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基金經理投資規模多少合理

基金經理投資規模多少合理

發布時間: 2023-02-17 16:58:49

A. 基金規模小於多少會清盤基金規模多少億合適

基金清盤是指基金資產全部變現,將所得資金分給持有人。清盤時刻由基金設立時的基金契約規定,持有人大會可修改基金契約,決定基金清盤時間。其實基金清盤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如果基金規模太小,基金公司運營的管理收益覆蓋不了運營管理成本,那麼基金公司運作這只基金可能就是虧本的,基金公司就有可能停止這只基金的運營管理。
根據相關法規,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凈值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2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後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

那麼可能有些投資者會有疑問,照這么說的話是不是基金規模越大越好呢?
這個問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從2個方面來說一說:
1、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規模越大越好
由於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僅擬合指數,並不進行主動操作,所以基金經理首先要考慮的是申購贖回對凈值的沖擊。那麼自然而然,規模越大對凈值的沖擊越小。因此,對被動管理型的指數基金來說,規模越大越好。
注意:增強型指數基金並不適用這一說法,因為增強型指數基金一般使用量化模型對指數進行增強操作,本質上屬於主動管理型基金。
2、主動管理型基金:規模並非越大越好,規模適中最好
如果基金規模要是太大了,基金經理操作難度會加大,不管是操作靈活性,還是運營管理基金的難度都是非常考驗人的。基金規模越大,那麼對於資產的配置一般來說是會更復雜,對基金經理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很明顯規模過小也是不行的,像審計費、律師費等都是要固定支付的,規模過小的話分攤到單位份額上的成本就越高。而且規模過小還會有面臨清盤的風險。
那什麼樣的規模才是比較合適呢?
其實沒有唯一的標准答案。一般來說,挑選指數基金很簡單,選好指數後,先看費率,然後看跟蹤誤差。如果跟蹤誤差相差不大的話,那就挑選規模最大的那個就行了。而對主動管理型基金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規模在5 -20億為佳,對少數優秀的擇股型基金經理可以放寬一些標准。

B. 基金規模如何選擇最合適

很多投資者認為,買基金挑選大規模的最好,覺得公司越大越好,越不容易倒閉,收益才有保障。其實不然,因為基金規模越大,基金經理單筆交易的數額要求越高。

很多股票雖然很多基金經理很看好,但是因為盤子小,很難容納下這么多資金,基金經理只能白白錯失。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基金規模越大越好。

基金規模可以遵循以下選擇:

1、指數基金:規模越大越好

因為指數基金不需要主動操作,是擬合指數的操作模式。在這種情況下,越大規模流動性越強,對投資者越有利。

2、主動管理基金:5-50億規模

主動基金跟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很大關系,因為主動基金是需要基金經理選擇判斷的。5-50億規模既不會因為規模過小導致審計費、信息披露費、律師費等固定支付費用過分侵蝕每股利潤,同時也避免因為過大規模導致操作難度的增大,從而使基金經理難以充分發揮個人能力。

所以現在清楚了嗎?養基路上,先求知,後求財。

C. 一位股票型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在多少比較合適

我個人認為是10~40億。

這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話題,每個人所理解的答案各不相同。對於我個人來說,我覺得股票和基金本身就比較難打理,同時也非常消耗基金經理的精力。如果基金產品的規模太大的話,可能會有一些資金沒有辦法充分利用。如果基金產品的規模太小的話,投資人又隨時面臨清盤的風險。我們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這個問題,把基金規模列為我們的投資要素之一。

一、我先公布一下我的答案。

正如我在上面所講的那樣,我個人對基金產品的規模要求一般是10~40億。對於股票型基金產品來說,這是一個中規中矩的水平,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基金產品甚至已經高達200億元以上。我暫且不談那些基金產品是否有足夠高的利用率,10~40億可以充分發揮很多基金經理的個人實力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中等規模的基金產品即可,比如10-40億。

D. 買基金選多大規模比較好大規模基金有哪些缺點

百億巨無霸基金的表現差強人意,張坤,劉彥春,謝治宇等頂流基金經理他們的代表作排名都不太理想,毫無例外的,這些頂流基金經理由於其強大的名氣,吸引資金的能力都非常強,管理的基金的規模也都是屬於百億級別的大規模基金。

