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波段回撤多少正常
『壹』 期貨什麼叫回撤止盈
是一種浮動止盈方法,設定一個固定得止盈比例,止盈點是以即時得最高價格為基準,再往下這算這一固定比例。
如設置2%止盈,目前價格1000,回撤止盈為980點,如果沒有跌到980,而是往上走到1100點,對應得回撤得止盈點為1078點。
(1)期貨波段回撤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動態止盈
動態止盈是指當投資的股票已經有盈利時,由於股價上升形態完好或題材未盡等原因,投資者認為個股還有繼續上漲的動力,因而繼續持股,一直等到股價出現回落,當達到某一標准時,投資者採取獲利賣出的操作。
動態止盈位的設置標准:
1、價格回落幅度。
股價與最高價相比,減少5%-10%時止盈賣出。這只是一種參考數據,如果投資者發現股價確已見頂,即使沒有跌到5%的標准,也要堅決賣出。
2、均線破位止盈。
在上升行情中,均線是尾隨股價上升的,一旦股價掉頭擊穿均線,將意味著趨勢轉弱,投資者要立即止盈,保住勝利果實。
3、技術形態止盈。
當股價上升到一定階段,出現滯漲,並且構築各種頭部形態時,要堅決止盈。
『貳』 期貨回撤是什麼意思
在期貨市場,有一個「回撤」的說法,其實回撤可以分為行情回撤(也有部分稱之為技術回撤)和資金回撤兩種,行情回撤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在行情運行的過程之中,在創出了新的高點或者低點之後行情出現反復,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回撤。
當然,在創出新高之後出現下跌的回撤我們通常稱之為回盪、回落,而創出新低再上行的情況我們也會稱之為反彈、回升。期貨行情是不斷波動的,不可能有永遠上漲或者永遠下跌的行情,而是不斷反復、漲跌起伏,也正是這種特點,讓回撤成為行情的一個非常基本的形態。
不過也正是因此,才構成了我們入市的條件——從統計上來看,回撤的概率通常有百分之六十以上,也就是說行情在多數情況下都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回撤,而這就是我們極好的入場點,即使錯過一次,也可以從下一次的回撤中尋找更安全的入場機會。
當然,這是行情回撤,還有資金回撤。
其實雖然二者我們分開來說,但是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行情的回撤必然會引發資金的回撤,資金回撤也必然伴隨著行情的回撤。
我們都知道很多短線交易者入場之後一般在獲利達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行情即將反向運行的時候會迅速進行平倉操作,也就是行情即將回撤或者剛剛回撤的時候資金會迅速發生回撤。而行情如果沒有發生回撤而是進入震盪整理的走勢,也就是用整理代替回撤,這個時候獲利的部分交易者可能就開始進行平倉,資金也會發生回撤。
拓展資料:
系統的交易法則有嚴格的資金管理。這裡面有資金的使用情況和止損。能很好的控制資金回撤第一種預期:認為模型會持續有效,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有效,並且模型自身資金曲線特點就是回撤期和盈利期交替出現(趨勢模型是典型)。
這種情況下,資金回撤,應該加倉。如果減倉,正好減在資金曲線大幅飆升之前。第二種預期:認為資金回撤,意味著模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至少存在失效的可能。這種情況下,就該減倉,最大限度地降低模型失效帶來的資金損失。
『叄』 最大回撤率正常為多少
資產的最大回撤率要依據實際市場行情看來,不可以一概而論。一般,資產的最大回撤率是在20%之內。與此同時,資金額、減倉的特性(重倉股一次性減倉、輕倉扛點減倉)也會對回撤率造成一定的影響。
最大回撤率指的是在選擇的期限內任一歷史時間時段往後面推,在該商品凈值來到最低點時的回報率減倉力度的最高值。
拓展資料:
最大回撤率是指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最大回撤用來描述買入產品後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最大回撤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指標,對於對沖基金和數量化策略交易,該指標比波動率還重要。
以上是關於最大回撤率的名詞解釋。用通俗思維在股指期貨基金產品認購中可以理解為以下幾點。
1.回撤用來衡量該私募產品的抗風險能力。
回撤的意思,是指在某一段時期內產品凈值從最高點開始回落到最低點的幅度
最大回撤率,不一定是(最高點凈值-最低點凈值)/最高點時的凈值,也許它會出現在其中某一段的回落。
公式可以這樣表達:
D為某一天的凈值,i為某一天,j為i後的某一天,Di為第i天的產品凈值,Dj則是Di後面某一天的凈值
drawdown就是最大回撤率
drawdown=max((Di-Dj)/Di),其實就是對每一個凈值進行回撤率求值,然後找出最大的。可以使用程序實現。
(2010年7月20日初始凈值1;恰逢2010年10月美國推出QE2全球股市大漲,該基金凈值增長到1.8;其後國內股市劇烈震盪,截止2011年4月25,該基金凈值為0.98.假設投資者在最高峰時期認購,半年後在最低潮時期贖回,虧損45.5%。此就是最大回撤率給高位追買的投資者的指示意義)
2.回撤用來描述任一投資者可能面臨的最大虧損
一個基金產品用歷史絕對收益衡量,它的初始認購者一直持有或許是賺錢的,但是在該私募基金錶現最優異時候認購的投資者卻不一定賺錢,還甚至有可能巨虧。
比如:一個基金產品成立於2008年11月上證指數1700點初始凈值為1,在2009年8月上證指數上漲到3400點時,凈值達到2.1,為投資者帶來110%回報。在2009-2012持續3年下跌市道中,該基金凈值下降到1.2。單從業績來看,基金依然為投資者創造20%收益,可是若是在2009年8月認購的投資者則虧損幅度達42.8%,而這42.8%就是該基金的最大回撤率。
總的來說,關注私募基金的最大回撤率可以幫助投資者了解該基金風險控制能力和知道自己面臨的最大虧損幅度。當然,在關注最大回撤率的同時也要關注該基金凈值均值的移動斜率。
當投資者聽到最大回撤率49%時,幾乎一片噓聲;而當把收益曲線作成圖形時,面對10倍增長,其間的49%回撤就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