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正圓投資是哪個基金

正圓投資是哪個基金

發布時間: 2023-03-06 06:22:41

① 元宇宙概念基金有哪些

目前國際市場上共有六隻元宇宙ETF,其中美國兩只,韓國的4隻。從基金規模和發展程度來說,以美國為主。國內尚無元宇宙ETF,多種產業指數受益元宇宙產業鏈。
一、美國的元宇宙基金情況
美國是元宇宙的先行者,相比於國內許多大廠的觀望,美國互聯網巨頭似乎更快的達成了共識。Rolox、Facebook(Meta)、蘋果以及其他科技巨頭都在積極布局元宇宙,推出自己的元宇宙概念產品。
美國已發行兩只元宇宙概念ETF,分別是圓山投資的RoundhillBallMetaverseETF(META)和10月由Fount發行的FountMetaverseETF(MTVR)。
2021年6月30日,RoundhillBallMetaverseETF發行時規模僅有150萬美元,而後受到元宇宙概念爆發、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概念電影《失控玩家》上映等消息刺激,掀起了美國元宇宙的投資熱潮,截至2021年11月15日,MetaETF規模快速擴張到3.85億美元,暴增257倍,熱度空前高漲,近一月漲幅達12.91%。從持倉標的來看,META主要投資於硬體和虛擬平台等領域。根據三季報信息,目前持倉41家布局元宇宙的公司,包括英偉達、微軟、Roblox和Facebook等,2021年三季報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54.62%。而MTVR其投資目標更偏向於增強現實和虛擬世界等領域的公司,截至2021年11月12日,MTVR重倉持有了蘋果、Meta平台和字母表等公司,其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39.39%。
目前來看,美國的這兩只ETF,持倉標的較為優質,上市後反響熱烈,投資者熱情高漲,整體處於快速發展的狀態。
二、國內元宇宙基金情況
反觀國內,目前並沒有直接推出元宇宙的公募基金或者ETF。這和國內市場對元宇宙相關概念的認識稍慢有關。除了位元組跳動豪擲90億元收購Pico公司之外,其他的幾大互聯網巨頭似乎對元宇宙有些後知後覺,國內尚未出現如Facebook(Meta)這種大型的元宇宙平台。但是產業鏈相關概念的板塊ETF,例如跟蹤中證動漫遊戲指數、中證傳媒指數和中證虛擬現實主題指數的ETF受到元宇宙概念帶動上漲較多。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選取涉及動漫、游戲等相關娛樂產業公司作為成分股的中證動漫遊戲指數和跟蹤虛擬現實指數的銀華中證虛擬現實主題ETF近期表現都不錯。前者是因為目前游戲是元宇宙主要的表現形式,後者則是重倉了元宇宙重要支持技術——VR/AR的上下游供應鏈的相關企業。
長期來看,元宇宙基金可投資標的並不少。國內現有的基金中,和元宇宙相關主動權益基金已超過300隻,而包含元宇宙相關概念,如游戲、虛擬現實等的ETF接近400隻。這些基金都為元宇宙未來投資提供了廣泛的基金池,與此同時,部分基金經理也在積極布局相關領域。例如,市場已有3隻私募產品以元宇宙命名,分別是正圓元宇宙、正圓元宇宙1號,以及上海高頻-元宇宙1號。元宇宙或將成為基金未來布局方向之一。

② 私募大佬排名

私募大佬的排名?

Carlyle:全球前5 PE,Buyout (「控股收購型」)和 Growth(「成長型」)都做,各個行業也基本都覆蓋。
淡馬錫:新加坡國企,錢多,一二級市場都看,一級市場主要做成長型,TMT行業看得比較多。
MBK:韓國起家PE,之前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的中國區老大走了,自己去開了fund,加做Nexus Point Capital。目前應該是韓國項目多一些,當然中國也會看。主要做控股收購型,大部分行業都看,但是由於是並購導向,互聯網之類的企業不太看。

