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願景基金是怎麼回事

願景基金是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2-10-22 11:24:53

① 「願景基金」(Vision Fund)實力怎麼樣

「願景基金」(Vision Fund)實力非常強大。2017年5月,孫正義攜手沙特和阿聯酋阿布扎比兩大中東土豪出資600億美元,再加上蘋果等公司的出資,軟銀自己出資331億美元並承擔普通管理人的角色,組建起了這只史上規模最大的、投資於非上市公司的基金,並起名「願景基金」(Vision Fund)。

② 孫正義年關「難過」

2019年原本該是孫正義和軟銀的豐收年,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所投的初創企業頻繁傳出的壞消息讓這家公司遭到質疑。

願景基金似乎也遇到了一些麻煩。比如第二期基金多次被傳無法募集成功。據福克斯商業報道,截至2019年12月初,這只基金只拿到20億美金,是目標募資額的1.85%。

又比如願景基金一期關鍵的兩大LP——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和阿布扎比穆巴達拉(Mubadala)對孫正義離經叛道的行為流露出了不滿。原因有兩個,一是孫正義過分抬高了這些科創公司的估值,加劇了 科技 行業的泡沫;二是願景基金存在管理風格不當的問題。

這讓一向自信獨裁的孫正義開始在媒體前反思:」 自己的判斷存在問題,我在很多方面感到後悔。」

在孫正義法則失效的2019年,創投圈的基調已經發生改變,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就是最好的證明。市場上有論調認為,已經沒人買得起孫正義。

創投圈如何看待孫正義的2019?孫正義的「滑鐵盧」又將如何影響這些初創公司?

一、孫正義的錢去哪兒了?

對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的豪賭是孫正義最為人稱道的一次投資。最終,這項投資換回了超千億美元的回報。此後,瘋狂的打法被延續,這讓孫正義和他的軟銀成為當今互聯網最大的風投機構。軟銀的舉動曾經刺激到了紅杉——後者將其合夥人的資金門檻提高到了2.5億美元。

大量資金,意味著大把的公司可以拿到錢。美國 財經 媒體CNBC網站曾統計,從 1981 年成立至今,軟銀至少投資過 600 家公司,目前在超過 300 家 科技 公司擁有股份。雅虎、ARM、阿里巴巴等知名公司都在軟銀的投資名列之中。

2016年,本該按計劃退休的孫正義又突然宣布成立願景基金。這只基金帶著巨大的野心而來,總金額高達1000億美元,並計劃在5年時間內投資70到100家 科技 獨角獸。而據CV Source 投中數據,2019年每隻基金的平均融資金額僅為2.51億美元。

孫正義表示,成立如此巨大的基金是為了迎接下一次 科技 大爆炸。「我們預見到了個人電腦領域的大爆炸,預見到了互聯網領域的大爆炸,我相信,下一次大爆炸會來得更為劇烈,為作好迎接的准備,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平台,也就是軟銀願景基金。」

願景基金的打法特色鮮明。特點之一是在投資中將尋求公司控制權。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孫正義表示,大部分投資都將佔到公司 20%-40% 的股份。其次,軟銀只投資在各個領域有潛力成為第一名的企業,形成一個協同集團,讓被投企業相互協作。而一旦這些公司在各自領域失去第一名的位置就會考慮退出。

數據印證了這一點,據Crunchbase數據,截至2019年12月,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對外投資共計94次,其中81次為領投。此外,願景基金所投項目的單輪融資金額在10億美元的數量多達25起,占其成立以來總投資數量的27%。

具體而言,投中網根據願景基金官網資料統計,若按賽道劃分,願景基金投資主要分布在消費、企業服務、金融 科技 、前沿技術、 健康 、地產、物流等領域。其中消費10起、企業服務8起、金融 科技 9起、前沿技術8起、醫療技術8起、地產6起和運輸物流20起;若按地區劃分,軟銀則把大部分錢灑向了美洲(44起),其次是亞洲(20起)。

在孫正義看來,雖然所跨行業眾多,其實願景基金只幹了一件事情,就是人工智慧。這些公司可以用人工智慧變革交通運輸、地產、醫葯等多個領域,「每一家都是未來能支撐起全球變化的支點。」

