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持倉量多少才算正常
1. 基金持倉量為什麼不能低於60%
您好.首先,很高興能回答您的提問,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如有疑問請加好友,我將不遺餘力的為您效勞!謝謝採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顯他們答非所問.
你問的是為什麼不能低於60%,
首先基金是要分性質的,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風險依次遞減.
股票型是一個預期風險相對較高,預期收益當然和風險匹配,如果市場不是特別壞,收益也應該不錯.
原因:
一,由於為股票型基金,為了保證預期收益,所以限制持倉量不能低於60%
二,一定程度上是由於管理層(如證監會)為了一定程度上保證市場的穩定,
因為基金設置金額巨大,市場繁榮時候股票型基金獲取利潤,如果不限制倉位
市場低迷時候大家都清倉,,勢必加速市場下跌,如果每個基金公司都這樣, 很有可能崩盤....我認為這點比較主要吧.曾經獲得收益,當風險來了就得一定程度上共同承擔,別想開溜```呵呵.
2. 股票型基金的持倉量
上周中國A股連續調整,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報收2989.29點,下跌4.45%,滬深300指數上周下跌4.81%,可見大盤股跌幅更甚,我們構造的開放式股票型基金股票組合指數上周下跌4.33%,而開放式混合型基金股票組合指數下跌2.64%。
上周市場大幅調整,收盤跌破3000點大關。指數向下破位,雖然大規模基金公司顯示的更加謹慎,但總體來看,股票型基金卻不為所動,平均倉位還繼續上升。在當前指數快速下跌的過程中,基金還保持如此高的倉位,我們認為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基金的確對市場還比較樂觀,另外一個可能是這次下跌根本就在基金的預期之外,究竟是哪一個,我們拭目以待。
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倉位逆勢向上。具體來看,倉位由84.15%上升到了上周的86.7%,上升了2.55個百分點,倉位逆勢出現反彈,考慮市場的下跌之後,主動加倉比例則達到3.09%。從基金數量上來看,上周只有111(63.1%)只的基金倉位在上周上升,另外有41(23.3%)只基金是倉位下降,加倉基金的數量占據絕對上風。
近五周混合型基金的倉位首降。具體來看,倉位70.97%下降至69.3%,倉位下降的幅度為1.67%,考慮股票組合下跌的影響之後,基金主動減倉1.08%。從基金數量上來看,上周有48(35.8%)只基金倉位上升,
而另外只有79(59%)只基金是做出了減倉的操作,從混合型基金角度來看,減倉基金數量稍占上風。
前10大基金公司更加謹慎。開放式股票基金倉位為85.05%,開放式混合型基金倉位為70.24%,兩者在絕對水平的變化方向和總體平均變化的方向一致。如果和市場的平均倉位水平比較的話,前十大基金公司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倉位較市場平均水平總體來看,一個偏低,一個偏高。總體來看,大基金公司表現的更加穩健。
從開放式主動投資股票型基金在三個地區的平均倉位的情況來看,均有上升。倉位分布比較平均,分別為87.65%(北京)、87.86%(上海),85.34%(廣東)。與之前一周比,三地基金的倉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升,說明三地股票型基金都進行了加倉的操作。
從加減倉基金公司數量對比可知市場加倉意願更加強烈。股票基金加倉的基金公司有46隻,減倉的基金公司數量是12;而混合型基金中,加倉基金數量為15,減倉基金數量43。
3. 基金持倉的股票是固定的還是變動的啊我看很多基金好像也就持倉10個左右的股票嘛。如果是那樣的
基金被稱之機構投資者,持倉量和持倉比例根據市場行情和投資決策會持續變化,但在一個階段如一個季度內相對穩定,但根據基金法和相關規定,基金對單只股票持倉比例和股票在總倉位佔比都有限制,所以,一般的大藍籌如銀行、金融、地產等大市值股票就成為基金的標配壓倉標的,如茅台、平安、格力、伊利等成為多數基金十大重倉股,所以重倉股的表現就決定基金的大致收益,但其後的隱形重倉股(排名十名以後的)也是對基金凈值有很大影響,一般而言,基金持有幾十隻到近百隻股票都很正常,十大重倉的總市值佔比可能只在15~40%之間,倒是基金的重倉變化透露出基金的未來投資方向,值得密切關注。
