仍有超過 10% 的溢價。
原油主題基金收跌或與參與資金較為謹慎有關,油價後市或高位震盪,部分資金選擇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