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買基金應該選擇大規模的基金嗎?
對於主動權益基金來說,基金的規模過大,或者是過小都是不太好的,基金規模太小,單位份額分攤的成本,就會相應的增加,還有就是會面臨基金清盤的風險。基金規模太大了也會有不利的地方,比如說,基金規模過大就要配置更多的股票,規模過大還會影響基金經理操作的靈活性。
華安證券有一個研報數據,他們以20億的基金為例,重倉股持有5%的倉位,也就是1一個億,按照300億的市值的股票的換手率,單日交易占個股10%的成交額計算,基金調倉需要天。
當基金規模上升到500億以後,調倉需要佔用天,如果說減少調倉的天數,則會對市場造成較大的沖擊,提高了交易成本,因此,從交易的角度來說,大規模基金勢必交易換手會更低,擇股的思路也會更偏向於中長線的配置。
所以,從基金的成本,配置的上限,交易的調倉,歷史的業績等等,多個角度出發,比較舒服的管理規模大概是在20到40億之間。

E. 基金規模多少億合適

一般來說基金的規模是在50億的范圍是比較合適的。由於疫情的影響使得很多人在疫情期間都是沒有工作的,那麼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想要去到其他的方式來賺錢,於是那個時期的網上兼職就大量的爆發出來。同時興起的還有理財投資,那麼這個時候基金顯然就是很多人首選項。因為像股票來說的話,它的風險確實是很大的,很多人都承受不了股票的這種高風險。這時他們退而求其次選擇到了基金的投資方式,這帶來的就是基金投資人數的增多,整體基金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像一些明星基金,它可能從原來的上百億一下飆升到接近千億,這對於這只基金來說變化是非常大的。
【拓展資料】
可能在以往的時候是根本不限制去買入,然後到現在的時候卻必須要去限制買入。可以看出基金規模對於基金來說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像基金規模比較小的時候,基金經理就很方便去調倉,可以直接躲過市場的大跌。基金規模大的話,基金經理就很不方便去調倉,甚至有些時候是不能去調倉的,一旦調倉之後還可能會使得這只基金崩盤,這個風險是非常大的,顯然基金經理也不敢去這么去做。這時就只能硬生生地看著這只基金一直往下跌,而從基金規模上來說的話,我覺得50億的范圍是比較合適的。這個規模的基金不是太小,也不是特別大。很小的話就可能面臨到清盤的風險,太大的話就存在基金無法及時調倉。而像一些前景特別好的基金的話,這個規模可以適當的擴展一些,甚至是可以拿到150億,200億都可以。如果是上千萬人都關注的基金,基金規模超過了500億的話,那麼這種基金它的整體風險性就會比較高,通常來說也是沒有那麼適合去購買。
所以基金規模一般是50億的范圍比較合適。在這個范圍的基金屬於中間檔,基金經理也可以更好的去進行調倉,這只基金在整體收益程度會變得更好。如果是特別看好的話,這個范圍可以稍微的擴大一些,但是注意的是不能夠擴大的太多。基金關注的人越多,那麼基金的規模也會變得越來越大,那麼這個時候對於基金經理來說就是面臨到很嚴峻的考驗,這種情況是投資者所需要。

F. 基金規模多大比較好拿四類基金來說

在挑選基金是,基金規模也是比較重要的指標之一。有的基金是規模越大越好,但有的是規模適中最好。那麼基金規模多大比較好?下面就拿常見的四類基金舉例。


一、主動型股票基金,規模適中最好
這類基金規模適中最好,如果它的規模太小,基金費用分攤到單位份額的成本就提高了,對基金持有人的預期收益有一定影響。而且,規模小的基金,基金申贖對基金經理管理基金影響較大,最終吃虧的還是基金持有人。
如果它的規模太大,那麼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也會加大。外來資金變多,基金經理需要配置更多的股票,而優質的上市公司就那麼多,基金團隊的研究方向也有局限性,不可能跟蹤太多股票。其次,規模大的基金難調倉,即使調倉,也會對持倉股票有較大沖擊。
二、指數型股票基金,規模越大越好
指數基金是很少做主動操作的,基金經理只需要考慮基金申贖對凈值的沖擊。規模越大的指數基金,基金申贖對凈值的影響就越小。對於場內交易的ETF來說,基金規模越大,它的流動性也越好。
三、債券型基金,規模小一點好
債券型基金對基金規模的要求不多,最低別低過5000萬就好,最高也別長期100多億。太低了有清盤風險,太高了可能也買不到那麼多優質債券,白白增加管理難度,純債基金的話,幾億或十幾億的規模是比較合適的,可轉債基金可以更低一點,因為市場上的標的沒那麼多。
四、貨幣基金,規模大一點好
貨幣基金最重要的是流動性,所有它的基金規模越大越好,當然了你如果到了余額寶那樣的巨量,也要控制一下,注意風險。一般來說,挑貨幣基金,選幾百億或上千億的比較合適。
好了,關於基金規模多大合適就說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G. 一般基金經理管理的資金是多少

