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如何杜絕期貨交易

如何杜絕期貨交易

發布時間: 2024-12-20 07:59:22

⑴ 在期貨中,該如何一步步的構建屬於自己的規則

很多人在期貨市場中,因為不清楚該如何避免虧損,就導致他們經常會踩雷。對於期貨市場來說,更應該在不斷的投資中學會如何去規避一些問題,才能夠從期貨市場中構建一些關於自己的規則。很多人能夠通過期貨收獲很多的金錢,也有很多人會通過期貨虧損很多,所以我們在期貨市場中更應該找尋一個屬於自己的方法才能夠更好的獲得更多的收益。

風險管理

除了需要了解期貨市場的規則,更重要的就是學會規避風險,對於期貨市場來說風險是經常會出現的。但是大的風險也伴隨著高收益,所以我們在期貨市場中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行為,其實做好風險管理就能夠減少虧損。除此之外我們一定要觀察好市場的規則,如果發現了一些問題的話,我們就需要取消我們原定的計劃。

⑵ 期貨交易詳細講解

一、交易規則1.雙向交易期貨屬於雙向交易品種,有做空機制。
價格上漲時,做多賺錢,做空虧錢;價格下跌時,做空賺錢,做多虧錢。也就是說,當價格下跌時,我們也有賺錢的機會,這點是股票不能比的。因而期市牛市熊市的概念不是很強,只要你能夠把握住方向,賺到錢,對你而言每天都是牛市。
2.杠桿交易期貨市場交易無需支付全額資金,只需支付部分的保證金即可獲得交易的機會,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杠桿交易。舉個例子,假如某品種交易需要支付10%的保證金,則杠桿為10倍,即你的利潤和風險放大了10倍;若需支付20%的保證金,則杠桿為5倍,即你的利潤和風險放大了5倍。因為任何成熟的市場賺錢的都是少數,期市也不例外,而加杠桿之後,虧損是成倍地放大,因而會有「期貨比股票風險很大」這一說法。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你實戰經驗豐富,期貨市場可以考慮,否則建議先學習或者進行模擬盤練習。
3.T+0交易期貨是T+0交易,即可以隨時平倉,當日買進,可當日賣出。這有利於把握利潤和控制風險,不利之處在於容易導致短線投機過度,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風險,本金虧損會很快。因而,期市對於交易紀律的要求更高,沒有明確的交易計劃和紀律,極容易短期內大虧。
4.負和市場期貨市場本身並不創造利潤,但是有人在裡面賺錢,有人在裡面虧錢,每一筆交易還有手續費,這是典型的負和博弈的游戲規則。通俗一點,如果你在期貨市場賺了錢,那一定是別人虧的,同理,如果你虧了錢,一定是被別人賺了。據統計,無論是賬戶數量還是資金量,盈利方遠遠小於虧損方。
二、操作技巧1.風控第一之所以將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因為期貨是杠桿交易,如果不注重控制風險,虧損一次就足以讓你元氣大傷。做單嚴格帶好止損止盈,在利潤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移動止損止盈來擴大利潤,切勿扛單。
此外,期貨盡量輕倉操作,無論何時,杜絕滿倉。再者,盡量不要持倉過夜,持倉過夜意味著你必須承受隔夜的風險,所謂夜長夢多,誰也料不準一夜之後,你的賬戶會是怎樣。
2.杜絕頻繁交易期貨是T+0交易,日內可以無限次交易,很多新手朋友極容易頻繁操作。虧錢的時候,急著回本,不斷加碼,結果越虧越多。賺錢的時候,貪心不足,信心膨脹,結果回吐浮盈不說,還搭上虧損本金。
3.順勢而為的原則多頭行情中,順勢做多,而不是看到漲多了就去抓空;空頭行情中,順勢做空,而不是看到跌多了就去抄底。逆勢操作的結果,就是不斷地止損甚至爆倉。
4.交易計劃和紀律炒股需要計劃和紀律,炒期貨更需要。期貨的利潤很大,風險也很大。沒有嚴格的交易計劃和紀律,率性而為,很難在期市生存。
5.堅持復盤與學習賺錢有方法,虧錢有原因。每天收盤後,一定要花時間對當日的行情以及自己的交易進行總結和反思,總結原因,然後不斷學習。

⑶ 期貨交易要度過這八道關卡,看看你再哪一關

一、止損關

交易初期,交易者通常入市不久就會遭受損失,甚至是一連串的重大損失。分析自己的交易記錄後,才發現原來其中的一筆或者某幾筆交易導致本金大失血,這時的資金曲線會表現為斷崖式的下跌。

