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轉讓股權有什麼要求
『壹』 理財陷阱都有哪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手頭積蓄越來越多,使得人們理財投資熱情高漲,但往往也是理財騙局橫行之時,「捲款」「跑路」事件頻發。為了防止更多的人掉入理財陷阱,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一講理財陷阱都有哪些
的安全小常識。
理財主要有以下三大陷阱:
1、高息攬儲:近期媒體曝光,16位來自蕭山、杭州、寧波等地的存款人,受高額貼息誘惑,將2.88億元巨額資金存入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甘肅省臨夏東鄉(縣)支行,卻遭遇企業和銀行「內鬼」勾結,以假存單作質押騙取貸款。事情敗露後,警方已抓捕了一批涉案主要人員,涉案資金也被凍結,如今仍有存款到期多月無法支取。長期以來,銀行攬儲壓力「滋生」了大量的資金掮客,以貼息、返利等做法使不少儲戶放鬆警惕,沒有意識這部分「高息」不受法律保護。專家提醒,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存款人在關注存款利息的同時,要多留個心眼兒,不要輕信所謂的「銀行信譽」,要知道銀行也有「內鬼」,還有不少人藉助銀行場地非法集資。
2、理財「飛單」:今年7月,廣發銀行被媒體曝出「飛單」案件,客戶劉女士在該行北京某支行員工推薦下購買了一款年收益達11%的私募基金產品,一年兌付期到期後卻未收到之前承諾的本金與利息,與劉女士一樣遭遇的客戶共有5人,共767萬元難以兌付。涉案銀行聲稱,私售理財產品的員工已被開除,但就銀行本身是否應當承擔監管責任未作出正面回應。今年以來,各地「飛單」事件頻發,社會人員和銀行「內鬼」勾結,私自銷售非銀行自主發行、代銷的理財產品,產品不能按期兌付,甚至出現本金虧損。今年6月,銀監會發布通知,要求加快推進銀行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銷售錄像工作。專家提醒,金融消費者在購買理財產品前,要看清合同條款是否有銀行參與、是否有銀行印章,明確產品是否保本、資金投向、收益、期限等,不要輕信高收益。
3、非法「原始股」:近期,上海優索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段國帥被批捕,其炮製的假股票騙局騙取上千名河南群眾2億多元資金。隨著河南、山東、上海等多省市「原始股」投資騙局的被戳穿,越來越多人的「一夜暴富」變成了血本無歸。日前,中國證監會向各地印發函件,嚴禁任何機構和個人以「股權眾籌」名義從事非法發行股票的活動。專家提醒,投資者只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以及承擔新三板交易結算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可以買賣股票,網路推銷交易的所謂「原始股」不受法律保護。
以上就是這期投資理財安全小知識
的講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投資理財陷阱有哪些
的信息,那就請登陸我們的裕祥安全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