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論文評分怎麼查
❶ 科研基金評審人主要看這個五個打分信息,你寫清楚了嗎
關鍵詞: 基金申請;評審;撰寫
基金申請期待結果是:評審人給出「優先資助」。
而這個結果是基於一系列具體的評分。
因為評審國自然時,簽署有保密約定,不能透露具體信息。所以借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基金申請注意事項,結合自己的體會,從 基金評審人需要看到的打分信息 角度,總結 基金申請書(面上項目和青年基金)中需要突出哪些信息 。
美國NIH基金評審 從以下五個方面打分。
1,研究的意義
該項目是否解決了其研究領域內的重要問題或者發展中的重大障礙?
如果實現了項目的目標,該研究將如何改善科學認識、技術水平和/或臨床實踐?
成功完成目標將怎麼改變該領域的概念、方法、技術、治療或者預防性干預措施?
Hanson解讀:
研究意義其實就是研究的 必要性 。重點在立項依據中表明:該領域中本項目研究的問題非常重要,需要盡快優先資助以解決問題。
但立項依據中不能僅僅說研究的必要性。而是要解釋之前未能解決的難點是什麼。但是,因為科學發展/技術突破,這個問題現在可以解決了;課題組的工作基礎證明了可以解決,由此提出科學假說。如果本研究做了,將可能會。。。
2,研究的創新性
申請的課題是否通過利用新的理論、方法或者技術來挑戰並尋求改變當前的認識或者臨床實踐?
從廣義上講,這些概念、方法、技術對於本研究領域來說是否新穎?
本研究是否提出了對理論概念、方法或者技術、干預措施的改進?
Hanson解讀:
科研的目的就是創新和探索未知。需要注意的是,與技術開發不同,科學研究無國界;所以研究的起點一定是目前能夠檢索到的科學研究的終點。不過,創新性可以是解決了自己研究的疾病/領域未解決的問題,可以是用了在另外一個疾病上被驗證過可靠的新技術手段。
基金申請書幾乎一直都是在從不同角度說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是為了說明這個課題必須盡快開始做,可行性是為了說明這個課題目前終於可以做了、並且申請人是最佳(唯一)能夠做好的研究者。
這個課題現在終於可以做了,就是因為本研究的創新。
很多申請人很巧妙地用 工作基礎及預實驗 展示自己課題的創新性,展示自己之前的工作就是創新性的,本研究是之前的延伸和深入,更具創新。
3,申請人
主要研究者(PI),合作者及其他研究人員是否非常適合該項目?
如果是青年基金,或者處於獨立職業的早期階段,申請人是否有適當的經驗和培訓?
如果有,申請人是否展示了持續而深入的科研記錄?
如果是協作項目或者多個PI(如交叉學科),申請人是否具有互補的專業知識?
其組織結構是否合適?
Hanson解讀:
申請人部分,一直要展示出, 申請人團隊是完成這個「有必要做的項目的最佳(唯一)科研團隊」 ;並且一定要展示申請人在 該項目中研究的「持續-深入」 。
因為我們都知道,科學研究就是一點點往前拱,也就是持續而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做成事情。
另外,要與研究內容和方法密切對應,展示團隊中的人「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
還有一個小但是關鍵的問題:早點和實驗室的技術員約好加入。我們都知道,實驗室的核心是PI+技術員,鐵打的技術員、流水的博士後。博士後是根據項目需要招來的,而技術員則是實驗室可以正常運行的關鍵,不管是動物模型的建立、高質量的取材還是基礎實驗數據。而對於部分臨床背景申請人來說,很可能沒有自己專門的實驗室和技術員,所以早點「搶」到技術員參加自己的課題就非常重要。
不知道其他評審人如何,我在評審面上項目時,一定要檢索技術人員之前(參與)發表過的論文。
4,研究方法
總體規劃、具體的實驗方法和分析,是否合理且恰當地實現了研究的特定目標?
申請人是採取了可靠、穩健而正確的方法?
是否提出了潛在的風險、替代方案和成功的標准?
如果項目處於研發的早期階段,該設計是否確定可行,是否有管理方面的風險?
研究人員是否提出了相對詳細的設計,以解決生物學變數(如性別)?
如果課題涉及臨床研究,是否有倫理批件,是否有針對受試者的保護措施,納入標准和排除標準是否明確?
Hanson解讀:
研究方法也是為了展示本研究的可行性。需要針對研究內容而採用的合適方法,並不必要非要最先進。另外,預實驗結果在展示研究設計的可靠性方面非常重要。除非是專門的課題,盡可能不用國自然基金篩選候選研究靶點,因為這意味著不確定性。
5,工作條件
申請人所能夠利用的研究場所、實驗室能夠提供課題設計所需嗎?