二、孫正義的「滑鐵盧」

孫正義的好運並沒有延續到2019年。他投的眾多公司都在這一年遇到了麻煩。其中最為典型的是Uber和Wework。

這兩家估值高企的公司甚至拖累了孫正義願景基金的業績,原因在於它們的巨額虧損——招股書顯示,WeWork的虧損正在逐年加大。2016年全年虧損4.29億美元,到2018年全年虧損額已經進一步膨脹至19.27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則虧損9億美元。Uber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也同樣顯示虧損擴大,凈虧損11.62億美元,同比增長18%。

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里森就曾表示,雖然自己跟軟銀的孫正義私交不錯,但他不認為WeWork或Uber具有顯著的投資前景,簡直「一無所有」。在他看來,Uber沒有技術,也沒有忠實的用戶,靠燒錢搶占市場份額的行為十分愚蠢,「他們的應用,我家貓也寫得出來」;WeWork則更為可笑,只不過是「從我這里租了一棟樓,裝修一下,接著再轉租出去,」就對外宣稱是一家 科技 公司。

根據the information報道,Uber和WeWork的前車之鑒已經影響到滴滴。滴滴的一些現有股東,正希望在二級市場以比滴滴此前最後一輪私人融資時570億美金估值少去100億美金的價格出售股份。

而軟銀所投資的公司也正陷入同樣的困境當中。比如,眾安在線目前價格約為發行價的一半;瓜子二手車超90億美元的估值也飽受爭議,而它的對手大搜車的估值僅為30億美金;平安金融壹賬通首次公開募股時估值為37億美元,約為軟銀投資1億美元時的一半估值。

此外,據投中網根據公開資料梳理,今年以來,軟銀(包含願景基金)投資的Wag、Fair、Zume Pizza、Katerra、OYO、 Rappi、Uber等多家公司均出現裁員現象,Brandless、Uber、Compass等公司出現高層動盪等問題,其中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拋售了其所持有的94%股票,徹底與Uber分手。

另據CNN報道,目前軟銀在運輸和物流賽道上押注了314億美元。但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這些公司的公允價值僅為311億美元,換而言之,軟銀在此已經損失了約1%。

三、將如何影響創投圈?

為了挽回市場的信心,孫正義罷免了WeWork創始人亞當·諾依曼;軟銀又於2019年徹底放棄Wag,虧本將所持股份賣回給該公司;此外,軟銀還退出了與舊金山家庭護理公司Honor、聖地亞哥B2B公司Seisic以及舊金山機器人公司Creator的交易。

據外媒報道,一位願景基金中國負責人表示,軟銀已經將單次投資交易規模從2、3億美元縮減至5000萬美元。

軟銀變得謹慎不僅在於出售金額,還在於出手頻次。軟銀已經放棄了對三家初創公司Honor、Seismic和Creator的投資。而在此之前,這些交易就曾一再被推遲。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軟銀集團打算讓願景基金進行IPO。美國金融博客Zero Hedge認為,這或是是一種退出策略,以實現從那些尚未盈利的初創企業投資中鎖定利潤。

軟銀的種種舉措會對創投圈影響幾何?一位投資人對投中網表示,現在大家都在調侃,投資輪次有a,b,c,紅杉輪,高瓴輪,軟銀輪,意思就是這三家都有錢,尤其是軟銀。有些機構,以前可能會追隨軟銀的投資,最近軟銀流年不利,可能很多機構就不跟他了。「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如果是好企業,不愁接盤問題,如果是差企業,本來也不會有人接盤。」

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則認為,孫正義是上市前融資的主要買家之一,他的謹慎態度會將焦慮向前傳導,投資人要開始考慮「孫正義不接手,項目還可以賣給誰」的問題。

但吳世春同時認為,投資始終是與時俱進,孫正義也是會自我調整的,Wework在500億的時候也許不是一個好公司,但100億的時候就是好公司了。

③ wework是什麼公司

WeWork是一家辦公場所租賃公司,最早於2011年4月向紐約市的創業人士提供服務。

WeWork的介紹

WeWork,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眾創空間。2019年11月19日,WeWork董事長在電郵中證實裁員計劃,最早本周開始。

2019年10月,軟銀集團SoftBank已准備了一套融資方案,這將使其獲得WeWork的完整控制權,並進一步降低其創始人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的影響力,以換取幫助這家共享辦公空間初創企業緩解迫在眉睫的現金短缺危機。

10月15日,眾創空間公司WeWork發現了高濃度甲醛,宣布關閉美國和加拿大223個辦公場所的約2300個公用電話亭。2020年8月,WeWork以200億元人民幣市值位列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108位。

