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私募基金有多少人
❶ 全國私募公司有哪些
1、希瓦資產
上海希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希瓦資產」,成立於2014 年12 月,注冊資本1000 萬,現管理13隻基金產品。公司現有投研團隊7人,交易團隊16 人,「擅長股票以及各種金融衍生品操作。」
目前希瓦資產管理規模18億,旗下基金在2017年的平均收益率超過100%,而最大回撤始終控制在6%以內,因為使用的是復制策略,各基金凈值走勢圖的整體表現基本上趨於一致。
2、涌津投資
成立於2013年7月,坐標上海,累計管理規模超過70億,也是一與時俱進的主,分成主動管理組和量化組兩大團隊。
涌津投資在過去一年也是業績龍頭,他們的代表產品已經獲取了175.10%的收益,其中一隻在2017年實現了翻倍,其它的,百分之七八十也有。
3、優波資本
上海優波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簡稱「優波資本」),成立於2014年9月1日,實繳注冊資本1126萬元人民幣。
上海的優波資本,寧波的美港資本,以及香港的Uboom Capital,他們都脫胎於同一家機構:2006年成立於北京的「樂港投資「。
在過去的一年裡,優波資本也迎來了自己的業績大年,至少有兩只產品取得了100%以上的收益,他們總共也就七八隻產品。
4、東方港灣投資
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3月,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私募基金之一。也是中國首批獲得私募基金管理牌照的33家機構之一。
代表產品「融通資本漢景港灣1號」,自2014年以來,收益率已經突破175%。2017年旗下產品也有多隻實現凈值翻倍。
5、鴻凱投資
上海鴻凱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國內做期貨投資最具代表性的私募基金之一。在過一年,鴻凱投資也是業績大豐收的一年,旗下產品常然鴻凱1號年度收益率223%,一時引同行紛紛側目。
❷ 私募基金人數限制是多少
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中第七條提到:
私募基金的投資者人數累計不得超過《證券投資基金法》《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等法律規定的特定數量。
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契約形式設立的私募基金,累計不得超過200 人,以有限責任公司或者合夥企業形式設立的私募基金,累計不得超過50 人。投資者轉讓基金份額的,受讓人應當為合格投資者且基金份額受讓後投資者人數應當符合本條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通過將私募基金份額或者其收(受)益權進行拆分轉讓,或者通過為單一項目設立多隻私募基金等方式,變相突破合格投資者標准或投資者人數限制。
❸ 一家陽光私募基金公司一般有多少人
少的三四個,多的有三四十人,國內最大的可能就屬重陽投資了,不下三十個吧
❹ 一家私募一般員工幾個人
「醫葯一哥」姜廣策給出的答案是:一個。
2013年初,在業界好友和眾多微博「粉絲」的支持下,姜廣策成立了德傳基金。這位在醫葯行業浸淫十二年之久的博士後,獨立成立公司做醫療行業基金的第一年就「一炮打響」,為用戶創造了50%以上的凈值收益,完勝所有公私募同類基金。
「我沒有花過一分錢營銷費用,沒做過一場路演,連個PPT也沒有,公司網站也沒有。」姜廣策說,自己是把分散投研精力的所有事情都省去了。因為他深知,「賺取超額收益才是私募基金的靈魂。」僅靠微博的「粉絲」和過硬的業績,德傳基金成立第一年管理規模便增長了三倍。就在眾多新公司扎堆地價昂貴的金融中心、80%的私募在為如何做大規模絞盡腦汁的時候,姜廣策早已輕裝上陣,奔忙在調研「黑馬」的路上。
紮根醫葯園區的醫療基金
驅車趕赴德傳基金所在的張江園區路上,會途經很多大大小小的中外資葯企。德傳基金就紮根在眾多醫葯大樓中的一幢——醫葯促進中心裡。樓道里不時穿梭的白大褂、醫學設備發出的嗡嗡聲響,讓前來采訪的記者有種「穿越」到醫學院校之感。
「我平時跟金融圈的人交集不多,主要都是跟醫葯行業的人在一起。」姜廣策開門見山,我尋找個股不依賴賣方報告,都是一手調研的結果,和行業的人交流能更好地幫助我挖掘獨家品種。
德傳醫療基金首戰告捷也得益於獨家「黑馬」——東北制葯的挖掘。這是只地地道道的黑馬。2009年到2014年,東北制葯股價從29塊,一路跌到最低只有五六塊錢。五年裡,沒有一篇行業報告,也沒有一個行業研究員覆蓋。
姜廣策從業內觀察了解到,這家在K線圖底部沉睡多年的「老國企」基本面正在好轉:產品結構有所改善,虧損幅度日漸收窄,而管理層更換後大刀闊斧的改革更讓他堅信企業「拐點」的到來。一切悄然間轉變的跡象讓他大膽加倉,至今獲利頗豐。
這正是典型的姜廣策模式——關注長期無人關注的企業,率先把握企業拐點信號,先人一步重倉。2009年,還服務於券商賣方的姜廣策就曾挖掘到「三寶」——昆明制葯、星湖科技以及現代制葯,他投資昆明制葯的邏輯至今還在醫葯行業廣泛流傳。
「你需要知道這些企業的狀態,正在發生什麼,而不是停留在冷冰冰的數字上。」正是基於對精準判斷基本面的執著,姜廣策一年有將近二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外調研。200多家醫葯企業中,超過一半的企業留下了他的足跡。
