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增強基金有什麼要求
『壹』 指數增強基金什麼意思
指數增強型基金,經濟學名詞,是指基金管理人在管理其投資基金中的指標參數,並無統一模式。
指數增強型基金並非純指數基金,是指基金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過程中,為試圖獲得超越指數的投資回報,在被動跟蹤指數的基礎上,加入增強型的積極投資手段,對投資組合進行適當調整,力求在控制風險的同時獲取積極的市場收益。
一般情況下,指數增強基金80%的資金會復制標的指數,而剩下的20%的資金,則由基金經理和投資團隊採用各種量化增強的策略,追求跑贏標的指數,並獲取超額收益。(具體倉位安排,要以基金實際運營情況為准)。不同公司發行的指數增強基金,可能在細分的投資策略上有所差異,但它們也有明確的共同點,就是希望能夠給投資者提供高於標的指數回報水平的投資業績。指數增強基金會比一般的指數基金更考驗基金經理和投資團隊的主動管理能力。
選擇增強型指數投資策略種類繁多,均是以利用某種資本市場的不完善形式發展起來。以資本市場類別劃分,大體可以歸為兩類:衍生交易策略和有價證券策略。
拓展資料:
1、衍生交易策略可採取最古老的套利方式,既在指數成份股和該指數衍生合約之間進行轉換投資。以最為流行的標准普爾500指數增強型基金為例,當標准普爾500指數期貨價值相對於股票價值被低估,基金經理便將投資組合全部轉向期貨合約,當期貨價值被高估則轉回持有股票。基金經理還可以在短期合約與長期合約價差接近的情況下審慎地將短期合約延展為長期合約來為投資組合增加額外價值。
2、期貨加現金增強方式。期貨合約的杠桿效應使得一種被稱為「期貨加現金」的增強指數投資方式成為可能。仍以標准普爾500指數增強型基金為例,由於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只要求合約總額的37.5%以30天短期國債形式作為保證金,基金經理便可以將剩餘資金投資於風險更高的現金等價證券(如一年期國債或商業票據),希望獲得較高的收益來增加投資組合的回報。
『貳』 什麼是指數增強基金
增強指數基金是在指數基金的基礎上,爭取實現「增強」的效果。它介於主動管理基金與被動管理基金兩者之間,在被動跟蹤指數的同時,加入了主動管理的策略。
1.一般情況下,指數增強基金80%的資金會復制標的指數,而剩下的20%的資金,則由基金經理和投資團隊採用各種量化增強的策略,追求跑贏標的指數,並獲取超額收益。(具體倉位安排,要以基金實際運營情況為准)。
2.投資者在市場上可以參與的指數增強產品,根據發行主體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兩大類:私募指數增強基金與公募指數增強基金。
3.公募指數增強基金優勢在於低費率、低投資門檻、高流動性、對標指數類型豐富,劣勢在於長期超額收益低於優質私募基金錶現,尤其對於成分股交易活躍的指數。適合投資期限較短,擬投資金額偏低,有特定指數投資需求的投資者參與。
拓展資料: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貨幣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類。
『叄』 指數增強基金是什麼指數增強基金的特點
指數基金是巴菲特多次介紹給普通人的投資工具,適合用於長期定投。很多人在選擇指數基金產品時,經常看到指數增強基金。那麼,指數增強基金又是什麼?今天就來跟大家科普一下,請看下文。指數增強基金是指數基金的一種,它和普通的指數基金有一點不同:大部分指數基金完全跟蹤指數表現,基金經理不用選股或者擇時(直接按照指數的成分股投資,指數調整成分股時,指數基金再跟著調整)。而指數增強基金允許基金經理投資指數成分股以外的股票,以追求超額預期收益,不過投資比例不得超過非現金資產的20%。
指數增強基金,簡單來說就是指數化投資為主,基金經理主動管理為輔。它的預期收益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復制指數部分的預期收益,另一部分是在選擇股票的基礎上獲得的超額預期收益。每一隻指數增強基金,都是通過不同方式的擇時或者選股,做到比指數表現更好,實現超額預期收益。
指數增強基金有「增強」嗎?