④ 軟銀願景基金執行合夥人離職創業,合夥人離職就軟銀有何影響

對於“後Wework”時代的軟銀來說,這毫無疑問是又一次沉重打擊。 1月18日早間消息,據報道,領導願景基金對DoorDash、OpenDoor和Wag等公司進行投資的軟銀高管傑夫·霍森博德(Jeff Housenbold)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離職。軟銀在2017年推出了第一隻願景基金,震撼了矽谷投資界,並最終籌集了1000億美元,其資金主要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公共投資基金。這家日本公司原本希望為第二隻願景基金籌集更多資金,但在許多高價投資遇到障礙之後,他們於去年開始縮減規模。願景基金負責人拉傑夫·米斯拉(Rajeev Misra)在上周五發給內部員工的備忘錄中表示,霍森博德即將離職“自主創業”。霍森伯格陪伴願景基金度過了風風雨雨,領導了一些最引人注目的交易,結果好壞參半。

霍森博德曾是Shutterfly的CEO,他在2020年末的投資業績非常優秀:他投資的DoorDash成功IPO,Opendoor也藉助一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FactSet的數據顯示,自IPO以來,軟銀持有的外賣應用DoorDash股份已增值到120億美元,該公司持有的房地產公司OpenDoor股份市值也達到20億美元。 但他也有一些交易不盡如人意。

⑤ 基金是怎麼回事

現在是定投的好時機

銀行的"基金定投"業務是國際上通行的一種類似於銀行零存整取的基金理財方式,是一種以相同的時間間隔和相同的金額申購某種基金產品的理財方法。基金定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平均投資成本,因為定投的方式是不論市場行情如何波動都會定期買入固定金額的基金,當基金凈值走高時,買進的份額數較少;而在基金凈值走低時,買進的份額較多,即自動形成了逢高減籌、逢低加碼的投資方式。

定投首選指數型基金,因為它較少受到人為因素干擾,只是被動的跟蹤指數,在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情況下,長期定投必然獲得較好收益。而主動型基金則受基金經理影響較大,且目前我國主動型基金業績在持續性方面並不理想,往往前一年的冠軍,第二年則表現不佳,更換基金經理也可能引起業績波動,因此長期持有的話,選擇指數型基金較好。若有反彈行情指數型基金當是首選。

國外經驗表明,從長期來看,指數基金的表現強於大多數主動型股票基金,是長期投資的首選品種之一。據美國市場統計,1978年以來,指數基金平均業績表現超過七成以上的主動型基金。

因此我建議你主要定投指數基金,這樣長期來看收益會比較高!

易方達上證50基金是增強型指數型股票基金,投資風格是大盤平衡型股票。該基金屬高風險、高收益品種,符合指數型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

基金經理林飛除了擔任上證50基金經理之外該基金經理還擔任了指數基金深證100ETF的基金經理,作為指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其具有較強的指數跟蹤能力和主動管理能力。2008年1季報基金經理表示,50指數基金將繼續在嚴格控制基金相對基準指數的跟蹤誤差等偏離風險的前提下,根據對市場結構性變化的判斷,對投資組合做適度的優化和增強,力爭獲得超越指數的投資收益,追求長期資本增值。

易方達管理公司是國內市場上的品牌基金公司之一,具有優異的運作業績和良好的市場形象。公司目前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了1374億元,旗下囊括了12隻權益類基金和6隻固定收益類基金。今年以來公司權益類基金凈值排名出現了較大分化,整體業績有一定下滑,但長遠看公司中長期投資實力仍較強。

上證50ETF:上證50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2004年1月2正式發布,指數簡稱為上證50,指數代碼000016,基日為2003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0點。上證50指數是根據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以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優質大盤企業的整體狀況。

華夏中小板:華夏中小板ETF的標的指數為深圳交易所編制並發布的中小企業板價格指數,主要投資於標的指數成份股、備選成份股。為更好地實現投資目標,還可少量投資於新股、債券及相關法規允許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股票