姜廣策坦言,在全流通時代到來之後,最能掌握企業動向的就是公司大股東,了解他們對資本市場的訴求也是姜廣策最重要的調研目的之一。「這些都是私人關系,別人取代不了的。」做過十幾年「行內」人的他,與大股東交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此外,德傳基金還有一個更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對於股指期貨的運用。曾經在2010、2011年短短兩年時間里經歷過「牛熊」市的姜廣策,深知做單一行業基金面臨的系統性風險,2011年就開始用自己的錢試水股指期貨。
從最初「一天虧損30萬的痛苦」,到三四年間積累了2000多張交割單之後的游刃有餘,姜廣策逐漸獲得了的利用期指穩定獲利的盤感。在目前的醫療基金中,姜廣策十分在意對沖操作,總會保留十分之一左右的倉位在股指期貨中。
盤感漸入佳境的他,「期指貢獻的利潤有時比股票還要多。」「兩頭」不靠的輕資產模式眾所周知,私募基金發展過程中,渠道費用是很大的一塊支出,在20%的業績提成中,接近7%左右是付給渠道的。姜廣策的基金,除了不靠賣方研究員,還不靠渠道銷售。這為公司節約了大量的成本。
德傳基金發行靠什麼?
頗令人匪夷所思——姜廣策的微博「粉絲」。
「2013年1月,公司注冊了以後就在微博上說了一句,德傳基金公司成立了。本來也沒抱太大希望。結果很多客戶就冒出來了,幾百萬幾百萬的打過來了。」姜廣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基金最初的份額竟然來自這些素未謀面的粉絲。
無心插柳柳成蔭。姜廣策新浪微博有個實名注冊的賬號,過去幾年,每天都會和網友交流一些投資思考、心得。沒成想倒成了最有效率的營銷平台。他的粉絲中很多都是對股票、醫葯行業投資有興趣,看他的微博看了兩三年的人。現在想來,「這些人可能是看久了,覺得姜博值得信任,不忽悠。就把錢打過來了。」姜廣策沒有讓這些信任他的粉絲失望。從2013年4月基金成立之間,德傳醫療行業基金錄得50%以上的凈值增長,完勝所有公私募同類基金。
姜廣策認為,自己的基金有兩個特色:總結起來叫「兩不靠」。一不靠賣方分析師提供服務。所有的投資品種,尤其是重倉股都靠自己挖掘。另外就是不靠渠道,不需要券商、銀行、基金幫忙找客戶。客戶都是姜廣策自己找的。與機構的合作只停留在提供交易通道、資金結算等後台業務上。
「我這個基金成立沒有一分錢營銷費用,沒有一場路演,連個PPT也沒有,公司網站也沒有,簡介也沒有。」姜廣策說,自己是把所有這些可能影響集中在投研上的東西省去了。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基本面研究、調研上。
今年,德傳基金與中國醫葯信息中心共同編著了《中國重點醫葯上市公司及產品線點評》。「你看有哪家私募基金會這么做。這是我們自己對於基本面的獨家研究,同時我也願意和市場分享。」在姜廣策看來,這種「兩頭不靠」的私募基金,才能真正走得更長遠。
「公募的醫葯基金業績都差不多,你知道為什麼嗎?他們接受的都是同一波賣方的服務。他們沒有超額的東西。我們現在一年的業績遠遠超過所有的公募基金。憑什麼?我們有獨家的東西。」二不靠銀行、信託幫忙找客戶。這些渠道帶來的客戶很多其實並不成熟,承受不了波動,牽涉很多精力,也是姜廣策不歡迎的。
「找過來的這些客戶是認同我的,我和客戶之間平時交流溝通不多。他們也不來煩我,我也不需要應付他們。他們只要享受凈值上漲就行了。幫我節省時間也就是幫他們賺錢了。」產品不靠「吆喝」靠實力,省去了大量營銷費用;又是單一行業基金,不需要雇其他行業研究員;資金清算等後台工作也都外包給鵬華基金公司,姜廣策的公司大部分時間只有他一個人。就在私募界很多公司還在為生計發愁時,姜廣策已經用這種「兩頭不靠」的輕資產模式創造著行業最高毛利。
不過,姜廣策表示,這種「一個人」的輕資產模式只符合創業前期,隨著未來管理規模逐步增加,也會適當增加人手,帶出一個團隊。「但這都是在業績做上去的前提下,規模增長之後要考慮的問題。」
打造綜合醫葯基金平台
「要麼唯一,要麼第一。」姜廣策的這句博客標語,不僅體現在他現在的管理模式上,也烙在了對公司的未來規劃上。
近期PE界與醫療產業合作「風起雲涌」。兩者合作成立並購基金,幫助醫療企業進行產業收購、市值管理管理成為時下最「火」的事情。
「中國醫葯工業分散度太低,前100強占醫葯總份額不超過三成,市場還是很分散。醫葯會出現外延式並購的發展模式很正常,醫葯行業出現大浪淘沙的階段,機會特別多。」然而,在為上述做法「點贊」的同時,擁有廣泛業界資源的姜廣策卻把目光放到了更遠的地方。他希望能夠介入PE的上游VC(風險投資)行業,在醫葯行業「兩頭」賺錢。
「我覺得醫葯投資這個鏈條裡面,最值得做的就是兩端。最早的就是VC,以及二級市場投資。」姜廣策認為,投資醫療行業的早期項目,代價很低,但一旦成功收益最豐厚,但只能業界的人來做。二就是二級市場基金,如果做到得好收益會比較穩定,同時因為股票交易,流動性很好。而中間PE並購這一段最難做,因為競爭最激烈,項目都搶得很貴。好的醫葯企業,很難投進去。而那些現金流不好的企業多數不值得投資。
姜廣策謀劃的棋局是:在業界發掘有潛力的醫葯葯品、項目、技術,用VC基金投下來,培育數年,再賣個二級市場的上市公司,打通整個產業鏈條。
「我的目標就是把德傳打造成一個國內醫葯的綜合性平台。所有這些根本宗旨,還是要圍繞為醫葯企業服務這個角度。醫葯行業基金做醫葯行業和資本市場的橋梁。服務於行業,分享成長。」國內基金公司貫穿一二級市場的不少,但想做單一行業產業鏈基金平台,姜廣策還是第一人。
