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投股權投資
1. 企業為什麼要找散戶做股權投資
企業找散戶做股權投資是間接融資,義務的融資工具。簡單來說就是資金的融通。
股權投資企業與一般企業有什麼不同?
股權投資企業也是股份公司,是指有一定數額的股東組成,其注冊資本有等額股份構成,並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股東以其所持股份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獨資企業,是以其全部資產對外承擔債務,就是說,企業破產了,你把自己的全部資產進行償還,知道還完為止。 國有企業是國家出資的, 股權投資可以設置分公司,或者一般有限公司 個體工商戶可以投資,是以注入股份的形式,成為股東。
股權投資作為另類投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一級市場的投資范圍,即使不從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算起,單說具有現代經濟和投資特徵的股權投資,已是全球數十年歷史的投資實踐。不論是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的捐贈基金投資歷史,還是黑石、KKR、IDG等全球頂尖投資機構的成功案例,都向世人從事實層面展現了股權投資對於投資人投資組合和企業價值發現的意義和功能。在中國,最近十多年以來此起彼伏的天使、成長、中晚期的PE基金、也包括今天引起市場熱度的並購基金,對中國的投資實踐、甚至經濟發展,都起到了不少積極作用。
如果有人看好一個項目,把全部 身家都投進去了,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項目失敗了,這樣是投資人所難以承 受的,項目方和第三方平台也是不願意見到的。
個人建議:不管是炒股還是投資,股權還是債券,正確的投資能賺錢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不是人人都可投資呢? 有經驗的投資人都明了,再好的項目也有一定的風險,也不是百分百賺錢的,這個大家都知道,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
2. 為什麼要做股權投資
1. 在資金募集上,主要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或個人募集,它的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另外在投資方式上也是以私募形式進行,絕少涉及公開市場的操作,一般無需披露交易細節。
2. 多採取權益型投資方式,絕少涉及債權投資。PE投資機構也因此對被投資企業的決策管理享有一定的表決權。反映在投資工具上,多採用普通股或者可轉讓優先股,以及可轉債的工具形式。
3. 一般投資於私有公司即非上市企業,絕少投資已公開發行公司,不會涉及到要約收購義務。
4. 比較偏向於已形成一定規模和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形企業 ,這一點與VC有明顯區別。
5. 投資期限較長,一般可達3至5年或更長,屬於中長期投資。
6. 流動性差,沒有現成的市場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權出讓方與購買方直接達成交易。
7. 資金來源廣泛,如富有的個人、風險基金、杠桿並購基金、戰略投資者、養老基金、保險公司等。
8. PE投資機構多採取有限合夥制,這種企業組織形式有很好的投資管理效率,並避免了雙重征稅的弊端。
9. 投資退出渠道多樣化,有IPO、售出(TRADE SALE) 、兼並收購(M&A)、標的公司管理層回購等等。
3. 為什麼有錢人都喜歡股權投資
股權投資省時省力,風險高回報大,的確是有錢人喜歡的。有錢人資金充裕之後,不在願意花時間自己直接去進行研究,而股票、期貨和基金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股權投資相對復雜,有專業人士操作,對他們幫助很大。
4. 資產配置中為什麼一定要有股權投資,看看就知道了
國家鼓勵直接投資,所以股權債權市場會大發展,而間接融資則會進一步萎縮。
具體的講,新三板、戰略新興板等板塊的進一步發展,會給股權投資提供更多的撤出渠道,股權的價值也會進一步體現。而銀行等間接融資渠道則會不斷被蠶食。
但是,投資關鍵是配置,股權投資好,也只是個大概的說法,自己投資還要多資產配置。具體投資時,還要看具體項目,很多股權投資項目風險還是很高的。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5. 為什麼一定要配置股權投資 知乎
首先,要搞清楚與長期股權投資一章相關的幾個基礎性概念,因為這些概念會涉及到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和後續方法的選擇。
控制(企業合並):一般我們是看持股比例,通常情況下持股比例大於50%的,我們就可以認為形成了控制;當然在判斷時應該遵循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這兩個概念是建立在控制或者說企業合並基礎上的,企業合並從參與合並雙方的關系角度來劃分的。如果A與B在合並業務發生之前受同一方或者相同多方最終控制的並且該控制並非暫時性的,那麼AB之間的合並業務就屬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反之屬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共同控制:按照合同約定對某項經濟活動共有的控制。合營企業的特點是,合營各方均受到合營合同的限制和約束。
重大影響: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並不能夠控制或者與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這些政策的制定實務中,較為常見的重大影響體現為在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中派有代表,通過在被投資單位生產經營決策制定過程中的發言權實施重大影響。
第二步,我來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問題,也就是要解決初始投資成本的問題。
問題:是企業合並形成的嗎?(關注題中給出的持股比例)
(1)yes(持股比例大於50%)。
再問,雙方之前存在關系嗎?