4. 基金加倉一次加多少為合適
基金加倉一次多少合適這個需要看具體的倉位。一般來說的話推薦的是20次補倉法,每一次加倉的金額是相對來說的。這個時候就需要看我們總共有多少的資金總量,假設我們購買基金的資金總量是1萬元,那麼這個時候加倉一次的幅度就是在500元左右。基金每次下跌的時候就可以補一層倉,這個時候就是買入500元。而投資基金的資金總量只有1000元的話,那麼加倉一次的金額就是50元。這個就是相對於我們的資金總量和倉位水平來說的,在正常的情況下來說,20次補倉法是非常實用的。只是也會出現一些例外的情況,在基金在大跌的時候一次性就可以加兩成倉。當然這個時候還是需要看自己的總倉位,輕倉的話就可以繼續加,如果說是重倉的話躺平就可以了。或者少加一點,最好留1~2層的執行這樣預防突發情況的發生。
5. 基金重倉股好不好有什麼特點
基金重倉是指基金投資並持有某種股票或某種類型的股票,占基金總資產的很大比例。基金持倉量偏大是因為基金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單個基金持有的股票不得超過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10%。即使只佔很小的比例,只要基金持有的股票高於其他股票,就可以算是基金重倉股;;此外,對於上市公司的股票而言,如果大部分流通股由機構投資者持有,占流通市值的20%以上,也可以稱為基金重倉股。
如果本基金持有的股票倉位較大,則可以認為該股票具有一定的升值前景,具有投資價值,具有引導投資的作用。但是,當投資資金飽和,股價與原值分離時,基金會很快脫身,成為其他小投資者支持的險惡投資者!如果市場處於上升通道,我們可以重新配置基金的重倉。因為第一個原因和上面一樣。另外,由於基金此時資金相對充裕,會出現儲蓄流動等現象,不少人進入了基層群眾的行列,導致基金的主動和被動地位增加。此時,重倉股是上漲的源頭。
6. 基金持倉是什麼意思
基金持倉:即你手上持有的基金份額。
另外的基金術語,你可以參考:
建倉:對於基金公司來說就是指一隻新基金公告發行後,在認購結束的封閉期間,基金公司用該基金第一次購買股票或者投資債券等(具體的投資要示該基金的類型及定位來確定)。對於私人投資者,比如說我們自己,建倉就是指第一次買基金。
加倉:是指建倉時買入的基金凈值漲了,繼續加碼申購。
補倉:指原有的基金凈值下跌,基金被套一定的數額,這時於低位追補買進該基金以攤平成本。(被套—簡單的說就是投資人以某凈值買的基金跌到了該凈值以下。比如1.2元買的跌到了0.98元,那就是說投資人在該基金上被套0.22元)
滿倉:就是把你所有的資金都買了基金,就像倉庫滿了一樣。大額資金投入的叫大戶,更大的叫莊家;小額資金投入的叫散戶,更小的叫小小散戶。
半倉:即用一半的資金買入基金,帳戶上還留有一半的現金。如果是用70%的資金叫7成倉…可依此類推。如你有2萬資金1萬買了基金,就是半倉,稱半倉操作。表示沒有把資金全部投入,是降低風險的一個措施。
重倉:重倉是指這只基金買某種股票,投入的資金占總資金的比例最大,這種股票就是這只基金的重倉股。同理如果你買了三隻基金,有70%的資金都投資在其中一隻上,那麼這只基金就是你的重倉。
輕倉:反之即輕倉。
空倉:即把某隻基金全部贖回,得到所有資金。或者某人把全部基金贖回,手中持有現金。
平倉:平倉容易和空倉搞混,請大家注意區分。平倉即買入後賣出,或賣出後買入。具體的說比如今天贖回易方達價值,等贖回資金到帳後,又將贖回的資金申購上投成長先鋒,相當於用調整自己的基金持有組合,但資金總額不變。如果是做多,則是申購基金平倉;如果是做空,則是贖回基金平倉。
做多:表示看好後市,現以低凈值申購某基金,等凈值上漲後收益。
做空:認為後市看跌,先贖回基金,避免更大的損失。等凈值真的下跌再買入平倉,待凈值上漲後賺區差價。
踏空:由於基金凈值一直處於上漲之中,凈值總是在自己的心理價位之上,無法按預定的價格申購,一路空倉,就叫踏空。
逼空:是指基金漲勢非常強勁,基金凈值不斷抬升,使做空者(即後市看跌而先期賣出的人)一直沒有好的機會介入,虧損不斷擴大,最終不得不在高位買入平倉。這個過程叫逼空。
7. 基金持倉股票會變嗎買基金重倉股真的好嗎
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所以,基金一般都有專業的投資機構也就是基金公司委任專業的基金管理人管理,他們的投資專業水平都比較高,所以他們的選股水平一般都比普通投資者要高。於是就有很多投資者不具備專業的投資知識和技能,不知道怎麼選股時就想參考基金持倉的股票來買,那基金持倉股票會變嗎?買基金重倉股真的好嗎?
