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醫療消費最近怎麼辦
Ⅰ 中國醫葯還能不能再往前長嗎
醫葯不光會漲,而且會一直漲很久。
醫葯基金賺錢效應顯著:從近幾年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排名情況來看,2018年和2019年排名前十的基金中醫葯相關基金相對較少,2020上半年,收益前十的基金全部為醫葯相關基金。
全球醫療消費景氣度高:2019年同比與2018年全球增長4-5%,2023年全球支出將超過1.5萬億美元:2021年全球醫葯市場將達到1.4萬億美元,未來復合增長率在3—6%:國家對於具有重要臨床價值的醫葯產品的利好政策未來將繼續縮短與海外上市時間差,重大臨床未滿足需求將在短期實現快速放量。
Ⅱ 現在醫療保險怎麼報
1、首先參保人去看病時,拿社保人看完病後,都會開一張葯方繳費。參保人拿掛號單去就診科室看病,醫生給參保卡去掛號處掛號。
2、參保人拿葯方到醫院結算窗口計價後,直接刷社保卡支付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即可。如果葯方中有些葯品不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則需要參保人自付現金。
3、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社保中包含醫保,醫保的醫療費用報銷方式:
(1)門診醫葯費用報銷:門診家庭帳戶實行以戶為單位限額報銷,總額按每人10元和戶內參加人數計算,在總報銷限額內全家可調劑使用診統籌按40元/人/年的標准實行,補償比例每次為30%,門診統籌以人為單位,不實行家庭內人員調劑。縣外門診費用暫不報銷。
(2)住院醫葯費用報銷:報銷實行起付線、按規定比例報銷和報銷累計封頂限額管理。在清除自費項目後,起付線標准以下的醫療費用,由病人自付出起付線以上的部分,符合報銷范圍的醫療費用,在一級醫院住院的起付線為50元,補償比例為75%,在二級醫院住院的起付線300元,補償比例為45%,在三級醫院住院的起付線1000元,補償比例為20%。中醫葯服務部分在同類定點醫療機構補償比例的基礎上提高10個百分點。全年每人累計報銷最高限額為30000元。
(3)慢病門診醫葯費用報銷:根據父親的情況可作為慢病病人,慢病門診報銷一年內扣除因該病住院當月門診醫療費用,餘下費用累計超過150元的,持本人申請、指定醫院的慢病診斷證明書、門診發票、處方、醫院門診病歷、戶口簿、就醫證,於當年11月30號前交所屬鎮衛生院或中心衛生院審核,審核後於12月10日前交縣合管辦審批,在慢病醫療金中給予補償,設起付線為150元,5000元為封頂線,補償比例由縣合管辦根據全縣當年慢病發病率確定。
綜上所述,社保就是保障參保人在受傷失業的時候,能夠得到相應的保障,要報銷的時候,需要參保人拿好先關資料到窗口辦理即可,報銷的額度也是有上限和下限的,根據具體情況在進行報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六條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條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Ⅲ 新能源和醫療基金重倉,該怎麼辦
在過去的2020年和2021年,新能源基金可謂是漲勢一片大好;而醫療基金雖然在2021年下半年表現不佳,但縱觀近兩年的表現依舊是可圈可點。這讓不少投資小白甚至是基金投資老手都紛紛殺入各大新能源以及醫療基金之中。但好景不長,2022年一開年,各大新能源和醫療基金紛紛開始調頭,一連幾天的大跌是打的基民們完全找不著北。
第二種方法比較適合套牢比較多的或者是對上述行業堅定看好的朋友,因為從長遠來看,新能源與醫療依舊是有前景的;而深套的朋友們肯定不甘心自己的錢就這么被虧完。近年來,國家一直對新能源行業有較大的扶持和政策傾斜;而醫葯則更是傳統的投資熱門。雖然目前它們正處在下坡路上,但長期來看還是非常看好發展的。通過在低點加倉或者是定投,可以拉低我們的持基成本,讓賬面看起來不那麼“難看”,守株待兔未來的收益。
Ⅳ 現在大行情波動這么大,手裡的葛蘭醫療基金應該怎麼抉擇
我們可以通過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基金為參考,來好好研究一下長期持有的發展潛力。葛蘭的醫葯主題基金,在2018年底,同樣面臨行業的暗黑時期。葛蘭並未跟隨追漲殺跌,而是與博弈情緒做對抗,堅持企業長期增長的價值,持有的醫葯組合才會在風波過後,再攀高峰,凈值曲線達到新的高度。
Ⅳ 醫療基金連漲後又開始跌,這是行情過去了嗎
做長線的繼續拿著,做短線的就止盈。
醫療基金畢竟已經連漲了七天,開始回落也是正常的。
因為大量的基金去抄底新能源版塊,所以主力基金就去炒低估值。
醫療已經回到了年初的最低點。
當大家都認為醫療基金已經跌到了低點,不可能再起來的時候,主力基金把他炒起來。
等後知後覺得基民,看醫療連漲七天,又去接盤,主力基金又轉移陣地到了新能源。
所以那些基金小白,總愛追漲殺跌,追著熱點跑,最容易被套牢。
醫療基金反正現在也在低位拿著就拿著做長線。
做基金最忌諱跟著熱點跑。
因為我們不可能每次都那麼做到抄底成功,高拋低吸。
所以只能與時間做朋友,一時被套不可能長時被套!