所以,交易者一定要防止發生大虧損的交易,要果斷止損。止損是交易者最先接觸也是最先學會的一門實戰課程,它能保護交易者的本金支撐到下一關。

二、順勢關

學會止損後,交易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卻猛然發現自己的本金還是一如既往地減少,只是減少的速度慢了很多,即止損止損,越止越損。經過分析自己的交易記錄,發現原來自己很多筆交易的方向有問題,與行情的大方向不符,所以很多交易最終都是止損平倉,這時的資金曲線表現為連續的碎步式的下跌。

三、輕倉關

交易者在做到了既能止損,又能順勢後,交易績效有所改善,逐漸贏多輸少,但此時,快速發財的慾望膨脹,膽子越來越大,倉位也越來越重,終於有一天出現了交易者雖然設置了止損但市場沒有給予執行的機會,於是資金大幅回撤甚至出現重大虧損,一筆輸掉了很多,這時的資金曲線表現為總體上行但偶爾再次發生斷崖式下跌。

這類似於健康的人遭遇車禍,交易中的意外總是不期而至的。交易者要認識到交易生涯中偶然性的重大負面作用,明白期望「一朝暴富」但結局卻往往是猝死。要防止這種意外發生,就不能重倉,否則一旦出現特殊情況就沒有了迴旋餘地。交易者要輕倉交易,不再急於求成。

四、擇時關

學會了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但在輕倉操作下,掙錢的速度畢竟也慢了,於是交易者恨不得每時每刻都有交易做,恨不得每時每刻都有驚天大行情,整日東征西討,一看到所謂的「機會」出現,就一個猛子扎進去。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後發現,資金曲線上大的回撤雖幾乎沒有,但是資金曲線近乎上下波動而無明顯增長。分析交易記錄後發現,原來自己是在行情的振盪期不斷操作,因為沒趨勢,或者說沒行情,因此縱使做得再多再好也賺不到多少,倒是自己的交易費用上升了不少。

所以做交易原來不用每天都呆在市場中,有的時候休息一下反而效果更好,交易者此時明白了張弛有道,一年中只需要抓住那幾次有限的行情即可,不必時時交易。

五、系統關

如果前四關過了,那麼能讓交易者快死、慢死、猝死的主要障礙業已都理清,即該吃的虧都吃過,該吸取的教訓也都吸取了,至此一個較為完善的交易理念初步形成。雖然如此,但交易者還是會不時地犯一下上面所列的錯誤,例如有的時候止損不堅決,或一再放寬止損額,有的時候靈光一閃要抄個底,有的時候一放縱自己就重倉了,有的時候幾筆虧損後急於翻本又過度交易。總是不自覺地錯了改,改了又犯,彷彿永遠無法杜絕。

因此,交易者必須把交易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操作規則,使之成為可供遵守的紀律。經歷了艱苦的嘗試,交易者終於在此基礎上構建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也意識到了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必須是初始資金、入場、止損、止盈、加減倉五位一體的系統,不可能先解決了其中的一個,再去解決其他的,所有的關節必須同時打通。

六、自信關

交易系統構建成功了,而且歷史數據測試很理想,交易者心想終於可以輕松地掙錢了。但嚴格按照信號操作後,卻碰到了連續虧五六筆的情況,極端的還有將近二十筆的虧損,交易者此時又開始懷疑自己的系統,認定系統必定有自己不知道的重要缺陷。

具有完美主義傾向和勤奮鑽研精神的人往往又會陷入到系統的修修補補中,遺憾的是這個問題並非努力就可以解決,也許要經過很長時間交易者才會明白,連輸連錯不過是壞的遊程在起作用,因為交易系統並不適合當時的行情,資金管理的作用之一就是要能熬過這種行情。

七、重復關

經過磨練,交易者明白了虧損是交易的必然組成部分,掙錢的交易不一定是好的交易,虧錢的交易也未必就是壞的交易。重讀經典著作,才發現原來交易的奧秘前人都講過,可惜不親身經歷就難解其中真義。這個階段交易者已經可以穩定盈利了,但是交易者心中始終存有一個問題:成功是否還有其他捷徑可走呢?換句話說,雖然交易者有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但是別人的交易系統會不會更好呢?不能為了抱牢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於是交易者又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他系統的設計和測試中來,結果不甚了了。

其實,只有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吸取了很多失敗的教訓,交易者才會形成自己的交易理念,而系統就是要將這個可行的理念具體化,從這一點看,所有的交易系統都有相同的特點,萬變不離其宗。因此,交易者應專心按照既有系統信號操作,不斷重復盈利模式,資金才能穩定增長。