以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舉例,2018年滬深300指數漲幅為滬深300增強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年滬深300指數漲幅為滬深300增強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為從長期來看,指數增強基金確實取得了優於指數的預期收益。所以,如果要進行指數基金定投,指數增強基金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肆』 指數增強基金怎麼買什麼是基金的月勝率
指數增強型基金就是指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倉位投資於標的指數成分股和備選成分股,通過超配或者是低配這些股票,並充分利用剩餘的倉位做全市場選股或者是其他投資策略,爭取獲得超越指數表現的超額收益。跟普通指數基金相比,增強指數基金可以獲得更高的預期收益,同時也承擔更高的投資風險。
那麼,如何買增強指數基金能提高收益概率,充分體現其增強的特性呢?
歷史數據顯示,中長期持有增強指數基金超額收益更加明顯。
增強指數基金是被動跟蹤指數和主動選股增強收益想結合的品種,市場上大多數指數增強產品在獲取超額收益方面具有比較穩定的能力。
歷史數據證明指數增強基金的長期超額收益比短期超額收益更好。
基金的月勝率指的是,一年當中,指數基金的月度收益減去該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月度收益結果為正的月份的概率,比如說,某隻指數增強基金一年12個月當中,有10個月這個數據為正,那麼,它的月勝率就是(10/12)*100%=83%左右。
一支優質的指數基金,一定擁有較高的月勝率。這也意味著這支金跑贏業績比較基準的概率,月勝率越高,就表示無論在一年中哪個時點買入,都有很高的概率享受到這支基金增強的效果。
所以,綜合以上,中長期持有具有較高月勝率的優質的指數增強型基金就是投資增強指數基金的好方法。
『伍』 指數增強型基金是什麼與指數基金之間的區別在這里
投資者投資基金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多基金產品的名字比起大家熟悉的指數基金會多「增強」二字,即指數增強型基金,那麼指數增強型基金是什麼?與傳統的指數基金們之間有什麼區別?今天就為大家講一講,指數增強型基金的相關內容吧。指數增強型基金
增強型指數基金是將被動的指數基金往主動投資方向靠在盡可能保持指數基金的特徵上,通過調整個股,從而獲取高於標的指數的回報率。
指數增強型基金與指數型基金的區別
1、廣發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的投資范圍:股票資產投資比例不低於基金資產的90%,投資於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和備選成份股的資產不低於股票資產的80%;
廣發滬深300基金的投資范圍:跟蹤滬深300指數的資產不低於基金財產凈值的90%。
從上面的對比可以看出:指數增強型基金的20%可以不投資標的指數,所以可以利用這20%的股票資產實現指數的超額預期收益。
2、二者跟蹤力度有差異:指數增強基金的經理在盡力保證指數特徵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整個股實現增值,指數基金完全跟隨標的指數。
3、二者管理費不同:指數增強型基金的管理費介於股票主動型基金和指數基金的管理費之間,所以指數增強型基金的管理費比起指數型基金要低一些。
以上是指數增強型基金的相關內容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陸』 增強型指數基金怎麼買選擇技巧在這里
增強型指數基金是基金投資過程中,為增強投資者預期收益的新型投資方式。這種基金既有指數基金的投資優勢,又加大了基金經理的發揮空間,受到廣泛關注。那麼增強型指數基金怎麼買?其購買技巧是什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增強型指數投資由於不同基金管理人描述其指數增強型產品的投資目的不盡相同,增強型指數投資並無統一模式,唯一共同點在於他們都希望能夠提供高於標的指數回報水平的投資業績。為使指數化投資名副其實,基金經理試圖盡可能保持標的指數的各種特徵。
增強型指數基金怎麼買?