中信資本:中國本土PE,錢多,資源多,控股收購型為主,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在大陸地區投資非常活躍,屬於國內做得比較好的本土PE。最近投過的項目包括順豐、麥當勞等。
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專注於亞洲市場,主要做控股收購型,看的行業也是除了純互聯網之外基本都覆蓋。
華平:全球前10 PE,主要專注於成長型,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不過最出名的應該是他們在互聯網、新消費領域的投資案例,比如最近在進行的58同城的私有化、前段時間接盤神州租車等。

軟銀:起源日本,孫正義嘛,大家肯定都知道,阿里巴巴是他最出名的項目之一了。成長型為主,行業的話,互聯網和高科技行業為主,而且他的打法是搭建一個大平台,裡麵包含了各種他們投資的科技企業,最終遠景估計是要引領世界科技發展了。當然最近的wework,uber,OYO等,讓很多LP對孫正義的投資邏輯產生了懷疑。接下來如何發展就拭目以待了。
PAG:專注於亞洲,控股收購型和成長型都做,並購型稍微做得多一些,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了。最近做的項目包括樂信、珍愛網、盈德氣體等。

L Catterton:主要是做消費品行業,比如飲料、啤酒、食品之類的。
Blackstone:全球排名第一的PE,在全球市場非常活躍,但是過去幾年在中國活躍度一般。以控股收購型為主,投的行業偏傳統一些,過去2-3年在中國應該是收購了一家包裝公司和一家物流倉儲公司。

KKR:全球前5 PE。青島海爾、現代牧業等經典案例就是私募大佬劉海峰之前在KKR時期投的,後來劉大佬自己去開fund了,叫做德弘資本 / DCP Capital。類型上控股收購型和成長型都做,並購型做得多一些,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了。
高瓴資本:從AUM來講,現在是亞洲最大的PE。一級和二級市場都看,一級市場以成長型為主,但是也會做控股收購型,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最出名的應該是他們的TMT組和消費組,投過京東、格力、百麗、喜茶等大家熟知的公司。

方源資本:本土美元基金,創始人唐葵也是私募界的出名的大佬之一,做成長型比較多,投過很多互聯網行業,比如360金融、貓眼、老百姓、房多多等。
春華資本:本土美元基金,創始人胡祖六博士,應該很多人聽過這個名字。他們也是投互聯網行業比較多,和阿里巴巴關系極好,經常一起做項目,和阿里一起投過的項目比如哈啰單車、大搜車、百勝中國等,春華資本也投資了螞蟻金服。

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國際大投行旗下的私募業務,劉海峰大佬在加入KKR之前,曾在這里待過。主要做成長型項目為主,行業上除了互聯網之外,基本都覆蓋,近期比較出名的項目應該是飛鶴。
Goldman Sachs PIA:也是國際大投行旗下的私募業務,比較低調,不太經常看到他們的新聞或者碰到他們的人,不過高盛在金融圈的名聲足以讓他們在私募領域里也有超強的deal sourcing能力。他們做的項目也是以成長型為主,各個行業也基本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聚水潭、口子窖等。

CVC Capital Partners:全球前10 PE,在亞太區域主要做控股收購型項目,各個行業基本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俏江南、大娘水餃等。
Silver Lake:全球前20 PE,在亞洲貌似做東南亞項目和印度項目比較多,沒太聽說他們做了什麼中國地區的項目。經評論知友提醒,他們曾投資過阿里巴巴的Pre-IPO。

Bain Capital:全球前20 PE,基本只做控股收購型項目,各個行業基本都覆蓋,比較出名的是他們的醫療行業組。
EQT:歐洲起源PE,做控股收購型項目為主,但是在中國不太活躍,比較出名的項目是老百姓。
Affinity:和PAG、Baring有點類似,屬於專注於亞太區域的PE,但是somehow沒有看到過太多他們近期投資的項目,經評論知友分享,Affinity曾在2016年的時候投過今麥郎。

