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持倉量13萬手多少錢
⑴ 期貨一手是多少
期貨一手是指期貨投資中衡量交易量的一個標准單位。
期貨分為商品和股指兩種,對於商品期貨一手是一張以標的物為實物商品,並有規定質量以及約定時間的標准化合約。
而股指期貨的一手則是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物的合約,合約價值為價格指數的300倍。
拓展資料:
期貨市場交易規則
1、每日結算制度
期貨交易的結算是由交易所統一組織進行的。期貨交易所實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又稱「逐日盯市」,是指每日交易結束後,交易所按當日結算價結算所有合約的盈虧、交易保證金及手續費、稅金等費用,對應收應付的款項同時劃轉,相應增加或減少會員的結算準備金。
2、期貨保證金制度
在期貨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須按照其所買賣期貨合約價值的一定比例(通常為5-10%)繳納資金,作為其履行期貨合約的財力擔保,然後才能參與期貨合約的買賣,並視價格變動情況確定是否追加資金。
這種制度就是保證金制度,所交的資金就是保證金。保證金制度既體現了期貨交易特有的「杠桿效應」,同時也成為交易所控制期貨交易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
3、漲跌停板制度
漲跌停板制度又稱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即指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的交易價格波動不得高於或低於規定的漲跌幅度,超過該漲跌幅度的報價將被視為無效,不能成交。
4、持倉限額制度
持倉限額制度是指期貨交易所為了防範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和防止期貨市場風險過度集中於少數投資者,對會員及客戶的持倉數量進行限制的制度。超過限額,交易所可按規定強行平倉或提高保證金比例。
5、實物交割制度
實物交割制度是指交易所制定的、當期貨合約到期時,交易雙方將期貨合約所載商品的所有權按規定進行轉移,了結未平倉合約的制度。
6、大戶報告制度
大戶報告制度是指當會員或客戶某品種持倉合約的投機頭寸達到交易所對其規定的頭寸持倉限量80%以上(含本數)時,會員或客戶應向交易所報告其資金情況、頭寸情況等,客戶須通過經紀會員報告。大戶報告制度是與持倉限額制度緊密相關的又一個防範大戶操縱市場價格、控制市場風險的制度。
7、強行平倉制度
強行平倉制度,是指當會員或客戶的交易保證金不足並未在規定的時間內補足,或者當會員或客戶的持倉量超出規定的限額時,或者當會員或客戶違規時,交易所為了防止風險進一步擴大,實行強行平倉的制度。簡單地說就是交易所對違規者的有關持倉實行平倉的一種強制措施。
8、風險准備金制度
風險准備金制度是指期貨交易所從自己收取的會員交易手續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確保交易所擔保履約的備付金的制度。
⑵ 國債327事件國債327事件-簡介
1992年12月28日,中國開啟了國債期貨交易,其中327合約代表的是1995年6月到期的3年期國庫券,總發行量為240億元人民幣。這一時期,中國人民銀行調整了利率政策,尤其是3年期以上的儲蓄存款和國庫券利率,為期貨市場的投機提供了機會,國債期貨市場逐漸繁榮,與當時低迷的股市形成鮮明對比。
在1995年2月,327國債期貨價格穩定在147.80元至148.30元之間。然而,2月23日財政部宣布,327國債將以148.50元兌付,這成為多方的利好消息。當日,中經開公司引領多方攻勢,價格一路上漲,甚至在短時間內從151.98元猛漲到155.05元。其中,萬國證券因每漲1元需承受巨額虧損,尤其在下午4時22分,空方萬國證券突然猛烈反擊,價格驟降,最後出現一筆730萬口的巨大賣單,面值高達1460億元,是國債發行總量的6倍。
晚上11點,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布從當日16時22分13秒後所有327品種的交易無效,將這部分交易排除在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之外。這意味著萬國證券的損失達到60億元人民幣。這一事件的惡劣影響促使中國證監會於5月17日緊急暫停國債期貨交易,中國首個金融期貨品種在僅僅運營了兩年零六個月後宣告結束。
(2)國債期貨持倉量13萬手多少錢擴展閱讀
國債327事件,可以說是建國以來罕見的金融地震。327品種是對1992年發行的3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代稱,是頗為活躍的炒作題材。中經開和絕大部分的中小散戶及部分機構是多頭,1995 年2月23日,做空的遼國發搶先得知 「327」貼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為做多,16時22分13秒,空方主力上海萬國證券在最後8分鍾內砸出1056萬口賣單,使當日開倉的多頭全線爆倉。當日晚上,上交所確認空方主力惡意違規,宣布最後8分鍾所有的「327」品種期貨交易無效,各會員之間實行協議平倉。
⑶ 國債期貨(TF合約)怎麼算盈虧不要談美債!我將直接無視!
盈利(93.956-92.622)*10000=13340元,實際當然還要除去傭金,傭金具體要看你開戶的公司的傭金比例了。需要保證金93.956*10000*4%=37582.4元,當然還要有交傭金的。
國債期貨是指通過有組織的交易場所預先確定買賣價格並於未來特定時間內進行錢券交割的國債派生交易方式。國債期貨屬於金融期貨的一種,是一種高級的金融衍生工具。它是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金融市場不穩定的背景下,為滿足投資者規避利率風險的需求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