1、挑選看好的指數
決定基金走向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基金跟蹤的指數。一般來說,如果看好大盤,就選滬深300指數,看好中小盤就選中證500指數,看好創業板就選創業板指數,看好具體行業就選擇具體行業的指數。
2、挑選適合的基金
我們選擇增強型指數基金的最大原因就是想在保證風險的情況下,獲得一些超額預期收益,所以選擇實力雄厚、投資專業的基金公司,操作水平高、應對能力強基金經理,運營水平好,以往業績優秀且穩定的基金是十分必要的。
3、注意基金的局限性
我們可以發現,有些指數的增強型指數基金並不多。會發生我們看好的指數對應的增強型指數基金,不符合挑選原則的情況。我們可以選擇完全復制型的指數基金代替增強型指數基金。
以上是關於增強型指數基金怎麼買的所有觀點僅提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柒』 指數增強型基金是什麼快來了解這篇文章
在資本市場上,無論什麼投資品種,若想跑贏大盤指數,賺取超額收益,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所謂學海無涯,亦是金融常新。資本市場飛速,新的知識新的業務迭代層出,若想在金融浪潮中舞出自己的浪花,必須要時刻保持學習的勁頭。今天,我們來學習下指數增強基金:
指數增強型基金通常是指以某項指數為基礎,通常如滬深300、中證500等,在跟蹤標的指數前提下基金經理通過增強策略挑選超越行業平均表現的成分股票,進而獲取市場Beta和Alpha的雙重收益。
Beta收益, 即被動復制指數部分的收益,也就是系統性的市場收益。
Alpha收益, 即在所選取的成分股基礎上獲得的超額收益,這就是指數增強型基金的「增強來源」。
可以理解為「指數基金+主動管理型基金」,對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
指數增強型基金一方面是指數基金,它能緊密跟蹤基準指數, 指數漲,我也漲;指數跌,我也跌 ; 另一方面又要加強主動化管理, 指數漲,我漲更多;指數跌我跌更少 。
1、深度應用量化策略的產品。
2、要求策略組合與標的指數不能偏離太多。
3、在跟蹤標的指數的前提下力求獲取更穩更大的超額收益。
4、同時擁有「指數化」和「主動化」兩大特徵。
指數增強投資被稱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過名字可以很好的理解:
1. 「指數」:指數漲跌的收益,內行稱之為β收益
2. 「增強」:額外增強的收益,內行稱之為α收益
增強的部分是投資者很感興趣的超越指數的收益部分,過去的三年,指數增強基金中表現不錯的頭部們每年能跑贏中證500指數25%-30%,增強策略主要通過倉位控制、行業輪動、量化選股等方式進行。
倉位控制:要通過在宏觀、政策、經濟周期等方面綜合研究來判斷大盤的走勢決定倉位的情況;
行業輪動:是利用行業間相對變化趨勢,順應變化,進行中長線操作。
選股操作:選股的方法比較多,主要包括公司調研、事件驅動、多因子選股等:
(1)主觀增強
主觀增強通常採取對跟蹤的指數成分股進行一定比例調整,選擇部分個股持有。還可以利用衍生工具、交易規則,比如打新策略,可以帶來一定程度的收益增厚效應,考驗基金經理本身的經驗能力。
(2)量化增強
指數增強型基金通常會採用基金管理人量化團隊自主開發的量化選股模型,對股票池中的股票進行綜合權衡後,構建股票投資組合;後續利用量化增強模型調整指數成分股的權重追求超額收益。
量化增強通常不擇個股,覆蓋成分股數量較多,用量化模型選股的方式獲取Alpha收益。時下最流行的指數增強模型主要為多因子選股模型,常用的因子包括:盈利、成長、流動性、營運能力、現金流、估值、交易量、規模、波動性、紅利、一致預期等。
選擇超額收益部分又高又穩定的。
時間是投資的朋友,考察其可持續能力是否強勁。
不苛求在最低點入場,但不要買在很高點位。
持有時間一年以上。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純金融知識分享。
『捌』 指數增強基金什麼意思
指數增強基金,指的是不完全以復制標的指數走勢為目的,而是在實現有效跟蹤標的指數的基礎上,力爭實現超越指數的投資收益。指數增強策略不會對跟蹤標的成分股進行完全復制,而是會對部分看好的股票增加權重,不看好的股票則減少權重,甚至完全去掉。與簡單復制指數相比有更大的靈活性,對跟蹤誤差的要求相對較低。例如,普通指數基金在標准化的合同下面90%以上投資的股票必須來自於成分股而且跟蹤誤差一年不能超過4%,而基於該指數做的指數增強基金是80%以上的投資股票必須來自於指數的成分股且年化跟蹤誤差是7.75%。指數增強基金操作上指數化被動投資為主,基金經理主動管理為輔。它的收益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復制指數部分的收益,另一部分是在擇時擇股上獲得的超額收益。