A.存在,例如:兩者都是第三家公司的子公司。
分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初始投資成本=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持股比例
B.不存在。常見表述:合並之前,雙方不存在關聯關系。
分類: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初始投資成本=付出對價資產的公允價值
(2)NO。持股比例小於50%。
分類:企業合並以外的方式(或者:非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初始投資成本=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直接相關稅費。
當然,在初始計量中會涉及到相關稅費的處理。
關於相關費用的處理總結如下:
對於取得長期股權投資過程中發生的審計費、咨詢費、評估費等直接相關費用:
(1)如果是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上述費用都是計入管理費用的;
(2)如果是企業合並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上述費用都是計入初始投資成本的。
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債券為對價的,發行權益性證券、債券過程中涉及的傭金手續費依照下列原則處理:
(1)以發行債券方式進行的企業合並,與發行債券相關的傭金、手續費等應計入負債的初始計量金額中。
(2)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並對價的,與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相關的傭金、手續費等均應自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的發行收入中扣減,在權益性工具發行有溢價的情況下,自溢價收入中扣除,在權益性證券發行無溢價或溢價金額不足以扣減的情況下,應當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另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作為「應收股利」核算。
接下來就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分類和後續計量方法的選擇了。
長期股權投資包括四類:(1)對子公司的投資;(2)對聯營企業的投資;(3)對合營企業的投資,以及(4)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沒有報價的權益性投資。(1)(4)採用成本法核算,(2)(3)採用權益法核算。僅考慮持股比例的話,可以將長期股權投資分類如下。需要說明的是,持股比例只是判斷長期股權投資分類的一個基本標准,並不是唯一標准。例如:甲公司出資500萬元取得乙公司40%的股權,合同約定乙公司董事會2/3的人員由甲公司委派,且其董事會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的經營決策和財務。雖然持股比例小於50%,但是根據實質重於形式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甲公司能控制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應採用成本法核算。
望採納,謝謝
6. 股權投資五大優勢有哪些
近兩年,股權出資強勢走入群眾視界,規模增加迅猛。我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現,到2018年6月底,已存案私募股權出資基金25883隻,基金規模7.20萬億,占私募基金總規模的57%。那麼股權出資五大優勢有哪些呢?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我國的禁令,A股T 0不能在A股T 0買賣,但為什麼我國制止這種買賣辦法呢?股權出資者或許成為未來的最大贏家。那麼,為什麼會有如此很多的股權出資呢?股權出資有哪些優勢?下面,牛配股將來評價股權出資的五大優勢,期望能協助出資者更好地了解股權出資。
1.股權出資是布局未來的最佳辦法。咱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大轉折年代,出資傳統范疇,幹流工業和大企業或許會發生負面影響乃至災難性結果。
孫正義從前說過越模糊,你就越要遠遠看。在1990年至2010年在日本失掉的20年期間,孫正義選擇了我國,但不是為了運營,也不是為了出資外匯市場,而是出資於馬雲令人難以置信的阿里故事。
2000年,他出資了2000萬美元。到2015年,阿里巴巴紐約證券買賣所的市值到達588億美元,增加了2900倍,成為日本首富。我特別喜愛孫正義創始的30年願景出資辦法。毋庸置疑,30年來,即便你看看未來10年,尋覓10年來最掙錢的公司,股權出資肯定是未來最好的布局。