⑥ 軟銀投資阿里巴巴增殖的具體過程

全文共3042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鍾
在63歲生日的當天,軟銀CEO孫正義收獲了一份大禮。上個季度還在巨虧,這個季度就實現了大幅盈利,軟銀的翻盤來得太快,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己「資本操盤手」的光環還在。
不過,鑒於利潤的背後是變賣資產及其投資公司的股價反彈,僅靠一次盈利就證明軟銀東山再起還為時過早。從投資FAANG的計劃來看,孫正義已經痛定思痛,不知道在獨角獸身上跌倒的軟銀,能否從通過投資科技巨頭再爬起來?
01
環比扭虧為盈
在孫正義的「鐵腕」風格下,軟銀終於從搖搖欲墜的邊緣被拉回來了,從巨虧到大幅盈利,軟銀只花了3個月。當地時間2020年8月11日,軟銀集團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第一財季財報,業績從上一季度創紀錄的虧損中反彈,實現了大幅盈利。
具體數據顯示,軟銀集團第一財季的凈利潤達到1.26萬億日元(約合118億美元),這個數字也是軟銀成立以來最好的季度業績。有趣的是,在上一財季,軟銀的凈虧損達到1.44萬億日元,也創下了日本企業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季虧損。
大落大起的表現著實令外界震驚,但也並非無跡可尋。事實上,自巨虧之後,軟銀一直在努力變賣資產自救。今年3月23日,軟銀披露了4.5萬億日元(約合410億美元)的籌資計劃,其中2萬億日元(約合180億美元)將用於回購股票,其餘資金用於償還債務、購買公司債券和增加存款。
截至目前,軟銀出售了4.3萬億日元的資產,占此前計劃的出售4.5萬億日元資產的95%。比如,軟銀出售無線運營商T-mobile部分股份的收益為2.4萬億日元。此外,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員、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還提到,軟銀也減持了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孫正義退出了阿里董事會,按照計劃還要繼續減持,這些也彌補了軟銀的虧空。最近一次軟銀套現了22億美元的阿里股票。
受出售資產消息的影響,軟銀的股價已經從3月份的低點翻了一番,達到了20年來的最高水平。對此,孫正義還打算繼續,軟銀正准備超越4.5萬億日元的資產出售目標。
除了賣賣賣帶來的收益以外,軟銀投資的公司最近也傳來了好消息。數據顯示,軟銀願景基金第一財季的凈利潤達到1296億日元,相比之下上一財季的凈虧損達到1.13萬億日元。
王超表示,去年軟銀財報的虧損,主要是因為投資WeWork以及Uber以及願景基金投資失敗帶來的。今年這些軟銀和願景的投資得益於全球股市的好轉,以及投資的公司都比較給力,所以今年表現不錯。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跟美股大幅度反彈有關,納斯達克自3月跌至谷底之後,4月至今一直處於恢復狀態,軟銀投資的公司也相應地出現反彈。」比如Uber,其股價在今年二季度就上漲了11%。
「願景基金實現了翻盤,鑒於疫情仍然充滿不確定性,所以我不能保證未來能夠持續盈利。」孫正義在8月11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從此次財報開始,軟銀也打破了傳統,沒有報告營業利潤,稱這一指標在衡量集團的投資業績方面是 「無用的」。
02
成立新投資部門
靠出售資產不是長久之計,而被投資公司的股價漲跌也難把控,畢竟軟銀去年就栽在了自己投資的獨角獸上,因此,軟銀的轉型也變得緊要起來。
事實上,在此次財報電話會議上,孫正義已經透露了軟銀的下一步,「作為一家投資公司,我需要展開多方面的探索和拓展。但我們的重點依然著眼於推動信息革命的企業。這是我們公司的使命。」
因此,孫正義表示,將成立新的投資部門,初始資本約為5.55億美元,旨在拓展軟銀集團的投資舉措。軟銀將擁有這家資產管理公司67%的股份,而孫正義本人則將持有餘下股份。
不過,有知情人士透露稱,軟銀這個新的投資部門將會投資購買超過100億美元上市公司股票,遠超孫正義周二向股東披露的數字,5.55億美元的數字只是相當於「佔位符」,「555」在日本游戲文化中相當於「加油,加油,加油」的意思。據悉,該部門目前的負責人是阿克沙伊·納赫塔,過去數月內該團隊一直在悄悄地購入美國大型科技公司股票,購股規模已多達數十億美元。
對於這一消息的真實性,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軟銀集團,不過截至發稿對方並未給出回復,也未予以公開置評。但根據孫正義的說法,軟銀的確已經收購了大量「FAANG(Facebook、亞馬遜、蘋果、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票。