基金,英文是fund,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貨幣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類。
最早的對沖基金是哪一支,這還不確定。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大牛市時期,這種專門面向富人的投資工具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是BenjaminGraham和JerryNewman創立的Graham-NewmanPartnership基金。
2006年,WarrenBuffett在一封致美國金融博物館(MuseumofAmericanFinance)雜志的信中宣稱,20世紀20年代的Graham-Newmanpartnership基金是其所知最早的對沖基金,但其他基金也有可能更早出現。
在1969—1970年的經濟衰退期和1973—1974年股市崩盤時期,很多早期的基金都損失慘重,紛紛倒閉。20世紀70年代,對沖基金一般專攻一種策略,大部分基金經理都採用做多/做空股票模型。70年代的衰退時期,對沖基金一度乏人問津,直到80年代末期,媒體報道了幾只大獲成功的基金,它們才重回人們的視野。
20世紀90年代的大牛市造就了一批新富階層,對沖基金遍地開花。交易員和投資者更加關注對沖基金,是因為其強調利益一致的收益分配模式和「跑贏大盤」的投資方法。接下來的十年中,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更加層出不窮,包括信用套利、垃圾債券、固定收益證券、量化投資、多策略投資等等。
21世紀的前十年,對沖基金再次風靡全球,2008年,全球對沖基金持有的資產總額已達1.93萬億美元。然而,2008年的信貸危機使對沖基金受到重創,價值縮水,加上某些市場流動性受阻,不少對沖基金開始限制投資者贖回。
『玖』 指數增強型基金怎麼選什麼是指數增強型基金
指數增強型基金指數基金我們都知道是以某個指數為跟蹤目標,投資該指數的成分股或者是按照權重買入指數的成分股進行投資,是以跟蹤指數,減小跟蹤誤差為主要目的。而指數增強型基金是什麼意思呢?
指數增強型基金就是以指數作為參考進行投資,採用量化的方式,來達到在降低市場下行風險的同時獲取與市場相當,甚至是超越市場收益的一種資產組合。
相比於普通的指數基金,增強型指數基金具有更高的風險系數和更高的預期收益率。
我們應該如何挑選指數增強型基金呢?
基金經理
指數增強型基金相比於普通的指數基金加入了更多主動管理的因素,因此對基金經理考量也是比較重要的。
我們需要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可以通過基金招募書或者是基金定期報告去了解,裡面關於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投資思路都表達的非常清楚。
了解了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就要去思考基金經理背後的理念是什麼?在這樣的投資思路的指導下是否能夠產生超額收益,
超額收益率是指超越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的收益率。對於同一類型的基金,超額收益率越高,表示該基金收益能力越強。
跟蹤誤差
跟蹤誤差是根據歷史收益率的差值數據來描述基金越標的指數之前的密切程度,同時可以反映基金收益波動的特徵,對於指數基金來說,跟蹤誤差越小,說明跟蹤指數的效果越好,但是對於增強指數基金來說就不一樣了,跟蹤誤差並不是越小越好,而是需要考慮偏離誤差,在哪些方向產生的偏離,比如擇時、行業板塊以及各個風險因子等等
信息比率
信息比率是衡量某一個投資組合優於一個特定指數的風險調整超額報酬。
是以馬科維茨的的均異模型為基礎,用來衡量超額風險所帶來的超額收益。它表示單位主動風險所帶來的超額收益。
運用上面三個指標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說考察時間的時間段越短,運氣的影響就越大,而能力的體現相對也會更弱。
即便是考察的時間比較長,但是因為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的表現是否能夠繼續延續。
所以,指標只是參考,其背後的投資邏輯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