八、自在關

通過上述修煉,交易者防止每個錯誤的方法都已規則化,並且每次交易都能做到嚴格執行規則,這時的資金曲線逐漸上行、斜率適當且沒有很大的回撤,交易者自身也會感覺到交易不那麼累了,雖然還在天天盯盤,但是做單數量越來越少,成功率卻越來越高。此時交易者相信自己的交易系統,也明白系統雖然有一些缺點,但是堅持下去,掙錢是必然的。這時候,交易者定力仍然不足,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擾,比如自己仰慕的高手的建議、有關莊家主力的報道、似是而非的基本面信息等,交易者還會因輕信而犯錯吃虧。

這一階段交易者最重要的是修煉定力。隨著心態的不斷改善和經驗的豐富,交易者漸至耳順境界,能輕松辨別信息的真偽輕重,不為外界信息所擾。此時交易者回顧自己的交易記錄會發現,原來一年之中單子雖不多做,但錢並不少賺,長此以往,必能逐漸達到財務自由、心神自在的境界。

⑷ 期貨投資的安全戰略

期貨市場是「冒險家的樂園」,期貨投資可謂是「勇敢者的游戲」。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在投資中能夠有所成就的人不多,大約不到5%。那麼,是什麼阻擋了許多優秀的投資者踏入成功之門呢?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未能將安全意識貫穿於投資過程的各個環節。

所謂的安全戰略,就是研究如何使投資立於不敗之地。在安全問題上,我們不但需要在風險產生之時的一般意義的防守,更需要在風險尚未發生之時的積極主動性防範。這就需要我們培養和具備對風險的預測和感知能力,以及最為重要的控制能力。

安全戰略的目的:為投資保駕護航,駛向正途、到達彼岸。

就期貨投資運作的整個過程而言,安全戰略所涉及的問題應涵蓋三方面內容:⑴交易之前---投資方桉擬定時的安全防禦,⑵交易之中---投資計劃實施過程中的安全與防守,⑶退出交易---如何安全主動地離開市場。

就安全問題,我們必須樹立這樣一種思想:客觀市場是第一位的,主觀判斷是第二位的,評判決策與交易是否正確的標準是市場的現實表現;同時,市場是完美的、客觀的,而人的認識卻是有限、片面和具有主觀性的。可見,客觀事實與主觀認知之間總是存在著差距,也就決定了投資者出錯的必然性和經常性。

因此,我們必須承認和正視以下事實的存在:

⑴市場存在我們所不知或是無法認知的事情;

⑵存在潛藏而未完全顯露的因素,或是突發性事件;

⑶我們對正在發生的事件所產生的影響估計不足;

⑷對事物的理解和市場的反應做出了相反判斷;

⑸市場本身因過度扭曲所蘊藏著的反向動能;

⑹因人為操縱導致市場價格的異常表現。

一、交易之前

1、休息與等待

休息與等待是一種積極的防禦狀態。許多投資者並不了解其內在的意義:什麼也不做的防守成本是所有安全措施中最低的。我們之所以無所作為,是因為:⑴心身休整與交易總結一下,⑵市場沒有大行情、或無法判斷行情,⑶行情的演變已進入危險地帶,⑷戰略計劃實施前的時機等待。

資金權益的曲線與價格的波動圖形是相似的,資金階段性增長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件難事,而如何迴避權益的大幅回落卻不是易事。然而,只有迴避資金的回撤,才能實現資本的增值,才能達到資本卷動的復利效果。「不為」也許是最好的方式,這是一種舍棄,是一種順服與尊重客觀市場的表現。可見,學會休息與等待是決定投資能否取勝的重要一環。

我們需要明白:市場是行情變化中的主角,而投資者的表演不過是個不起眼的配角。應當留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給市場,而不是自己忙忙碌碌;應當等待市場給出明確的方向,否則,忙碌的結局只能是虛空一場。

問題的關鍵是:為什麼人們總是忙碌?這是慾望驅使的結果。當人把眼睛盯在金錢而不是市場與自身時,總是會臆想行情的發生,並希望抓住而不願喪失。我們認為:能夠挖掘有投資價值的行情固然很好,但是,能夠發覺市場沒有行情、或是承認看不懂行情,其意義更加重要。因為只有認識到這點,才會懂得休息與等待的價值。

《孫子兵法》中有句話:「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之所以不作為,是為著安全起見,為著大的戰略計劃服務,而不是眼前的小利或是利誘下的盲動。