從WeWork、Airbnb、Uber等企業,到FAANG,軟銀的投資轉向已經很明顯了。過去,軟銀通過願景基金捕捉未上市的獨角獸,大舉投資並在其上市後獲利。但無論是WeWork的慘敗,還是Uber的流血上市、Airbnb的估值大跌,都讓軟銀和旗下的願景基金遭受了接二連三的打擊,致使願景基金二期大幅縮水。
而現在,FAANG這樣的上市科技巨頭,對於打算從電信全面轉向投資的軟銀來說,似乎更穩妥,風險也更小。楊德龍表示,投資於初創企業是一級市場,投資成熟的科技公司,更偏向於私募,投資二級市場。現在軟銀的資產量已經很大了,投資初創企業的話,一是買不到那麼多好的資產,第二風險也比較大。而如果投資成熟的上市公司,可以大量投入,且風險低,成熟穩定。當然,風險和回報是成正比的,成熟的公司回報率相應地也會低一些。
比如,蘋果就為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財報,截至6月30日,該公司持有915億美元的蘋果公司股票,而這一數字在3月31日為638億美元。今年以來,蘋果的股價上漲已經超過50%。蘋果目前的股價相較於3月23日的低點223.764美元,幾乎翻了一倍。
英大證券首席分析師李大霄表示,如果軟銀轉向二級市場,不確定性就會稍微小一些,沒有PE、VC的風險那麼大,當然收益就沒有那麼大了。現在的投資策略肯定是更想長期、短期收益的平衡。
「願景基金在過去幾年來從一期變成二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風險基金,每次募資1000億美元,比所有風險投資加起來都高。但是孫正義偏愛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所以在WeWork和Uber上吃了虧。軟銀成立投資部,如果投後期,風險會減小很多,這是孫正義對自己的一種風險對沖。」王超指出。
03
出售ARM
當然,在維持公司現金流方面,孫正義是不遺餘力的,畢竟雖然扭虧了,但軟銀目前的財務狀況還談不上穩健。目前,除了阿里巴巴和Sprint之外,孫正義手裡還有另一張牌,軟銀旗下的晶元設計公司ARM。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孫正義的確承認了出售ARM的可能性,孫正義表示,出售ARM是幫助改善公司財務狀況的一個選擇。目前,軟銀集團正在評估其戰略。孫正義還透露,軟銀已經在就部分或全部出售ARM展開談判,但他拒絕透露更多細節。
早在7月,ARM會被出售的消息就已經沸沸揚揚,潛在的買主也傳了一輪又一輪,從蘋果到三星,最新的「緋聞對象」是英偉達,7月下旬,有知情人士稱,英偉達有意收購ARM。目前,這兩家公司正在就收購事宜進行深入談判,交易價值超過320億美元。
這不是一筆小數,2016年,軟銀也是以差不多的價格收購了ARM。彼時,那筆交易是軟銀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孫正義還放言稱:「我把Arm視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交易」。之後,在2018年軟銀股東大會上,軟銀也承諾,在五年內即2023年進行IPO。
但在收歸麾下之後,ARM的表現並不如軟銀的期待。根據軟銀財報,ARM在2017年-2019年的營收分別為18.31億美元、18.36億美元和18.98億美元,增幅並不明顯。目前,軟銀持有ARM 75%的股份,剩下25%的股份由該公司旗下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持有。
「ARM是整個半導體的基礎公司,雖然直接產生的營收不高,但是市值卻是很高。」王超分析稱,軟銀上次並購ARM花了309億美元,據說這次出手價格在410億美元左右,能夠吃下這么大公司,世界上沒有幾個,尤其對ARM感興趣的,是半導體行業相關,比如英偉達、英特爾、台積電、蘋果、高通等。在當前的狀況下,很可能是這幾大美國半導體手機巨頭中的一家並購ARM。
不過,軟銀似乎也沒放棄ARM的上市夢。在透露可能出售ARM的同時,孫正義還表示,仍有可能進行IPO。

熱點內容
SEB所投資的股票 發布:2025-09-15 15:17:17 瀏覽:916
股市怎麼才能守住利潤 發布:2025-09-15 15:06:05 瀏覽:739
期貨分時圖上的時間點怎麼看 發布:2025-09-15 15:02:49 瀏覽:241
賣保險和買理財哪個好 發布:2025-09-15 14:47:51 瀏覽:775
京東員工股票交易 發布:2025-09-15 12:12:51 瀏覽:732
理財錢沒了判多少年 發布:2025-09-15 11:28:01 瀏覽:568
基金一個點的差價是多少 發布:2025-09-15 11:24:07 瀏覽:336
51過後什麼板塊股市會賺錢 發布:2025-09-15 11:01:30 瀏覽:425
金融行業怎麼下沉 發布:2025-09-15 10:15:21 瀏覽:207
新興電子貨幣怎麼樣 發布:2025-09-15 10:14:02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