為研究人員提供支持的機構、設備和其他資源是否能夠滿足本研究需要?
本項目是否因為申請人所在的研究場所、團隊或者合作者的獨特功能而收益?
Hanson解讀:
申請人往往忽略這部分內容,直接從科研處那裡復制來所在單位(中心實驗室)的研究條件。
其實不然,應該根據課題設計而逐條說明自己所能夠提供的場所、儀器設備解決方案,與 研究方法對應 。讓評審人一目瞭然。
工作條件也應該是展示「研究可行性」中、具有完成那些創新性工作的最佳(唯一)平台 。
小結:
科研基金申請書中,無處不在、一直需要展示的都是「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研究的必要性主要由研究的意義/價值展現,也可以在後面工作基礎中「因為解決了某一問題、而取得好的臨床/社會價值」來展示。
研究的可行性卻需要從四個方面展示。「基於本研究中的創新,所以現在做這個重要的研究成為可能」、「而申請人是完成該研究的最佳人選」、「研究方法靠譜,確保了:你給錢、我就能給成果」、「工作條件獨一無二,是完成該研究的獨一無二(最佳)的場所」。
一句話:
在一個對臨床/社會發展 有意義 、有價值的領域,
提出了一個 創新 而合理的目標;
基於 申請人 的工作基礎,
能應用先進、系統、可行的 研究方法 完成這一目標;
並有相應的 工作條件 來支持目標的實現。
本期編輯: Henry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SCI論文潤色等。
❷ 利用CNKI如何查找基金項目方面論文
她的需求是「查找碳酸二甲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的研究情況?」 利用CNKI標准檢索,利用主題詞:碳酸二甲酯,進行檢索,再通過研究獲得資助進行文獻分析排序,點擊左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瀏覽查看即可。 而是利用瀏覽檢索方法,進入總庫平台——選擇科研基金檢索——選擇你所要了解的基金名稱——檢索後再按照學科瀏覽。
❸ 怎樣通過基金號檢索掛了該基金號的所有SCI論文
您好,這里為您提供兩種方法:①用谷歌學術,把基金號粘貼進去,搜出的結果裡面中文和英文文章都有,但完整性方面,英文完整,中文文章不完整;②在web of science中,選擇資料庫為「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後,再選擇「高級索引」,右邊就出現了所有的「欄位標識」,用FT=基金號就可以查詢。
拓展:論文基金號是什麼意思
論文通常和基金項目密切相關,基金項目往往都是一些重點科研項目,有項目基金的支持,論文就是項目科研成果的一種體現形式,包括課題也是,所以,與基金項目有關的論文都會在文章中註明基金編號。
一般來說,國內學術論文的發表,有基金項目支持的論文相對容易發表一些,所以建議由基金項目的論文最好註明編號,哪怕容易發表那麼一點點也是值得的,論文註明基金編號對今後的課題結題也是有幫助的,因為投入了這么多的基金支持終於有了產出,是成果的體現。對於國內期刊來說,很多期刊也是希望論文有基金項目的,因為國內期刊的考核中有關於這方面的考核,這個指標叫做基金論文比,期刊刊登的有基金項目的論文越多,對期刊的考核越有利,所以論文掛基金編號也算是雙贏的事情。
對於基金編號的數量上,沒有什麼特別要求,主要看文章的實際情況了,有的文章會掛多個編號,也沒什麼不可以,符合實際情況即可。
拓展:web of science
Web of Science是全球最大、覆蓋學科最多的綜合性學術信息資源,收錄了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生物醫學等各個研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8850(SCI)+3200(SSCI)+1700(AHCI)多種核心學術期刊。而Web of Science推出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
❹ 論文他引率怎麼查
他引率等於被其他論文引用的次數除以論文被引用的總次數。
論文引用率是指科學論文對文獻的引用次數。論文引用率是衡量一個國家科研文獻被其他國家或機構的認可度的標志(或數據等)。
在基金申請或學術評價中,論文的他引往往被用作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高他引率可表示所開展研究工作受到關注或認可度較大。
(4)基金論文評分怎麼查擴展閱讀:
盡管10餘年來,中國的科技工作者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發表的論文越來越多,但是高質量的少,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模仿跟蹤多,創新突破少,尤其在基礎研究領域,有原始創新的成果更少,國家應大力加大對基礎研究的資金投入,要知道基礎研究的創新是一切創新的源泉。
而學風浮躁和急功近利則是科技創新的大敵。在評價單位和個人學術水平時,應以論文的質量為主,不宜看重數量。尤其應提倡科學論文內在價值的判斷。由同行專家評價論文的創新性、科學性和顯示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論文引用率
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分結果系統上能看到嗎
直接去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內部負責相關項目審核的人,就可以及時獲知自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是否上會。