2、選擇市場

首先,我們需要對市場運行選擇,並加以限制。這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市場都適合做投資。從安全的角度考慮,投資者應當遠離這樣的風險市場:⑴盡管行情巨大,但風險無法控制的市場;⑵人為操縱跡象明顯,導致分析困難的市場;⑶持倉小、成交清澹,短期內無法活躍的市場;⑷不受法律保護、制度規則不健全,或是交易所誠信遭受質疑的市場。

風險的防範不僅僅在風險產生之時,更應該在尚未發生之時就將其杜絕。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增加額外的風險負擔,使投資者的精力更加集中在價格波動的本身而不是其它。有人會說:不管怎樣說,能賺到錢就好。但無數事實證明:不良的投資環境,終究結不出善果;正如氣候惡劣的環境,無論如何精於耕作都是枉然。

盲目投資時常走向災難,限制行為自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在這里,總結一下「選擇市場」的方針是:漲跌可分析性、風險可控性、交易可操作性,同時市場必須具備誠信、公正與規范。

3、戰略評估

正確的行動來自於正確的思想,正確的交易有賴於對市場正確的評判。顯然,投資的安全性與市場分析的正確與否有著必然的聯系。分析正確率越高,投資盈利的可能性越大;反之,損失將無法避免。在這里,我們倡導樹立「要戰就一定要勝」的思想,即每戰必捷。正如軍事上主張「不打無把握之仗」;又如《孫子兵法》通篇所透射出的「全勝思想」。

「全勝」的根基在於很好地把握市場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而行情戰略性評估的核心任務正是如此。有句俗話:早知三日,富貴千年。可見,作為投資者應當具備洞察力和預見性。當我們對將來的基本面擁有足夠的評判依據,那麼對市場未來時空的定位就有了宏觀的把握,也就成為「從未來走來的人」。這樣,對於現今市場往後必要發生的事情有思想與行動的准備。

期貨市場的套利方式被大家認為是風險有限的投資模式,而對於單純性投機被當作是風險極大的投資行為。其實,單純性投機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也是一種套利行為,這是一種現時與未來的套利。當我們「看到」市場的未來時,這種風險很大的投機方式就轉化為「套利」投資,現時與未來的巨大差價才是掙錢的源泉所在。如此,全勝思想的實現將不是一句空話,當交易還沒有發生之前,投資者就懷有必勝的信念。

行情評估的任務有:

⑴市場未來演變的趨向和可能的目標時空;

⑵市場當前存在的不利因素及應對措施;

⑶市場當前所處區域的高低和現在的趨勢;

⑷是否具備投資的價值,以及風險與收益的評估。

許多人有這樣的誤區,認為要想獲得多大收益就需要冒多大風險;但我們無法否認這樣的事實---存在風險度有限而獲利空間巨大的戰略機遇。這正是行情評估的主要任務,同時我們應當拋開那些風險與收益不相稱的任何所謂的機會。

評估不能替代決策,其分析結果能否轉化為操作方桉,主要看我們對市場的把握程度與做事原則。在這里,我們倡導只做容易做的行情,選些「加減乘除」的小學題目,而將「復雜的高等數學」留在市場。正如兵法所雲: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

4、等候時機

經過總體評估,當選定某個品種作為戰略投資目標時,隨後等待時機成熟將是首要的任務。由於期貨市場實行的是保證金制度,這使得價格波動看起來較之其他市場劇烈,因而時機的掌握就顯得尤為重要。時機的問題盡管是局部和戰術性的,但良好的介入區域是運行戰略防守和增強持倉信心的有力保障,也是整個投資計劃有效實施的重要步驟。

時機的選擇應當從安全和易於防守的角度出發,否則投資的動機有意無意間陷入貪婪的境地。所謂易於防守,就是在大方向即便出現錯誤的前提下,而進場的頭寸也能在不虧或是小虧的狀態下退出市場。

良好的進場區域尤如軍事上的「根據地」,進可攻退可守。那麼,如何判定期貨交易中的「根據地」呢?這可通過兩方面來把握:⑴主要通過技術形態等手段來判定;⑵對市場正反兩方面的基本資訊加以綜合評估。由此,對市場表象特徵和矛盾對立雙方的評判,來尋求和等待行情時機的成熟,其目的就在於:等候風險度有限而潛藏巨大收益的局面---這才是投資的真正內涵。

