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中的項目是什麼意思
A. 發表論文時雜志社會問是否是基金項目,什麼是基金項目呢
基金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管理機構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制定基金發展規劃和年度基金項目指南。
基金發展規劃應當明確優先發展的領域,年度基金項目指南應當規定優先支持的項目范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當設立專項資金,用於培養青年科學技術人才。
基金管理機構制定基金發展規劃和年度基金項目指南,應當廣泛聽取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有關國家機關、企業的意見,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科學論證。年度基金項目指南應當在受理基金資助項目申請起始之日30日前公布。
(1)基金會中的項目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依託單位在基金資助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申請人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二)審核申請人或者項目負責人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
(三)提供基金資助項目實施的條件,保障項目負責人和參與者實施基金資助項目的時間;
(四)跟蹤基金資助項目的實施,監督基金資助經費的使用;
(五)配合基金管理機構對基金資助項目的實施進行監督、檢查。
基金管理機構對依託單位的基金資助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監督。
B. 基金會是干什麼的
基金會取得成熟發展最早是在美國。美國基金會在20世紀後開始蓬勃發展。1900年的卡耐基基金會和洛克菲勒基金會是最早成立的一批基金會中比較知名的兩家。1936年成立的福特基金會,由福特家族資助,擁有數十億美元,項目遍布全球,影響范圍很廣。2000年,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成立,成為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旨在促進全球衛生和教育領域的平等。
根據美國基金會中心的統計,在160萬慈善組織當中有9萬個可以認為是基金會。其中年度總的捐款,2011年是有3058億美金,其中72%是來自個人的捐款,還有一些小額信貸的形式。這裡面有8%是來自於人過世時遺產的捐贈,多數是給到教會組織。有接近20%的捐款是從基金會和企業基金會來的。
1981年,我國第一家基金會成立。之後,隨著社會發展和政府政策的變化,我國基金會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我國基金會行業發展經過了下面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1-1987年,處於起步階段。基金會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關於基金會的運作管理尚無相關法規。
第二階段:1988-1996年,處於三重監管階段。1988年,《基金會管理辦法》出台,確立了三重監管制度,嚴格限制基金會發展。
第三階段:1997-2003年,處於清理、整頓階段。199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聯合下發《關於加強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管理工作的通知》,開始對基金會進行清理、整頓,基金會發展處於停頓狀態。
第四階段:2004年至今,快速發展階段。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出台,條例明確規范了基金會內部治理、財務會計制度和善款使用等內容。基金會發展速度加快,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近幾年的政策變化進一步促進了非公募基金會的發展。全國很多省份下放基金會登記管理許可權,在市縣級民政部門就可以注冊非公募基金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明確規定要進一步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中國基金會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存在著廣闊的成長空間。
特徵與功能
編輯 播報
基金會的特徵
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組織和制度形態,基金會不同於政府、企業,也有別於一般的非營利組織,公益性、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託性是基金會的基本特徵。
1、公益性
基金會的公益性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基金會源於捐贈,是公益捐贈的制度化和組織化形式;二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宗旨;三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用途,通過各種項目活動使特定群體和整個社會受益。公益性決定了基金會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公益組織。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C. 基金會是什麼意思解釋一下
基金會(慈善基金會,foundation),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必須在民政部門登記方能合法運作,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民間非營利組織。
D. 基金會的項目是慈善項目還是社工項目
基金會的項目是慈善項目。
基金會是以公益事業為目的成立的組織,而大部分基金會成立的主要目的都是慈善事業。
社會工作項目就是社會服務活動項目,本質上一種職業化的助人活動,具有專業性、科學性,特徵是向有需要的人特別是困難群體提供科學有效的服務。
兩者之間有著區別,但是目的都是為了救助有需要的人,都是值得大家支持和推廣的事。
E. 自然基金面上項目是啥意思
面上項目,也叫一般項目,照顧的面比較大,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系列中的主要部分,支持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技術人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范圍內自主選題,開展創新性的科學研究,促進各學科均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面上項目是科學基金最基本的資助項目類別,其經費額約占科學基金總額的60%。 包含項目(1)自由申請項目,這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工作的主體,占面上資助項目經費總額的80%以上。每年集中受理、評審一次;