基金經理最多可以管理多少錢呢?1)固收+的易方達張清華可以管理1300+億;(2)指數的華夏張弘弢可以管理1200+億(3)主動權益中歐葛蘭可以管理1100+億 對於指數基金而言1200+億絕對不是天花板。看過之前美洲基金那個1200億美元的主動基金,有10位基金經理,估計這個基金把整個資產分成10份,差不多每個基金經理管理120億美元,差不多700-800億人民幣。
每一年度,金牛獎都會根據基金規模評選出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金牛獎是基金業內的奧斯卡,那些常年在榜單內的基金公司一定是規模穩定,長期表現優秀的基金公司市場上有近160家公募基金,除了這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還有很多規模比較大的基金公司,一般來說,基金公司管理規模至少應該在千億級別以上,占市場比例將近三分之一。如果某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低於這個數量級的話,要麼成立的時間不久,要麼就是旗下基金的業績表現不足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H. 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規模越大越好嗎基金規模對基金經理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基金規模的大小和基金的業績沒有直接的聯系,基金的規模取決於基金公司的發行數量和市場的景氣程度和投資者的熱情程度,基金業績的好壞主要是由運營基金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水平和市場狀態決定的。

但是在基金市場中有一句話,叫做:規模是業績的敵人,意思就是說當基金規模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隨著基金規模的擴大,基金的業績反而有可能下降,其實這也是基金的管理導致的間接的結果,所以,管理基金的規模越大,對基金經理來說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想要管理好大規模的基金,主要考慮幾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基金經理的能力,對於基金經理來說,基金的規模越大,基金的管理難度也會相應的提高,因此也會影響到基金的業績,面對大規模的基金,我們在考量基金經理的時候,應該多參考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在一輪完整的牛熊市場當中,如果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規模一直比較大,比如大幾百億的基金規模,業績仍然能夠相對穩定保持在靠前的優秀的排名,也可以說明這樣的基金經理管理起大規模的基金是比較值得信任的。
第二個因素,基金公司的實力,基金的運營不是基金經理一個人的事情,而是背後的基金公司整個團隊配合運作的結果,如果是大型的基金公司,整體的投研實力是很強的,也能夠提供給基金經理更加堅實的後盾,大的基金公司在大規模的基金管理上具有更多的歷史經驗,大規模基金的管理,不是基金經理一個人的戰斗,有實力的大基金公司有更高的概率管理好大規模基金。
第三個因素,基金的投資風格,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規模不是一味的越大越好,也跟投資風格有關,如果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是堅持長期穩定收益的策略持有大盤藍籌股,那麼,大且穩定的基金規模的對基金經理挑戰就比較小,如果基金經理偏向於小盤成長型的換手率比較高的風格,那麼,大規模的基金管理難度就比較高。
如果基金經理能夠同時滿足以上三個因素,那麼,大規模的基金管理對基金經理的影響和挑戰就比較小。
在挑選一支基金的時候,雖然說基金規模不是我們主要考量的因素,但是對於規模過小的基金我們還是要謹慎選擇。基金的規模比較小可能意味著基金投資的方向比較冷門,也更容易面臨清盤的風險,如果是對於2億規模甚至是1億規模以下的基金,我們都要謹慎選擇。
適當的基金規模對於基金經理來說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在衡量一支基金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規模納入考量范圍。

I. 基金規模多少合適如何評價

我個人覺得基金規模至少需要達到1億元以上,但也不是越高越好。

當我們選擇一款基金產品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看這款基金產品的基金經理,同時也需要看這款基金產品的持倉,更需要看這款基金產品的詳細信息。選基金產品是一門學問,因為投資人在選擇基金產品的時候能做的事情不多,相對也比較被動,所以我們更需要提前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關於基金規模這個問題,我會嘗試從以下幾點做詳細解釋。