弘毅資本:聯想旗下的PE,曾經一度引領風騷,在中國本土PE中大放異彩,但是後來據說表現沒以前好了,比較出名的項目,像途牛和pizza express好像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厚朴投資:中國本土PE,創始人方風雷也是中國投行界的元老之一。主要以成長型項目為主,各個行業基本覆蓋,科技、消費、地產等行業關注較多。出手非常大,之前投過蒙牛、中國銀行等大項目,前段時間還跟上面提到的高瓴資本在搶格力。

博裕資本:目前來講,應該是中國本土表現最優異的私募基金了,近期比較出名的投資是猿輔導、KLOOK、完美日記、網易雲音樂和快手等,歷史上也投過中糧肉食和同程旅遊這樣的典型案例,他們投的消費品、互聯網和醫療行業多一些,以growth為主。
中金資本:也是券商系基金,在國內非常活躍,所有行業都覆蓋,以growth為主,最近投了聚水潭、比亞迪半導體、凱樂士、小鵬汽車等。

鼎暉投資/CDH:中國本土PE,前身是中金/CICC的直接投資部,從fund類型上來講已經非常完整,包括PE、VC、地產、夾層資本等等,比如他們最近剛完成了第五個夾層資本基金的募資,達到了80億人民幣的規模,這也是中國截至目前為止最大的夾層資本了。PE方面的話,以成長型機會為主,覆蓋的行業包括消費品、工業製造業、現代服務、醫療、金融、能源等,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蒙牛、雙匯、鏈家、分眾傳媒以及奇虎360等。

德弘資本 / DCP Capital:上面提到私募大佬劉海峰後來自己出來開fund了,就是指DCP,首期基金規模就募到了25億美元。從項目類型上來說,既看控股收購型項目,也看成長型項目,行業上來說主要包括消費品、工業技術、醫療健康、農業/食品安全、商業服務、金融服務和TMT等。雖然成立時間不長,2年多左右,但是已經投出了多個項目,包括啟明醫療,MFS Technology,遠東宏信,中糧肉食等。

CMC資本:中國本土PE,創始人黎瑞剛,江湖人稱黎叔,大家應該多多少少聽過他的名字,屬於政界+傳媒界兩邊都吃透的大佬。CMC Capital剛成立的時候,應該是專注於黎叔本身最擅長的文娛領域,不過後來看的行業也慢慢拓展,現在基本文娛,科技和消費品都看。專注於成長型機會。在中國投資界非常活躍,經常能看到他們投資的新聞,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完美日記、猿輔導、樂其電商、快看漫畫等等。

TPG:全球前10 PE,但是在中國並沒有很活躍。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中金、摩拜單車、維金信科、深圳發展銀行、和睦家醫療等。
GIC /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新加坡的國際投資機構,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投過的項目包括瓜子二手車、點融網、微盟、菜鳥網路、以及「著名的」瑞幸咖啡。
General Atlantic / GA / 泛大西洋投資:全球前20 PE,過去兩年在中國比較活躍,以growth為主,各個行業都覆蓋,但是以高科技和消費品為主,比較出名的項目包括最近正在進行的58同城私有化、自如、西瓜製造商等。

Nexus Point Capital:提到之前MBK的中國區聯合創始人出來開的一個Fund,就是這個。在香港和上海都有辦公室,只做並購型項目,專注於mid-market,最近做過的項目包括台灣的漢堡王和幾家醫療領域的公司。