(2)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在選題和申請程序上與自由申請項目相同,但申請人必須是年齡在 35周歲以下,已取得博士學位(或具有中級以上專業職稱),能獨立開展研究工作,學術思想活躍,有開拓創新精神的青年科學工作者;
(3)地區科學基金項目,這是為支持邊遠、少數民族和科學基礎薄弱地區所屬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的科學研究工作而專門設立的基金。目前地區科學基金資助的已有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西藏、廣西、海南、貴州、江西、雲南十個省、自治區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2012年起,將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以及四川省涼山、甘孜和阿壩等5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列入地區科學基金項目資助區域。
F. 慈善基金會有哪些項目
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的主要活動項目:
1.國際慈善論壇
國際慈善論壇是由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中國佛教協會、中國合作經濟學會、中國國情調查委員會、中國國際合作經濟學會、香港佛教聯合會、光明日報社經濟部聯合國青年技術培訓組織、世界華人協會、歐盟/歐洲工商業經濟聯合會、騰訊網、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商界雜志社、中國鄉鎮企業雜志社、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北京企業家協會、香港大公報、澳門蓮花電視台、生命電視台、中國商人雜志社、北京企業聯合會、北京大學當代企業文化研究所等四十多家單位發起並聯合主辦的。
「國際慈善論壇」是為了為貫徹和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以慈善事業為補充,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精神和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和慈善事業」的工作部署,促進國際慈善的經驗交流與合作,學習國際上先進的慈善先進理念。而誕生的國際慈善交流平台。
2.慈善中華行大型公益晚會
慈善中華行是由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培訓交流中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發展中心、中國SOS兒童村協會、《環球慈善》雜志社、騰訊網、中國慈善與公益物流領導小組聯合發起主辦的大型公益慈善晚會。主題是:為了孩子、為了祖國、為了明天、以關愛兒童、扶助貧困為宗旨,以慈善中華活動系列活動為依託,開展多種形式的扶貧活動,幫助廣大貧困兒童重返校園,提高文化、道德素質;通過關註失學兒童、關愛留守兒童的廣泛動員,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傳承光大中華民族愛幼、扶幼、助幼的傳統美德。「慈善中華行」行動公益突出、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涵蓋多項援助兒童項目的整體公益行動。
3.川大地震以後,為了幫助災區學生早日重返校園,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聯合財團法人日本生產教育協會,與四川省教育廳簽署了《四川大地震震後災區學校重建合作備忘錄》。根據《備忘錄》,該協會將向社會發出號召,為四川省災區學校援建大量輕鋼組裝教室群。每套教室群由20多間教室組成,面積約為1650平方米,兩所學校價值約為1000萬元人民幣。該輕鋼組裝教室不同於活動板房,教室嚴格按照日本最新的抗震標准設計,採用最先進的科技和材料,具有耐熱、抗寒的特性,穩定性強,能抗強震,至少能用30年,教室拆散後可在其他地方組裝使用。
4.兒童康復行動<2006年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與中國第一個聽障兒童康復平台合作,並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義賣中心共同舉辦「說出你的愛——聽障兒童康復公益行動」,免費為2000名貧困聾兒提供《聽障兒童言語訓練標准教程》。同時通過中國聾兒教育在線的遠程康復平台,向更多的機構和家庭推廣系統科學的言語康復訓練。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的目標是在5年內使2萬聽障兒童獲得科學的言語康復訓練和指導。
5.中國國際愛心網公益圖書館工程啟動於2005年12月,是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的一項助學活動。通過向社會募集圖書,在教育落後的地區建立公益圖書館,為當地中小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創造條件;同時圍繞圖書館的建立組織志願者下鄉助學、一對一貧困生資助等各種活動。
G. 基金會的分類與作用有哪些
看門狗財富為您解答。
針對基金會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歐美同學基金會-中華文化基金按照資金的使用方式可將其劃分為資金主要用於資助其他組織運作公益項目的資助型基金會、自籌資金運作公益項目的運作型基金會和二者兼有的混合型基金會。
按照資金捐贈者的來源,可以分為私人基金會(來源於個人),企業基金會(以企業資產為基礎),社區基金會(服務於社區建設與改善,基金來源多樣)和政府基金會(由政府資助或創辦)。
我國《基金會管理條例》中將基金會分為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分類的標准為是否具有面向社會公眾籌款的資格。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的本質區別是,前者屬於公共籌款型的基金會
(Fund-Rising oriented),主要依靠從社會募集的資金從事公益項目;而後者屬於獨立基金型(Endowment)的基金會,依靠自有資金的運作增值和發起人及親友的捐贈從事公益活動。
基金會的作用
基金會的活動領域包括以下三類:慈善,除慈善以外的其他公益領域
(如教育、科學、文化、藝術)和社會創新。三者之間是層層遞進、不斷深入的關系。
在這些領域中,基金會通過運作項目,開展活動起到以下作用:
對政府的補充。在政府現有資源不足以全面滿足社會需求的情況下,基金會面向社會募集資金,將其投入社會各領域的公益項目,運用自身資源擴大公共服務的范圍,實現對現有公共服務體系的補充。
再分配。基金會可以在以效率、公平為標準的社會資源分配完成後,進行「第三次分配」,使資源配置結果更加合理。不同於某些機構、項目全部依靠國家財政撥款,基金會資金的重要來源是社會各界的捐款,通過這種運作模式,起到了對社會資源和財富的再分配作用。
價值倡導。基金會在開展活動時會傳播自己的價值觀念,啟發受眾的思考和進步,倡導高尚、先進的價值理念。改善環境。各種出於公益目的的活動,不管是環境保護還是發展教育事業、扶持弱勢群體,都能夠起到改善社會環境,促進和諧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