一、我覺得基金的規模需要大於1億以上。

對於那些基金規模過小的基金產品來說,這一類產品首先沒有太多人關注,也側面說明了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存在問題,或者需要檢驗。即便這款基金產品本身沒有問題,投資人也需要擔心基金被清盤的風險。如果我們不想每天提心吊膽,我覺得最好一開始就不要選擇那些規模小於1億元的基金產品。

J. 基金規模多少億合適

選基金,我們有很多竅門,看費率、看規模、看基金經理……

不少新手覺得,基金規模越大越好,這代表基金受市場歡迎。

對於基金規模,到底多少才合適呢?

其實,我們還得分開看。

01 不要選規模小於5000萬的基金

不管怎麼選,不要選規模過小的基金。這樣的基金的清盤風險比較大。之前我們寫過文章,基金清盤不是血本無歸,該是投資人的錢終究是投資人的錢。但是,清盤流程麻煩呀,而且大部分人都不願意自己買的基金「歇菜」了。

為了防止買到清盤的基金,我們盡量不要選擇規模在5000萬以下的基金。

02 這些費用,會分攤到單位份額上

基金運作過程中,有些費用和基金規模關系不大,比如信息披露費、審計費、律師費、會計師費等。這些費用,不太受規模影響。

然而,這部分費用會分攤到單位份額上。也就是說,規模越大,分攤到單位份額的費用就越小,反之亦然。

不過,大家好像對這部分費用沒啥感覺。因為,這些都按費用實際支出金額列入當期費用,直接從基金財產中支付了。

投二隨意點開了某隻指數基金的2018年年度報告,裡面關於這些費用,都有詳細記錄,這只基金當年的審計費為7萬元,信息披露費為8萬元。17年的審計費便宜1萬元,信息披露費相同。

但是,這只基金,18年規模為9.16億元,17年規模為4.35億元。

03 被動型基金規模越大越好

指數基金是跟蹤指數的被動型基金,基金經理不需要主動操作。對於基金經理來說,首要考慮的是申贖對基金凈值帶來的影響。

當基金規模越大,單筆申贖對基金的影響就越小。

舉個例子,一隻基金規模為5000萬元,其中有個機構投資者持有1000萬元。假如某天,這個機構投資者贖回了,贖回金額占基金凈資產的20%,該基金大約需要賣掉20%的股票,對這只基金的影響很大。

假如,另一隻基金的規模為50億元,那麼同樣被贖回1000萬元,只佔基金凈資產的0.2%,基本不會影響基金的操作。

所以,選指數基金,先看跟蹤誤差,再看費用。這兩個都差不多,選規模大的那一隻。

需要特別說明一下,增強指數基金,有一定主動管理的動作,這類基金的規模不是越大越好哦。

04 主動型基金規模適中為好

主動型基金,如何受規模影響,應該是最復雜的了。規模不能過小,這個我們前面已經講過原因了。同時,規模也不能過大。

公募基金有「雙十規則」:一隻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的10%,一個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該股票市值的10%。

基金規模過大,那麼必定要配置更多隻數的股票,對基金經理的要求很高。

假如,一隻規模10億元的基金可能配置30隻股票就夠了。那麼,一隻規模100億元的基金,可能就需要配置100隻甚至更多的股票。

基金經理哪有能力和精力,同時去跟蹤那麼多股票呢?

另外,有句話叫做「船大難掉頭」。基金規模過大,操作的靈活性將受到很大影響。

熱點內容
嶺南股份股票恆潤科技 發布:2025-05-16 15:36:33 瀏覽:341
基金不復權基金除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6 15:23:51 瀏覽:271
廣東宜通世紀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6 15:02:11 瀏覽:610
私企虛擬股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6 14:52:02 瀏覽:132
廣州股權掛牌成功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6 14:48:38 瀏覽:677
今年以來退市的股票 發布:2025-05-16 14:44:23 瀏覽:552
如何為子女及公司設立基金 發布:2025-05-16 14:44:14 瀏覽:396
江中制葯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5-16 14:34:22 瀏覽:354
卓翼科技的股票為什麼這么低 發布:2025-05-16 14:28:51 瀏覽:251
如何保值數字貨幣 發布:2025-05-16 14:28:47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