③ 比較知名的私募基金公司有哪些

IDG、 紅 杉 資 本、 創 新 工場、 深 創 投

④ 私募大佬排名

一、 葛衛東 江湖人稱「葛老大」的葛衛東,2000年開始投資股市,數次破倉,一度有自殺傾向。2004年,他閱讀了大量巴菲特的書籍,使他明白了投資的真諦,交易能力迅速提高。在過去的六年裡,他的年均回報率為120%,被華爾街稱為「東條英機」。現在擁有150億資產,在胡潤財富排行榜上排名第216位。
二、 王亞偉 曾經的「公募之弟」王亞偉,帶領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生了748.90%的總回報,成為了業界的神話。他以低調和犀利的操作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大膽的操作風格,他的基金在2016年的表現令人尷尬,王亞偉從神壇上摔了下來。但現在他重生了,帶著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70%以上,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農民傅海棠養豬六年,種棉花大蒜。2000年投資期貨,2009年至2010年,18個月投資從5萬增加到1.2億,成為期貨「第一散戶」,原「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擁有「農民哲學家」稱號。
四、蔣菲 歷史上「最佳散戶投資者」蔣菲,25歲時通過炒股賺了4億元,一夜成名。她的背景很神秘,又是個低調的人,所以她的財富來源是有爭議的。但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方法,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典型的「浙派」短線游資,出手果斷,資產管理嚴格,交易體系獨特。
五、趙丹陽 趙丹陽於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並於1996年回到國內市場。2007年和2014年兩次攻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能夠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做出准確的判斷。李大霄曾將自己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和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2010年以600萬元持有3萬多手棉花賺了220倍到13億,2011年以1億元持有1萬手空棉花賺了7億,被稱為棉花人。2012年,他重新入市,虧損7億。之後,他暫時退出期貨,在華山行醫。
七、張磊 一級市場「投資狂人」章雷是高淳資本的創始人,管理的資產達300億美元。他的投資項目包括騰訊、JD.COM、mobike和滴滴,他倡導的投資理念是「存正用奇」、「撈一把」。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表現最好的股票管理基金。
八、裘國根 邱國根,凈資產70億,學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掌舵。我們可以在股票,期貨和債券市場看到他。他最擅長投資組合,他的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大陸投資者視他為「港股之神」。1969年,他開始了自己的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下了股票。40年後,他擁有資產42億人民幣,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倡導「炒股不投機市場」的理念,對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不幸的是,他在2014年患有淋巴瘤,並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前「私募哥」徐翔,被譽為「寧波每日極限敢死隊」首席舵手。17歲時,他拿著3萬元入市投機到40億元,一度管理數百億資產「鶴立雞群」。不幸的是,2015年,一代投資神話在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和內幕交易而被捕後宣告終結

⑤ 百億私募大佬罕見空倉,但斌對此是如何回應的

百億私募大佬罕見空倉,但斌對此是如何回應的?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更有私募投資表明,現階段銷售市場大概率早已進到底端地區,穩中有進以後會擺脫分裂市場行情,要堅定不移擁有高品質財產。希瓦梁宏表明,股票型基金項目投資是未來十年最好大類資產配置,假如以更長久的目光來對待銷售市場,那最好是的對策便是高倉位+長期性擁有高品質企業。

也是有千億私募投資在現階段定位點發售新品。正圓項目投資廖茂林的股票基金在上年10月開展了全銷售市場封閉式,在2022年3月份趁勢發新基,廖茂林覺得,2022年的股市跟2020、2021年較為相近,會是一個「上面有頂,底下底」的結構性行情。2022年更像2020年,但是比2020年好些做一些。目前股市早已處在相對性較低的部位,心態實際上釋放出來的差不多了,最焦慮的過程中也早已以往,後面下挫室內空間並不大。

熱點內容
開店過程中如何處理財產 發布:2024-05-19 18:37:17 瀏覽:777
上海榮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2024-05-19 18:36:02 瀏覽:41
昆明合夥公司股權如何分配 發布:2024-05-19 18:26:35 瀏覽:694
買漲停板的股票可以嗎 發布:2024-05-19 17:46:07 瀏覽:895
給銀行推銷理財對接哪個部門 發布:2024-05-19 17:41:57 瀏覽:476
商業銀行如何參與城市基金 發布:2024-05-19 17:40:27 瀏覽:177
股票大宗交易歷史 發布:2024-05-19 16:46:38 瀏覽:3
安泰科技股票分析報告 發布:2024-05-19 16:25:08 瀏覽:627
股票軟體的指數 發布:2024-05-19 16:06:32 瀏覽:915
如何少走彎路投資理財 發布:2024-05-19 15:55:56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