「市場忽略了細分行業基金的能量了。」姜廣策說,「現在經常會有公司主動聯繫到我,讓我為公司發展出謀劃策,賺錢機會會自己主動找上門來。這就是專注行業的力量。」談及未來的目標,姜廣策說,是要做全亞洲最優秀的醫葯行業基金。他的夢想不是「天馬行空」,而有著堅實的現實土壤,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醫葯消費市場。
「在美國、歐洲都有非常優秀的行業基金,作為醫葯業最大的市場,我們沒有理由缺席。」姜廣策慶幸,自己此前在這個行業沉澱這么多年,又曾是第一個在國內成立行業基金的人,已經奪人先機做了一件正確的事。
服務好一個客戶等於贏得十個客戶
姜廣策的辦公室有著濃濃的書卷氣息:兩面牆都是人文、歷史、投資等各類書籍,與外表斯文的主人十分搭調。德傳基金的名字也來自這位醫學博士後讀過的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句子。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意思是,一個人光明磊落,美名就能自然流傳下去。
與姜廣策交談,「做人」是他經常提及的詞彙。「我現在做基金和以前『賣葯』沒有什麼區別,都是要讓別人接受你這個人。」姜廣策坦言,之所有能夠在微博「粉絲」中獲得如此之大的支持,也是源於自己「愛分享,不忽悠」的為人,「有些人看你微博兩三年下來,自然就會對你有所了解,沒有人能裝兩三年這么久。」同樣,目前去調研、跟公司大股東、董事長交流,也只能靠自己去。他說,要讓別人認同你這個人,覺得你姜博士,我們相信你,覺得你可以給我們帶來資源。而不僅僅是因為你這一點點基金。
「我們這點規模跟公募比起來算什麼?只是他們的九牛一毛。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做人。」此外,著眼於基金長遠發展,德傳基金還在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設立了「德傳獎學金」,每年獎勵品學兼優的十名葯學博士。「這在私募基金中也是少有的,雖然我們還只是個小私募,但也不忘回饋社會,並為基金發展做長遠的人才布局。」與此理念如出一轍,德傳基金也不急於擴大產品規模,而是先集中精力把業績做好,讓每一個進來的客戶都賺到錢。
「到現在為止,每一次打開申贖,德傳醫療基金都是凈申購的,沒有一個客戶贖回。每個客戶也都是賺到錢的。」姜廣策說,未來三年也不會發新產品,而是專注把這個產品做好,給每個客戶都帶來絕對回報。
因為,「服務好一個客戶就等於是服務好了十個客戶。」「讓業績走在規模的前面,而不是相反。」
❺ 關於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是怎麼樣
法律分析: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員工人數要求有至少兩名以上具有私募基金從業資格的高級管理人員,並且通過基金業協會組織的私募基金從業資格考試;最近三年從事投資管理相關業務。
法律依據:《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 第十六條 從事私募基金業務的專業人員應當具備私募基金從業資格。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私募基金從業資格:
(一)通過基金業協會組織的私募基金從業資格考試;
(二)最近三年從事投資管理相關業務;
(三)基金業協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❻ 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人數是多少
一、合格的投資者是指什麼?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
(一)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單位;
(二)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
前款所稱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
下列投資者視為合格投資者:
(一)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
(二)依法設立並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投資計劃;
(三)投資於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
(四)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者。
以合夥企業、契約等非法人形式,通過匯集多數投資者的資金直接或者間接投資於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私募基金銷售機構應當穿透核查最終投資者是否為合格投資者,並合並計算投資者人數。但是,符合本條第(一)、(二)、(四)項規定的投資者投資私募基金的,不再穿透核查最終投資者是否為合格投資者和合並計算投資者人數。
二、私募基金的投資者人數有什麼要求?
《暫行辦法》的規定是:私募基金應當向合格投資者募集,單只私募基金的投資者人數累計不得超過《證券投資基金法》、《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等法律規定的特定數量。
