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炒股基金老是賠
『壹』 請教一下,為什麼我的基金老是跑輸大盤呢
我們都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跑贏大盤指數,其實基金也會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基金跑輸大盤其實跟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漲幅有關系,股票的漲幅大,基金漲幅自然也高。其次跟基金的風險性有關,基金風險性越低的越跑不過大盤。
三,買基金不要看短期收益。
其實買基金最重要的就是放長線釣大魚,很多基金並不適合短線投資。短線投資很容易因為行情不好被套裡面。雖然短時間內這些基金看起來並不怎麼樣,但我們要明白基金投資的策略本來就是偏均衡,業績上追求的也是平穩,頭期是長期的事情,短期很有可能是運氣,所以我們不要太在意短期收益,只要基金選對了,盈利是遲早的事情。最重要的一點,買基金不要太聽信他人的意見,要尊重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才不容易出錯。
『貳』 普通人炒股,買基金,投資為什麼總是虧損,他們還有出路嗎
普通人炒股追基金,盲目投資總是賠錢,割韭菜,結果很正常。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認知范圍內賺錢。對於我們不了解的投資目標,我們看不到別人賺錢,也聽不到別人賺錢,盲目跟風投資。盲目投資容易虧損,割韭菜是正常結果。無論是炒股還是買基金,首先要了解這種投資風險,評估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如果能承擔本金損失的風險,想炒股或者買基金,第一步就是學習和學習與股票和基金相關的知識。掌握必要知識後,拿少量資金試水,記住一定是少量資金!不要一次拿出所有的錢去炒股或者買基金,給自己留個退路。
散戶投資者在股市中非常脆弱,無法與大型機構競爭。作者列出了技術分析、價值投資、短期投機等常見的股票投機類型,但他指出,無論實際上是哪個類型,表現基本上都是一種損失。許多所謂的股票之神,如巴菲特,不是二級市場玩家,站在信息的頂端,與普通散戶投資者不同;不要相信所謂的股神,有些被稱為股神「傳奇」對於投資者來說,他們職業生涯的回報很少比指數基金好。許多明星分析師的分析也不可靠。我們應該更加警惕公開的分析報告,因為該機構發布的報告可能不客觀,有時喊購買,但只是為了幫助客戶發貨。
『叄』 為什麼我在支付寶買的基金都在虧
好像說的如果你在其他平台買的基金就能不虧一樣。
按樓主這個邏輯,都是基金公司發的產品,在支付寶賣就不應該虧,拿到微信理財通、京東金融上就可以虧,是這么理解吧?
支付寶只是一個平台,負責代銷產品沒錯,支付寶是靠著低風險的貨幣基金——余額寶開始進入大眾投資者的視線的,但不表達支付寶平台就要保證投資者產品的收益。
不同的產品對應不同的風險和收益,就算是銀行,現在也已經不允許再新發保本保收益的產品,也不能宣傳是保本保收益。哪怕是大家都知道是保本的貨幣基金,你有在哪裡看到寫著保本嗎?
更何況支付寶和所有的第三方渠道一樣,只是一個代銷基金產品的平台,只負責銷售,不負責產品管理和後續的服務。也就是說,同一隻基金,你在支付寶買還是微信理財通買,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目前支付寶可以購買的基金包括高風險的股票基金,中低風險的債券基金和低風險的貨幣基金。
2018年,除了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是平均正收益以外,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都是負收益。因此你可以看到債券基金說的都是一年的漲幅是多少,股票基金說的都是三年的漲幅是多少,因為算一年,股票基金大概率都是虧損的。
根據風動數據統計現實,2018年上證綜指漲幅為-24.59%,深證成指漲幅為-34.42%,創業板指漲幅為-28.65%。
而公募基金方面,只有有商品型、貨幣型、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正,其中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為4.23%,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50%。
權益類的基金幾乎是一片慘淡,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25.43%,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4.19%,QDII基金平均收益為-6.78%。
也就是說,如果你只要買的股票型或者是混合型的公募基金,那你大概率虧損的幅度是14%-25%之間。
2018年公募基金排名,債券基金及偏債類混合基金錶現搶眼為什麼說你只要買了股票型基金,那就很大概率會出現虧損呢?因為2018年表現最好的股票型基金,收益率都是負的,-4.34%。
前十名的股票型基金有6隻的收益率都超過-10%,可以想像2018年的股票市場是多麼的慘烈。而債券基金錶現應該說是非常奪目。排名前十名的債券基金收益率都超過了10%,收益率最高的是鵬華豐融定期開放債券,2018年的收益率高達16.79%;第二名是東方永興18月定開債A,收益率13.81%。
而偏債類的混合基金相比股票型基金(股票倉位不得低於80%)更具有倉位靈活的優勢,由其是碰到2018年債券的小牛市,整體表現也不差,平均跌幅比股票型基金少了近10個百分點。
前十名的混合型基金絕大部分都是偏債混合型的基金。比如第一名的長安鑫益增強混合,第二名的嘉合磐石混合和第三名的博時鑫瑞混合,全是偏債型的混合基金,收益率分別達14.15%、10.97%和9.92%。
