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企業留多少發展基金
① 內資企業稅後利潤都要提取哪些積金,比例多少
因為只要是按公司法規定成立的企業都要按規定按稅後的凈利潤來提取盈餘公積金.以下是我為別人做答的問題,僅供您的參考.1.盈餘公積金主要分為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並且公司法中明確規定按稅後凈利潤(或稱之為稅後利潤)的百分之十來提取法定盈餘公積.但是對於任意盈餘公積則未規定具體的提取標准,因為任意盈餘公積金是由公司自行決定提還是不提.所以如果想要提取任意盈餘公積的話可以參照法定盈餘公積的比例來提即可.另外公司還規定如果企業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金已超過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的可以不用再提取了.(注意這條規定當用的是"可以"不用再提取了,並不是強制規定.如果企業願意提取的話是可以的.)另外如果企業有虧損的要先彌補虧損,彌補完虧損後,如果有盈餘(這里是指繳完所得稅以後)可以繼續提取.但如果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則可以不必提取.2.提取盈餘公積金的用途主要有三點:一是用來彌補虧損.二是用來轉增資本,三是用來擴大生產規模所用.3.提取的賬務處理如下: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貸: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是由企業自主決定提還是不提,所以您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那筆分錄可做可不做.4.關於公益金,在公司法修訂以前是要提取的,並且是按稅後凈利潤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來提取的,並且其主要用途是用來支付職工福利設施的支出.但是在修訂後的公司法中明確規定企業不再提取公益金了.並且在2006年3月14日財政部下發了財企[2006]67號文件中就明確規定企業從2006年1月1日起不再提取公益金了(這里也包括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所以您不要再提取公益金了.
② 企業發展基金是什麼
1、企業發展基金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用於企業生產發展和經批准用於增加資本的企業發展基金。
2、公司提取盈餘公積主要可以用於以下兩個方面:
(1)用於彌補虧損。公司發生虧損時,應由公司自行彌補。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一是用以後年度稅前利潤彌補。按照現行制度規定,公司發生虧損時,可以用以後五年內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即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期間為五年。二是用以後年度稅後利潤彌補。公司發生的虧損經過五年未彌補足額的,未彌補虧損應用所得稅後的利潤彌補。三是以盈餘公積彌補虧損。公司以提取的盈餘公積彌補虧損時,應當由公司董事會提議,並經股東大會批准。
(2)轉增資本,即所謂的"送紅股"。公司將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必須經股東大會決議批准。在實際將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要按股東原有持股比例結轉。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轉增後留存的盈餘公積的數額不得少於注冊資本的25%。
③ 公司發展基金提取比例
法律分析:企業發展基金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用於企業生產發展和經批准用於增加資本的企業發展基金。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企業才有的,計提依據是董事會的年度決議。比例都是企業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和發展需要經由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自行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六十六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④ 關於中小企業提取發展基金的定義及提取比例引用的是哪號文件
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由國家發改委,國家工信部和財政部發布,中央財政預算安排主要用於支持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與大企業協作配套、技術進步和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等方面的專項資金(不含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
企業發展基金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用於企業生產發展和經批准用於增加資本的企業發展基金。
資金支持及額度
(一)固定資產建設類項目
採取無償資助方式的,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項目資助額不超過該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0%和企業已投入的自有資金總額;服務環境改造項目資助額不超過該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的30%和企業已投入的自有資金總額。每個項目最高資助額不超過300萬元。