所以,單只私募基金的最多參與人數限制根據基金組織形式的不同有所差別。契約型基金投資者人數不超過200人,有限合夥型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型基金均為50人以下,股份有限公司型基金為2人以上且不超過200人。另外,投資者轉讓基金份額的,受讓人應當為合格投資者且基金份額受讓後投資者人數應當符合前述規定。
❼ 什麼是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的整體情況怎麼樣
其實私募基金就是指那些以非公開方式向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的證券投資基金,如果說簡單一點,其實就是在小圈子裡邊私下募集的那些基金。從名字上其實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私募基金一般是不允許公開宣傳的。如果我們看到有人在宣傳私募基金,比如說在一些比較公開的地方貼廣告的話,那其實都是屬於違法行為。
實際上現在私募基金的投資還是非常不錯的,因為從過去的幾年數據對比來看的話,私募的綜合指數是跑贏了滬深300指數的。但需要承認的一點是,大部分私募基金的投資門檻確實比較的高,不太適合我們普通老百姓,只適合那一些經濟比較好的個人或者是家庭來投資。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選擇公募基金較為好一些。
❽ 私募基金規模一般多大
你好,基金的規模大小是直接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募資能力、品牌掛鉤的。
頂級投行、基金管理公司的資金募集能力很強,投資額度的起點就在千萬以上。私募股權基金是指對不能在股票市場自由交易的股權資產進行的投資。該投資的投資內容主要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權或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兩種,形式主要有杠桿收購、風險投資、成長資本、天使投資和夾層融資等。
私募股權基金追求的不是股權收益,而是通過上市、管理層收購和並購等股權轉讓路徑出售股權而獲利。
基金規模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按照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的規模可以判斷,大多數私募基金的規模都在1億以內。
拓展資料:一:什麼是基金?
基金,泛指為特定目的而設立的一定數額的基金。 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和各類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的角度來看,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是指具有特定用途和用途的資金。 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二:基金的分類為
根據不同的標准,證券投資基金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1)根據基金份額是否可以增持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視情況而定),基金規模不通過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按組織形式不同,可分為法人基金和合同基金。基金是通過發行基金份額設立投資基金公司,通常稱為公司基金;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通過基金合同設立。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屬於合同型基金。
(3) 根據投資風險和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基金、收益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❾ 私募基金投資者人數有什麼要求
單只私募基金投資人數累計不得超過《證券投資基金法》、《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等法律規定的特定人數。合夥型基金投資者、有限公司型基金投資者累計不得超過50人;契約型基金投資者、股份公司型基金投資者累計不得超過200人。
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如何界定
私募基金不得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主體進行募集。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單位;或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金融資產(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