2.股權出資有很寬廣的選擇空間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迅速。上海和深圳的兩家買賣所現已建立超越25年,買賣所上市的公司有2,828家。可是,上市公司的數量還比較少,同質化的現象十分嚴峻。再加上出資者同步的趨勢,往往導致股價大幅上漲,大多數出資者都失掉了贏利。
但在買賣所之外,我國有超越5000萬家中小企業。特別是企業掛號制度改革後,每年新增企業近1000萬家,股權出資選擇規模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股權出資實際上是共享企業家的才智和結果。企業家是一個國家最稀缺的資源,能夠發現普通人無法看到的時機,並經過安排管理變成財富。假如咱們經過股權出資找到一位企業家,咱們就能夠與企業巨子一起生長。
3.股票出資比買賣股票具有天然的本錢優勢。買賣市場的運作機制是以出資和股票買賣的價值來標准公司的股份。出資者依據公司的全體價值乃至未來價值來買賣股票。公司的上市進程需求很多的本錢出資,買賣股票也有必要依據結果全額支付,這不可避免地導致極高的本錢。但是,股權的實質是原始股票,沒有包裝,沒有必要減少股票,而且沒有公共買賣的邊沿定價,這大大降低了本錢。
4.股票出資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而非買賣股票。從嚴厲含義上說,股權出資能夠了解企業,買賣股票應該時間關注和盯梢外部,特別是宏觀政策的改變。不久前,一個保險絲機構在短短4天內損失了超越7萬億的市場價值。作為出資者,不可能避免這種外部改變形成的出資損失。
股權出資的中心要素是團隊,機制和工作排名。在了解相關常識後,您知道A股T 0的含義嗎?一般出資側重於利率和報答。除了宏觀環境,買賣股票的重點是公司的市盈率和財務狀況。我以為股權出資的第一先素是企業團隊。在研討了國際500強之後,柯林斯提出了一個先人和五級管理者的概念,標明人們,特別是那些出色的人,是關鍵。第二個要素是機制。工作經理人的年代現已完畢,相反,它是合夥制,不然公司將失掉終究的負責人。第三個要素是排名。不管公司是否優異,不管是否好,關鍵在於其細分市場的排名,而中後期企業的高收入僅僅一個窗口時機。
只需我們經常關注有關財經的新聞,能夠協助我們堅持敏銳的出資嗅覺,提高區分出資圈套的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其實學習是聰明出資者讓財富加快增值的最好辦法。以上便是股權出資五大優勢有哪些的相關內容,期望對我們有所協助。
7. 資產配置中為什麼一定要有股權投資,看完驚
一、 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主要是一種投資策略,一般來說,它是以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為基礎,通過定義並選擇各種資產類別、評估資產類別的歷史和未來表現,來決定各類資產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資組合的收益-風險比。
資產配置的核心是資產種類和具體投資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標是基於投資者本身的風險偏好與收益預期,追求更優的投資收益-風險情況,以及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內實現更高的回報和更低的風險。簡單一句話就是通過將自己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來保證用最少的風險獲取最大程度的收益。
二、資產配置重要性
「除非你能確定自己永遠是對的,不然就該做資產配置。」
美國人70%多的資產配置在多元化金融資產,我們一向認為超級保守「固執」的德國人的儲蓄率大約9%-10%;我們認為幾乎不投資的日本人的儲蓄率為個位數;美國人更是極低,即便最高的北歐人儲蓄率也只有10%多。然而,中國人的儲蓄水平比這高不止一倍。
多家機構調查,大部分的投資者希望尋找到適合他們的資產配置,以獲得又穩又多的收益。
「長期來看,投資者91.5%的收益來自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我們需要用資產配置的方法幫自己或者投資者賺錢。
三、 為什麼要做資產配置
① 90%的失敗投資因為沒有做資產配置
美國經濟學家馬科維次通過分析近30年來美國各類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和最終結果的大量案例數據發現:在所有參與投資的人群裡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資失敗而告出局,而能夠幸運存留下來的投資成功者僅有10%!而這10%的人就是做了資產配置。
而且也有相關研究表明,投資收益中的85%-95%是來自資產配置,受證券選擇、時機選擇等因素影響比較小。
③ 跑贏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影響正悄悄地滲透我們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房產,小到柴米油鹽,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價格革命」,通貨膨脹也使錢越來越不值錢!