採取貸款貼息方式的,貼息期限不超過兩年,每個項目最高貼息額不超過300萬元。
(二)擔保(再擔保)業務補助項目
對符合條件的業務按業務額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擔保期不足一年的業務按年折算。
1.擔保業務補助項目
補助范圍為2010年新發生的,單筆貸款擔保額1500萬元(含)以下的,為中小企業提供的貸款擔保業務。單筆貸款擔保額300萬元(含)以下的,補助比例不高於2%;300萬元至800萬元(含)的,補助比例不高於1%;800萬元至1500萬元(含)的,補助比例不高於0.3%。
2.再擔保業務補助項目
補助范圍為2010年新發生的,單筆貸款擔保額1500萬元(含)以下的再擔保業務。單筆再擔保責任金額1500萬元(含)以下的再擔保業務,一般責任保證再擔保業務補助比例不高於貸款擔保額的0.1%,比例風險分擔再擔保業務補助比例不高於貸款擔保額的0.5%。
3.保費補助項目
補助范圍為2010年新發生的,單筆貸款擔保額1500萬元(含)以下的,擔保費率低於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50%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業務,補助比例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50%與實際擔保費率之差。
單個擔保機構、再擔保機構最高補助額按《擔保資金辦法》規定執行。擔保機構、再擔保機構收到的補助資金,納入一般風險准備金管理,用於彌補代償損失。
(三)企業提高素質活動補助項目
1.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補助項目和提升企業研發能力補助項目。補助額不超過項目實際投資額(軟、硬體)的50%,單個企業最高補助額不超過300萬元。
2.企業專利申請補助項目。2008年至2010年期間獲得的專利(含已受理專利),每個專利補助額不超過5萬元,單個企業最高補助額不超過300萬元。
⑤ 請問大家什麼是企業發展基金一般發生在內資還是外資該入什麼科目啊計提按照什麼標准計提
一級科目盈餘公積,二級科目一般盈餘公積,三級科目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是用於企業發展的。
外商投資企業按凈利潤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以及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按照規定在合作期間以利潤歸還投資者的投資,也作為盈餘公積,在「盈餘公積」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核算。
一般盈餘公積分為兩種:一是法定盈餘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按照稅後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二是任意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的區別就在於其各自計提的依據不同。前者以國家的法律或行政規章為依據提取;後者則由公司自行決定提取。
公司提取盈餘公積主要可以用於以下兩個方面:
(1)用於彌補虧損。公司發生虧損時,應由公司自行彌補。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一是用以後年度稅前利潤彌補。按照現行制度規定,公司發生虧損時,可以用以後五年內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即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期間為五年。二是用以後年度稅後利潤彌補。公司發生的虧損經過五年未彌補足額的,未彌補虧損應用所得稅後的利潤彌補。三是以盈餘公積彌補虧損。公司以提取的盈餘公積彌補虧損時,應當由公司董事會提議,並經股東大會批准。
(2)轉增資本,即所謂的「送紅股」。公司將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必須經股東大會決議批准。在實際將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要按股東原有持股比例結轉。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轉增後留存的盈餘公積的數額不得少於注冊資本的25%。
盈餘公積的核算
企業按規定提取盈餘公積時,按提取盈餘公積的數額。
借:利潤分配—提取盈餘公積
貸:盈餘公積—一般盈餘公積
企業用盈餘公積彌補虧損時,按時當期彌補虧損的數額
借:盈餘公積—一般盈餘公積
貨:利潤分配—盈餘公積轉入
企業用提取的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按照批準的轉增資本數額
借:盈餘公積—一般盈餘公積
貸:實收資本或股本
⑥ 每月股東協議里有預留部分利潤作為公司發展基金是什麼意思
利潤留成基金是指銀行按照規定從已實現的剩潤中提取並用於指定用途的專用基金
目前,各專業銀行均實行利潤留成辦法。各行可根據各項指標完成情況,按照核定的留利比例,在已實現的利潤中提取。利潤留成按其用途,可分為「業務發展基金」、「集體福利基金」和「職工獎勵基金」三項內容。但集體福利基金和職工獎勵基金之和不得超過企業發展基金總額。
⑦ 民非財務記提發展基金有規定嗎
民辦非企業財務制度裡面沒有盈餘公積資本公積的東西。
發展基金其實原本是按照企業制度的類似盈餘公積的東西,但是民非禁止利潤分配,所以也沒個意義。
這部分現在也就是在兩個凈資產(限定性和非限定性,看你單位情況),裡面的子科目單獨設立一個發展基金,之後從結余裡面分一部分來放進去就行了。也就是說,你的兩個凈資產科目,必須下設子科目。
我推薦是:1、本年結余;2、歷年結余;3、發展基金。你單位還有別的需要就順著增加。
本年結余類似於企業的本年利潤科目使用方法,結轉當年的收支相抵的余額。歷年結余類似於未分配利潤,結余的最終落腳點。發展基金不用說了,就是計提發展基金後存放位置。