軍事上有句名言:「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對於「誘敵深入」,他是這樣解釋的:這是戰略防禦中弱軍對強軍作戰的最有效的軍事政策。這不是懼怕和逃避,而是一種主動性的防守策略。同樣,我們應當承認:任何投資者在市場面前都是弱小的,尤其是在期貨槓桿下。所以,時機的把握最好是在行情的反彈和調整之時,並待其真實的趨勢顯露之初(順大勢的原則);而當行情出現爆發情形時則是加碼的好時機。在大方向確定的條件下,越是看起來危險的地方越是安全,而看似安全的地方往往並非安全。

對於時機的把握,在軍事上有「敵疲我打」之說,以及「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春秋戰國時齊魯兩國的長勺之戰。曹劌對戰局的解釋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三而竭」是戰機的關鍵點,轉化為期貨語言就是:原有趨勢完結後新生趨勢形成之初,或是調整後重返原有趨向之時。如此,市場方向的確立使得順勢建立的頭寸更加安全和穩固---市場強大的推動力才是真正有力的護衛。

二、交易之中

1、期貨操作的總體方針

期貨市場的雙向交易給投資者以極大的自由,因而有些人希望通過精確的分析來抓住正反兩方面的行情。然而,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情形是這樣的:當他試圖拉直波動的曲線時,市場反將其資金「拉直」。造成這種現象的深層次原因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市場是強大的、在某種意義上是無法測度的。行情分析是決策與操作的基礎,但不是所有的、哪怕是正確的分析都能轉化為交易行為。為了迴避風險和災難,我們的操作一定要遵循某種安全原則,這就是:順勢而為。

順勢交易有其數學概率的支持。經過研究與實踐,我們的結論是:⑴波段式順勢操作的盈面大於75%;⑵以戰略投資的角度介入市場,其盈面可達95%;⑶單從技術分析的角度,抓頂和底的概率小於1%。其實,大家可以看看國內證券市場的特有現象就會明白:上漲時大多數人都掙錢,而走熊時參與在其中的人幾乎都在虧錢---這是與其交易規則中只許做多的限定有關。

在思想與行為上,戰略投資者一定表現為順應大的趨勢,而逆勢操作必定是短視與投機的體現。時間對於逆勢交易而言意味著消亡和毀滅;其小概率本質決定著這種投資失敗的必然性,而不論個人的智慧高低。古人雲: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及也。由此,投資者一定要摒棄逆勢而動的任何想法與行為。又如孟子曾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我們應當明白自由只存在真理之中,就如魚不能離開水。限定行動的自由,才會有金錢的增長。成為天然贏家的必要條件是:做一個順勢交易者,做一個戰略投資者!

綜合前文,期貨操作的總體方針是:宏觀順勢、微觀逆勢。

2、期貨交易的生存法則

許多人憑著聰明才智來到期貨市場,但帶走的是失落與悔恨。促成這樣局面的原因是什麼?個人的小智慧。人的聰明在市場的面前顯得蒼白,我們當擺正自己的位置:市場是第一位的,人的主觀評判是第二位的;決策和交易是否正確由市場來裁決。由此,認識到自己的有限與市場的博大,才能迴避一次次重大損失。

生存法則是什麼?第一時間無條件止損,並要始終堅持而不心存僥幸。

保證金槓桿的效應使得價格波動被人為放大,並且合約到期的限制使得持倉不能一直保留。當持倉的方向與市場運動背道而馳時,時間的代價將變得越來越昂貴;在交易不利的情況下,如果不及時採取正確的行動,那麼時常會面臨這樣的情景:⑴投入的保證金剛好被擊穿;⑵帳面盈利可能全部喪失;⑶因反趨勢全部資本金面臨災難的結局。

由此可見,要想生存就必須學會止損。止損應在交易方桉產生之時就當考慮和設置,在交易之中按某種方式全程跟蹤和推進。止損的寬窄與個人情況有關,但主要是與市場正常波動的幅度相匹配,有時亦附加一定的時間條件。作為中長線交易者,止損的大小以能夠承受日常的價格波動為宜,避免頻繁地觸動止損,從而保證在決策正確的前提下操作計劃能夠有效運行。

止損就意味著放棄。放棄的也許是機會,更有可能是災難。止損出局的好處有三方面:⑴進場時機不當。這在決定出場的當時並不能確認是否犯了方向性錯誤,但我們必須選擇離場。一方面,迴避重大錯誤的可能;另一方面,為再次尋找更安全、更好的入場點供應機會。⑵方向性判斷錯誤。在反趨勢情況下,如果沒能夠及時出場,那麼時間與槓桿將對交易構成致命的打擊!避免這種情況的唯一辦法就是及時止損。⑶走出困頓。如果連續三次被止損出局,那麼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出現問題。這時投資者就當拋開任何行情,強制休息一段時間,避免陷入死路與沼澤。遠離市場有助於理清思路、找出問題,否則,幸運將遠離而災禍卻接連不斷。