銀行的活期存款利息只有0.35%,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而定期存款利息幾經波動,央行一年定期存款利息基本在1.5%左右,最近有關部門更是公布了數據稱CPI同比增加了2.3%,所以要跑贏通脹單一的存款是做不到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做資產配置,合理搭配其他理財產品。
四、資產配置的金字塔頂端——股權投資
資產配置的黃金三原則,第一個是跨地域國別配置,第二個跨資產類別配置,第三個是以FOF的方式超配另類資產。其中,作為另類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股權類產品一直是專業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產配置當中要有私募股權
當社會處於工業時代,富豪們的資產大部分是以資源為主,誰有資源、誰有石油、誰有銀行就掌握了財富的源頭,所以這一時期的富豪都是資源性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紀,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富豪資產中最大的佔比是金融,佔到25%左右,這裡面就包括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資產。在當下,財富增長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錢生錢。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無不彰顯出政府為股權投資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正在創造有利條件。
私募股權投資已經成為高凈值人士的標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股權投資在資產配置當中的佔比最好不要超過20%,以便於分散風險。私募股權投資作為一種重要的財富增長的方式,在資產配置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股權投資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8. 為什麼要進行更多的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視為長期持有,以及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系,以分散經營風險。
9.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談股權投資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股權投資已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
政策層面:2016年以來,本屆政府就多次強調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則,而股權投資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醞釀推出的注冊制,由於股市大跌而而被迫推遲,但是16年以來IPO的速度,則足以表明了決策層對股權市場發展的支持態度。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會有更多的機會、更低的風險。
市場層面:有了政策做基礎,市場的動力非常明顯,2016年的股權投資市場發展迅速:一是市場的參與者快速增多,競爭壓力下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優秀機構;二是募資總額創歷史新高,2016年新增募資總額超過1萬億元,參與的資金數量越來越多。
需求層面:隨著高凈值人群的快速增加,傳統的銀行理財、債券、股票/基金類金融產品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資產配置需求,而股權投資作為新晉產品,以其風險高、回報高的特點,正好與傳統產品形成互補,需求增多。
因此,有了政策、市場和需求為支撐,股權投資成為布局未來必須選擇的配置
10. 股權投資,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去尋找各種途徑去增高自己自己的平時收入。那麼這樣的話就能夠讓自己的日子變得更好,那麼像這種情況,我們經常會選擇去購買一些股票或者是一些資金。因為這樣的話它能夠在短期時間內給我們帶來很高的利益,那麼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給股權投資它是什麼意思,那麼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話題。
同時股權投資它並不是只有盈利或者是一些控制方面的事情,它還需要一些股權的核算,也就是說當你投入一定的資金的時候,你還需要一定的成本。這樣的話你核算的方法以及它的成本法和權益法都能夠為你提供一些保障,那麼這些法律適用於投資單位沒有辦法控制了投資方。也就是說當你投資入一定的金錢以後,但是你卻不受企業或者是公司的管理,那麼這樣的話就需要對於你加入一些看護,以防追回或者是收回資金。