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股權激勵陷阱
A. 第4問:老闆在導入股權激勵時,一定得清楚「激勵」與「獎勵」的區別
很多人在股權領域混淆了股權激勵制度和股權獎勵制度的概念。 從時間的維度來看,「激勵」針對的是激發和鼓勵,指向未來; 「獎勵」是獎賞和表彰,立足過去
所以,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把「獎勵」當成「激勵」來做,一段時間之後,團隊的積極性就會下降,內部的矛盾會不斷增加。 有的時候我們發現,社會上有的企業一發完年終獎,高管立馬離職和跳槽。這種行為背後潛藏的是利益分配不公平,或者是高管感覺不公平導致的。
因此,願意拿錢出來分,是老闆的格局與胸懷大,但是怎麼分的好,分的讓大家積極性提高,讓大家能夠抱團力出一孔,利出一孔,這就考驗老闆的智慧了。
「斗米恩升米仇」,股權獎勵的確會讓大家拿到更多的收入,但是,隨著時間長了就會覺得這是「理所應當」,在收入對比當中,失去了感恩之心。 給到再多都遠遠不夠的。
另外在分配上,平均分配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僅根據職位高低和貢獻大小來分配,股權獎勵制度也很難做到公平。 大部分人都會說自己在公司的貢獻最大。
比如有的人來公司十幾年,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依舊一直跟隨,沒有他們就沒有企業的今天。 但是如果僅僅依靠他們,企業也到不了明天
有的人來公司不到2年,卻能幹出全公司80%以上的業績,甚至轉型的起死回生可能也是他們的貢獻, 對於這種不同層面的貢獻來做分配,依據獎勵制度肯定是不行的。
不管是「獎勵」還是「激勵」,都是手段,目的只有一個:推動公司向前發展
而股權激勵制度,是讓企業和個人,從A點發展到B點,在這個過程作出貢獻,創造價值。這是一個拉伸的過程。
所以,老闆在導入的股權激勵的時候,一定注意避免陷入「獎勵」的陷阱,時刻關注導入之後的變化。確保團隊在思想上,行動上,朝公司正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