由其是2018年股債行情分化嚴重的情況下,債權資產的收益率明顯更具優勢,而那些封閉的偏債型的混合基金,因為靈活的配置方式及債權資產的走牛,使得其表現較為突出。
所以整體來看,買了股票型和混合型(偏股)基金的朋友,無論你是在哪裡買的,大概率的結果都是虧損。
即使是牛人輩出的私募基金,權益類的產品在2018年也幾乎是全軍覆沒。
各類策略的私募基金平均收益只有兩種策略為正收益,平均跌幅是12.71%,其中股票多頭策略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5.65%,股票多空策略平均收益率為13.565。只有債券策略的平均收益率為0.68%和管理期貨的平均收益率為7.16%。
所以去哪裡買基金,都難逃2018年股票市場的這個震盪,除非你買的不是股票基金而是債券或者貨幣類的基金。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基金的業績與三個因素有關:1、投資領域;
2、市場行情;
3、基金經理的能力。
想必你投的一定是股票型基金,因為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一般來說不會虧損,股票型基金波動較大,受市場行情和基金經理水平影響較大。如果行情不好,或者基金經理水平太低,都有可能造成持續虧損。
今年多數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都是虧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真的太差了,上證指數、深證指數、創業板指數輪番創新低,這種市場里只有大神和運氣爆棚的人能賺錢。
所以基金虧損,在今年是很正常的。。。
我們買基金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虧錢。因此我想此時你比較想知道應不應該割肉。我認為應該從這幾個角度考慮:
1、大盤走勢。
我覺著現在不是底部,但是離底部不會太遠了。目前強勢股已經開始補跌,補跌之後就是跌無可跌,曙光會出現在最黑暗的時刻。
2、基金經理實力
可以通過 歷史 業績查看以下幾個指標,來判斷基金經理的水平:
歷史 收益率、能否長期跑贏指數、 歷史 最大回撤、選股偏好。
歷史 收益率高,長期跑贏指數,回撤小,總能抓住市場熱點的基金經理才值得信任。
如果歷年來業績都很差,那麼不用管未來行情如何,都應該馬上贖回。
3、逆向投資
基金賣最好的時候總是市場的高點,大量贖回時卻總是市場的低點,所以中國的基民往往也賺不到錢。
想要在市場中賺錢,一定要有逆向投資的精神。股市好的時候贖回基金,股市差的時候買入基金,否則永遠都會是市場中的韭菜。
因此在這個時候,我更想勸您堅守一下,只有這樣才可能在牛市時獲得足夠的收益。而那些只在牛市裡建倉的人,最終會在熊市中爆虧出局。
誰說支付寶買基金都是虧的,我買的都是債券基金,陸陸續續投入的,收益還可以
『肆』 我的基金明明是漲勢,為什麼還虧錢
主要原因是因為基金的漲幅沒有彌補基金的交易費用,投資者在交易基金時,往往會碰到其購買的基金上漲,凈值大於成本時,而賣出之後,還是虧損的情況。
同時,基金上漲了,但是,投資者在當天的三點之後贖回,則按照下一個交易日的凈值計算,而下一個交易日出現大跌的情況,也有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出現虧損的情況。
因此,投資者的盈虧情況以實際到賬資金為准。
拓展資料
股票不僅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而且是出具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發行給各股東的一種證券,作為所有權憑證,以籌集資金,取得分紅和紅利。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它可以轉讓和交易。股東可以與其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應承擔公司經營失誤造成的風險。每一股代表股東對企業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個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股代表公司的平等所有權。每位股東所擁有的公司的所有權份額,取決於其持有的股份在公司總股本中的比例。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組成部分,可以轉讓和交易。是資本市場主要的長期授信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出資。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 它是股份公司在募集資金時向其投資者發行的一種股票。 它代表其持有人(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股份的購買也是企業業務購買的一部分,可以與企業共同發展壯大。該所有權是一項綜合性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股息差額等,但共同承擔公司經營失誤造成的風險。 獲得固定收益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股利分配是股票投資者固定收益的主要來源。
股份有限公司以公開發行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繳股本總額。 (2014年新公司法實施後,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取消了對最低注冊資本的限制)法律、行政法規對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有更高規定的,其規定為准。