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願下決心止損是許多人的通病;然而,投資者如果對未來充滿必勝的信念,那麼當前的困難將變得微不足道;因為時間會給成功的投資者帶來財富。損失是暫時的、必須的,它是成功過程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暫時地放棄金錢是為了保存資金實力,也是為了將來得到更多、更好的回報。可見,止損是生存之道,是「飛行員的降落傘」,是市場第一性原則的體現。

3、資金管理策略

保證金的調節是期貨市場賦予投資者的自由。這種許可權的自由選擇會帶來人性最直接和最充分的暴露---人總是有用足保證金的強烈傾向。期貨並非是普通的金融工具,其槓桿效用像似「核金融」。因此,高比例動用保證金會使得投資盈虧產生巨幅波動---既可能出現資金爆炸,亦存在迅速毀滅的可能。這種非常態現象的產生是心魔驅使的結果,這不是投資的正道,其最終結局無一例外被市場所淘汰。有個類比可以說明:小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如果120碼的速度算是安全舒適的話,那麼每增加10碼,其事故出現的概率將會呈現指數上升;當速度達到220碼以上,不論駕駛技術如何,事故出現的可能性提升至百分之百。

由此來看,自由並非都是好事。就資金管理而言,自由與安全之間應當有其統計意義上的平衡點。實踐經驗表明:當資金的利用率達到30%時,對於期貨交易而言是最恰當的。盡管投資者技術水準的高低可適度調節這一比例,但30%的利用率是資金管理的基準原則。在實際交易時,應當樹立「安全第一、盈利第二」的思想,並做到:⑴總體交易持倉要適當,以心理不擔憂為佳;⑵分批次動用資金,降低整體資本金的風險度;⑶如需加碼,必須堅持在首批頭寸已獲利的前提下;⑷設定最大下單額度,杜絕超量的任何念頭,如能做10手單不妨下7手,別搞得好像與市場有仇似的;⑸在行情的爆發點位可適度放大單量,但前提是當日收盤有利於持倉。

可以說,資金管理狀況是交易者內心世界的集中反映。良好的資金管理有助於投資者與市場維系和諧的關系,有助於交易者水準的充分發揮,有助於交易質量而不是數量的提高。其實,所投入的資金就是一粒種子,並不需要多大的量,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生根、發芽、開花和結出豐碩的果子。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急功近利---總是試圖加大保證金量的投入,希望短時期取得優異的戰果。這種急於求戰求功的浮燥心態,導致危險、恐懼與失敗的陰影從未離開其左右,直至被徹底打敗。其實,掙錢的奧秘在於時間與平和的心,在於投資者耐心等待與分享趨勢的伸展。空間的打開需要時間,時間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4、期貨操作的行動策略

在宏觀順勢的方針下,我們的任務是將方桉構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然而,計劃還不能等同於行動,從構想到行動之間有質的差別。盡管行動只有兩個動作:進場與出場;但卻是反映了投資者全部的思想內涵。構想能否進入實施全看市場是否出現預期中的有利環境;而交易過程中的退卻則看是否出現不利的格局、或不祥的徵兆。

先談進場方面,就像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市場行情的實際走向並不總是與投資構想相符。當這種情況出現時,計劃將暫時擱置,或是被取消。只有當市場趨向與當初設想的一致時,投資計劃才能啟動。也就是說:為著安全起見,在基本面分析與技術性表現達到統一的狀態下,投資交易方可運行。進場一般遵循「遲到」的原則---想像在先、行動在其後,這是為了達到內外皆順勢的目的。這樣做的好處有:

⑴如果設想沒有得到市場的驗證,市場仍處於不確定或反向狀態,那麼構想還只能停留在觀察階段,這時就不能進場交易,否則過早地介入就難免要付出代價;

⑵當市場開始顯露其真實的趨向時,如果與預想的戰略方向一致,那麼,在客觀與主觀相統一的情況下,進場交易的勝算概率就大為提高。正如武術所講究的:先是心到、其後是眼到,最後才是手到。提早進場時常能夠取得較好的價格,這對套期保值是好事,但對單純性投機而言不符合安全與順勢的原則,也違背了投資的目的---賺差價而不是價格。在這里,我們應當樹立這樣的觀念:趨勢(差價)是第一位的,價格反而是第二位的。