而且根據有關規定,基金對一直股票的持倉比例是有規定限制的,因此一般來說都話基金在持倉上都有以市值較大,基本面較好的股票來進行壓倉。就比如說茅台,美的,平安等等股票基本上都是屬於基金的重倉股。
基金重倉股是指一種股票被多家基金公司重倉持有並占流通市值的20%以上,也就是說這種股票有20%以上被基金持有。
從這些股票上來看的話就知道,基金所選擇的股票基本上都是龍頭,而且都是屬於行業領先地位的,和我們小散戶比起來的話,很多小散戶買的股票都沒有水平,幾乎都是亂選,而且連ST股都有在購買。
如果基金持倉的股票那麼好,我們要不要跟著基金持倉買基金重倉股呢?
那就需要投資者去判斷市場行情是什麼樣的。如果是上漲行情的話,跟著基金走,隨便買哪一隻都會有不錯的收益,但是如果整體行情不好,那麼就不建議購買股票了。
8. 機構持倉多好還是少好
相對來說高比較好,機構信息優於散戶持股集中度高利於控盤,說明企業吸引機構投資者有良好資質。機構持倉指的是機構投資者買入股票並持有。
所謂的機構投資者主要指的也就是一些金融機構,它具體的包括了一些保險公司、信用合作社、銀行、投資信託公司、國家或團體設立的退休基金等組織。機構持倉就是我們常說的機構投資者買入股票並持有,一般來說相對較高是比較好的,因為機構信息優於散戶持股集中度高利於控盤,也說明了企業吸引機構投資者有良好資質。
我們常說的機構投資者是指一些金融機構,包括退休基金、投資信託公司、銀行,信用合作社、保險公司和其他由國家或組織設立的機構。機構投資者的性質不同於個人投資者,在投資方向、投資來源和投資目標上與個人投資者有很大不同。
拓展資料:
在實物交割或者現金交割到期之前,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和個人意願,自願地決定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而投資者(做多或做空)沒有作交割月份和數量相等的逆向操作(賣出或買入),持有期貨合約,則稱之為「持倉」。在黃金等商品期貨操作中,無論是買還是賣,凡是新建頭寸都叫建倉。操作者建倉之後手中就持有頭寸,這就叫持倉。
對於持倉量的演算法,國內是這樣計算的,持倉量的增加代表資金流入期貨市場,反之,代表資金流出期貨市場。對價格的影響要結合成交量一起分析。
價格上漲:
1、成交量、持倉量增加,價格上漲,表示價格還可能繼續上漲。
2、成交量、持倉量減少,價格上漲,表示價格短期向上,不久將回落。
3、成交量增加、持倉量減少,價格上升,表示價格馬上會下跌。
價格下跌:
1、成交量、持倉量增加,價格下跌,短期內價格還可能下跌。
2、成交量、持倉量減少,價格下跌,短期內價格將繼續下降。
3、成交量增加,持倉量和價格下跌,價格可能轉為回升。
對投資者來說,自己的持倉自然是清楚的。而整個市場的總持倉有多少,實際上也是可以得到的。在交易所發布的行情信息中,專門有 「總持倉」一欄,它的含義是市場上所有投資者在該期貨合約上總的 「未平倉合約」數量。交易者在交易時不斷開倉平倉,總持倉因此也在不斷變化。由於總持倉變大或變小,反映了市場對該合約的興趣大小,因而成了投資者非常關注的指標。
如果總持倉一路增長,表明多空雙方都在開倉,市場交易者對該合約的興趣在增長,越來越多的資金在湧入該合約交易中;相反,當總持倉一路減少,表明多空雙方都在平倉出局,交易者對該合約的興趣在退潮。還有一種情況是當交易量增長時,總持倉卻變化不大,這表明以換手交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