❻ 基金委怎麼查重
第一,項目數量之多,水平之高,給人印象深刻。競爭也極為激烈。有些項目落選,真覺得挺遺憾的,不過那也是優中選優,民主投票的結果。
第二,基金委工作的水平和細致程度,在不斷改善。今年第一次使用了電子投票系統,討論時在備注欄做的筆記,接收到電子選票時會自動載入選票,投票計票非常方便。有個評委在第二輪投票時劃錯了,把通過的項目都沒劃,反而劃上了不通過的項目。因為選票上傳後無法修改,於是大家說這是測試了一下系統。系統通過了測試!使用該系統後計票極其簡單了,幾乎收回全部選票的同時就能公布計票結果。大家都喜歡這個系統,但都說無法推廣到另一部門,因為他們每次專家投完票就回家了,從不公布投票結果。據說現在那個部門評審時,還有警衛把守,要保管專家的手機。專家的權力受到了最大限度的監督,而部門權力則完全不受監督。相比之下,基金委函審回復率超過99%,也正體現了專家們對基金委的認可。今年第一次使用了查重系統,我評到的一份標書中就夾了一張條,查重結果,與同一申請人去年獲得資助的項目相似度達64。11%(材料中還附上了去年的標書)。雖然該項目初審評分很高,但仍未能獲得資助。有些申請人去年獲得資助的,雖然查重沒有太多相似,但基金委也將去年的標書一起給了主閱專家。吃飯時還聽說,查出一個項目與多年前獲得資助的另一項目相似程度超過90%,而前一項目的申請人完全不認識當前項目的申請人。顯然是後者不知從哪裡搞到了別人的標書,抄了一遍。當然此人被基金委取消了申請資格。
❼ 基金論文比在哪可以找到
(一)要有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去檢查每一部分在論文中所佔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當,篇幅的長短是否合適,每一部分能否為中心論點服務。比如有一篇論文論述企業深化改革與穩定是辯證統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業為例,說只要幹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則,與職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數職工的理解。從全局觀念分折,我們就可以發現這里只講了企業如何改革才能穩定,沒有論述通過深化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職工收入增加,最終達到社會穩定。
(二)從中心論點出發,決定材料的取捨,把與主題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棄,盡管這些材料是煞費苦心費了不少勞動搜集來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塊毛料寸寸寶貴,捨不得剪裁去,也就縫制不成合身的衣服。為了成衣,必須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們必須時刻牢記材料只是為形成自己論文的論點服務的,離開了這一點,無論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須捨得拋棄。
(三)要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初學撰寫論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論點和論據沒有必然聯系,有的只限於反復闡述論點,而缺乏切實有力的論據;有的材料一大堆,論點不明確;有的各部分之間沒有形成有機的邏輯關系,這樣的論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這樣的論文是沒有說服力的。為了有說服力,必須有虛有實,有論點有例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論證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性,擬提綱時特別要注意這一點,檢查這一點。
(四)論文的基本結構由序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組成。序論、結論這兩部分在提綱中部應比較簡略。本論則是全文的重點,是應集中筆墨寫深寫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綱上也要列得較為詳細。本論部分至少要有兩層標准,層層深入,層層推理,以便體現總論點和分論點的有機結合,把論點講深講透。
❽ cnki怎麼檢索被科研基金資助的博士論文
在CNKI中進入高級檢索;點擊上方的「博碩士」選項;在支持基金處選擇你要檢索的論文所在基金,點擊檢索,便可得到結果。
❾ 文獻評分幾顆星怎麼查
可以在中國知網上查詢。
期刊的評分可以進入此期刊的官網,官網的期刊介紹會顯示本期看的影響因子。
在中國知網上,不僅能夠查找論文,同樣能夠查找到期刊的內容,如果對期刊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點擊期刊即可。
維普系統需要先注冊登錄進去之後才可以看論文評分。
文獻的影響,影子必須去web of science網站上查詢。或者去對應的官網上查詢。
❿ 畢業論文在哪裡看指導老師的評分
在維普網。用自己的帳號登陸維普網然後點擊個人信息,就能看到評閱老師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