『伍』 為什麼炒股老虧,買什麼虧什麼
炒股虧錢的原因一般是:
1、自身知識、技術水平欠缺:炒股是需要一定知識面以及操作技巧的,而不是盲目的選擇股票,投資需要根據市場走向以及市場成交量、分析K線圖、以及結合實時的消息來選擇購買股票並且預測股票的走向從而決定買入以及賣出的時間點賺取差價,如果隨意的選擇股票以及賣出那麼虧損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2、心態不穩:投資者一看到股票大漲就瘋狂加倉,稍微下跌就害怕虧損從而割肉賣出等均是投資者心態不穩而做的錯誤投資策略。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6-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陸』 大盤指數一片紅為什麼基金還是虧
不同的基金投資性質、風險和收益都有所不同,建議您在購買前詳細了解基金的資金投資方向、風險類型等基本情況,自行決定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管理需求匹配的基金產品。
平安銀行有代銷多種基金產品,不同的基金,風險、收益和投資方向都是不一樣的,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首頁-理財-基金頻道,進行了解和購買。
溫馨提示:
1、基金產品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平安銀行僅為代銷機構,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2、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2-01-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柒』 2021年90%的人炒股都在虧錢的原因是什麼
2021年是有90%的人炒股都在賠錢,大多數股市參與者虧損是肯定的。虧錢和是不是散戶沒關系,和股市的定位關系更大一些,這個問題還沒法說,說多了肯定會出問題,但真正用心參與股市的人早晚都會明白這個問題。
股市的本質是負和游戲,好比幾個人在麻將館打麻將,要付給老闆台費,然後杠牌,自摸等等老闆還要提成。任何具有小學數學水平的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數據計算出股市成立以來資金的流動情況,這些年股市圈了多少錢,原始股東減持了多少錢等等都比較好算,這些錢都是股市參與者拿出來補貼大股東和上市公司的,多數人虧損很正常。
好好學習,認真找股,堅持低買高賣就一定能賺錢了。虧錢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太貪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買人銀行股可能虧錢嗎?至少比買理財保險的多,分紅也比多數理財高啊。但在股市裡的人,有幾個會看中那點兒分紅呢?
『捌』 基金在賺錢,基民為什麼一直虧
如果你虧錢,是因為沒找到買基的正確方式。
基金賺錢基民虧錢,由來已久。這其中的血淚教訓,看完自檢,弄清楚搞明白,能在下次投資中更好地規避。
1、先說第一點,盲目追漲殺跌。
這可能是導致基民虧損的主要原因了,從歷史上基金發行規模,就可以明顯看出基民追漲的瘋狂程度。2007年大牛市A股站上6124點,掀起全民炒股買基,期間1天新發基金就能募集超1000億。而當大盤跌到3000點以下,新發基金就變得沒人搭理了,一個月時間也才募集到16億。
投資本就是逆人性的,可很多基民其實對自己購買的資產都不了解,在看到周圍人炒股買基賺錢後就匆匆進場;對投資缺乏足夠的認識,要麼是在震盪行情中,被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波動擊敗,草草贖回離場,要麼就是最慘的在高位站崗。
2、再說持有時間較短這個事。
買基金是一項長期投資,這話都快把嘴皮子磨破了,可數據顯示,大多數基民持有期不超過一年。據我了解,更有甚者,完全是看天買賣。一天大漲,沖沖沖,買買買;連續的幾次大跌,心態瞬間崩了。完了,牛死了,趕緊贖回;反彈行情啟動,抄底抄底。一頓操作猛如虎,回首看看,還不如安心拿著不動。
雖然A股總是大漲大跌,但整體的趨勢是向上的,即使你是小白,拿著滬深300指數型基金,2-3年也是能賺錢的。
3、最後說情緒化配置倉位這事
和第二點類似,大多數基民情緒化配置自己的倉位。在漲得好的時候追漲多買,殊不知當時的估值已經很高。但是在低估點,由於市場冷淡,又沒有多少基民買基金。
因此,牢記基金投資的三條教訓:切忌追漲殺跌,切忌短期持有,切忌情緒化配置。我建議你可以關注一下盈米基金投顧平台,盈米基金成立之初確立了以客戶利益為核心的「買方代理」模式,並推出面向零售客戶的且慢平台,立志於客戶陪伴,破解「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困局。盈米一直倡導「三分投、七分顧」的理念,為客戶提供基金投資解決方案。 網路裡面也有詳細介紹。
『玖』 買基金虧損,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買基金還是買股票,它就有可能面臨著虧損,而且虧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基金的話,虧損主要就是因為基金的成分股或者是是基金內的成分是出現了下跌的現象。就當前的市場來說,指數基金的抗跌性要比其他基金可能要好一點,畢竟大盤指數是現在是向上走的,沒有回調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