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如何股權多元化
❶ 國企混改是什麼意思
國企混改,即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國有企業通過與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其他所有制企業進行合作,以實現企業股權結構的多元化。以下是關於國企混改的詳細解釋:
目的:
- 推動國有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市場化改革。
- 引入市場化機制,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
- 提高決策效率和經營效益,形成有效的股權制衡和治理結構。
- 使國有企業更好地融入市場經濟環境,提升整體經濟活力。
實現方式:
- 股權轉讓:國有企業將其部分股權轉讓給其他所有制企業,實現股權多元化。
- 增資擴股:通過吸引新的投資者進行融資,擴大股本規模,引入新的股東資源和管理經驗。
意義:
- 提升經營效率和競爭力:通過引入非國有資本,國有企業能夠借鑒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從而提升自身的經營效率和競爭力。
- 優化治理結構:混改有助於形成有效的股權制衡和治理結構,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透明度。
- 推動國有經濟健康發展:混改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一環,有助於推動國有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
- 增強市場競爭力:混改後的國有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化需求,與其他企業公平競爭,提升整體市場競爭力。
政策支持:
- 政府在國企混改中起到關鍵作用,為企業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確保改革過程的順利進行。
❷ 國企改革過程中,投資主體多元化有多種實現方式
投資主體多元化是實現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有效結合的重要途徑,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實施投資主體多元化,在實踐中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對於新建企業,一起步就要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實行股權多元化;二是對於現有國有企業實施投資主體多元化改造,這是當前國企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從濱州的實踐看,主要有以下幾條路子。
「轉」,即債權轉股權,單一變為多元。當前,負債率過高、利息支出多、財務成本大,是許多國有企業虧損上升、經濟效益下降的重要原因。要使國有企業擺脫困境,必須下大力氣解決國有企業高負債問題。實施債轉股,將符合條件的重點國有企業欠銀行的債務,轉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股權,這是解決國有企業負債過高問題的好辦法。債轉股是手段,不是目的。通過債轉股將債權人變為企業的投資者即股東,參與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有利於形成有效運轉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推動企業轉換經營機制。
「聯」,即用企業有效資產聯合外來投資。對一般競爭性行業的特困國有企業,先將一部分有效資產剝離出來,吸引國內法人、自然人或外商投資,然後與外來投資者聯合重組改制,形成多元投資主體的企業。在聯合問題上,要突破傳統觀念,以「三個有利於」為標准,使困難企業「背靠大樹」,盡快走出困境。濱州地區原第一棉紡廠、第二棉紡廠都是資不抵債的大型困難企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職工發不出工資,處於瀕臨破產境地。 1998年開始,濱州魏橋集團和香港華潤集團注資控股,組建了多元投資主體的有限責任公司,企業起死回生,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由虧損大戶變為盈利大戶。
「增」,即在企業內部培植增加新的投資主體。企業的經營者和職工是與企業命運息息相關的群體,他們有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對企業的關切度多大,是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此,把他們培植成投資主體,參與企業改制,使企業成為他們「自己」的企業,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在這個問題上,濱州地區做了兩方面的嘗試。一是將智力要素作為資本投入企業,參與收益和分配,成為新的投資主體。如濱州魏橋集團由一個不起眼的小棉紡廠,發展成為目前擁有 33萬紗錠、 5000檯布機、 2萬職工的亞洲最大的紡織企業,經濟效益連年增長。在企業改制過程中,根據經營者的貢獻,政府給予其 1000萬元的獎勵,將納稅後的 800萬元折成經營者的股份,使經營者持股比例佔到了改制企業總股本的 2.57%。二是在企業內部組建職工持股會,以社團法人資格向企業投資,形成新的投資主體。近兩年來,濱州地區共組建職工持股會 44家,吸納投資 9000多萬元。
「減」,即減持國有股。目前已改為多元投資主體的上市公司和沒有上市的公司制企業中,絕大多數國有投資主體持股比例過高,占絕對控股地位。從實踐看,這不利於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不利於形成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對於一般競爭性行業的企業應採取多種辦法,適當減持國有股。對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向二級市場配售、協議轉讓等辦法,減持國有股。對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可將部分國有產權轉讓給國內法人、自然人和外商,或者在企業擴股、新增投資和新上項目時,廣泛吸納非國有資本入股,達到減持國有股的目的。在國有持股比例上,可實行優勢控股或有效控股,也可參股。對未改制的一般競爭性企業,在改制時,則不規定國有持股比例。對於國有經濟沒有優勢的領域,國有資本應逐步退出。
「參」,即多個國有法人之間相互參股。國有法人之間通過技術、設備等生產要素折價入股或資金投入,使國有獨資公司從單一國有股東變為多元國有法人股東,形成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從實踐過程看,對有些國有大型企業進行投資主體多元化改造時,在不允許非國有資本進入的情況下,吸收其他國有法人之間參股,以形成多元投資主體,是一種比較現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