就退場方面,我們注意到這樣的事實:任何反轉都是由調整行情演化而開始的,任何深幅調整都會因槓桿效應使得巨大的浮動盈利化為烏有,甚至是慘敗。很多人都遭遇過這樣的情形:正當我們的口袋裝滿銀兩時,正當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而市場表現又有所困惑時,盡管不利的基本面暫時沒有顯現,甚至表現優秀;然而,危險就在這個時候悄悄降臨,夢想演變成殘酷的現實。所以,在不利的情況或不祥的預兆出現時,我們都當十分警醒,並考慮部分或是全部離場。問題是怎樣預知不利的局面呢?這就需要對市場運行跟蹤評估,以確定當前的風險程度。

跟蹤評估的側重點有:⑴市場新出現了哪些有利不利的因素;⑵對市場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潛在因素;⑶主導市場趨向的主要矛盾是否有所改變,尤其是質變;⑷市場外在的表現,以及技術指標等,是否預示著趨勢有中斷或反向的可能;⑸參考歷史行情與相關品種走勢,找出當前市場價格所處的區域。然後,我們依據評估結果,做出是否繼續存留在市場的決定。

事物的發展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換,市場行情的演變亦是如此。因此,當主導市場的矛盾其量變累計到一定程度,或出現了部分質變,那麼投資者就當考慮退出市場了。出場一般遵循「早退」的原則---提早退出,優於被動性撤出。過度地追求利潤最大化,使得我們容易挑戰行情的極限,從而走向貪婪;我們應當留有餘地,忽略邊際利潤趨低的後續行情,從而使投資立於不敗之地。

三、退出交易

1、階段性迴避風險

事物的發展總是呈現出波浪式推進、螺旋式上升的格局。同樣,市場價格的演變特徵有:⑴從表現形式看,價格亦呈現出階段性潮起潮落,在看似無序的波動中始終存在著有序的趨勢演變;⑵從變動狀態看,市場總是從一種平衡態的打破過渡到另一新的平衡,這種變化環環相扣、生生不息。因此,其特點可總結一下為:「階段性、波動性和趨勢性」。

依此,我們在操作策略上應當遵循:戰略方向上的持久、與持倉階段性的戰術調整相結合,即:戰略持久與戰術靈活。前者可不必探討,後者之所以要運行頭寸調整,是因為要迴避階段性風險。當判定市場面臨中級調整時,我們既可以保持原有持倉不動,亦可以平掉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持倉。具體說明如下:

⑴如果對行情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並距離設想的目標還遠,那麼對於調整的來臨可以置之不理,並為加碼供應了契機。

⑵如果預期調整的幅度較大、或是難以評判,那麼部分地暫時地退場將是明智的選擇。平倉多少視情而定,可以是50%,亦可以是1/3、或是2/3。如果險情消退,那麼通常將已平的倉位補上,並考慮計劃內的加碼,但前提是易於防守。

⑶趨於危險地帶的任何異動都應當警醒。由於趨勢性逆轉的表現在當初與中級調整相彷,所以投資者應當平掉所有的頭寸加以迴避。當市場恢復原有的趨勢時,可考慮將頭寸補回;但如果市場的波動變得模煳、或自我判斷出現疑惑,那麼就當離開市場。

⑷如果價格已觸及到設定的初級止損,那麼部分持倉的退出是自然的選擇;但如果最後的防線被有效突破,那麼全部的頭寸都當離場。我們必須承認市場的確存在許多為我們所不知的事情。

2、如何出局

在證券市場上,有句俗話:會賣的是師傅,會買的是徒弟。其實期貨投資也是一樣:善於出場的人才是高明的,因為只有離場才能實現投資目的。但是,人們往往在潛意識當中總是在思考---如何更好地進攻、掙錢,從而忽視了防守與退場的重要性。出現這種現象在於:人的眼睛總是盯著金錢,因著心動市場變得多姿多彩,從而流連忘返。慾望的牽動必定帶來失敗,留戀市場就是一種貪婪;這在行為本質上就是與市場比智慧。

除了被動性止損出局外,任何主動性了結頭寸都具有積極防守的意圖---看守利潤和限制損失。從安全防禦的角度出發,離場意味著風險的終結,從而徹底迴避了不確定的價格波動。古代兵法說:「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走是為了安全起見,是為了保存實力,也是為了下次更好的進攻做准備。