年終提取發展基金時,類似於企業的年中利潤分配,從本年結余轉出,75%進入歷年結余,25%進入發展基金。
這個比例我沒記錯的話,規定的發展基金是 25% 計提。
目前沒見到有規定的上限後可以不計提的文件,不過這東西不是絕對強制的,如果你能說通不計提的理由,我想應該能過年檢。
⑧ 股東分紅留下的發展基金怎麼分配
企業發展基金是企業從稅後企業留利基金中分配用於企業發展的一項專用基金。企業發展基金主要用於倉庫、中小型商業網點,其他經營性基本建設,簡易建築、零星固定資產購置、技術改造等支出和科技教育經費補助,補充企業流動資金等。企業發展基金在企業留利基金中所佔比例,反映企業發展生產力、擴大再生產的程度。其比例越大標志著企業留利基金用於提高生產能力的資金力量越雄厚。企業發展基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企業實際追求的目標。企業發展基金是在企業留利基金帳戶下,設置 「企業發展基金」二級帳戶進行核算。
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分配原則如下:
(一)提取儲備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企業發展基金,提取比例由董事會確定。
(二)儲備基金除用於墊補合營企業虧損外,經審批機構批准也可以用於本企業增加資本,擴大生產。
(三)按本條(一)項規定提取三項基金後的可分配利潤,如董事會確定分配,應按照合營各方出資比例進行分配。
一級科目盈餘公積,二級科目一般盈餘公積,三級科目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是用於企業發展的。
一般盈餘公積分為兩種:一是法定盈餘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按照稅後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二是任意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的區別就在於其各自計提的依據不同。
⑨ 企業計提事業發展基金有上限嗎
有上限,一般30%左右。
借:利潤分配-提取事業發展基金貸:事業發展基金(在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下列示)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利潤分配-提取事業發展基金
第一,可用於大規模的社會福利以自願的方式被聚集起來。據不完全統計,到20世紀末,美國的基金資產總額為4800億美元,每年向社會提供的基金高達300億美元,基金會數量有56000之多。在不完全統計中,歐洲國家的基金多達10萬之多,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中的基金會大量出現。
第二,基金會的目的是為全人類的明天服務,為了實現更美好的社會願想,基金會需要對自身進行思考,實現一種自身發展的創新。
第三,基金會是法人為主體的體系模式,能籌到的資金高於其他非營利機構,這使得現代基金會具有適應新的社會需要和時代變化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四,基金會是公民社會發育的推進器。公民社會強調每個人的獨立行為能力。基金會改變了傳統的社會結構和財富結構,不僅推動了在政府和企業部門之外的社會財富的聚集,而且通過基金會的公益運作將社會資源的支配權交給了公民的代表,將分散的公民意志、公民意願集中起來,將公民的權利回歸到公民手上,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⑩ 從利潤分配中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等的比例是多少
除了法定盈餘公積,其餘都的比例都是企業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和發展需要經由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自行決定
1、法定盈餘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按照稅後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
2、任意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有企業自行確定沒有法定標准。
3、企業發展基金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用於企業生產發展和經批准用於增加資本的企業發展基金。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企業才有的,計提依據是董事會的年度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八條 合營企業獲得的毛利潤,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規定繳納合營企業所得稅後,扣除合營企業章程規定的儲備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企業發展基金,凈利潤根據合營各方注冊資本的比例進行分配。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細則 第八十七條 合營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分配原則如下:
(一)提取儲備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企業發展基金,提取比例由董事會確定。
(二)儲備基金除用於墊補合營企業虧損外,經審批機構批准也可以用於本企業增加資本,擴大生產。
(三)按本條(一)項規定提取三項基金後的可分配利潤,如董事會確定分配,應按照合營各方出資比例進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