我們能做到的繼續潛伏,熱點賽道終歸有回歸的時候!
市場本來就是這樣,不可能一直漲都不跌,總有回調的時候。不管它是不是行情過去了,只要成本價高於現價,跌就加倉。其實不用在意每天的漲跌,短期起伏不能代表啥,基金是看長期收益。
醫療個人認為是震盪洗盤。位置足夠低,不能再跌了,否則有大量的抄底散戶,主力再想吸籌碼就難了。只有跌下去,拉上來;再跌下去拉上來,才能吸收更多籌碼!
醫療基金我是今年7月建倉的,精準的買在高點附近,之後的四個月正常周定投。目前虧了近7個點。這其間起起伏伏一直沒紅過。醫療是准備長拿的,慢慢熬著唄。買基金馬上快一年了,有賺有虧,總體超過銀行存款。反正是閑錢投資,沒有賺快錢的運氣,只能這樣放著了。
基金漲跌很正常,醫療基金今年跌的多,現在位置也不高,逢跌可以買點,長期持有必有回報。
當然不是,基金投資,漲漲跌跌,很正常,貴在堅持。只有在低位堅持投入,才有可能盈利。
先說結論,你可以永遠相信醫療白酒。本人從大一開始玩基金,到現在六年時間。市場的規律打工已經摸透,醫療已經連漲七天,現在回調肯定是正常的,行情過去倒不至於。玩基金的心態要平穩,放久點時間。過個一兩個月看其實還是一條穩定上升的線,醫療生個月跌那麼凶都沒慌沒跑,現在剛有點起色稍微回調一點就被嚇跑的話,個人推薦還是不要理財。首先中國老齡化大家都知道吧,再加上疫情,以及大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家對自己身體狀況也是越來越關心了,就這個走勢下,醫療行情想不好都難。你們可以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大家對醫療保險已經體檢都越來越重視了。所以大家相信市場,不要太恐慌。
醫葯股這兩周已經開始連續反彈了,但不能說行情過去了,因為久漲必跌。其實,醫葯股今年一直下跌是跟去年相比有關,去年是由於疫情原因漲幅過大,因為當時印度作為仿製葯生產大國及其他歐美國家醫葯都十分緊缺,所以醫葯包括疫苗板塊都出現大漲。今年下跌主要是因為醫葯集採的原因,隨著醫葯集採的堅持貫徹落實,那麼醫葯股特別是一些仿製葯生產的公司,仍然處於震盪磨底階段,而一些創新葯可能會有機會。還有就是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葯出現了,雖然對大家恢復正常生活有重大利好,但是也造成很多疫苗公司的股票大跌。相對來說,醫葯股再瘋漲的機會不大,但是長期來看,隨著疫情反復、生活改善及人口老齡化,醫葯股是優質賽道,這個長期可能是一到兩年,或者更長,所以可以考慮長期持股。而且,新一輪醫葯集采可能很快就會進行,所以目前這段時間應該是醫葯股的至暗時刻,預計醫葯集采落地後因為利空出盡很可能會強勢反彈,但醫葯股漲幅肯定不會像去年,所以肯定是盤整震盪向上,更需要靜待花開,清芳自來。
躺平就是躺平!籌碼千萬不要丟!主力就是千方百計讓你丟籌碼的!
正是因為一直在跌,所以醫療也迎來了五連漲,漲幅10個點左右。
醫療、消費、新能源、半導體一直都是大家喜歡的方向,不過今年的行情卻與以往的不一樣,不再是吃葯喝酒了,而是開車新能源了,就連軍工也是漲幅不少。
但是今年的醫療也是跌的有點多,所以導致抄底漲了不少。最近並沒有什麼利好的醫療消息,所以又開始回調了。醫療一直都是一個好的賽道,所以持續持有,不斷加倉才是王道。
要說行情過去了沒有,並沒有,因為行情才剛開始。
Ⅵ 醫療基金現在跌的很厲害,自己之前六萬多的收益賠的所剩無幾,自己堅持持有下去多久可以賺回來
醫療跌了快一年了,什麼時候見底?從去年到現在,中證醫療指數下跌50%,但是醫療的風險還沒有完全釋放,我們以葛蘭的中歐醫療為例,去年四季度,醫療指數下跌,但是葛蘭的基金規模卻逆勢上漲,說明大批量基民在四季度補倉,今年一季度,醫療指數繼續S跌,但是我們看一季度,申購仍然大於贖回,說明一季度大批基民仍然是以補倉抄底為主。醫療什麼時候見底上漲,這個時間節點,大概率會把去年四季度,以及今年一季度,補倉抄底的頭寸打掉,否則市場稍有反彈,很容易就會遇到拋壓。什麼時候去選擇醫療,必須要看到基金贖回大於申購,說明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抄底補倉的人開始割肉,才可能考慮擇機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