在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進場和出場的條件是不對等的。進場的理由必須是充分的、審慎的,有必勝把握的;但是,出場卻不同,理由可以是簡單的、朦朧的,甚至符合一些必要條件就行。如果試圖尋求充足的退場理由,那麼交易必將因眈擱而陷入困境;這就要求投資者預知風險的來臨,並提前做出反應;同時要求擁有舍棄精神,舍棄出場後行情的延續。可以看出:出場的條件是寬泛的,並留給投資者充分的選擇度。

實質上投資的過程就是取與舍抉擇的過程,而取捨的選擇在乎人心。捨得兩字是「孿生兄弟」,不舍如何得?而這就是問題的難點。許多人不了解這點,始終想通過研究市場來尋求最佳的出場方法,但至今無人知曉。為什麼?因為沒有答桉。答桉不在市場,而在每個人的心裡。追求完美就是貪婪的表現,不完美的離場方式才是最完美的,才有生存與發展的可能。

在這里,對於離場的方式給出一些建議:

⑴靈感與直覺。出場有時不需要什麼特別的理由,因為你已經盈利,甚至是大利,尤其是在預期目標已接近的情形下。當靈感與直覺提醒自己該出場時,那麼就當出局。也許有人會想:這是什麼理由!?有句話叫「適可而止」,但如何界定,只要自己心理滿足就行,何必與市場、與他人爭高低論水準。然而,如何做到知足常樂?這需要事事懷有感恩與贊美的心。

⑵技術分析。當所設定的技術指標顯示出場信號時,尤其是移動平均線呈現反向勢頭,或是圖形形態表現出逆轉的可能,那麼手中的持倉可以考慮全部退出。技術分析的本質就是市場表象的分析,通過分析現象來預知市場價格。現象是本質的反映,因而惡化的表象暗示著內在矛盾有可能出現了質變,那麼繼續存留在市場就面臨不可預知的風險。技術性表現往往優先於基本面資訊的顯露,所以,依據技術出場的效果往往不錯。在這里,你很可能丟失往後的行情,但重要的是轉化了利潤,保守和擴大了資本。

⑶周期分析。價格波動有時呈現周期性特徵,因而周期分析對於階段性轉折點時常給予很好的提醒。當時間指示大波段的轉折周期可能來臨,尤其在價格走勢上已經有所體現,那麼選擇退場將是安全穩妥的做法。另外,相反理論在退場方面有時能夠供應有益的幫助,但它不能去指導進場,因為測量「精度」太差,其判斷仍限於主觀感覺。

⑷潛在基本面的改變。當主導趨勢的基本因素開始出現不利的改變,或是潛藏的反向因素有壯大的趨向;也許此時的市場表現並未出現不利局面,甚至是狀況良好;但是投資者應當撤離市場。有一個隱含的事實值得注意:累計盈利每向前推進一步,那麼距離潛在的虧損也就近了一步。提早出場所放棄的是不確定條件下的機會,也可能是災難;但最重要的是贏得了資金與時間。

四、結束語

本文意在建立系統的期貨投資安全機制,防止我們迷失於五彩繽紛的世界。它的作用應當是我們思想的明燈、行動的指南。記得哲學家康德曾說: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就能不做什麼。風險控制意味著約束,並使之成為投資生活的一個部分、一個自然的習慣。財富之路是一條隱匿的道路,正如《聖經》中的一段話:「通向滅亡的門是寬敞的,路是寬闊的,所以走上這條路的人最多。但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通往永生的門是窄小的,路是狹隘的,找到他的人很少。」

⑸ 方正中期期貨有什麼交易規則

期貨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一、交易規則
1.雙向交易
2.杠桿交易
3.t+0交易
4.負和市場
二操作技巧
1.風控第一,交易前設置止損
2.杜絕頻繁交易
3.順勢而為
4.交易計劃和規律
5.堅持復盤與學習

熱點內容
股票交易明細模擬 發布:2025-05-11 21:29:37 瀏覽:13
老百姓如何買賣虛擬貨幣 發布:2025-05-11 21:29:30 瀏覽:939
005是哪裡上市基金 發布:2025-05-11 21:12:09 瀏覽:906
十三五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發布:2025-05-11 21:12:04 瀏覽:391
怎麼看股票基金的歷史持倉 發布:2025-05-11 20:32:12 瀏覽:183
期貨如何克服振盪 發布:2025-05-11 20:26:58 瀏覽:575
市場上大家炒的一種貨幣是什麼幣 發布:2025-05-11 20:18:32 瀏覽:729
現匯基金哪裡有 發布:2025-05-11 20:03:00 瀏覽:616
股票退市為什麼沒有整理期 發布:2025-05-11 20:02:52 瀏覽:702
基金凈值154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1 20:01:25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